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敏,劉紅梅,李鐵鍇,焦 英,張春玉
(1.長春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與生物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33;2.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教育中心 吉林 長春 130000;3.長春兒童醫院 吉林 長春 130000;4.長春市健康教育中心 吉林 長春 130000)
2019 年,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簡稱“雙高計劃”)。文件提出“雙高計劃”引導的育訓結合、德技并修,建設優質專業課程資源是實現全國范圍內課程與資源共享、在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的重要舉措[1]。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普及、信息化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互聯網+教育”的全新教育形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 年)》等一系列規劃綱要,在全球范圍率先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落實到國家政策實踐。全國各高校相繼增設了健康管理專業[2-4]。但是目前全國開設健康管理專業的高校數量相對較少,健康管理專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健康評估技術”作為健康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其在線開放課程在各線上學習平臺的數量相對較少,基于“育訓結合”的“健康評估技術”在線開放課程更是尚未見相關研究。因此,急需開發一門適合“育訓結合”的“健康評估技術”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
本研究中的“健康評估技術”課程自2019 年起開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目前已有2 個學期線上實踐基礎。結合課程建設實踐經驗,本文將以“健康評估技術”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例開展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探索與研究,以期為同類院校“育訓結合”的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依據“育訓結合”課程教學目標,課程組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在教學資源開發過程中充分體現“四個融入”:即將“育訓結合”“精品在線開放課”“課程思政”及“大健康”的理念融入課程內容設計中,據此開發“育訓結合”的分層教學資源包,如圖1 所示。
如圖1 所示,基于“四個融入”理念,開發“育訓結合”的教學資源包:“育”針對校內,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訓”針對校內外,服務學習型社會,通過以上設計為健康中國2030做貢獻。

圖1 基于“育訓結合”“健康評估技術”精品在線開放課
按照如上設計,依據課程“育”和“訓”的教學目標,重構課程教學內容,分別開發適合于“育”和“訓”的分層教學資源包,課程教學資源包如圖2 所示。

圖2 基于“育訓結合”的“健康評估技術”分層教學資源包
如圖2 所示,基于“育訓結合”的“健康評估技術”教學資源包分為育分層教學資源包和訓分層培訓資源包兩大主體。育分層教學資源包主要針對校內普通班及擴招班學生,包括健康史的評估、常見癥狀的評估、身體評估、臨床實驗室檢查及心電圖檢查等5 個項目。其中健康史的評估包括2 個子任務,常見癥狀的評估包括8 個子任務,身體評估包括8 個子任務,臨床實驗室檢查包括4 個子任務,心電圖檢查包括2 個子任務,合計5 個項目24 個子任務。基于5 個項目24 個任務開發的育分層教學資源包,對于校內開展線上分層教學發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訓分層培訓資源包適用人群從校內學生擴大到校外社會學習者,針對校內學生首先重點開發了與育分層教學資源包匹配的實訓內容,共計4 個項目24 個子任務;針對廣大社會學習愛好者,依據人群特點分類開發了一系列特色資源,如嬰幼兒健康評估資源包、青少年健康評估資源包、老年人健康評估資源包以及1+X技能證書考核培訓資源包,以上資源包不但滿足普通大眾的個人、家庭保健需求,而且滿足社會學習愛好者繼續學習、社會考證的需求,從而擴大了課程受益覆蓋面,發揮了課程的社會職能和功效。
綜上,“育訓結合”的分層教學資源包的開發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確保各層次學員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包。通過這一階段的在線課程學習,每一位學習者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以學習者為中心,構建基于三個課堂的BOPPPS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導言(Bridge-in)、學習目標(Objective/Outcom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和總結(Summary)六個教學環節實現對學習者多方面學習能力的提升[6]。如圖3 所示。

圖3 基于三個課堂的BOPPPS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以皮膚評估為例,基于三個課堂的BOPPPS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課前:教師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確定本次知識點的學習目標。知識目標:掌握皮膚評估的基本方法、掌握皮膚評估的內容及意義;能力目標:能正確進行皮膚評估,為健康管理提供翔實的健康資料;素質目標: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意識,培養學生熱情主動執行護理措施的工作意識,具備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對護理對象有高度責任心、同情心和愛心。基于學習目標,整合教學資源,通過智慧樹平臺發布皮膚評估的標準操作視頻及課前檢測作業,學生通過觀看規范化的操作視頻進入課程學習情境中,明確職業規范和職業要求。通過自我分析完成測試,確定及反饋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點及難點。教師根據學生課前自學數據及反饋,調整授課方案,最終完成課程BOP過程。
課中:教師根據學生課前在線自學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指導。結合課前操作示范視頻,教師進現場操作示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到教師的教學練習互動中,熟練掌握皮膚評估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點。采用組內互評、組間互評、教師抽評等方式對學生操作進行全方位評價,上傳學生優秀操作示范,最終完成P 過程。
課后:教師在智慧樹平臺發布皮膚、淋巴結評估檢測資源,學生完成相應檢測,檢驗課中所學知識掌握程度,根據檢測反思錯誤原因,明確努力的目標,教師通過學生檢測數據分析學生的薄弱點,對于相關知識點進行整體強化以及個別強化,師生共同完成PS 過程。
綜上,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課堂,完成BOPPPS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逐步實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全面提升。
1.4.1 育實施成效
健康評估技術課程為健康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對于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本課程從2019 級開始采用混合式教學,通過2 期的教學實踐,對比之前2018級的傳統教學法,獲得數據如圖4。

圖4 2018 級、2019 級、2020 級近三年教學效果對比
由圖4 可以看出:采用基于三個課堂的BOPPPS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2019 級和2020 級在課前測驗、課中互動、課后作業、章測驗及論文等方面的優秀率均高于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的2018 級學生,表明依托在線開放課程開展教學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19 級和2020 級均采用基于三個課堂的BOPPPS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但2020 級學生優秀率明顯高于2019 級學生,分析原因發現2019 級為第一期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年級,存在一定不足;在2020 級的教學過程中,課程組進一步對教學模式中的各項活動進行的完善與提高,因此2020 級學生的優秀率有所提升。
1.4.2 訓實施成效
“健康評估技術”課程的訓分層培訓資源包的服務對象包括社會公眾、擴招班學習成員以及1+X 證書考核學員。依托本項目的合作單位長春市健康教育中心,通過將課程資源對社區公眾開放,提高社會學習者的健康素養;通過對擴招班的健康管理專業學生進行培訓,提高擴招學生的專業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分層教學資源包,專業學生可以將其作為“1+X”證書的考前培訓課程進行自學,2021年本專業“1+X”證書考核通過率為100%,受到考核評價組織的好評。
2019 年至今,“健康評估技術”課程一直依托智慧樹平臺的各類分層教學資源包,構建基于三個課堂的BOPPPS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了2 期的教學實踐,與傳統線下課堂相比,學習者能不受時空限制自主完成學習,并且教師也能夠及時掌握學習者的學習及反饋數據,及時更新資源,實現了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助力提升社會學習者健康素養。未來,課程組將立足現有課程建設,進一步完善課程建設資源、課程教學模式及課程考核評價,為專業人才培養助力、為健康中國2030 的實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