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仁軍(保定市立中車輪制造有限公司)
跨國企業是指以股權為聯系,以本國為主要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國內外不同地點成立子公司,進行國際間研發、生產、銷售等跨國經營的企業集團。其特點是:一般在本國有一個綜合實力雄厚的母公司主體,在國內和其他國家成立若干子公司經營實體;在本國母公司具備集團最高的經營和決策中心,以調配國內外不同企業的研發、制造、銷售資源;從集團整體利益出發集中或合理調配研發、生產、銷售的資源匹配,規劃不同的制造基地和對應的市場資源;研發、技術、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競爭能力較強。
跨境本外幣資金池是指跨國公司基于審批指定的主辦企業,通過開立在合作銀行的業務專用賬戶,在批準的成員企業之間進行集團所屬境內外企業資金的總體統籌管理。包括合理規劃調撥管理集團所屬企業的資金、集團國內與國外成員企業之間的對外放款和對外借債、外匯經常項目下的軋差凈額結算和資金匯總差額收付等業務。
跨境本外幣資金池中的主辦企業,是指按照跨國企業集團的指定,進行主辦企業所需要的前期事項備案、事中進度實施與數據報送、事后進行事項反饋與綜合協調等責任的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一家國內公司。作為主辦企業,一般選擇集團內的核心公司,包括實體母公司、業務量、出口量或者資金結算量最大的公司,以符合審批條件同時有利于資金的歸集調撥。主辦企業需要具備以下資格條件:
(1)具備真實業務需求。
(2)制定并建立健全完善的跨國企業國內外資金統籌管理規定。
(3)應該建立完善關于外匯資金管理的制度和體系。
(4)上年度跨國企業不同進出口幣種國際收支金額大于等于1億美金。
(5)近三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6)申請成為跨境本外幣資金池的國內出口貨物企業,貨物貿易的分類等級必須為A類。
成員企業,是指申請加入跨境本外幣資金池且與主辦企業存在股權關系的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成員企業可以是母子公司關系,也可以是兄弟公司關系,這些企業都要求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具備獨立的進出口和外匯業務資質。
(1)具備從事復雜外匯業務和跨境國際收支的軟硬件條件與能力。
(2)外匯管理局對其近三年的年度外匯業務考核應在B級以上,若以后考核等級降低,不再符合初始條件的,則新業務辦理受限。
(3)各地方規定的其他監管條件。
(1)申請建立跨境本外幣資金池的申請報告,包括入池企業的基本介紹、經營范圍、產品種類、研發技術能力、市場分布、生產基地、全球布局等基本情況。
(2)跨國公司出具的關于哪個企業具備主辦企業資質的書面說明。
(3)入池企業與入池銀行簽署的共同合作書。
(4)境內外成員企業的相關執照、注冊文件和進出口外匯登記證明。
(1)關于向境外借入外債的管理。主辦核心企業應在入池申請書中詳細說明境內企業名稱、信用代碼、公司地點、入池企業上年末經審計的股東權益金額、計劃申請的外債額度,并提供要求的相關財務報表。
(2)關于向境外貸款的管理。主辦核心企業應在入池申請書中詳細說明境內企業名稱、信用代碼、公司地點、入池企業上年末經審計的股東權益金額、計劃申請的對外貸款額度,并提供要求的相關財務報表。
(3)經常項目外匯資金收付軋差。主辦核心企業應在入池申請書中詳細說明境內企業名稱、信用代碼、公司地點、入池企業上年末經審計的股東權益金額、并提供要求的相關財務報表。
(1)最終確定的外債集中額度按照入池境內企業上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為基礎,考慮跨境融資杠桿率和調節參數后計算得出。
(2)申請入池的成員企業在向外匯管理部門遞交申請之日起,不能自行借入外債。否則,將會對資金池額度的最終確定產生抵消,不能繼續作為成員企業。
(3)入池企業均可以以自己的身份借入外債,不必通過某一特定企業;
(4)主辦企業按照計算的外債額度申請一次性外債額度登記,以后期限在額度內循環使用。
(1)最終確定的對外放款集中額度按照入池境內企業上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為基礎,考慮跨境融資杠桿率和調節參數后計算得出。
(2)申請入池的成員企業在向外匯管理部門遞交申請之日起,不能自行借入外債。否則,將會對資金池額度的最終確定產生抵消,不能繼續作為成員企業。
(3)入池企業均可以以自己的身份借入外債,不必通過某一特定企業。
(4)主辦企業按照計算的放款額度申請一次性對外放款額度登記,以后期限在額度內循環使用。
跨國公司可以選擇使用本外幣資金池進行外匯資金的集中收付軋差,也可以按照原先的外匯規定,單筆辦理進出口貿易的單筆收款與單筆付款,而不進行抵消。這取決于該集團公司進出口業務的復雜性、金額的大小、外匯收支的頻繁程度,以及境內企業與境外企業是否彼此進行進口與出口的貿易。
主要經濟體貿易糾紛以及競爭的加劇,一些區域自貿協定出臺了鼓勵采購本地區零部件的限制性條款或者加征關稅的條款??鐕髽I必須到主要市場地進行投資建廠,以規避貿易壁壘,獲得充足的訂單、較低的物流成本、較高的銷售價格、較好的經營穩定性和利潤。
由于各國外匯管制方式不同,正常途徑下,跨國企業集團內成員企業的境內外資金歸集調撥必須要按照監管規定進行單項審批,符合各細分外匯收支項目的監管規定。例如;境外A子公司由于客戶回款問題而導致資金緊張,出現較為嚴重的流動性風險,迫切需要境內集團母公司的資金支持。如果該集團尚未建立境內外本外幣資金池,境內母公司為解決其子公司資金緊張問題,可以采取方式為子公司增資或者向子公司進行境外放款,但這兩種方式均需要國內審批部門進行的投資或境外放款審批,審批能否通過或者審批時間長短對能否及時解決境外子公司的資金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但是如果該集團已經建立境內外本外幣資金池,則境內母公司則可以在審批的對外放款額度范圍內及時向境外子公司借出資金,解決資金短缺的流動性風險,不用再進行額外審批。這就極其方便地解決了審批造成的時間延誤。
跨國公司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集團境內外資金籌劃管理越來越成為急于解決的問題。境內外企業面臨的融資環境差異較大,資金需求緩急程度各不相同,融資成本與便利程度差異明顯。因此跨國公司應該搭建一種有效的集約化的資金管理模式,解決資金管理松散、資金調撥困難、成員A公司資金沉淀嚴重而B公司資金緊張短缺嚴重、境內外融資成本高低差異很大等問題。最大限度地提高境內外資金周轉速度,有效利用低利率資金,解決不同公司存在的資金盈余與短缺,提高集團整體的資金實力,更好地服務于境外投資與市場開拓。
1.成員企業所有者權益金額大的原則
境內入池企業應該選擇所有者權益金額大的公司,這樣能夠增加最終批準的借入外債和向境外進行貸款的額度。核定審批資金池外債和放款額度綜合考慮成員企業上年末經審計的股東權益、杠桿率以及規定的調節參數確定。股東權益金額越大,最后審批的外債和放款額度就會越大。
2.成員企業進出口貿易額多的原則
跨境本外幣資金池的設立目的是為促進跨國企業發展壯大,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便利跨國公司進行總體資金全球調動。因此境內外入池企業應當選擇進出口貿易金額大的實體公司,避免虛擬投資公司等。遵循有真實資金需求、真實貿易背景、實體經營公司等原則,以便于順利審批通過。對于確實沒有資金需求的公司,可以不考慮加入資金池,不必采取將所有成員企業一次性全部加入的方式。
境內入池銀行應選擇具有資質的全球性銀行,便于充分利用全球行銀行系統的便利性,尤其是在境外成員企業所在國設有分支機構的跨國銀行。這樣能夠充分利用銀行系統內部溝通能力,充分了解境外成員企業所在國的外匯政策,以便于跨境資金池的通道搭建和順暢使用,大幅降低企業對外匯政策的盲區。同時,入池銀行應避免只選擇一家全球性銀行,至少選擇2-3家全球性銀行加入,以充分利用各家銀行的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避免企業與銀行的合作關系造成未來的被動。
順利搭建資金池應當成立由銀行、外管、企業三方核心人員組成的專家團隊,各自熟悉所負責的工作,對各自業務具有很強的掌控與決策能力。對于初期業務,要進行逐筆審核,確保符合政策法規的要求。建議利用境內外本外幣資金池的每一筆交易,操作企業都要與銀行、外匯管理部門進行溝通,以確保順利實施。
跨國企業往往根據戰略規劃進行全球布局,各公司地理位置分散、資金管理各自獨立,難以實現對資金的整體把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另外,境內與境外企業之間資金往來因受各國不同外匯政策影響,資金劃轉手續復雜、耗時較長,占用大量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通過跨境本外幣資金池能夠實現全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從而提高資金調撥速度,使用全球低利率資金,節約利息成本。
(1)外債和境外借款在額度內循環使用能夠滿足各成員企業資金周轉需求,為境內外成員企業提供便捷、靈活、持續的低成本資金支持,提高集團整體資金額度的使用效率,對于進行項目建設以及處在擴充產能迅速發展階段的公司至關重要。同時,辦理一次性外債和境外放款登記,以后無需到外匯局逐筆辦理業務登記,主辦企業自行選擇一家最主要的境外成員企業簽訂框架性協議,簽約、提款。外幣之間的還本幣種可以不一致,外債或境外放款期限不限于1年,使用靈活方便。(2)資金的調撥、歸集、借入、借出應提前做好境內外企業賬戶的通道搭建,能夠方便快捷地進行資金調撥,省時省力,迅速快捷。
對于國內企業與境外入池成員企業之間存在彼此進出口貿易的企業集團,通過跨境本外幣資金池可以實現境內外成員企業經常項目收支集中管理和經常項目軋差凈額結算,能夠為境內外經常項目計算提供更多便利。企業也可以不選擇進行資金軋差結算,按照單筆外匯管理要求進行出口與外匯管理。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對于跨境本外幣資金池中關于外匯收支規模的要求,申請跨境本外幣資金池的企業需滿足入池企業上年度進出口貿易總金額大于等于1億美金。這個標準阻止了不少有實際跨境資金需求、進出口經營業務穩定、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強的中小企業利用跨境本外幣資金池進行海外市場的拓展,也不利于行業小巨人類的中小企業對外投資。建議放寬金額限制條件,根據企業實際資金需求,合理審批額度,以利于出口競爭。
目前的稅收管理法規中對于跨境本外幣資金池項下資金在境內外的調撥產生的稅費沒有明確的規定,建議出臺與跨境資金調撥有關的稅收政策,對增值稅、所得稅等進行明確規定。同時建議出臺吸引外國跨國公司以中國本地公司作為主辦企業建立跨境本外幣資金池的優惠政策,以吸引全球資金。
隨著全球經濟的深度融合,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加強,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到國際市場投資建廠,充分利用境外的市場、技術、人力、貿易政策等資源進行全球經營,全球資金集約化管理也越來越成為跨國企業迫切需要做好的課題。而跨境本外幣資金池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境內外資金集約化管理、降低成員企業在不同國家的融資風險、降低集團整體資金成本,打通境內境外資金融通雙向循環的通道,充分利用境內外低成本資金,是一種合適的全球資金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