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 (418499) 何列秋
柑橘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特色水果之一,近年來,柑橘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病蟲害防治問題也日趨嚴重。針對橘園出現的病蟲害問題,筆者對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技術、“以螨治螨”技術、食物引誘劑誘殺技術進行了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技術利用害蟲對光、色、波的趨性,應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成蟲。該技術能誘殺十余種柑橘害蟲,主要誘殺柑橘蛾類害蟲,如吸果夜蛾、潛葉蛾、刺蛾等。在柑橘成熟前,需往柑橘園噴施3次氟氯氰菊酯,防治潛葉蛾、吸果夜蛾、椿象等害蟲,懸掛殺蟲燈后不再施用化學農藥,能有效節約生產成本且對生態環境友好。
2.“以螨治螨”技術常采用釋放鈍綏螨等捕食螨,達到“以螨治螨”的目的。注意在釋放捕食螨前進行冬季修剪、清園等農業防治,尤其是在釋放前,要用藥劑對橘園進行一次徹底消毒,降低害蟲蟲口基數及菌源量,保證防治效果。釋放后,嚴禁噴灑劇毒農藥。試驗發現,鈍綏螨對柑橘紅蜘蛛的防治效果可持續到柑橘采收。在橘園大面積示范推廣該技術,可減少化學藥劑使用量,降低果實農藥殘留量以及減輕化學藥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同時也節省了勞動力。
3.食物引誘劑誘殺技術利用害蟲對某些氣味的正趨向性引誘昆蟲。生產上主要利用糖醋酒液類、水解蛋白類和植物源類等食物引誘劑誘殺柑橘大實蠅,這幾種食物引誘劑可單獨使用,也可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如對于上年柑橘大實蠅發生較輕的橘園,宜用糖醋液掛瓶誘殺,糖醋液由紅糖、醋、9 0%敵百蟲和水按重量比例5∶1∶0.1∶100配制,每瓶加入糖醋液100毫升,掛在橘樹中部背陰面,離地1~1.5米左右,每間隔10米掛1個,一般7天更換一次。該方法簡便、高效,不僅可以減少勞動力投入及降低防治成本,還可大大減輕化學防治造成的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