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謙
(陽谷縣畜牧獸醫事業發展中心,山東陽谷 252300)
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促使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而牛肉作為人們餐桌上一種常見的食物,牛肉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健康,針對此種情況,國家的管理部門應制定嚴格的牛群養殖飼養管理標準,在全面的疾病防控管理后,避免牛疾病病菌的大量傳播,從而提高畜牧養殖業的整體水平。
急性敗血型、水腫型及肺炎型是牛肺疫常見的三種類型,一旦成牛感染相關疾病,在呈現一系列的急性敗血病癥后,致死的概率逐漸提高,一般情況下成牛會出現發燒現象,體溫會迅速提升至43℃左右,同時,牛群會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癥狀;而肺疫病的成牛和敗血疾病有所差異,此時成牛的呼吸系統受到大量病毒侵害,會出現急促的呼吸情況,在無法正常進食后,牛體的免疫力逐漸下降,如果出現水腫型的肺炎特征[1],牛體的腹部會逐漸鼓起。
通常情況下,牛疥癬病毒的傳染性較強,一旦牛感染此類病毒,就會出現明顯的發病癥狀,在出現明顯的活動障礙后,肢體會出現異常情況,在較短時間內會擴散至全身,在一系列的脫皮病發癥狀后,將會出現大面積的水泡或者膿包現象,使得牛體表面相關部位會滋生大量細菌,此時養殖者要結合具體的情況,進行藥物治療和管控,在有效的牛疥癬疾病治療期間,促使牛正常生長。
在實際的牛群養殖過程中,在春季經常會出現相對嚴重的牛體腹瀉現象,以犢牛為主要發病群體,因為犢牛的日齡相對較短,一旦接觸到外界復雜的天氣環境,加上可能沒有注意飼養管理,很可能導致其出現腹瀉情況,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治療,可能使得犢牛死亡,進而導致養殖者蒙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與此同時,養殖者還應迅速清理犢牛排出的糞便以及相關排泄物,在進行深度掩埋后,防止大量病菌的傳播[2]。
在秋冬季節,整體的氣溫變化相對較大,在反復無常的溫度環境下,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牛體自身的免疫力也會隨之變化,在受到極大影響后,一旦牛舍的溫度達不到牛群正常生長的環境,出現雨雪天氣時溫度驟變,可能使得牛群產生感冒的病發效果,養殖者應及時的進行妥善處理,在采用科學的治療與預防管理下,改善牛舍生存環境,在完善飼養管理方式的情況下,可以定期的對牛舍進行消毒,抑制大量病菌的出現,有效控制牛群出現咳嗽、發抖、體溫上升等現象。
一旦養殖者在飼養期間對牛群喂養大量已發酵的飼料,并混入新鮮多汁的青草之后,或者是在沒有進行周密分析后,在飼料青草中加入些許精料、豆漿后,牛體都會產生瘤胃膨氣的情況[3]。
針對散養的牛群管理,在實際養殖過程中,牛群可能食用了噴灑有機磷農藥的青草,在進食不到12h,牛體的口角和鼻孔都會產生大量泡沫,形成呼吸困難的癥狀后,牛的神經系統相對紊亂,出現狂躁不安的亂撞情況,最后可能會因為呼吸中樞系統衰竭而出現死亡,同時,一旦牛進食了有害物質后,排出的氣體和分泌物都會是大蒜味,養殖者應密切關注這一細節。
2.1.1 牛肺疫
經過畜牧管理人員反復研究探索之下,總結出三種牛肺疫疾病的藥物治療方法,具體如下,首先,可以使用鏈霉素5g或者土霉素4g,在2~3次/d的肌肉靜脈注射后,連續進行藥物治療一周左右,在密切了解抗生素藥物的使用方式后,可以明顯改善病牛病情惡化;其次,養殖者還可以根據自身養殖情況進行新胂凡納明藥物治療,在根據病牛體重進行合理的新胂凡納明藥物比例搭配后,混入適量清水注射病牛體內,每天注射1次即可,可以有效環節急促的發病癥狀;最后,即為最為常見的輔助治療,養殖者應重點關注病牛的發病特點和主要病因,在和獸醫進行全面交流分析后,制定完整的保護肝臟、補充體液和健胃醫治方案,例如,可以在清水中加入適量的維生素,并在飼料內輔助搭配混有剪碎的胡蘿卜,增加飼料的營養價值性[4]。
2.1.2 流行感冒
一般情況下,在養牛過程中,輕微的牛感冒現狀,牛群管理人員可以不進行藥物治療,只需進行簡單護理即可,如果發病癥狀相對嚴重,應結合實際的發病情況對癥下藥。首先,養殖人員可以選擇注射32%的安乃斤或復方氨基比林22~32ml的藥物肌肉搭配,并在其中加入適量的葡萄糖、生理鹽水及安鈉咖,形成比例適中的混合藥液進行靜脈肌肉注射。一旦病情加重,可以在靜脈注射后進行放血治療;其次,可以應用艾灸治療或者針灸放血醫治,相關人員可以借助三棱針在病牛舌根、耳梢部門進行放血操作,同時用火針刺脾俞穴,在連續的艾灸百會穴3min治療之內[5],每日1~2次即可;最后,通過中藥醫治進行流行感冒和具體治療。例如,可以選取、適量金銀花、連翹活、柴.豉、柴胡、前胡、牽牛子等,研磨為細末,在清水中添加。
2.1.3 瘤胃膨氣
第一,對于瘤胃膨氣嚴重的病牛,可以使用人工操作,在瘤胃的最下部插入胃管進行基礎排氣處理,在妥善利用套管針對胃部左側肷窩部位進行放氣,在進行系統放氣處理后可利用針管對瘤胃注射405~505ml液狀石蠟、以及25g左右的魚石脂;第二,也可以選擇具有活性的劑類藥物進行消脹治療;第三,應混合加入505g食醋、105g白酒以及255g搗碎的大蒜在,在混入適量清水后,促使病牛進行大量活動,使得瘤胃內氣體及時排出。
2.1.4 有機磷中毒
首先,可以應用阿托品進行肌肉注射,在反復的肌肉注射后,提升治療效果,同時,養殖人員可以結合病牛的體重按照每千克21mg級信你個靜脈注射,藥物主要成分為氧解磷定,并不間斷的使用阿托品,進而改善病牛發病癥狀,在緩解病牛呼吸急促和肌肉抽搐不良情況后,進行全面的管控。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肥皂水減輕中毒癥狀。
2.2.1 牛舍的全面清潔管理
做好牛舍環境的清潔管理是有效預防牛群正常發育的重要基礎,尤其是在春季牛疾病高發時期,首先,養殖者更要及時對牛舍的整體環境進行有效處理,與此同時,飼養人員還應定期集中對必備的飼料槽、飲水設備以及牛柵欄等物體進行清潔打掃,在噴灑適量的消毒處理劑后,確保牛群在較好的無菌環境下生存,預防大量病菌的滋生、蔓延和擴散。
其次,養殖人員還要逐步意識到疫苗接種的必要性,根據牛群的生長體征及時按照成長周期進行全面的疫苗接種處理,進而提升自身抗病毒抵抗力和身體各項機能,一旦發現患病的成牛,應及時的進行隔離操作,在單獨飼養管理下,確保其他成牛不會感染病菌,在有效的藥物治療后,減少牛群的死亡率。
最后,如果出現相對嚴重的牛疾病疫情危機,應嚴格控制進入牛場的人員數量,使得飼養人員。飼料以及清水都做了相應的消毒處理后才能進入牛舍,同時,對于那些不是無公害的食用牛,應在全面的食品質量檢測處理后,在確定整體質量后進行銷售,針對那些因患有牛疾病的死亡牛體,應在最短時間內將其進行焚燒或者深埋,以便能夠從根源上抑制病菌的傳播,針對那些病情痊愈的成牛、犢牛,應在單獨飼養一段時間進行隔離后,確保病情不再復發后再歸入正常的牛群中飼養。
2.2.2 定期的牛場各項檢查
首先,當地政府以及防疫管理部門應加強日常溝通,在全面的技術交流后,制定完整的防疫管理制度,在深入基層養殖用戶內部后,對牛群的生長情況、抗病效果,獲取原始的數據資料后,并密切關注牛群疫苗接種情況,形成書面記錄歸檔保管,為日后的牛場各項檢查工作奠定夯實的基礎。例如,在對牛場進行管理過程中,應確保牛群處于一個相對干燥且通風的生活環境,尤其是在秋冬季節,還要采用有效的措施進行牛舍防寒處理,確保牛群生長在一個較為穩定的恒溫狀態。在夏季,養殖人員可以通過在牛舍內噴灑清水來降溫;其次,在日常養殖過程中,不能在牛場內部解剖任何尸體,更要禁止狗類、貓類出入相關場所,從而預防寄生蟲出現以及疾病肆意傳播,對于寄生蟲疾病的預防,養殖者應每天對牛體表面進行全面檢查。最后,在多雨高溫的夏季,會存在大量的蚊蟲,這也給病毒復發提供了機會,加上牛群在夜晚期間會產生大量糞便尿液排泄物,可能直接形成發酵現象[6],在產生諸多有毒、有害氣體后,不利于其健康生長,針對此種現象,應使得牛舍生長空間保持通風干燥,及時的清理糞便尿液,在做好滅菌、滅蠅、滅蚊等工作后,購買性能較好的驅蟲藥劑;最后,在基礎的飼養管理過程中,應添加適量藥物預防牛舔到藥劑后誘發中毒問題,尤其是在牛疾病高發的春秋季節,還要重點進行牛蹄病的預防與檢查工作,在保證牛群沒有出現異常進食現象。發病狀態后,對牛群的日?;顒訁^域進行定期清理打掃。另外,還要對金屬硬物和碎石等堅硬物質進行清除,防止其對牛蹄造成傷害,進一步預防牛蹄腐蝕。
牛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會受到外界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養殖用戶應在保持牛舍良好生活環境下做好基礎的飼料管理,確保牛群快速生長,避免各種養殖風險事件的發生,其次,應投入適當的資金,采購一些質量較高的管理設備,并通過科學合理的檢疫管理,處理好牛群疫苗接種工作,在提升牛體自身免疫力的基礎上,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養牛等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