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 張健如;國家稅務總局泰安市稅務局 孫永祥
離退休干部是黨和國家的重要財富,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在黨務工作中具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如何為離退休干部做好服務、發揮離退休干部的政治優勢和經驗優勢,是新形勢下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面臨的重要問題。為積極應對稅務系統干部到齡退休人數明顯增加的第一個高峰年的到來,國家稅務總局泰安市稅務局對全市稅務系統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在充分掌握離退休干部的基本概況和工作特點的基礎上,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和思考離退休干部精準服務管理的對策。
(一)概況。截至2021年底,泰安市稅務系統的離退休干部共計1145人。其中離休干部共8人,退休干部共1137人,退休干部比例高達99.3%;男性763人,女性382人,男性比重幾乎為女性的一倍;從年齡分布上看,80歲以上人員占離退休干部比例的5%,70至80歲占離退休干部的比例21%,60至70歲占離退休干部的比例57%,60歲以下占離退休干部的比例17%(具體見圖1)。
按照政治面貌劃分,黨員離退休干部的比例約為80%,非黨員離退休干部的比例約為20%,黨員離退休干部人數是非黨員的四倍。
(二)發展趨勢及數據分析。據測算,2022年至2025年,全泰安市稅務系統將新增退休人數總計576人。從2018年機構合并以來,退休人員的數量逐年增加,而在職人員的數量卻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具體見圖2)。
退休和在職人員數量出現“相反”發展趨勢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干部隊伍老齡化嚴重。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泰安市稅務系統離退休干部人數占全體稅務干部比例的35.9%。其中,新泰市稅務局(基層局)的此項數據最為突出,占比高達47%,而整個泰安市的人口老齡化比重僅為22%,超出一倍多。隨著2022年全市稅務系統干部到齡退休人數第一個高峰年的到來,離退休干部人數將快速增長,將在2025年超過在職干部人數,并呈現差距逐步拉大的趨勢。而在新泰市稅務局,該情況將提前至2022年。2.區域分布不均衡。全泰安市稅務系統離退休干部主要分布在縣(市、區)局,基層局的離退休干部人數占全市離退休干部總數的89%,其中,新泰市稅務局和肥城市稅務局兩個基層局的離退休干部人數比重最高,約占全市離退休干部總數的40%。3.下一代是獨生子女的離退休干部占比略高。下一代是獨生子女的離退休干部占全部離退休人員總數的57%。自1972年國家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最早一批響應獨生子女政策的退休干部年齡最大已經達到73歲,即將進入老年行列。同時隨著年齡增長,這部分離退休干部也將面臨嚴峻的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因此,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應高度重視和積極應對離退休后的各類情況。
(三)離退休干部對管理工作的期望與建議。在多次的訪談調查中,離退休干部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中肯的建議,總結為三個方面:1.建議基層局設立專職機構和人員從事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工作。隨著稅務干部隊伍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增強,離退休干部將成為稅務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正確面對,積極應對。同時,離退休干部管理也將成為稅務工作的重心之一,該項工作屬于“朝陽”工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從調研情況看,基層局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的工作量非常大,壓力突出,但服務管理力量極其薄弱,有的連專職人員也無法保障。因此,許多離退休干部包括基層局普遍建議能夠加強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的機構設立和人員配備。2.建議強化對下一代是獨生子女的離退休干部的關心和關注。下一代是獨生子女的離退休干部,其養老和日常照顧問題不僅關系到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水平,而且影響到在職骨干力量的工作情況。根據對系統內第一批獨生子女現狀調查發現,他們目前正值年富力強,在單位都是骨干力量,其中有近20位被調查的獨生子女已經在中層及以上工作崗位,承擔著艱巨的工作任務。同時面對年邁的父母和工作的壓力,他們已經不同程度顯現出了焦慮的心情和精神的倦怠。因此,下一代是獨生子女的離退休干部普遍希望政府在保障子女陪護年邁父母的假期安排上盡快出臺政策,從時間上給予適當的傾斜。3.建議強化對離退休干部的精神關懷。從調研情況看,大部分離退休干部特別是新退休干部對組織的歸屬感非常強。他們希望:一方面,單位可以提供更多有利于離退休干部交流學習的平臺和活動,使他們在精神上更加充實,情感上更加溫暖;另一方面,給予他們提供發揮余熱和優勢的機會,在薪火相傳和為民服務中彰顯個人的社會價值,從而增強成就感。
泰安市稅務系統離退休的服務管理工作始終堅持“讓黨委放心,讓離退休干部滿意”的宗旨和目標,強化黨建引領,突出精準服務,豐富活動載體,發揮優勢作用,用心用情、精心精細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
(一)夯實黨建基礎,健全工作規范,細化活動內容。1.加強離退休干部的黨組織建設。當前,泰安市稅務系統共有離退休干部黨支部18個、黨小組22個,配備黨支部書記18人、副書記18人、黨支部委員54人,并不斷優化知識結構,將政治意識強、工作積極性高的離退休干部吸納進黨支部委員,切實保障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2.健全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工作規范。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稅務系統基層黨組織工作規范》要求,結合全市稅務系統離退休干部的工作實際情況,制定《國家稅務總局泰安市稅務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工作規范》,明確黨支部的工作內容、責任清單、管理事項和操作流程,使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有章可循。3.細化離退休干部的黨建活動內容。制定黨建學習計劃,傳達至每位離退休黨員干部,確保學習有方向、有目標;固定每月第二周周三為全體黨員集中學習時間,方便離退休干部提前合理安排家中事務,確保按時參加學習;集中學習時采取黨支部書記輪流主持的方式,充分調動各個支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月定期召開支部委員會,集思廣益商討推動黨支部建設的好做法,聽取黨支部委員對黨支部的建議和意見,及時了解掌握離退休干部的思想動態;定期組織離退休干部主題黨日活動,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重溫入黨誓詞,堅定理想信念;對在外地居住的離退休干部,建立微信學習平臺,“七一”前積極組織開展優秀黨員評選活動和離退休黨員干部走訪活動。同時,注重資料歸集,對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政治學習資料和“三會一課”記錄及時整理成冊,確保黨建資料的完整性。
(二)搭建服務陣地,落實常規性服務,開展人文關懷,完善動態服務。1.搭建服務陣地。市局機關和部分縣(市、區)局均建設了功能齊全的離退休干部活動中心,包括黨建活動室、書法繪畫室、棋牌室、健身室、臺球室、閱覽室及談心交流室等,同時應用總局開發的“金稅桑榆”平臺,為不同層面的離退休干部建立微信群,構筑線上交流的精神家園。2.落實常規性服務。在重要節日、重要節點走訪慰問離退休干部,聽取離退休干部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及時落實。對離退休干部實行聯系人“一對一”結對,制作聯系親情卡,定期做好細致服務。3.開展人文關懷。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每年2次向離退休干部通報全局工作開展情況,每季度組織一次有利于離退休干部身心健康的集體活動;全面推行“榮退制度”,為每名退休人員舉辦隆重暖心的榮退儀式,儀式上至少有2名領導參加,既有組織的成績肯定和廉政提醒,又有離退休干部情真意切的從稅感言,還有年輕干部對老同志優良品格和作風的傳承,讓離退休干部真切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同志感情;切實做好對離退休干部的健康服務,每年至少開展1次健康查體,不定期請專家舉辦健康養生講座;積極組織協調離退休干部參加地方和省局的離退休干部大學,建立離退休干部棋牌協會、書畫協會、攝影協會、太極拳協會、健身健美協會等,豐富退休生活。4.完善動態服務。建立離退休干部通訊錄和臺賬,完善家庭住址、聯系電話,配偶子女相關信息,并及時了解其身心狀態,便于更好地開展服務工作。
(三)傳承稅務精神,展現退休風采,樹立良好的稅務形象。1.做好稅務精神的傳承。市局機關通過離退休干部支部與在職科室支部的黨建共建,為年輕干部進行富有感染力的優良傳統和廉政教育;肥城市稅務局開展的“銀發稅魂、青春接力”活動,組織年輕干部與廣大離退休干部“結對子”,讓年輕干部傾聽離退休干部的從稅故事和先進事跡,還編輯整理了反映離退休干部事跡的書籍《激情稅月》,詳細記錄了活動過程,展現了活動效果。2.展現退休風采,樹立良好的稅務形象。市局機關離退休干部書法協會在春節前,自發組織為離退休干部和在職干部寫春聯,送祝福;市文化館多次舉辦稅務離退休干部書畫展,全面宣傳稅務工作成就,展現稅務系統離退休干部的才藝水平;肥城市稅務局離退休干部書法協會連續多年到“第一書記”駐村的安駕莊李家店、儀陽街道大栲山、安駕莊中嶺村開展“送春聯下鄉”活動,組織離退休干部與年輕書法愛好者以多種書法字體續寫黨章;東平縣稅務局發揮離退休干部權立柱同志的戲曲骨干優勢,推薦其擔任東平縣慶“七一”合唱團指揮。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展現了離退休干部的風采和成就感,也樹立了稅務機關的光輝形象,為我國稅收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增輝。
(一)工作開展不平衡。首先,從對整個泰安市稅務系統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調查發現,存在工作人員配備不平衡的問題。如基層未設立專職機構,只在組織人事部門確定一名同志負責相關工作,但是由于組織人事部門人員編制少且工作量大,工作精力多側重在人事教育方面,導致部分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只能機械性地應付上級或領導交辦的任務,有時甚至疏于管理。其次,離退休干部的黨建工作組織不平衡。包括組織建設不規范,部分縣(市、區)稅務局離退休黨員干部還分散在各分局和科室支部;組織生活不經常,少數縣(市、區)稅務局離退休干部支部活動無法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等。同時,離退休干部管理服務也存在不平衡。例如部分單位開展的管理工作僅停留在“規定動作”上,“自選動作”很少,而且在離退休干部的思想方面溝通關懷不多,導致歸屬感不強。
(二)待遇和服務保障不充分。受地方財政經費困難和地方相關規定影響,部分縣(市、區)稅務局對離退休干部的待遇和服務保障不充分,例如離退休干部支部委員的補貼不到位,開展正常政治活動的保障不到位等。
(三)管理工作方式不適應。隨著近幾年稅務干部到齡退休高峰的出現,新退休人員的比重大幅攀升,其需求和期盼發生了很大變化,而傳統的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的工作方式已經無法全面適應新時期離退休干部的需求。具體表現包括:首先,對黨建方式不適應。隨著離退休干部隊伍的擴大,又疊加居住分散、需求多樣的現狀,黨建工作呈現出新形勢和新需求,例如線上學習平臺和交流方式的應用不到位,學習方式不靈活,激勵考評措施的效果不明顯等。其次,對服務方式不適應。傳統的服務方式更多地將關注點放在離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實上,在政治待遇和精神方面的人文關懷關注不多,利于交流思想、增進情感的集體活動較少,發揮個人特長并為組織做貢獻的機會也不多。最后,轉變和推行新型養老理念的措施和方式欠缺,特別是應對數字時代挑戰的措施較少,運用“互聯網+”服務的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模式推廣應用不到位。
(一)推進工作轉型,把離退休干部精準服務管理納入推進稅收事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新時代、新形勢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稅務系統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應當積極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牢牢把握為稅收事業增添正能量的價值取向,實施“分類、分層、差異化”精準服務模式,突出“黨建和文化引領”“管理與服務并重”“智慧與理念同行”的管理方式創新,把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納入推進稅收事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穩妥推進離退休干部工作轉型發展,促進信息化、精準化、規范化“三化”建設,形成黨委高度重視、“一把手”親自部署、分管領導具體落實、相關科室共同參與的齊抓共管的局面,切實增強離退休干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實現稅收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順應時代發展,把創新工作理念融入提升離退休干部精準服務管理水平的整體策略。隨著稅務系統離退休干部隊伍的不斷壯大,年齡和需求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傳統的管理服務方式已很難適應新形勢工作要求,必須創新理念,提高服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1.堅持黨建與文化引領。離退休干部在長期的工作生涯中鑄就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形成了優良的傳統作風,具有很強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因此,要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的政治優勢,既要抓好其本身的政治建設,更要發揮好他們在黨建領航方面的強大力量。首先,規范黨組建設。根據各單位離退休黨員干部的數量,滿足條件的要成立離退休干部黨委,進一步加強黨對離退休干部工作的領導;在加強黨建活動方面,應注重將“規定動作”的落實和方式方法的創新相結合。其次,加強黨建活動。認真落實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稅務系統黨建工作規范和《山東省稅務局老干部處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省稅務系統老干部黨建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市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黨建工作規范,確保做到規范有序。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每月組織一次集中學習和主題黨日活動,并做好資料的歸集建檔;依托“金稅桑榆”和微信平臺,大力推行線上黨建知識的學習和活動的開展,為行動不便和外地居住的黨員離退休干部提供方便;積極開展先進黨支部和優秀黨員評選、深化支部書記輪值主持黨建活動、不定期組織黨建知識測試等方式,充分調動離退休干部參與黨建活動的積極性。最后,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大力弘揚“忠誠擔當、崇法守紀、興稅強國”中國稅務精神,唱響《中國稅務離退休干部之歌》,落實好“金稅紅霞”“本色家園,魯稅驛站”等文化和黨建品牌。同時,積極建設具有泰安特色的離退休干部文化,打造體現泰山元素、稅務特色和離退休干部特點的泰安離退休干部文化品牌。2.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在管理方面,應突出機制管理、自我管理和文化管理。“機制管理”就是實現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全方位機制化,通過完善制度將管理工作細化、固化,確保每項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據;“自我管理”旨在突出離退休干部的主體地位,通過支部書記輪值主持主題黨日、實行協會會長負責制、定期展現支部和協會成果等方式,充分調動離退休干部的自我管理積極性;“文化管理”就是將離退休干部文化品牌理念滲透到離退休干部管理服務全過程,增強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以文化人”中,堅定理想信念,弘揚正向能量,推行文化養老,提高生活品質,打造出一支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泰安離退休干部隊伍;在服務方面,應突出高效服務、精細服務。“高效服務”要求與離退休干部的信息溝通渠道保持暢通,及時協調各類訴求并及時回復和解決問題。“精細服務”要求注重細節、注重情感、注重主動,堅持分類、分層、差異化精準服務原則,在精細服務中讓離退休干部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關心。3.堅持智慧與優雅同行。首先,通過授課、幫扶等方式,幫助離退休干部盡快適應“數智”時代下各種生活方式的變革。近年來,“數字化、智能化”在社會發展中的應用逐漸普及,如電子支付、網上就診、網上約車等,為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同時也給中老年人帶來了許多挑戰,出現了具有普遍性和社會性的生活盲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和社會交往。因此,如何讓離退休干部適應“數字化、智能化”社會的發展需要,跟上時代步伐,將成為離退休干部工作服務管理的重點之一。為此,泰安市稅務局計劃邀請電信部門的專家為離退休干部專門授課,請青年干部與離退休干部“結對子”,從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使用入手,耐心輔導他們掌握現代化的智能技術,充分享受數字化時代的巨大便利。其次,豐富精神活動,倡導優雅精致的老年生活。盡可能多為離退休干部提供參與集體和社會活動的平臺,例如與年輕干部共建黨建平臺,開展“口述稅史”活動等,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更高的社會價值;積極倡導離退休干部參與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動,讓他們深刻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組織的歸屬,提高自信感;主動組織能夠陶冶情操、愉悅心境的交流活動,如書法繪畫、健身健美、攝影等,讓離退休干部始終保持年輕的心態,充滿激情活力。
(三)提高政治站位,把人才培養和制度保障作為推進離退休干部精準服務管理的固本之策。第一,筑牢思想根基,鞏固政治理論學習,正確認識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的重要性,提升思想政治素養,深入了解離退休干部的顧慮和想法,樹立用科學務實的方式解決困難和問題的政治意識。第二,加強黨務理論學習和離退休干部政策培訓,全面把握政策精神,切實落實離退休干部的相關待遇。第三,鼓勵業余深造,推薦態度積極的同志在工作之余學習老年醫學、心理學、養生、智能手機應用等知識,為做好新形勢下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儲備專業理論知識。第四,建立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拓展思路,深入調研,增強創新力,對綜合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年輕干部進行重點培養。第五,強化考核評價體系,明確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目標、任務,了解當前工作進展狀況和問題不足,明晰未來規劃,做到指標到崗、以崗定責、按責考核。
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繁瑣且復雜的工作。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狀況的加劇,離退休干部的結構和比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因此,不斷規范和完善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既是應對新形勢的客觀要求,也是新時期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通過對泰安市稅務系統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調查,在全面了解離退休干部的基本狀況和工作特點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存在的難點和不足之處,結合離退休干部們提出的工作建議與期望,積極探索和思考了離退休干部精準服務管理的對策,從推進工作轉型、創新工作理念、提高政治站位的角度,探索了新途徑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