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傳晴 (重慶市梁山小學,405200)
田徑隊的選材工作既是選拔優秀后備人才的過程,也是培養優秀隊員、提高競技運動水平和成績的重要環節。
對最初進入田徑隊的隊員選擇,應避免先看運動成績,而是要把真正喜歡田徑的學生招進隊中。現實中,在田徑運動方面有潛力的學生并不少,選材時不要只把目光盯在運動會前幾名的學生身上,有些學生雖然比賽成績并不突出,但身材條件具備潛力,同時他們對田徑項目有較高的興趣。將這樣的學生選入隊中,他們往往會在訓練時全心投入,只要經過全面、合理、系統的訓練,也有較好的發展空間。相反,有的學生雖然有天賦,但是并不喜歡該項運動,即便加入田徑隊,也容易出現訓練不認真等情況,不僅成績不容易提高,更重要的是會給整個隊伍的訓練氛圍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切莫因個別存在上述問題的所謂“尖子隊員”而忽視了整支隊伍的建設。
同時,應對最終選出的隊員進行訓練前的動員工作,包括通過介紹學校田徑隊的發展歷史,向學生闡明組建田徑隊的目的意義,并通過以往隊員的優異成績激勵新隊員;幫隊員分析入選田徑隊進行訓練,對其自身學習、身體、心理及能力發展的益處;介紹田徑隊訓練的常規和紀律要求。此外,教練員在組隊時,要注意形成梯隊,在低年級的體育課中培養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愛好,激起低年級學生對參加田徑隊訓練的欲望,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進入中高年級后正式入選田徑隊。
在帶領田徑隊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及業務水平,要有愛心、責任心及奉獻精神,這樣才能夠對學生產生較強的感召力、凝聚力,才能讓學生對教練員真正產生信任感。教練員只有發自內心將隊員的發展和成長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將運動員看成出成績的“工具”。只有教練員全身心地投入,隊員才會用積極的行動回饋。當隊員在教練員的培養下逐漸成才,有了更好的發展機遇,會促使新加入的隊員更加信服教練員的指導,從而形成培育人才的良性循環。
教練員對隊員的關心應落在實處,不僅要關注他們在學校內、在運動場上的情況,還需要關注他們的成長環境、家庭生活、學習情況等,無論是在文化課學習、親子關系、生活條件等各方面遇到困難,教練員都應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教練員的言行也會帶動隊員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形成團結友愛的隊內氛圍。此外,教練員的榜樣作用也不容忽視。除了帶領田徑運動員提升運動能力和運動成績,還要注重培養他們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作為教練員,自身應堅持鍛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學生,體育可以貫穿人的一生,可以帶給人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精彩。而不應單純地把參與訓練當作發展特長、尋求出路的方式。
現實當中,雖然家長希望學生能夠參與體育鍛煉擁有體育特長,但往往擔心會影響文化課成績。為了獲得家長對學生訓練的更多支持,教練員不僅要關注隊員的訓練狀態和成績,還需要兼顧隊員的文化課學習。每名隊員從入隊開始,首先就要引導他們建立不僅要刻苦訓練,更要搞好文化課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樹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在日常訓練中,避免訓練與其他學科新授課的沖突,允許隊員先聽完課再參加訓練。同時,教練員應經常與班主任、其他學科教師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形成了,文化成績穩定了,家長和其他學科教師對學生參加訓練也會更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