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晨銘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燕子磯新城學校小學部 江蘇 南京 210038)
最近幾年來,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下降趨勢,并且近視的現象有加重化和低齡化現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2018年發布了報告,報告中指出我國青少年總體的近視率高達58%以上,在我國,小學生的近視率高達36%,現在的這種狀況很讓人擔憂。教育部和其他的相關部門發布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文件,該文件中指出,“要求青少年每天要進行不少于2h的戶外活動時間。學校和家長要切實重視兒童青少年近視,學校要鼓勵學生多到戶外進行活動,家長要引導孩子多進行體育活動,使其在放學后也能每天接觸自然光”。也說明近視防控的難點:部分家長對近視防控不重視;學校竭盡所能、近視率仍偏高。根據查閱的資料,系統地掌握了影響視力最前沿的研究動態,面對“學校減負,家長施壓”的現狀,課題組認為只有一體化防控措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緩解、甚至提升視力水平,提出了“家校聯動、定制的戶外運動、家庭體育天天練影響視力”的研究問題。
外國學者提出,較高教育教學壓力和缺乏戶外實踐是青少年近視增加的主要原因,中小學生花費在室內學習的時間越多越容易近視。四川省兒童眼部衛生研究部研究發現,長時間的室內閱讀書籍會增加學生患近視的幾率。還有學者通過對中小學生近視病因觀察后,得出結論,缺乏體育鍛煉也是中小學生近視的一個重要原因。近距離用眼并不是患近視的最主要原因,國內的中小學生近距離用眼情況雖然很多,但是主要是由于用眼時間較長導致的近視。不同研究間對兒童青少年近距離用眼總時間與近視患病關系的結論沒有達成一致,但眼睛過度疲勞是導致當前青少年學生近視的首要因素。
綜合防護協同治理。韓燕萍認為,學校應積極與社會合作共同開展活動普及防治近視的相關知識,不斷讓學生和家長意識到眼睛的脆弱和保護視力的重要性。年朝霞認為,小學階段的近視防控工作應該注重糾正學生不良用眼習慣的同時,家長與學校相互配合督促學生科學用眼。2019年陶芳標等專家發表共識,從校內和校外雙方面對落實戶外活動以及戶外活動量要求予以了具體剖析和指導。從英國關于小學生近視防控研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社會、學校、家長等多方力量要相互協作,戶外鍛煉時間對小學生近視有重要的影響。
綜合防護運動干預。Ciao-LinHo等人研究表明,在戶外曝光,可減緩近視患者的近視進展。江小春指出體育運動對近視眼患者有明顯的治療效果,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能有效防止近視的發生。趙青峰、袁春華指出體育運動能夠有效預防近視眼患病率的發生。杜進榮、胡小浪指出參加乒乓球練習的青少兒的視力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英國眼科專家哈蒙說:“每天堅持2h以上的戶外鍛煉,有助于緩解眼疲勞,可以達到有效預防近視的目的。”德國小學生的近視率一直控制在15%以下,學校定期開展“望遠”活動。家庭體育作業的推廣和實施是積極落實國家一系列政策的要求,是其連接學校體育和家庭體育和社區體育的重要紐帶,是課堂的延伸,課堂教學之后,要進行科學鍛煉的指導與強化。家庭體育作業作為一種積極干預的課外體育鍛煉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指導和安排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劉曉麗強調家庭體育作業要體現人文性(就是說作業布置要分量要適當,難易程度要適當)、層次性(針對不同的家庭情況布置不同層次的家庭作業)、實踐性、探究性,切實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就是本課題的私人訂制的來源。
布置體育課后作業,能夠讓學生獲得良好的體育鍛煉,同時還能夠減少學生患近視的概率。2020年,王登峰司長指出,體育課程必須要留家庭作業。毛澤民也提到,布置家庭作業首先要在學生和家長的心理上得到認可,要將體育作業成為日常家庭作業的一部分。有學者指出,家庭體育作業的設計要讓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家長還要參與監督和管理,教師要進行評價。李佳川等人針對家庭作業提出的原則進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針對性、個性化和循序循序漸進等原則。
私人定制體育家庭作業。丁忠指出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要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劃分層次,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設置自主作業,要聯系學生實際生活。董靜闡述了常見問題的運動處方:肥胖、靈活性、協調性、精神健康。梁金柱指出運動處方的優勢:針對性、科學性、系統性、高效性、安全性。謝琴等指出英國中小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時間主要集中在放學和周末時間,體育鍛煉形式也比較多樣化,“因人而異”,定制個性化干預方案。曹西文(2013)討論了健身運動處方教學對高校體育教學的作用。劉紀清等編著的《實用運動處方》說明了運動處方的原理和應用。
綜上所述,國內外關于體育家庭作業研宄總結如下:第一是有關體育家庭作業設計與布置的研宄;第二是有關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與反饋的研宄;第三是有關體育家庭作業作用的研宄。但未見到關于體育家庭作業對于視力影響的研究文獻,目前這一領域的研宄還是空白,本研究是一個突破。
小學生是我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近些年來很多部門在不斷強化小學生實力健康的管理機制。各部門積極探索構建小學生實力下降的防控體系,其目的就是保護小學生的視力,而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階段,用眼過度很容易產生視疲勞導致視力下降。但是盡管各部門在積極采取措施、積極號召,目前我國小學生的視力下降防控現狀仍然不容樂觀。小學生視力不良的狀況仍然十分嚴峻,視力不良率還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著,而且還呈現低齡化的趨勢。
影響小學生視力下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有課業負擔較重,也就是課程作業較多,在上課需要認真學習之外,在課后還有很多的作業,甚至有些家長還會單獨給孩子報輔導班、補習班這種現象。雖然在2021年雙減政策之后這種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好轉,但是家長還是會給學有余力的孩子單獨布置一些額外的練習題和作業,這讓小學生在放學之后還會額外花很多個小時去完成額外的作業。
在電子產品如此普及的時代,小學生也絕大多數接觸甚至在使用電子產品了,更有甚者兩歲的小朋友就開始抱著手機或者平板進行上網,看短視頻、玩游戲甚至會打視頻電話這種較為復雜的活動,可想而知小學生大多數早已經學會并且熟練使用這些電子設備了,這些電子設備的使用讓正處在身體發育階段的小學生受到電子產品的輻射和視疲勞的雙重影響導致他們的近視低齡化程度加重。現在小學生的很多家庭作業也是在微信群或者一些軟件上進行布置、下達的,雖然都是把作業讓家長傳達給學生的,但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學生接觸電子產品的幾率。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電子產品的不斷普及,極為深刻地改變和影響著現代人,包括小學生在內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放眼20年前,小學生都是在大街上進行一些跑跑跳跳的游戲,而現在的小學生都是在家里對著電子產品刷著短視頻打著游戲,或者是三五成群的一起進行打游戲,這種生活環境以及娛樂方式必定會嚴重影響小學生的視力。據調查顯示,2014年我國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45.71%,而且視力不良呈現出低齡化和重度化的趨勢,近視已經影響到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甚至是影響我國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問題。
車妍對近視過程中的遺傳性影響進行了相應的評估,他使用了統計學中主成分分析法對選擇的人群進行了多個風險基因的定量統計分析,在PCA圖譜上的兩個風險相關區域發現這兩個區域與視力低下的頻率存在線性關系,分析結果證明近視眼的發病率與遺傳因素有著緊密的聯系。近視眼起初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有些學者認為近視的發病與遺傳因素并沒有太大的聯系,都是個人用眼過度或者環境因素所導致的,但是后來就被證明了近視的發病率與遺傳因素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但是車妍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樣本量較小、選取的基因點也有限等等,但是依然能夠證明近視與遺傳因素是有關系的。所以現在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的上升一方面與課業壓力有一定的關系,另一方面與遺傳因素也是密不可分的。
有很多學者對小學生學習的外部環境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教室的光線與小學生的視力不良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該研究是分析了廈門市中小學在2016-2019年學生體檢數據,選擇了教室光環境改善的小學作為實驗學校,最終結果表明教室光線環境改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視力不良的發生率。
戶外時間占關鍵因素。身體活動時間與兒童青少年近視患病存在負相關關系,即身體活動時間越長,近視患病的幾率就越低。Gong研究發現25%的近視兒童青少年的每日體育活動時間少于30min,而視力正常兒童青少年的體育活動時間多于1h的比例則占到30.9%。Jacobsen等跟蹤調查發現,近視學生的每日身體活動時間為51min,視力正常學生的每日身體活動時間為60min,近視兒童和視力正常學生的每日身體活動時間有顯著性差異。
最近幾年來的很多臨床的研究結果能夠說明戶外活動可以有效地預防近視的發生,而且陳燦等學者的研究表明,戶外活動抑制近視發生率的可能原因之一也是光線強度及多巴胺分泌有關。根據此可以推斷,高亮度的環境是人體產生多巴胺的一個條件,多巴胺又是能夠在視網膜的神經遞質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增加白天視網膜的功能。
運動對于小學生的身體狀況改善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根據研究顯示,運動對于小學生身體的好處有:(1)運功有助于緩解眼部的疲勞;(2)運動有助于增強青少年的體質;(3)運動有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這些好處都對小學生有著莫大的幫助。體育活動可以改善或提高動態視力,但不同運動項目對于視力的需求存在差異,但我國關于體育鍛煉來改善視力的研究非常有限,張文勝得出羽毛球有助于運動改善視力。王麗麗研究發現體育專項運動能夠有效預防近視、改善學生的視力狀況,其中,以乒乓球運動、眼保健操等為主的體育運動對視力干預效果最為理想。Suhr等研究證實體育活動與近視之間存在反向關系,經常參加身體活動的兒童青少年近視率較低。目前研究大多圍繞開放性運動技能與兒童青少年動態視力的關系展開分析討論,均體現在運動水平越高視力越好,參與運動時間越長視力越好。2019年陶芳標等專家發表共識,從校內和校外雙方面對落實戶外活動以及戶外活動量要求予以了具體剖析和指導。從英國關于小學生近視防控研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社會、學校、家長等多方力量要相互協作,戶外鍛煉時間對小學生近視有重要的影響。
綜合防護運動干預。Ciao-LinHo等人研究表明,在戶外曝光,可減緩近視患者的近視進展。江小春指出體育運動對近視眼患者有明顯的治療效果,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能有效防止近視的發生。趙青峰、袁春華指出體育運動能夠有效預防近視眼患病率的發生。
在運動過程中,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這其中就包括眼部的血液循環,另外在光線的作用下人體會產生一些多巴胺,多巴胺能夠在視網膜上神經遞質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一些運動,比如,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運動能夠反復調節小學生晶狀體的形狀大小,而且鍛煉小學生眼睛聚焦的能力,從而起到良好的緩解視覺疲勞的特點。
運動能夠促進小學生的肌肉、骨骼和心肺系統發展,從而讓小學生有強健的身體素質,這樣一來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就增加了他們的抗病能力,也可以通過鍛煉眼部肌肉來防止近視。
運動能夠促進人體的消化系統更好地吸收營養物質,而且小學生在參加戶外體育活動還可以增加鈣物質的吸收,這樣有足夠的營養后也可以給予眼部足夠的營養保障,這樣就可以減少視疲勞和近視眼的幾率。
在進行運動處方干預小學生視力健康之前一定要對小學生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具體了解該小學生的身體狀況、日常的鍛煉量,包括但不限于身高、體重、心率、肺活量等功能的檢測與記錄。
在進行運動處方干預時要對該學生的運動興趣進行了解,雖然運動項目普遍對小學生的近視眼預防有好處,但是比如,乒乓球、羽毛球這種能夠快速調動眼球聚焦的項目更好,如果小學生喜歡這類項目應該首選,如果喜歡其他球類項目也是沒有問題的。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體育鍛煉目標,能夠有效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激情,減少學生患近視的幾率。
在鍛煉之前一定要明確鍛煉目標,在義務監督下,運用科學的運動手段。通過運動來降低近視眼的發病率,防止近視度數的增長,甚至可以改善假性近視的情況,鍛煉目標一定要貼合實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體狀況,一定要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狀況制定相應的運動量,運動心率在100次左右為宜,這樣子的有氧運動不僅可以改善和預防其近視情況,更對小學生的心血管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再者就是鍛煉頻率的確定,一次鍛煉時間應該在1h左右,每周至少3次,如果有條件可以在每天固定時間開展運動。在眼睛比較疲憊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眼保健操來休息眼睛,不能因為有了運動處方而忘記了休息眼睛。
除了運動以外還需要注意用眼睛衛生和營養補充,在進行運動后小朋友的營養和水分一定要跟上,除了運動外還應該注意學習的光線條件,還有學習與休息之間的安排,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運動時要注意運動損傷。
電子產品的普及、課業壓力的增大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小學生的近視率居高不下,還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應該要給予我國小學生足夠的關注。其中引發學生近視的因素有:課業負擔較重、電子產品增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缺乏戶外活動,運動處方對小學生視力健康的干預機制有運動有助于緩解眼部疲勞、有助于增強小學生體質和有益于營養物質的吸收;運動處方對小學生視力健康的干預方法有:鍛煉項目的確定、鍛煉目標的制定、運動量的確定等。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可以看出,近視眼的發病原因有很多,而且在進行改善的過程中,運動是一種特別好的方式。在進行運動處方干預的時候除了要進行運動還應該注意眼部衛生等情況,一定不能舍本逐末,休息是讓眼睛放松的方式,運動處方、眼部運動都是緩解和預防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