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青,劉紅秀,張 諾,陳 鑫
(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將農村建設提升到了新的戰略層面,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長城文化以及長城沿線村落文化的傳承提供了發展契機。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度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的人文精神、道德觀念,結合時代創新性地發展。在文化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長城沿線鄉村作為一種活態文化遺產,通過文創被賦能鄉村文化傳承,可提升文化軟實力,促進經濟發展。因此,設計扶貧的創新方式是實現長城沿線村落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探究河北省長城沿線文創設計推動鄉村振興的策略至關重要[1]。
長城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北段長城是現存最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區段之一。通過對長城沿線村落文創產品系統化活態開發,讓長城腳下的傳統文化重返“日用之道”,走進當代生活,不僅見長城,還可見人、見生活、見歷史,是設計推動長城文化帶沿線村落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
一是文化價值。加強長城文化精神內涵的延續以及長城文化與沿線村落民族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二是經濟價值。研究文創產品設計策略,促成文創產品良性發展和鄉村經濟發展。三是藝術價值。深入剖析長城沿線村落建筑景觀環境以及人文環境設計,挖掘文化遺產的藝術特色造型、圖案等。四是精神價值。讓長城文化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科學、全面保護長城及其周邊沿線村落是構建長城文化展示帶的重要因素[2]。
一是冀域長城沿線村落。河北段長城連接京津,主要集中在秦皇島市、唐山市、張家口市、承德市,河北段長城長達2 498.54 km,是明長城保存最為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地段。河北段長城沿線村落依托長城體現出豐富的文化資源,是實現長城文化傳承、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文創設計。文創產品是依托于文化進行創意轉化為具備市場價值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區別于創意產品、藝術衍生品與旅游紀念品。三是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在黨的十九大提出,是國家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
在鄉村振興戰略和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對河北段長城沿線農村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問題展開研究與探討,力圖解決特定農村地域性經濟、文化發展同文創設計的矛盾問題,利用交叉學科的研究方式,將社會學、經濟學、美學、設計學等學科進行融合,立足長城沿線農村文化傳承視角,深入分析優秀成功案例,為設計實踐提供支撐,構建科學有效的方式,以豐富鄉村發展策略[3]。
課題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文獻研究法。指閱讀國內外村落文化遺產文創設計鄉村振興的相關文獻資料,了解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差距和趨勢,通過層次分析法、歸納法,再對研究資料進行充分梳理,從而使理論基礎更加豐富、研究框架更加完整。二是實踐檢驗法。研究北京長城文化帶、唐山長城(青山關大刀園、紅峪口長城、潘家口水下長城等)案例,分析獲得大量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資料,現實調研長城文化,為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礎。深度訪談歷史學院教師、設計學院教師,以及致力于長城文化研究的相關人員以及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探索長城文化活態保護與價值再生的可能性。三是綜合評價法。將多個指標運用在長城文化活態設計中進行評價,從而判斷冀域長城沿線村落文化再生與鄉村振興方式[4]。
現如今,長城軍事功能喪失后,沿線村落并未隨之消失,而是成為了整個長城聚落區域的有機組成部分。國家支持長城文化公園建設,一些長城沿線村落的旅游業逐漸發展起來,但由于缺少系統的經營和開發模式,導致長城沿線村落發展粗放、村落民俗文化日漸消失、發展方向雷同、文創產品缺乏競爭力等一系列問題。文創產品分為3 種:一是地方特色農產品包裝,二是地方傳統手工藝品,三是地域特色文化創意衍生品。具體研究現狀如下。
文化創意表達不充分主要體現在本地區農產品的包裝上。長城沿線基本屬于山區,農產品相對較多。比如唐山被稱為“板栗之鄉”,有關于板栗的附加農產品較多,有板栗粥、板栗酒、板栗仁等食品,但在包裝上缺乏創新性、創意性,只是將板栗簡單拍照將圖片印在純度較高的塑料袋、鐵罐上,從而完成板栗的包裝。大多數產品沒有立足于本地特色文化,只是設計產品本身,沒有深度挖掘依托于本地文化資源,沒有將長城文化元素以及本地特有文化融合在一起。文化資源缺乏創意,沒有進行深度解讀,沒有應用到本地文創產品的包裝上[5]。
長城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歷史遺產。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以及豐富的長城沿線村落文化,為建立長城文創品牌提供了關鍵素材。長城沿線文創用品地域屬性不明確,同質化極其嚴重,很多文創用品從屬于不同的旅游區,千篇一律的現象嚴重,缺乏視覺化、系統化設計,文創品牌意識淡薄。缺少相關專業的設計師,或者相關工作人員對于此方面的研究與實踐較少,特別是地域特色文創衍生品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地域傳統手工藝品大多為缺少原創性的手工包、鞋墊、裝飾品等復制品[6]。
本地文創產品多為塑料制品,結構簡單,缺少辨識度且品質低劣,在材質的選取上缺少環保意識。特別是在包裝顏色、造型等設計上不能匹配當地文化內涵和審美需求,導致原汁原味的生態農產品缺少優質包裝。
長城旅游資源豐富,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但本地相關文創產品多為紀念性旅游產品。從市場意識以及銷售情況看,這些產品缺乏實用性設計,直接影響文創產品的銷量,不能為本地的鄉村振興起到積極作用。
相關文創產品的設計在促進文旅發展以及鄉村振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提升旅游品質、推進文化傳承以及促進經濟發展。但目前長城沿線鄉村文創產品設計處于初級階段,結構單一,沒有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
研究團隊分析了河北省長城沿線村落周邊資源,主要圍繞“挖掘長城文化、提取沿線村落本土內容創意、創新材料、提升市場意識”4 個方面展開策略研究,目的是形成一條“有效保護、合理利用、資源整合、發展協調”長城特色文化帶。核心是分析和梳理長城及周邊村落展示資源,利用文化遺產的展示體系構建展示帶的闡釋與展示系統,弘揚長城文化,振興鄉村經濟。
長城是我國古代中原王朝重要的軍事防御設施,保護了兩側居民長期的安定生活和農耕生產方式,使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得以延續。長城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通過構建長城文化展示帶可以闡釋與展示長城文化的價值內涵。長城在功能以及布局造型上具有“點線面”的藝術美感,用視覺藝術的角度記錄長城文化遺產,展示文創用品設計,表現了即統一又多樣的美學品格[7]。
研究團隊利用長城造型進行了“卷筆刀+筆筒”的文創設計。此文創產品的名叫“清城”,“清”的左邊是“氵”意指水門,右邊的“青”意指青山關。設計靈感源于唐山市遷西縣青山關長城水門。青山關水門是萬里長城的第一門,是至今長城沿線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提拉式水門。文創設計的整個造型是截取長城以及烽火臺門樓的一段造型,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青山關水門儲物卷筆刀,一部分是烽火臺筆筒。該文創產品不僅可以作為裝飾品放置于書桌,而且具有實用功能價值。文創產品在顏色搭配上做了兩類色系,一個色系是上下版顏色,采用上灰下白,搭配紅色城門;另一個色系是采用熒光彩色,熒光彩色是兒童比較喜歡的顏色。在整個設計中深度挖掘長城文化元素,驅動文創設計策略,同時考慮到適用人群的心理需求,促進銷售。
目前,長城景區的文創產品開發相對完善,但長城文化沿線村落之間文旅開發理念同質化現象嚴重,文創產品缺少創新,地域性文創衍生品屬于空白狀態,沒有充分挖掘市場潛力。文創產品具有獨特性,是只有此區域才有,而不是同質化、標準化生產的產品。目前極其需要創設地方IP,深度挖掘本地文化故事,提取個性元素,充分利用本地物產資源。
針對本地區地域特色文化創意衍生品設計空白的情況,完全可以依托本地特有文化進行多元開發和設計。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是“一體型”文創產品設計,二是對“IP 衍生型”文創產品進行衍生品設計。可借鑒長城文創文化有限公司官網產品。其公司運營10 年之久,是中國長城學會文化旅游管理委員會旗下文創板塊,已推出“長城秋月”“長城江山”“長城賀歲”等百余款作品。本地區長城沿線居民完全可以依據本地特有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升級改造。本地區特有的板栗樹,板栗葉狹長邊緣帶呈鋸齒狀,非常適合做標簽,因此完全可以做成本草葉脈書簽。這種融合自然與人文的文創產品,具有實用性。
長城文化沿線村落展示帶的文創產品構建應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實現資源消耗最小化,保護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資源,實現區域內遺產保護與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保護長城、區域自然及人文環境。開發文創產品應注重設計的本質,要有實際價值和功能性意義,不能流于外表形式,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符合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本地區的一些紀念性文創產品以及產品包裝不僅缺少原創性,而且在材料的使用上結構單一,特別是本地區農產品包裝設計大部分是塑料制品,不僅缺少環保性而且不能二次利用。安梨是長城沿線重要的水果農產品,安梨汁產品在當地非常暢銷,其品牌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就目前來看,經過10 多年的發展,并未改良包裝,市場競爭力較差,應創新包裝,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從材料上以及實用性上對包裝進行創新。
結合文創設計的市場需求,不斷開發創造,提升文創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長城沿線村民和銷售人員的市場意識以及實體店運營模式,豐富鄉村文化內涵,加快文創產品與經濟的良性循環,拉動景區景點二次消費。帶領2021 級專升本90 名學生進行唐山市青山關長城沿線文創設計,以青山口村和唐山市遷西縣青山關長城為設計實踐對象,分別進行問卷調研和實際環境調研,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通過設計構思、設計定位、設計成果展示,確定設計實踐的可實施性、科學可靠性,最終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進行相關成果的研究和轉化。在文創設計的過程中,發揮學生優勢,提升設計能力,注重市場調研以及文創產品的銷售情況。在設計的過程中,以市場為導向進行設計。設計出的文創產品極具市場價值,比如文化衫、旅行包、靠枕、水杯、手機殼、藍牙耳機收納盒等非常注重實用性,注重銷售市場的廣泛性。
文章圍繞建立冀域長城文化沿線村落展示帶,整合周邊村落資源創造長城文化附加值,實現地區經濟增長與長城整體保護開發的可持續發展,以全新的視野探索長城保護和鄉村經濟發展模式,帶動長城沿線社會經濟和文化建設協調發展。文章具體歸納長城文化帶沿線村落文創設計文化的身份認同,總結文創用品設計的一般規律設計策略,給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可借鑒性經驗,促進長城沿線鄉村良性發展。雖然研究過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以及實踐進行驗證,但在研究方向上具有科學性和指引性。整合冀域長城周邊自然、人文資源,協調各類要素,形成鄉村文化遺產新格局,基于保護冀域長城及村落自然人文環境的基礎上,形成一條“以文化深化創意,以創意豐富產業,以產業促進文化的再投資”的長城特色文化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