顧燕,孫健華,王藕娟
(南通理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226000,江蘇南通)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積極提倡“新工科”建設,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國家培養具有專業能力的創新型工程人才。而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是工科專業中基礎性的教學課程,具有較高的實驗性。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講解理論知識為主,實踐活動為輔。但是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若無實物進行操作演練,理解難度較大,不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1]。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還要強化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適應現階段工業發展的專業人才。
傳統的課程教學以教師講授課程內容為主,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這種教學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目前,因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線上教學為主的網絡公開課,逐漸成為學生青睞的學習方式。一方面,網絡公開課是開放性平臺,學生能夠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互動交流,討論相關知識和問題。
“混合式教學”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網絡多媒體,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而且,教師可以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狀況[2-3]。學生也能根據自身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不僅可以增強自主思考的能力,還有助于提升學習能力。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傳統教學的主體是教師,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的方式進行被動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又缺少實踐活動,導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實現自己動手實踐的目的。而且,教師一般情況下使用的教學教具都是現成的元件,學生只是對液壓與氣壓元件的外觀有所了解,并不了解液壓與氣壓元件的內部構造和具體的操作流程。另外,因為不同學校的液壓與氣壓傳動設備存在差異,以及學生對工作崗位適應性存在差異,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教材的實踐性無法充分發揮。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是具有較高實踐性的工科課程,缺乏“技能型”和“雙師型”的教學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雖然部分教師具備較高的理論教學能力,但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有效融為一體,從而影響了工科課程的實踐教學水平[4]。除此以外,學校內的液壓與氣壓傳動設備陳舊,新型元件器材缺乏,導致實踐教學時,學生只能了解一些簡單的液壓元件,教師無法演示液壓與氣壓傳動具體的操作方法。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教學考核形式單一,教師在講授完課程內容后,僅采用考卷測評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有關實踐教學內容的評價和考核較少,不重視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考核,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無法準確了解學生對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專業技能水平。這種傳統的考核方式,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也無法實現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養目標。
線上教學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部分。教師在開課前上傳有關教學內容的課件、微課視頻、作業等資源,開課后通過線上平臺布置學習任務、進行備課等,并借助線上教學平臺及時了解和監督學生的學習動態。課中根據授課內容及時對課堂知識進行測驗,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后對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和總結,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教學中所學的知識。同時,教師要對本次課程內容匯總、整理,總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肯定學生學習中的優點;公布學生的成績,激勵得分排名不高的學生更加努力學習;上傳一些有關考試測評、教學內容討論的學習任務,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之余,利用碎片化時間在電腦或手機移動端完成課后的學習任務。
在利用線上平臺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主要是通過自學的方式來學習課程內容。因此,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的線上教學對學生的自律性和自覺性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也可通過學校的教職網絡、QQ群、微信群等渠道,為學生講解知識,答疑解惑,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可以選擇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作為教學助理,協助自己為同學解答問題。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的線下課中教學主要是通過翻轉課堂,幫助學生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線下教學階段,教師可以采用線上測評的結果,了解學生學習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的難點,在課前10 min內,先告知學生本次課程教學的重點、難點與教學目標,向學生講解教學中的共性問題。然后,組織學生展開教學任務討論,確定學習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并對教學成果進行總結和匯報。
教師在線下教學實施的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實踐教學,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可以通過講解、討論、問答和分組協助等方式,進行實踐教學,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線下實踐教學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之間相互協作的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要加強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的實踐教學,就需要加強培訓“雙師型”教學人才。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方式,實現理論教學型教師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轉型。一方面,偏重理論教學的專職教師可以積極到企業進行參觀學習,也可以到企業進行實踐培訓,然后將先進的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更新落后的理論知識,達到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請企業內部的液壓與氣壓傳動方面的技術人員入校進行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通過課程教學改革,將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豐富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思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出真正符合時代需求的技術型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改革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教學模式,需要創建多元化的考核制度,以此來匹配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要實現教學改革,還應創新課程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改革作進一步的探索,以便更好地開展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教學,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完善課程考核機制。可以根據工科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通過線上教學平臺,提高課前、課中及課后考核成績在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成績中的占比。多元化的教學考核制度,不僅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還可以考核學生的案例分析、創新設計和實踐動手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適合新工科時代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的傳統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學生缺乏實踐、創新能力。而新工科背景下,需要實踐動手能力強、專業素養高的技術型人才,因此,要對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加強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改革課程考核制度,以促使學生提高實踐與創新能力,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專業化、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