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方正建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欒君峰
隨著大數據應用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建筑科技企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建筑科技企業對財務會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管理者開始重視管理會計的建設和應用,不斷探索大數據背景下管理會計的建設和實施,力求通過管理會計提高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水平,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然而現階段我國部分建筑科技企業在管理會計建設的過程中往往無法跳脫出原有的財務核算模式,業務融合不暢,管理會計與大數據應用技術結合不密切等因素影響,導致管理會計在建筑科技企業建設實施中出現一系列問題[1]。在經濟新常態下,建筑科技企業應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從企業自身實際出發將管理會計應用到企業經營過程中,提高財務管理質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經營利潤,增強核心競爭力,促進建筑科技企業健康發展。
建筑科技企業通過管理會計的建立和實施,可以為企業帶來先進的管理思維和成本控制辦法,讓管理者能夠全面清晰地認識到企業經營活動各個環節的過程,及時發現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有效控制企業的成本,在企業的預算管理、控制、業績評價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管理會計的實施可以讓建筑科技企業的經營者深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利用專業知識分析現有的業務數據,使企業充分認識到自身的發展狀況,了解所在行業的動態及企業所處的管理水平和地位,對企業的經營及時采取措施,合理規避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2]。同時管理會計借助專業化手段,對預算的編制、執行和控制進行管理,明確各項預算指標,對預算目標具體化分解,將預算指標與實際運行指標進行對比,并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有效反饋,發現偏差,提出措施,使企業的決策目標得到順利實施。
建筑科技企業管理會計的建立健全有助于企業加快“業財融合”,將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深入到企業的業務實踐中,對企業的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有機整合。通過管理會計加快“業財融合”,建筑科技企業的財務人員可以實現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管理和控制,借助管理會計的信息數據進行事前管理、事中控制、事后評價與反饋,使企業財務人員由單純的事后財務核算向過程中的管理會計職能轉變,形成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認知,增強企業資源配置和決策的高效性,提高企業利潤空間。
大數據背景下,建筑科技企業在運行中產生的數據量越來越多,管理會計通過對業務環節的貫穿,能夠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對數據和信息的收集、整理速度[3]。管理會計的有效實施可以通過對公司月度資金收支計劃的分析,及時掌握資金動向,使會計人員具有一定的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研究分析公司融資渠道,提高會計人員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和風險預測能力,從企業自身實際考慮,為建筑科技企業管理層提出專業和合理性的建議。
現階段由于建筑科技企業的競爭激烈,部分企業的管理者將關注的重點主要投入在企業的經營業務、成本管控和業務承攬方面,往往忽視了管理會計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對企業的管理會計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管理會計建立推行的力度不足,影響管理會計功能的發揮。企業管理層仍局限于以往的財務思維,僅僅要求財務部門對事后的經營活動進行反映和簡單的會計核算,未認識到管理會計前置對業務的財務牽引作用,財務缺乏與業務的融合,缺乏量化的數據分析,無法發揮管理會計對經營決策的判斷功能,管理會計在建筑科技企業中的工作質量不高,缺乏時效性。
目前部分建筑科技企業的管理會計人員往往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缺少實踐經驗,實踐過程中企業會計人員一般對建筑施工環節了解不夠,沒有根據工作的實際需要去實踐和思考,影響了管理會計在建筑科技企業中的建立應用。同時在大數據背景下,建筑科技企業的管理者對管理會計人員的培訓和投入不足,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在選擇人員方面往往招聘普通的會計,財務數據的處理和整合方面仍然采用傳統的方法,對理論知識運用和實踐程度較低,無法適應大數據背景下管理會計的要求,影響管理會計的建立。
從實踐的角度看,部分建筑科技企業的“業財融合”還缺乏統一性、協調性,企業的管理會計人員很少深入到項目現場,往往是在辦公室辦理資金的調度、稅務籌劃工作,對實際的施工參與不足,財務與業務分離情況時有發生,導致管理會計規劃前置思維不足,數據參考價值不大,無法為建筑科技企業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在業務執行過程中,管理會計人員由于忙于數據分析,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參與事前招投標、合同審核、簽訂等環節,基本是經營過程中出現風險才開始介入,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相互協調不足,造成提出的建議參考價值不大[4]。
建筑科技企業經營產生海量的數據,傳統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管理會計的需要,管理會計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和軟件功能的實現不充分導致數據的價值挖掘不足。企業管理會計數據分類不明確,數據的輸入仍然依賴于一線的數據操作員,管理會計需要根據主觀判斷數據是否可用,管理層得不到有用的信息支撐數據。建筑科技企業沒有根據大數據下管理會計需求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流程進行優化,信息傳遞存在延遲和滯后性。企業每天會產生海量的數據,但是因為缺乏針對建筑科技企業的專業軟件,無法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數據的價值無法應用于實踐。
管理會計的建立離不開企業管理者的保駕護航,需要企業管理者重視,認識到管理會計對企業的重要性和積極作用,在組織架構、職能定位、人才配置方面給予重視。管理會計的建設實施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的工作,需要企業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在管理會計的建設階段,管理者要身先士卒,為管理會計建立提供監督指引作用。建筑科技企業要加強對管理會計重要性的宣傳,重視管理會計對企業經營的建議,深入理解管理會計與業務經營的關系,提高全員對管理會計的認識,共同參與到管理會計的實施中。在人員的培養中,對管理會計人員給予支持和鼓勵,明確管理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能和崗位職責,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完善員工激勵機制,發揮管理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管理會計的作用落實到實處。
大數據背景下建筑科技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建立離不開管理會計人員綜合能力的提升,管理會計人員需要轉變傳統財務核算的理念,培養全局觀,參與項目運營的全周期管理,深入項目了解業務運營的流程,使管理會計的實施與公司運營保持一致。企業需要定期開展管理會計人員的培訓,不斷提升管理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計算機技術和軟件應用技術,使企業的管理會計人員成為既精通信息技術又精通管理會計知識的信息化人才。企業要不斷促進和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理論知識轉化實踐的能力,為員工搭建管理會計交流平臺,激勵管理會計人員主動加強學習,在實踐中逐漸形成適合自身的管理會計方式,提高自身業務技能,更好地做好建筑科技企業管理會計工作。
在大數據背景下,建筑科技企業每天都會產生數以萬計的數據信息,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量,管理會計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處理和分析有用數據,挖掘數據價值,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建筑科技企業要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職能,就需要強化信息化建設,應用大數據技術建立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更新硬件設備,依托大數據技術和設備,積極推進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提高管理會計處理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突破傳統的財務數據模式,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將財務人員從簡單、重復的數據統計中解脫出來,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價值,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對管理會計的促進作用。
建筑科技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建立離不開“業財融合”。2017年財政部發布了《管理會計應用指引》,明確提出“業財融合”是企業建立管理會計體系的前提條件和必備基礎,充分說明管理會計與“業財融合”的密切關系。建筑科技企業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細化“業財融合”的管理目標,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重新梳理,統籌規劃,將管理會計嵌入到經營的各個環節中。同時企業需要加強對財務部門、業務部門在“業財融合”方面的相關培訓,管理層要做好財務部門、業務部門之間聯系的樞紐,財務人員積極主動參與業務中,利用管理會計工具做好分析,對數據進行加工、分析,用數據說話提建議,為經營決策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做好預判,保證管理會計能夠快速融入到業務經營中,實現“業財融合”。
新的形勢下,建筑科技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重大經營決策,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促進“業財融合”,有效降低企業風險,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建筑科技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的重要性,明確企業管理會計定位,加強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企業要立足實際,結合行業特點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細化“業財融合”的管理目標,強化信息化建設,利用大數據應用技術全面分析經營活動中產生的數據,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保證管理會計在建筑科技企業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