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冠群
(三江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12)
這些年來,我國各大高校對大學生體育運動訓練的關注度不斷增加,各個高校也開始積極開展形式與內容豐富多樣的體育運動訓練活動,旨在有效促進我國廣大學生群體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但是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頻率也在不斷增加,不僅嚴重影響其本人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與未來發展,同時也對其家庭與整個社會產生了難以挽回的損失,嚴重違背了高校體育運動訓練開展的初衷。因而有必要積極探索傷害事故的發生原因與防范措施,盡可能地將傷害事故的發生幾率降到最低,以保證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活動的有效開展。
對于不同的學生而言,由于先天遺傳、后天因素的影響,其身體素質有著較大的差異性,特別是后天因素中的體育鍛煉情況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更大。對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訓練的運動員而言,其身體素質就明顯比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強很多。因此,不同的大學生,由于其身體素質方面的差異性,其身體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在參加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所能夠承受的訓練強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應該進行針對性訓練。另外,也有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精神狀態、心理情緒等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體育運動訓練時,由于不想被其他同學所歧視以及其他某些原因,而對自身的特殊情況進行隱瞞,沒有及時告知體育教師,強行參加體育運訓練,從而導致各種運動損傷的發生。而多數體育教師由于本身專業水平不夠高,再加上對學生的體育運動訓練重視程度不夠高,因而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基本上對學生的身體承受能力、健康狀況等往往沒有進行充分重視與深入了解,對所有學生進行統一訓練,這就很容易導致一些學生由于體質較弱、精神狀態不佳等原因而出現各種運動損傷。
學生自身安全保護意識不足也是導致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傷害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今我國高校中絕大多數學生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與健康、保健、體育鍛煉相關的專業知識,因此很多大學生缺乏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在參加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普遍對安全訓練缺乏足夠重視。例如,當體育教師要求學生在正式開始訓練之前做熱身活動時,但是一些大學生由于對自身安全缺乏足夠重視,認為熱身活動可有可無,因此在熱身活動中態度敷衍,甚至不做熱身活動,從而導致其在之后的訓練中產生肌肉拉伸、關節扭傷等傷害事故。另外,也有一些大學生雖然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但是對自身身體情況缺乏科學評估,沒有考慮自身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完成相應強度的訓練,在體育訓練中沒有很好地進行自我保護,沒有結合自身當時的身心狀況進行訓練,例如,在過于饑餓、吃飽、傷病、疲憊等狀態下,參加過于激烈的體育運動訓練,如,足球、籃球、游泳、快速奔跑等。
高校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體育運動訓練傷害事故防范措施的有效實施,其對學生安全防護的重視程度以及教學組織的的合理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在體育運動訓練中傷害事故的發生幾率。然而,如今我國高校中很多體育教師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缺乏足夠重視,只是一味地注重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成績,而對學生的安全問題缺乏足夠重視與考慮,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沒有提前對體育運動場地與器材進行仔細檢查,也沒有及時發現并消除體育器材中所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從而很容易導致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態度也大大影響了學生的態度,導致很多學生對自身的訓練安全缺乏足夠重視,從而進一步增加了體育運動訓練中傷害事故的發生幾率。
另外,體育教師的教學組織方法如果不夠科學合理,不僅會影響自身的教學效果,也會增加學生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幾率。例如,體育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示范某個體育項目的技術動作時,由于其示范動作不夠準確規范,或者只是簡單地在某一個方位進行演示,對技術動作缺乏詳細深入的講解,從而導致學生對技術動作的學習與掌握不夠準確,對技術動作要領的理解也不夠深入,因而在之后的自主訓練過程中,很容易產生運動傷害。
隨著我國高校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與實施,盡管高校對體育教學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增加,并為其頒布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而且很多高校也積極引入更多深受學生歡迎的體育項目,學生能夠選擇并參與的體育項目種類不斷增加,但是卻并沒有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體系,沒有為高校體育訓練活動的安全有效開展提供足夠保障,從而導致大學生頻繁出現各種傷害事故。例如,很多高校對學生體育運動訓練中的安全防護缺乏足夠重視,沒有定期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進行調查分析與全面了解,無法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合理安排運動訓練強度,導致學生很容易出現各種傷害事故。另外,也有很多高校沒有配備專門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員,對體育場地與設施器材所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仔細檢查,同時也沒有對體育教師關于運動訓練傷害事故方面的防范措施、處理方法等進行專門系統的培訓,沒有開展與體育運動訓練安全教育相關的活動或者講座,從而導致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普遍不夠高,同時也不利于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傷害防范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體育運動訓練活動的順利開展還需要寬敞完善的體育訓練場地以及健全完善的體育器材等硬件設施,因此,要想保證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活動得以真正有效且安全地開展,還需要加大對體育場地與設施器材的完善力度,及時對體育場地與各種設施器材進行維修、養護與更換。然而,如今我國仍然有一些高校對體育運動訓練場地與設施器材的更新與升級缺乏足夠的重視,一些高校中的訓練場地不夠寬敞,學生在訓練中容易發生碰撞等,場地地面不夠平坦,場地周圍缺乏足夠的防護設施等。也有一些高校中的部分體育設施器材過于老舊,甚至已經損壞,其質量也不符合相應的標準,例如,部分高校中的籃球架、網球架、單杠、雙桿等因為長時間處于陳舊、損壞的狀態,導致這些器材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大大降低,而高校也沒有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對這些場地器材進行定期檢查、維修與更換,為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活動的開展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學生在使用這些器材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設施器材的原因產生運動傷害。另外,一些體育項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因而對體育運動訓練場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游泳池、籃球場、跆拳道館等,但是很多高校并沒有對這些場地的周圍與頂部位置設置相應的防護措施,導致一些場館出現漏水等現象,進而使學生出現摔傷等事故。
在參加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就需要高校與教師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證體育訓練活動的安全性,而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對于保證學生訓練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加強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在平時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除了要向學生傳授體育運動知識與技能之外,還應該向學生傳播體育運動安全方面的知識。作為高校,也應該通過多樣化的途徑,加大對體育訓練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例如,高校可以邀請體育運動訓練傷害防護方面的專家到學校為學生開展知識講座,增加學生在體育運動訓練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可以向學生講解或者視頻播放相關的真實案例,以引起學生對自身安全的高度重視,增加對安全防護方面知識與手段的了解,使學生正確掌握準備活動與恢復過程中的肌肉拉伸方法等,以提高學生傷害事故的防范能力;鼓勵體育教師在正式開展體育運動訓練活動之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積極開展熱身活動,并對每個學生進行嚴格監督,同時在訓練過程中為學生的體育訓練提供科學指導;高校也可以積極開展與體育訓練安全相關的知識競賽活動,對于在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學生給予適當獎勵等;
其次,在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在體育運動訓練中還應該培養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增加對規則的重視,將體育運動訓練規則的講解與強調貫穿于整個訓練活動中,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熟練地掌握體育運動訓練相關規則,以加強對學生體育訓練中行為的規范與約束,保證其在規則允許下參加體育運動訓練,以免因為沒有遵循運動規則而導致各種傷害事故的發生;
最后,體育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對自身的身體素質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對自身的運動能力進行科學評估,告誡學生千萬不要在身體過度疲勞、生病等情況下勉強自己參加大強度的體育運動訓練,也不要因為一時沖動而盲目參加一些訓練強度與訓練難度遠遠超出自身水平的運動訓練,進而導致傷害事故的發生。同時體育教師還應該并加強對學生心理情緒的調控,引導學生對自身的負面心理與情緒進行正確面對與及時疏導,增強學生心理調控能力,以良好的身心狀態參加體育運動訓練。
作為體育運動訓練活動的重要指導者與堅實守護者,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不僅影響整個訓練活動的質量,同時也在保證訓練活動的安全性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有必要加強體育教師安全責任意識,使其在體育運動訓練中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以為學生的安全保駕護航。首先,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之前,應該先對體育運動訓練場地以及相關的器材設備進行仔細檢查,以免因為場地器材的原因而導致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其次,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認真細致地對技術動作進行詳細講解與正確示范,特別是要注意對一些難度較大、容易出錯的動作進行多個角度示范,如果有必要,可以結合視頻播放技術向學生更加直觀生動地講解技術動作,以保證學生能夠安全、規范地完成技術動作,并且在學生訓練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動作進行仔細觀察與科學指正;再次,體育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傳授一些體育運動傷害的緊急處理方法,使學生正確掌握自我保護方法,使其具備一定的自救能力,盡可能地降低學生的傷害程度;最后,體育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心理情緒狀態等進行密切關注,當發現學生出現精神狀態不佳或者身體比較虛弱等情況時,應該立即制止其參加體育運動訓練,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針對當前我國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傷害防護措施不到位的情況,高校應該加強對相關制度的制定與完善,構建科學合理、健全完善的體育運動訓練安全管理制度,結合體育教師與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修訂與完善。例如,高校可以聘請專業的管理人員對體育器材的借出與歸還流程進行嚴格管理與規范,并對體育器材進行仔細檢查,制定相應的安全檢查計劃,對于已經損壞、老舊的體育器材進行及時更新,以加強體育器材室的科學管理,同時還應該對一些具有潛在危險的體育器材張貼相應的警示標語,以充分引起教師與學生的注意。另外,高校可以聘請專業的維修人員對已經損壞的體育訓練場地以及器材進行檢查與維修,特別是要對籃球架、網球架、單杠、雙桿、游泳池與跆拳道館周圍的保護設施等進行檢查與維修,對于完好的器材也要做到定期保養。另外,作為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之前,應該先向學生詳細講解體育訓練場地與器材的使用方法、使用要求及其相關注意事項,學生在訓練中也必須穿戴相應的體育裝備,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傷害事故的發生幾率。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聘請專業的醫護人員在醫務室輪流值班,特別是在高校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的時間段內,隨時做好相應的準備,以防患于未然。與此同時,高校也可以構建系統完善、科學合理的體育保險制度,以降低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頻率及其危害性。
不同的高校由于自身教學條件上的差異性,因此其對體育訓練場地與器材的規劃與建設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今我國大多數高校并沒有購置相應的檢測設備,包括學生體能素質檢測設備以及場地器材相關檢測設備。對于這一問題,如果條件允許,高校可以購置一些現代化的檢測設備,對學生在運動之后的各項身體指標進行科學測量,以對學生的運動潛力進行充分了解,同時也可以對運動器材進行檢測,以及時發現體育器材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從而為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活動的安全開展提供足夠的保障。另外,高校在采購體育器材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器材的生產完全符合相應的標準,以充分保證體育器材的質量與安全。另外,高校可以結合自身的經濟條件,為學生的體育運動訓練購置多樣化的防護性裝備,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特別是對于一些難度較高、危險性較高的體育項目,尤其應該做好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例如,在地面比較硬的場地上鋪設塑料地板,在鋼鐵制的體育器材上包裹泡沫墊等,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運動器材對學生所造成的傷害。
隨著高校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我國高校體育運動訓練開始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與此同時也開始出現各種體育運動傷害事故,這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以及高校體育訓練活動的正常開展都極其不利。造成體育運動訓練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師、學生、學校等多個方面,因而有必要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加強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傷害事故的防范,爭取從多個方面為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活動的安全開展提供足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