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圣詠
視唱練耳的網絡教學工作對于一般地方高校來說,既是一種新的挑戰,也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1]。在線上教學時,師生雙方不是面對面的,整個教學活動設計就需要做一系列較大的調整,才能保證線上和線下的課堂共鳴與教學質量。例如:原來一些教學內容只需要老師在課堂上直接彈奏鋼琴就可以,線上教學后課堂授課變成直播,鋼琴彈奏效果明顯減弱;原來的課后作業形式比較單一,線上教學則需要老師課外制作很多習題音頻傳給學生,才能保證練習量的充足,等等。
要進行視唱練耳網絡授課,師生雙方都要做好硬件準備。其中良好的網絡狀態和必要的設備都是保障前提。所以在授課之前,教師要準備好話筒、音響、鋼琴(或電鋼琴和電子琴等鍵盤設備)、每節課所需要的音頻、視頻等硬件設備和教學資源。其次老師要選擇合適的平臺,有了平臺就好比有了教室。學生要準備好手機,如果家里條件較好的學生可以準備電腦、攝像頭、音響等設備。
談到教學,有兩個詞一定要注意,一個是“教學目的”,一個是“教學目標”。筆者認為“教學目的”注重體現教師怎么教,而“教學目標”更注重體現學生怎樣學[2]。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更傾向于后者。要設置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應該做好以下幾件事。
首先,教師需要尋找一個適合的線上教學資源。通過研究發現,市面上的線上教學平臺確實很多也很優秀,但很遺憾它們的視唱練耳資料都比較少,而且平臺現有的這些資料也并不完全適用于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程度,用Overture、Sibelius、Finale等打譜軟件制作出單音、音組、音程、和弦、音程連接、和弦連接、節奏、旋律等聽音習題,制作好后導出音頻發給學生當做課后練習的素材。有時候甚至用到Cubase、Protools、studio one等軟件制作一些高質量的鋼琴曲,讓學生感覺不同風格的音樂,用以拓寬他們的視野,還可以制作一些管弦樂等素材讓學生判斷旋律的調號、拍號等。這些課前的準備可以彌補網上資源不適合本校學生的缺憾。而且老師可以邊制作邊總結,什么程度的學生適合什么練習題,怎樣訓練才能快速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和記譜能力,等等,這些都是作為一個視唱練耳教學老師課前需要思考的內容。只有邊實踐邊總結,不斷改革自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教學能力與水平,才能培養出較高水平的學生。
其次,適用于視唱練耳線上教學的平臺或者app很少。現有的授課平臺所具備的授課功能多數都是適用于文理科教學的,并不太適用于視唱練耳。筆者經過研究對比,發現QQ群課堂是視唱練耳課教師們運用得比較多、比較好的平臺。之所以大家會選擇這個平臺是因為:第一,我們的學生每人都有班級的QQ群,所以在此基礎上教師的授課、教學的督察就比較方便。第二,QQ群課堂可以直播、還能播放音樂和幻燈片,比較符合視唱練耳的授課需求。學生既能夠看到教師的教學內容,又能夠聽到教師的彈奏示范,而且還能通過簡短的留言進行教學互動。
首先,要通過特別的節奏訓練素材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3]。拿筆者的教學實踐舉例,本人所教的班級,開始時很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思想還停留在高考培訓班的教學模式,不能馬上接受大學階段的模式與內容。因此我特意編寫一些帶有較多休止符的節奏練習題,剛開始學生還不知道用意,后來我解釋道,這類節奏練習是為了培養大家的注意力而寫的,如果不認真打拍子,注意力稍有分散,就不可能正確記錄下來。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的注意力有很大提高。線上教學可以加大此類練習,防止學生聽課時走神。
其次,可以通過視唱曲素材的拓展來開闊學生的視野。老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適當調整視唱難度,或者自已編寫適合本校學生認知的教材,除了教材上規定的練習曲目以外,可特別選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調編入教材,或者把一些具有民族特點的打擊樂節奏也編入教材,擴充學生的視唱練習量,讓他們了解并掌握更多的音樂素材,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線上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平臺播放音樂素材,這樣比鋼琴彈奏要更加豐富。
最后,要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河池學院在課程設置里面包含有“厚基礎,嚴要求,寬口徑,敢創新”的教學理念,我們教學團隊就在課堂設計當中將之體現出來,這樣讓學生既感覺到視唱練耳的學習樂趣,又能保持他們的求知欲望,便于進一步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鼓勵他們克服各種困難,引導學生戰勝各種心理障礙,最終達到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的目標。
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對音樂類課程也同樣適用。視唱環節需要學生唱譜、打節奏等的練習,如果學生是獨自一人在校外上課,那么他就會缺乏集體視唱的環境氛圍,其學習興趣就會大打折扣。教師備課時除了要備教學內容的課之外,還要認真備好“學生認知的課”,即設身處地考慮學生的認知程度。要充分了解學生高考前視唱練耳是怎樣學習的,哪個學生聽音記譜較好,哪個視唱較好,哪個容易唱跑調,等等,這就是學生的認知密碼。教師只有準確掌握了學生的認知密碼,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老師必須對每位學生的認知程度做大致判斷,把不同程度的學生分類,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多出點課后練習題給學生,按不同程度類別分給學生練習,使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很輕松,學有所獲。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我們的網絡授課才會得到預期效果。
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多方面的,有學風評價、有學習方法評價、有學習過程評價、有學習結果評價等。在網絡教學環境下,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必須是中肯積極的,應該多用鼓勵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接受網絡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使網絡教學能夠繼續進行。這一點對促進視唱練耳課程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同行之間的評價對視唱練耳網絡教學的改進有很大幫助。畢竟網絡教學目前在地方高校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前人的經驗,缺乏經典的實例作為參考,因此必須通過大量的教師評價來指引。教師與教師之間通過互相聽課,取長補短,然后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幫助補充完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共同探討教學改革,共同研究新的教學理念,探究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等等。
主管教學的教育專家參與到聽課環節,并對教師的教學客觀提出寶貴意見。提出中肯的、具有建設性的評價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因為要更好推動視唱練耳這門課程網絡教學,離不開教學團隊上下的大力支持。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領導發現哪個環節做得還不到位,還有哪些硬件設備需要補充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沒有教育專家的指導和大力支持是很難實現的。
要想使網絡課程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有學生評價環節。學生評價包括學生互評、學生對科任老師的評價等,學生在互評中交流自己的心得,對其它同學提出寶貴的意見,這樣可以互相促進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是有效改進班風、學風的環節;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是提升老師課堂效率的有力手段,因為學生的需求是最真實,而且最直接的,學校的一切中心工作都離不開教學,教學的中心工作應該以學生為本,所以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每位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改進工作態度內在動力之一。
線上教學的課堂監控和考勤成了重點和難點。相對來說,面授時教師可以隨時觀察學生的表情和反應,可以隨時進行課堂紀律和氣氛的掌控和調整。而到了線上教學,教師要想監控學生,必須要經過攝像頭才可以。但是教師不能強行要求學生打開攝像頭,否則是對學生不尊重的表現。我們也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實例,是由于教師強行要求學生打開攝像頭引發的不愉快。這樣一來教師就不能對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監督。因此可能會出現學生在上網課的時候出現分心,甚至是做其他與上課無關的事情。
學生的考勤方式也有較大的變化。據調查,線上教學的考勤主要以上交截圖的方式進行,部分未參與學習的學生理由都是停電、無網絡。但整個考勤過程、上課過程師生都是在虛擬環境中進行的,教師無法保證所有考勤結果真實性。而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也因為脫離老師的直接管束,出現逃課、厭學的現象。考勤只能通過學生互相監控方式,因為學生可以互相打開攝像頭,可以指定學習委員幫助統計到課情況,課后反饋給老師,出現的問題由科任老師課后處理。
教學平臺的選擇是關鍵的環節,這是硬件基礎,關系整個教學環節能否順利實施。一個好的教學平臺必須滿足視唱練耳這門課的課程特點和教學需求。要讓老師感到備課方便、資源豐富、上課容易操作,能與學生進行交流;要讓學生感覺到這個平臺使用簡易、滿足本門課程的學習,能與老師交流。但前對于地方高校來說,市面上的平臺還是比較缺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梢越M技術人員對課程進行量身定做,在廣泛收集師生意見的情況下,做好充分的研判,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開發出符合本校發展的網絡教學平臺。
視唱練耳這門課程很特殊,需要學生具有極強的理論基礎及很高的實踐能力,比如聽辨、聽記、構唱等,所以這門課程不能把全部的內容都放到網絡來實現[4]。教師要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才能使這門課程的授課更合理、更科學。具體什么內容能用線上教學的方式,什么內容適合用線下教學的方式應該取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或者說理論部分可以采用線上教學,實踐部分采用線下教學,讓網絡教學彌補線下教學的一些不足。如果一些內容是線下教學無法取代的,還是保留傳統的面授方式比較好。
網絡教學應該十分重視課堂思政的建設。音樂是美育教育,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應該適當引導學生發現美,音樂中音與音之間的關系是“度”,課堂中我們要求學生把握好音樂的“度”,同時教會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也要把握好做人的“度”[5]。音符節奏長短都通過嚴格的計算方式來實現,要求學生在演唱或演奏時要嚴格掌握,這種嚴謹的做法,讓學生明白在生活中也一樣,有禮有節,做人做事都要非常嚴謹;還有通過多聲部訓練,讓學生明白什么叫做“和而不同”,等等。在音樂實踐過程中,挖掘音樂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樂觀向上,愛黨愛國的精神風貌,通過音樂訓練,挖掘“立德樹人”的內涵,最終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師進行網絡授課后,很多教學內容都有可能流失到網絡上,目前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這一點進行有效的保護,這樣教師的版權就沒辦法得到有效保障。
地方高校的視唱練耳線上教學工作剛剛起步,經驗不夠,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良好前景。其發展需要師生共同實踐,教學團隊要進行不斷研究,逐步完善提高,讓其早日成為較為成熟、高效、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
注釋:
[1]李倩妮.高校“視唱練耳”課程網絡教學改革的探索[J].北方音樂,2020(19):136—138.
[2]趙海鷹.網絡教學與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改革[J].當代音樂,2020(02):38—39.
[3]李 黎.高校網絡視唱練耳課程實施的相關問題探討[D].西南大學,2018.
[4]張 嵐.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計算機音樂制作技術和電腦多媒體系統在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2(04):70—73.
[5]張曉燕.“互聯網+”時代高校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改革[J].當代音樂,2020(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