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職院校現代產業學院發展現狀與建設方向*
——以廣東省114個參與遴選省級示范性產業學院為例

2022-12-06 07:25:36周歡歡盧曉春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 2022年6期
關鍵詞:學校企業

周歡歡,盧曉春

(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廣東 清遠 511510)

校企等多元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現代產業學院是深化產教融合,破除產教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隨著2020年《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發布,國家層面啟動了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遴選。2021年底,國家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公示,共有50個本科產業學院入選,其中廣東省入選7所,位列第二。廣東省也從2019年開始先后進行了三批本科示范性產業學院的遴選,標志著本科高校產業學院建設進入高質量提升階段。2021年11月廣東省教育廳組織開展廣東省首批高職示范性產業學院建設申報遴選工作,擬支持100個左右高職教育示范性產業學院建設。各高職院校根據省教育廳發布的《廣東省高職教育示范性產業學院申報》中的申報條件、建設任務及配額數量選擇本校最優秀的產業學院進行申報。本文以廣東省各高職院校官網中申報公示的示范性產業學院的申報書、建設方案和佐證材料為基本數據,采用內容分析法對參加遴選的114個產業學院進行了樣本分析,力求在梳理歸納相關數據基礎上,真實客觀呈現出廣東省高職產業學院建設基本情況和特征,以期為示范性高職產業學院建設發展主要方向提供參考意見。

一、高職現代產業學院基本現狀

(一)高職院校參與情況

本次共有55所高職院校114個產業學院參與廣東省高職教育示范性產業學院遴選。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4所學校申報的示范性產業學院最多,都為4個。除廣州民航職業學院外,其他11所“雙高計劃”院校都參與了此次申報,參與遴選的占比高,形成引領效用。從高校辦學性質來看,以公辦院校為主,占比80%。

從產業學院分布地市區域來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占比87.6%,粵北為7%,粵東為3.6%,粵西為1.8%。其中廣州的產業學院數量最多,占比50%,其次是佛山(9.6%)和深圳(7%)。肇慶、潮州、湛江、陽江、云浮、韶關、梅州7個市沒有示范性產業學院申報。(見表1)

表1 產業學院區域分布情況

產業學院的建設已經在廣東省高職院校中全面鋪開,但呈現發展不均衡態勢,即依照城市產業實力由強到弱產業學院數量也逐步減少。其中珠三角地區成為產業學院建設的重點核心區域,這與其在省內的產業實力和職教實力相匹配,同時粵西最為薄弱,四個城市中只有茂名的茂名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示范性產業學院建設。

(二)掛牌運行時間情況

本次申報的示范性產業學院中最早掛牌的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深職院-華為信息通信技術產業學院,掛牌時間是2010年4月11日,已運行11年。從各校產業學院掛牌時間和數量上看,2010—2017年產業學院的掛牌數量非常少,每年只有1~2個產業學院掛牌。從2018年開始進入快速上升爆發期,到2020年達到49個,占比43%。其次是2021年為28個,占比24.6%(2021年的數據受到“需要有半年以上建設基礎”的申報條件限制)。

對應2018年《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推進本科高校產業學院建設的若干意見》、2020年《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以及202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等國家和省級政策文件的出臺,2018年起廣東省產業學院建設的響應度激增,現已進入提質培優階段。

(三)對接產業情況

《廣東省高職教育示范性產業學院申報指南》中明確指出要重點圍繞廣東省戰略性“雙十”產業集群、“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和鄉村振興等領域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粵府函〔2020〕82號),“雙十”產業集群是指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其中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包括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產業、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包括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與增材制造、數字創意、安全應急與環保、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集群。

從對接產業數量來看,114個參與遴選的產業學院中,面向廣東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占比43.3%;面向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占比24.3%;“粵菜師傅”占比1.8%;鄉村振興占比6.7%;沒有產業學院對接“南粵家政”。其他產業占比24.3%,其中包括現代商貿服務業10個,智能建筑業5個、物流產業4個、電梯產業3個,生活服務業2個、金融業1個、海洋運輸業1個、軌道交通智慧運維產業1個等。在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中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集群占比最多,為29.2%,新一代電子信息占比22.9%,現代輕工紡織占比12.5%,生物醫藥與健康占比12.5%,現代農業與食品和汽車產業都占比8.3%,智能家電占比4.3%,先進材料占比2.1%,綠色石化和超高清視頻顯示沒有產業學院涉及。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中高端裝備制造占比48.1%、數字創意占比25.9%、激光與增材制造和安全應急與環保都占比11.1%、精密儀器設備占比3.1%。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沒有產業學院涉及。

產業學院與地方主導產業或特色產業相對接,助力實現支撐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例如,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的格力明珠產業學院面向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領頭企業格力公司在珠海構建的核心空調生產基地;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面向堅持傳統與新能源汽車共同發展,推廣新能源,服務智能網聯汽車深圳比亞迪汽車集團;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現代陳皮產業學院服務江門特色陳皮中醫藥的發展。

總體而言,參與遴選的產業學院基本圍繞廣東省目前重點發展產業的實際情況而建設,同時也圍繞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踐行了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的職業教育基本屬性。但是與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等高端產業對接的產業學院為空白,這為職業教育提高辦學層次提出了要求。

(四)辦學場所情況

從圖1看,產業學院辦學場所有半數以上(56.3%)的產業學院設立于申報院校內部,可見“引企駐校”是產教融合的主要形式。有24.5%的產業學院處于學校和企業環境中,即辦學場所位于“學校-企業”“學校-產業園區”“學校-企業-產業園區”。例如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新科技(珠海)產業學院辦學場所在學校內部和廣東華發中建新科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廣城-珠啤新零售產業學院的辦學場所在學校、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佛山鼎昊冷鏈物流產業園區內;僅有17.6%的產業學院完全處于企業環境中,例如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農墾熱作產業學院處于廣東省湛江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內部。

圖1 辦學場所分布情況

辦學場所的設置是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落地實施的載體,設置在企業內部可以使學生在真實生產線、生產環境中開展浸潤式實景實操和實地學習,實現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數據顯示,目前廣東省大部分高職產業學院辦學場所主要設置在學校內部,可以看出產業學院的建設停留在以學校為主體的產教融合頑疾中,會造成產業學院運行游離于產業真實運營生產環境之外,也會造成除學校之外的其他主體“遠程遙控式”參與,最終可能導致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實現成為“愿景”。

(五)校企師資情況

產業學院建設任務之一是打造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重點建立產業導師特設崗位計劃、學校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和產業學院教師工作室。從產業學院中企業教師占比數看,企業教師占比20%以下的只占3.9%。按照申報指南中的建設任務“來自合作單位的兼職教師占比不低于專任教師總數的20%”,由此看出絕大部分產業學院達到指標。有58.2%的產業學院中企業教師占比在30%~50%之間,基本實現了產業學院師資校企均衡。例如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東職力嘉包裝產業學院的企業教師占比68.6%,廣東行政職業學院新IT產業學院企業教師占比68%。同時產業學院也積極完善產業教師使用機制。例如: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設置師資工作站,師資工作站下設“師資工作站比亞迪分站”和“師資工作站深職院分站”,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和比亞迪分別提供約100平方米場地為工作站辦公所用,搭建工程師與教師角色轉換的流動通道。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中聯數智財經產業學院實行產業導師特設崗位計劃,聘產業導師為1+X智能財稅“特聘產業導師”。

從企業教師數量與辦學場所進行交叉分析得出,產業學院的企業教師數量與辦學場所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即企業教師人數越多,產業學院辦學場所設置在產業環境中的數量越多,例如企業教師占比23%以下的產業學院的辦學場所全部都設置在學校內部。

從學校教師具有企業背景的數據看,具有企業背景的學校教師數少于20%的產業學院只占比6.9%,在接下來的建設期內需要繼續努力。具有企業背景的學校教師占比50%以上的產業學院超過了一半,表明產業學院對“學校教師入企”比“企業教師入校”成果更顯著。

打造“高水平”教師隊伍是《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通知中提出的任務。“高水平”包括選聘人才的“高”標準,“企業業務骨干、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等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加入隊伍中;包括培養方式“專業化”,建設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和產業學院教師工作室;包括身份核定的“正式化”,完善產業學院教師認證與使用機制。從參加遴選的產業學院校企師資隊伍建設情況來看,基本達到了產業學院師資數量和結構上的要求,但建設成果還集中在共同授課、共同編寫教材、聯合指導等基礎的合作上,在企業教師引進、培養與使用機制和學校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建設、產業導師特設崗位計劃等系統化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管理建設上還需繼續努力。

(六)合作模式情況

產業學院是高校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組織。通過對產業學院的合作模式數據分析,總結出7種合作模式。包括:學校-企業(其中包括學校-企業-教育集團、學校-企業-培訓中心)、學校-企業-協會、學校-企業-協會-政府、學校-企業-政府、學校-企業-產業園區、學校-企業-產業園區-協會、學校-企業-研究所。例如,工業互聯網產業學院是由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蘑菇物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廣東省物聯網協會和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合作組建。

從合作模式占比看(見圖2),“學校-企業”模式占比58.7%,是主流合作模式,其次是“學校-企業-協會”模式為16.5%,“學校-企業-行業協會-政府”模式為5.5%、“學校-企業-產業園區”和“學校-企業-產業園區-行業協會”模式都為4.6%。在學校和企業合作模式中,分為學校對1家企業和對N家企業,校+1企業的占比33.3%、校+2企業占比13.3%、校+3企業占比27.6%、校+4企業占比13.3%、校+5企業占比為12.4%(填報表中最多填寫數為5個)。通過對校企合作內容分析,出現1個企業與多家高校共建產業學院的情況,例如:華為公司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組建華為信息通信技術產業學院、與廣東科貿職業學院組建華為鄉村振興現代產業學院、與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組建華為鯤鵬數字產業學院、與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組建全云化華為ICT產業學院、與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組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學院。

圖2 產業學院合作模式分布情況

參與遴選的產業學院根據各自學校自身稟賦特征和優勢條件,選擇符合自身產業學院發展的合作模式積極與行業、企業、協會或政府等開展合作,同時更多是選擇與產業內具有領頭羊能力的優勢企業進行合作,優勢企業具有的優質人力資源、行業先進技術技能、標準化專業化工作流程、體系化企業管理都是產業學院實現產業鏈、教育鏈、創新鏈有效鏈接的強大資源。同時也有像華為、京東、比亞迪、碧桂園等國際國內行業中領先企業積極與多個高校進行產業學院共建,充分展示出以企業為重要教育主體的優勢,同時也利用學院科技創新和人才支持增強本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七)管理機制情況

從產業學院獨立設置情況看,有83.3%的產業學院不是獨立設置,只有16.7%是獨立設置。從產業學院院長來源看,86.7%的院長來自學校,僅有8.6%來自企業,也有4.8%的產業學院采用校企雙院長制。例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實行雙院長制,雙院長建立校企良好溝通渠道,統籌并管理校企雙方資源配置。

示范性產業學院建設任務中強調與合作單位形成共建共管的組織架構,探索理事會、管委會、專業建設委員會、校企合作委員會等治理模式。通過梳理產業學院的管理體制機制,總結出以下幾種模式:

第一大類是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是主要治理模式,占比85.6%,是通過政校行企共同組建產業學院理事會作為決策管理機構,院長由理事會推選任命并向其負責。例如科貿-華為鄉村振興現代產業學院理事會院長負責制是由廣東科貿職業學院信息與自動化學院和參建企業等組建,設院長一名,執行副院長一名,副院長若干名。再如廣東農墾熱作產業學院設置黨政聯席會作為主要監管機構,由政、校、行、企共同組建產業學院理事會作為決策管理機構,制定理事會章程,確立理事會成員名額為5名,其中學校3名,廣東農墾集團2名。經過理事會推薦,報產業學院黨政聯席會審批后,任命產業學院院長,構建起理事會管理模式下的產業學院院長負責制。

第二大類是其他治理模式。其一是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例如聯通工業互聯網產業學院管理委員會由江門聯通、華為公司等企業主管、江門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教研室主任組成。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教學管理中心、信息技術中心、社會服務中心。其二是合作理事會,例如智能制造產業學院校企合作理事會為決策管理機構,主要負責產業學院的建設統籌、監督執行、重大事項決策及資源鏈接引入等工作,為學院運營提供物質、資金、政策等資源支撐和運行保障。下設專業群教學指導委員會、管理運營中心、校企合作委員會三個部門。其三是“院務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例如米墅鄉村民宿現代產業學院由政、校、企、協四方共建“院務會”行使產業學院重大決策,院務會每年召開兩次,有半數以上的成員出席方可召開,下設院長一名、執行院長一名。其四是校企合作領導小組,例如泰寶醫療器械產業學院是由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層面成立校企合作領導小組,統籌管理各類產業學院、校企合作事宜。產業學院下設行政服務中心、學生服務中心、招生就業中心、教學管理與研究中心。其五是實訓平臺建設理事會院長負責制。例如汕尾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產業學院成立實訓平臺建設理事會,建立“目標導向、管理協同”的架構,組建由學校領導、行業專家、企業領導以及學院骨干教師等參與的理事會領導小組,形成利益相關方“共建、共管、共享”機制。

多元主體協同管理機制是產業學院有效落地實施的制度保障。從產業學院是否獨立設置可以看出大部分產業學院是隸屬于學校的二級學院,同時部分學校的產業學院管理機構還與校企合作管理部門或實訓實踐管理部門是同一個領導班子,使產業學院無法完全擁有改革所需的人權、事權、財權,無法逃脫以學校管理為核心主體的桎梏,無法徹底實現多元主體共建共管共享。

二、高職院校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主要特征及現狀問題

(一)建設時間短,覆蓋區域不均衡

從高職產業學院掛牌時間看,大部分的產業學院到目前為止設立時間不滿2年,產業學院的運營管理、制度建設、人才培養、師資建設、產學研等還只是處于初級磨合建設階段。同時產業學院還沒有覆蓋到廣東省所有地市,特別是粵西和粵北區域產業學院建設非常薄弱,粵西僅1個,粵北僅2個。

(二)對接產業集群集中化

堅持服務產業是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基本原則之一。廣東省高職院校所申報的示范性產業學院對接服務的產業集群集中在: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集群16.7%、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15.5%、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13.1%,這三個產業集群在重點的13個領域中占比高達45.2%。同時在綠色石化、超高清視頻顯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南粵家政8個重點產業集群,尚沒有建立對接的產業學院。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中提到的,2019年全省石化產業集群的規上企業超過6800家,擁有廣州、惠州大亞灣、湛江東海島、茂名、揭陽大南海等五大煉化一體化基地;全省共有省級機器人骨干(培育)企業86家,支持廣州、深圳發揮高端資源匯集優勢,開展機器人研發創新;支持佛山、東莞、珠海、中山等地發揮生產制造優勢,建設機器人生產基地等。這些重點產業集群的發展亟需大批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支撐。

(三)組建邏輯偏重專業集群,有待兼顧產業鏈組建方向

產業學院組建是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而不是以學校專業結構為導向,需以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的專業體系來服務產業。首先,產業學院是高端高層次的產教融合模式,培養的是符合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要依托學校優勢專業(群),目前有63.2%的產業學院是依托廣東省高水平專業群進行建設。例如智能建造施工產業學院是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依托高水平專業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其次,產業集群中涵蓋眾多專業,這些專業在學校中以工種、學科或單一行業分布在各個院系中。產業學院需要通過跨學科、跨專業、跨院系進行多專業交叉結構調整,構建與產業集群各個運營環節相對接的專業集群。例如: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模具智能制造產業學院面向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集群,對模具制造和人工智能專業進行交叉融合,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構建了以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為依托的機電工程專業群,推進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集群向智能化制造發展轉變。同時有以學校專業結構來設置產業學院,以“學校”為主體的情況。例如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總部經濟產業學院和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學院,兩個產業學院都是面向商務服務業,依托的專業都是屬于經貿管理類專業,合作的企業也都屬于零售業,即總部經濟產業學院合作的企業為蘇寧易購、百果園;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學院合作的企業為京東、樂有家控股集團。

(四)“多元多個”與“一元多個”共建主體方式共存

產業學院是學校、企業、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研究所等多元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混合實體,各方主體都依據自身獨特的優勢和利益訴求,相互協同、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構成命運共同體。例如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珠海港現代港航與船舶產業學院是由政校行企優質資源組建,包括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珠海市交通運輸局(政府)、中國船級社珠海分社(政府)、廣東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協會),集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社會服務及培訓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探索與實踐“三融通、雙協同”人才培養模式,打造政校行企“利益共同體”。但是多元主體不等于多個主體,多元主體體現出多樣性和互補性,多個主體更多的是統一性,優劣勢、利益訴求點更趨一致,難以形成優勢互補,反而因為多個主體之間具有競爭性增加了管理和合作成本,本次申報的產業學院中,學校和4家以上企業合作的占比25.7%。例如數智化義齒產業學院是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與5家同類型企業組建而成,包括惠州市鯤鵬義齒有限公司、惠州隆洋國數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倍康美醫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泰健牙科器材有限公司、珠海新茂義齒科技有限公司。

(五)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服務產業功能薄弱

產業學院是集產、學、研、轉、創、用于一體的實體性校企協同育人平臺,實現人才培養、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實習實訓、創新創業、企業服務技術創新等多項功能。但是目前產業學院實現的功能還是集中在實訓基地建設、頂崗實習、共編教材、教師建設等傳統的校企合作功能上,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企業創新技術服務功能上較弱。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需全面推行“校企精準對接、精準育人”產教深度融合、多方協同育人的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緊密對接目標。申報指南的建設任務中提出示范性產業學院在建設期內應完成現代學徒制、訂單培養在校生規模占比30%以上。數據統計顯示,與合作企業進行現代學徒制和訂單班人才培養的產業學院分別占比87.5%和89.2%,其他都采用頂崗實習的方式。同時現代學徒制在校生人數不足30%的產業學院占比69.4%,訂單班在校生人數不足30%的產業學院占比58.3%。例如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芯火產業學院與深圳市聚飛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單位進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在校生人數占比僅2%,且沒有訂單班。在企業創新技術服務方面,應發揮學校人才與專業綜合性優勢,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關鍵問題開展協同創新,實現高校知識直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推動科學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三、對于高職示范性產業學院主要建設方向的幾點思考

(一)探尋有效管理模式

與單一的“校”“企”兩方合作不同,產業學院是由高校、企業、產業園區、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等多元主體協同組建的混合所有制實體組織。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多主體協同治理管理模式是學術界和業界對產業學院實現獨立自主運行目標的共識。目前業界提出兩種主要的治理模式。第一種是賦予產業學院獨立的法人地位,這也是大部分學者贊同的模式。李巨銀等[1]建議盡快立法確定產業學院法人屬性,明確獨立法人地位;張艷芳[2]也認為未來產業學院將走上從二級學院到獨立法人的發展之路;第二種是不宜直接賦予產業學院獨立法人地位。陳偉等[3]通過分析產業學院的組織方式、建設模式,提出產業學院應該在高等院校與政府、產業界之間持續互動中不斷發展、調整和進化,應該法治但暫不宜獨立法人化。金勁彪等[4]通過對江浙一百多個產業學院調查提出不宜直接賦予產業學院獨立法人地位,斷絕產業學院與原屬高校的聯系。

在治理模式清晰的環境下,產業學院應探索“政校行企”共管共享的理事會、管委會、專業建設委員會、校企合作委員會等管理方式,通過制定管理制度、成立專職管理部門、聘任專職管理工作人員等方式健全管理體制,讓高職院校擺脫混而不合的泛行政化管理。黃大乾等[5]通過對廣東省應用型本科院校調研得出廣東首批產業學院主要實行的是理事會或管委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完善了建設規劃、經費預算、組織架構、教學質量、目標達成評價在內的產業學院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建設。不同職業院校、不同產業、不同組合模式等都使產業學院很難用完全相同的治理模式去管理,各產業學院需立足自我特性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創新治理模式。

(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堅持育人為本是產業學院建設的首要原則。產業學院構建了學校、企業、行業協會、產業園區等多方主體的育人平臺,為實現“校企精準對接、精準育人”的目標,需緊密結合學院自身的學科、行業、專業特色與優勢,創新現代學徒制班、訂單班等各具特色的協同育人模式。例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采用分層培養方式。校企共建了“比亞迪軟件工程師精英班”“比亞迪結構工程師精英班”,培養適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廣東南方職業學院南大機器人產業學院與廣東南大機器人有限公司舉辦了6個高端人才實驗班,培養125人以上產業所需高端技術人才。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新安-華南電子商務產業學院強調“基于項目的教育和學習”,其中“項目”是正在實際運行中的合作教育項目,把課程建設成“國內電商運營”“新媒體營銷”“跨境電商”3個模塊,學生通過自主選擇以訂單班模式分別進入3個模塊的訂單班學習。

(三)強化產學研功能

《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提出產業學院是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學生創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示范性人才培養實體。產業學院肩負著學校育人責任和產業服務的責任,其中為產業提供服務、技術創新、科學研究是弱項。因此,應加大力度搭建產學研服務平臺:一方面,要發揮產業學院人才智力集中優勢,組建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高技術人才的智力團隊,為企業提供標準化技術技能培訓,不斷提升企業人力資源質量。例如,奧園健康生活產業學院2020年為廣東省服務業制定標準《酒店前廳服務規范》,依托國際職業資格認證(廣東)中心為酒店從業人員提供國際職業資格的培訓認證。另一方面,要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關鍵問題和技術難題,開展多主體聯合攻關,推動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將研究成果及時引入教學過程,促進科研與人才培養積極互動,提升服務產業能力。

(四)完善深度對接產業鏈的專業群

產業學院內專業設置是一項復雜的跨院系、跨部門、跨學科的具有創新性動態的系統工程。首先,要樹立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轉變以“專業建產業”的錯誤理念,以“產業建專業”為正確基本點。其次,要深入調研分析產業中的企業鏈崗位鏈,深入剖析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新動態,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再次,應結合各自學校自身特色優勢,依托優勢專業進行專業設置,使專業辦學實力和條件能支撐產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學校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只有我一個人在學校是這樣嗎
意林(2021年11期)2021-09-10 07:22:44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上學校
奇妙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黄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99久久| 在线免费看片a|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亚洲大尺度在线|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91视频首页|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欧美区在线播放|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青青草91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9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AV天堂|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专区|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97在线碰|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朝桐光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97狠狠操|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91 九色视频丝袜|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欧美精品成人|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亚洲视频无码| 99视频在线免费|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先锋资源久久| 成人午夜天|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99在线观看|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