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飛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不少家長學習很認真,只要有講座就主動參加,且每次都來;
有些家長剛開始很認真,但是沒長性,堅持不了幾次;
有些家長不能堅持參與學習,提醒他,他會嫌煩,甚至會投訴教師;
還有些家長,無論你怎么提醒,他們就是不學,實在沒辦法;
……
不少教師反映,一學期一兩次家長會或者家長講座,家長們還是比較配合,大部分家長會按時到會參與,但是這樣的家長學校因為周期太長,家長也記不住什么,學習效果不會太好,常常講歸講,他們聽歸聽,行動效果靠不住。
真正有效且持久的家長學校,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相對密集地向家長傳播家庭教育的相關觀念、知識和方法,這就避免不了會遇到家長們學習中的消極懈怠問題。為此,系統的家長學校需要采取多樣的教育形式,同時也需要教師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提醒、幫助家長,引導家長堅持學習本身就是家長們觀念改變和能力提升的基本要求。
系統的家長學校要想讓家長能夠堅持學習,首先要做到方式的多樣性,不能奢求每個月開一次線下講座都需要家長全勤到會,因為不同工作性質的家們的工作時間特點不同。因此,要想家長們能夠堅持學習,就需要向家長提供多樣的學習形式,如有線下集中講座,有學習閱讀材料,有音視頻資料,有海報金句提醒,有家庭教育練習等。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家庭科學教養必讀》,是一套主題式家長學校課程,六個學期每個學期一本教材,每個月都有專題學習,每周幼兒園都會根據相關內容安排家長學習,如教材閱讀、掃碼觀看視頻、提問解答、行動打卡等。確保了家長通過學習改變觀念,獲取知識,同時通過練習真正提升家長們的教育能力。
多樣化的課程呈現形式既是對不同類型家長工作方式的尊重,也是對家長學習習慣的理解。為此,我們應該努力做到三個“相結合”。
不少幼兒園比較熱衷于線下面對面的講座,這樣能保證家長們的到勤率,確保看到家長參與到學習中來,面對面也能觀察到家長的學習效果,能和家長有所互動,從工作的角度看,線下面對面的講座還能留下一些圖片資料,對年底的工作總結、報送材料有所幫助。
但是,線下面對面的講座一方面增加了幼兒園組織工作的壓力,特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線下面對面的講座增加了家長們的時間成本,因此只能一學期一兩次,這樣的頻次,家長的學習效果有限。
為了平衡好學習效果與組織難度之間的矛盾,一般建議幼兒園的家長學校能夠做到線上線下相結合,把需要家長到現場的講座安排在線下,如開學的家長會加講座,這是統領一學期的家長學校,內容具有普適性和概括性;把只是表達觀念和知識的講座安排在線上,只要管理得當,一樣能夠達到學習效果;把需要所有家長都要掌握的通識性內容安排在線下,把具有針對性的講座,如單親家庭的教育指導、多子女家庭的教育指導、不同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等學習內容可以安排好學習計劃,線上開展,讓感興趣的家長能夠選擇性地參與學習。
一談到家長學校,大家很容易想到一坐就是幾小時的大報告,這讓不少教師和家長都犯怵。其實家長學校可以根據學習的內容安排長短不同的形式,做到系統與片段相結合,系統的課程也可以進行一定周期的分段式講解。
對于一些相對系統且適用時間具有一定時效性的課程可以一次性進行講解,讓家長們在學習時能夠整體把握,如開學時的入園適應講座就需要進行一次性系統的講解,把孩子入園適應的分離焦慮心理和表現以及處理方式一次性向家長傳播,讓呈現不同適應現象的孩子家長能夠對號入座,及時避免誤區,進而解決問題。
而對于一些時效性不強的內容可以通過分片段的方式進行傳播,如孩子的交往能力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等內容,就可以把系統的內容進行拆解,分成若干段,通過宣傳單或者短視頻等方式進行傳播;再如可以把興趣培養根據內容分解成運動興趣、閱讀興趣、勞動興趣、藝術興趣、交往興趣等;根據興趣的培養階段又可以分為激發、培養、維持等。
可以進行片段傳播的內容還有家長們帶有個性化的困惑與問題,這樣的內容也不需要通過集中講座一次性進行傳播,而是根據家長們所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分段制作,及時傳播,讓困惑的家長能夠得到及時解答,增強學習的有效性。
人們的學習方式和優勢學習通道不同,學習效果也不同,有些人偏向于文字閱讀,有些人偏向于聽覺思維,還有人喜歡圖片視覺傳播,甚至有些人傾向于運動操作性學習。多樣的學習方式不代表學習的層次差異,只是學習的類型不同而已。
幼兒園的家長學校課程,同樣的內容可以采取文字、音視頻、圖片海報、打卡操作單等多樣方式進行綜合傳播。如《幼兒家庭科學教養必讀》的教材就以融媒體的方式進行設計,每個月的課程有一萬字左右的文字進行系統的闡述,文字的部分有系統講解,有金句提示,還有知識鏈接和系統總結,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每個主題還配有長達5分鐘左右的短視頻,家長只需要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通過碎片化的時間,如上下班途中,或者做家務時,甚至全家人餐后圍坐在一起進行學習;每本書還配有場景提示海報,如提醒孩子洗手、專注吃飯和安心睡覺的提示性海報,家長可以把它們貼在家庭中的相應位置,隨時提醒幼兒和家長;打卡操作單是家教技能練習和教育能力提升的好幫手,只要家長帶著孩子每天做,每天通過畫五角星的方式就能幫助孩子培養生活好習慣,也能幫助家長堅持下去。
多樣化的家長學校內容呈現方式,是對家長學習規律的尊重,是對幼兒園家園共育方式的突破與創新,需要有志于此的幼兒園管理者與廣大教師共同探索。

用微信掃一掃,即可觀看殷飛微視頻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