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佳薇
湖州市月河小學教育集團創辦于1912年,有著百余年的歷史積淀。學校以“嚴、勤、實、誠”為辦學宗旨,秉持“正心正道,止于至善”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將勞動教育作為開展素質教育的切入點,重視對學生勞動能力的培養。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學校勞動課程開發小組先后研發了《勞動綜合實踐手冊》《智動,讓生活更美好》《勞動,讓校園更美麗》等特色校本課程,不斷推進勞動教育進程。此外, 針對勞動教育缺乏足夠實踐平臺的現狀,學校深入探究家校協同育人背景下的勞動教育新形式,“勞動清單”應運而生。

2019年,學校組織開展了勞動教育情況問卷調查活動,根據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發現以下幾項突出問題:一是學生在家勞動時間偏少,勞動主動性偏低;二是對提升學生家庭勞動、自理能力的需求較大;三是學生普遍表示勞動課上學習的內容無法得到有效實踐;四是部分家長不知道應該給予學生怎樣的勞動指導。因此,學校圍繞小學階段勞動教育的重點,深入研究各版本勞動教材內容,梳理出既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又能全面提高學生勞動實踐能力的四項基本內容,即整理歸納類、服務他人類、洗漱打掃類、生活技能類勞動實踐,并形成了“月河小學家庭勞動清單”,為進一步開展勞動教育指明了方向。
2022年,學校根據浙江省教研室推出的《家庭勞動清單》,對學校勞動清單進行再次修改,針對六個年級,從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等維度,創設多種勞動任務形式,完善了《湖州市月河小學教育集團學生日常勞動清單》(以下簡稱《清單》),見表1。

表1 湖州市月河小學教育集團學生日常勞動清單(部分)
為使勞動教育真正落地,使學生真實體驗日常生活、生產和服務性勞動任務情境,親歷實際勞動過程,學校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在學校,除設有值日生以外,各班還設立了勞動崗,將班級中的大小事務化作一個個特殊崗位,如節電小能手負責關燈、綠色管理師負責維護班級植物角等。在學生們不斷積累勞動經驗的同時,也成功營造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勞動氛圍。此外,班主任利用每周的晨會時間,對班級勞動崗的實踐情況進行點評與指導,并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崗互學互比活動,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勞動之美,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家,學校倡導學生根據《清單》內容,自主選擇勞動項目,開展每日勞動實踐,并書寫勞動日記,以優化學生的勞動實踐體驗。歷經校內勞動課程學習與校外勞動活動探索的雙重鍛煉,學生基本能夠學會在勞動實踐中選擇合適的內容、工具和操作方法,并形成整體勞動計劃,也樹立起正確、健康的勞動觀。
除常規生活勞動外,《清單》中有部分內容需具備專業的工具、素材,如烹飪、修理、制作等。學校將勞動實踐與“雙減”政策指導內容相整合,開展“勞趣周末”系列活動,將部分勞動實踐轉化為周末勞動作業,并充分利用課后托管服務時間,鼓勵學生開設相關勞動工作坊,如扎染坊、烘焙店、果汁鋪等,既為學生搭建起展示平臺,也為學校營造了良好的勞動教育氛圍。
學校勞動教研組根據《清單》內容研發了“日常生活勞動系列微課”,課程內容涉及廣泛,如鞋帶的奧秘、巧手削蘋果、一起動手套被套、快樂動手做壽司、種植蔬菜樂趣多、購買文具小專家、我是理財小能手、可愛的花樣餃子、生態瓶的秘密、我是小管家、變廢為寶有妙招、創意水果拼盤等,通過學校公眾號,按照主題將相關微課視頻推送至各個年級。微課視頻的推出為學生開展周末勞動作業提供了有力支撐,使學生在家也能高效地完成勞動任務,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途徑。
勞動教育是實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樹德、啟智、強體、育美的基礎。一方面,學校將勞動教育與育人目標相統一,在開展勞動教育的同時,堅定落實培養目標。另一方面,學校將勞動教育與學校重點工作有機融合,以《清單》內容為基礎,結合各階段育人重點,進一步研發了《勞動主題教育活動清單》,并設計六大活動主題,1—2月,傳統年味,做志氣少年;3—4月,春天播種,做勤勞少年;5—6月,心中感恩,做溫暖少年;7—8月,快樂實踐,做靈氣少年;9—10月,清清爽爽,做整潔少年;11—12月,其樂無窮,做勇氣少年。以做勤勞少年主題活動為例,每年三、四月份,學校將主題活動與全市少先隊“35812”系列活動相結合,創新勞動實踐活動方案,進一步完善了《清單》中的社會勞動、家庭勞動及種植勞動的實踐形式,提升了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體驗感與幸福感。
為進一步推動《清單》內容落地,學校構建起多元評價體系,以教師、學生、家長為評價主體,將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勞動技能、勞動習慣、勞動態度、勞動精神、勞動價值觀為評價維度,實施以主體多元化、內容多維化、方法多樣化為特點的評價機制,力促學生的全面發展。
經過反復的論證與實踐,多元化評價體系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在家中,家長除負責指導學生開展家務勞動外,同時承擔著評價學生勞動成效的任務,需進一步督促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勞動實踐,并評選“家庭勞動小標兵”。在班級,班主任根據學生在勞動崗的表現,評選“班級勞動小模范”,并在全校進行表彰。在學校,學生在每年的勞動節中進行“勞動技能大比拼”,如包餛飩、洗抹布、系鞋帶等,并參與“校級勞動小能手”評選。通過以上豐富多彩的實踐形式,學校基本達成了使《清單》內容落地的教學目標。
《清單》的制定既重視對學生基本勞動技能的培養,也全面注重學生的個人成長,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同時,《清單》內容上的可操作性也為家校社共育指明了方向,實現了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此外,在勞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尊重平凡的勞動者,也實現了個人全方位的成長,并擁有了更多與父母相互了解的機會。通過這張小小的“勞動清單”,學生習得勞動技能、樹立勞動精神、形成勞動思維,使得“勞動清單”成為一張“幸福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