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婷婷
(烏蘭察布市檢驗檢測中心,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馬鈴薯屬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作物,是我國的第四大主糧,對于保障食品安全、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意義[1-2]。烏蘭察布市是我國華北地區馬鈴薯產區之一,是烏蘭察布市地區的主要農作物,已經被廣泛種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馬鈴薯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氣候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前景廣闊[3]。“十四五”規劃主要闡述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戰略、發展方向和發展,旨在提升馬鈴薯加工業發展的質量、水平和效益,指導企業自主創新、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持續健康發展[4]。武三娃[5]認為烏蘭察布市馬鈴薯迅速實現了由特色產業向優勢產業的跨越,產業化格局已基本形成,成為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許健[6]以產業集群理論為依托,分析了馬鈴薯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對策,為培育烏蘭察布市馬鈴薯企業集群、促進相關中小企業發展、整合資源發展區域產業集群經濟及盡快形成新型的馬鈴薯產業集群提供新思路。同時,么秀杰[7]對于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現狀的及主要制約因素的研究,也提出了對策,為馬鈴薯產業在烏蘭察布市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李世翔[8]深入探究了烏蘭察布市綠色農畜產品發展的狀況。馬秀芬[9]分析了烏蘭察布市近年來馬鈴薯的種植狀況。林團榮等[10]提出2020年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技術需求及主要制約因素,并對2021年生產形勢進行分析,以期為馬鈴薯產業在烏蘭察布市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新思路。本文根據前人的觀點,結合“十四五”規劃以及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種植的實際情況,深刻剖析目前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狀況、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通過在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區走訪、座談、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分析烏蘭察布馬鈴薯產業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解決辦法,為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發展、政府決策部門提供參考。
通過在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區主要農戶進行走訪、與相關企業進行座談、查閱有關當地馬鈴薯種植相關文獻資料,充分分析、了解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當前的發展現狀。
馬鈴薯是內蒙古自治區優勢作物,內蒙古作為我國馬鈴薯重要生產基地,全區馬鈴薯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533 333 hm2左右,其中四子王旗、商都縣、化德縣、興和縣、察哈爾中旗、前旗、后旗和豐鎮市等均為內蒙古馬鈴薯主要產區以及大中型馬鈴薯深加工企業所在地[9]。為了更好地了解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現狀,深刻理解當前針對馬鈴薯的相關政策,了解并充分調研了烏蘭察布市產區農戶以及相關政府部門人員,周圍旗縣市區等馬鈴薯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其中有內蒙古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藍威斯頓薯業(內蒙古)有限公司、藍威斯頓薯業(內蒙古)有限公司、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民豐薯業有限公司、內蒙古興和縣興隆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富廣食品有限公司、內蒙古愛峰食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烏蘭察布恒通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正豐馬鈴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星華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集寧奈倫淀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卓資縣龍的馬鈴薯有限公司、烏蘭察布市和氏馬鈴薯食品公司等相關公司。同時,查閱文獻,了解當前法律法規、馬鈴薯行業現行政策。
烏蘭察布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馬鈴薯主產區,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30萬 hm2左右,產量約500萬t,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占內蒙古自治區的50%以上,占全國的近5%。面積和產量在全國地區級城市位居第一。馬鈴薯生產年可實現總產值20多億元,占種植業總收入的52.8%,已成為烏蘭察布市的一項主導產業[9]。
內蒙古作為馬鈴薯深加工重要基地,現有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馬鈴薯加工企業67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10家),馬鈴薯鮮薯年加工能力達到400萬t左右。2009年,烏蘭察布市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馬鈴薯之都”稱號。2018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內蒙古烏蘭察布馬鈴薯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烏蘭察布馬鈴薯”躋居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百強農產品品牌榜單,并榮獲2018年內蒙古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1-13]。
內蒙古馬鈴薯作為加工型馬鈴薯,大量馬鈴薯產品由內蒙古自治區地區生產并且銷往全國各地乃至海外,馬鈴薯產品質量的優劣將關乎本地區及國內馬鈴薯產業的命運。烏蘭察布馬鈴薯經過幾十年的培育發展,已成為國家重要的馬鈴薯種薯、商品薯和加工專用薯生產基地,馬鈴薯產業已成為全市農牧業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具有重要作用[4]。
烏蘭察布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市府所在地集寧,東部與河北省張家口市毗連,東北部與錫林郭勒盟相接,南部與山西省相鄰,西南部與首府呼和浩特市相連,西北部與包頭市毗連,北部與蒙古國交界,是連接東北、華北、西北的交通樞紐。同時,是中國通往蒙古、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重要通道。境內有G6和G7高速公路、110、208國道和呼和浩特至滿洲里大通道,鐵路有京包、集二、集通等多條線路,擁有通往北京方向、呼和浩特方向、太原方向的高鐵,公路鐵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捷。地理條件、交通便利的優勢,促進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的發展[14]。主產區所產的馬鈴薯品質好,淀粉含量高,口感好、營養價值高[6]。
烏蘭察布市地處馬鈴薯產業黃金帶,地理位置為東經113°10′,北緯41°,地處內蒙古陰山北麓,年平均氣溫4 ℃,年降雨量在300 mm左右,土壤多呈沙性,具有典型的冷涼生態環境。其典型的生態環境有利于馬鈴薯的生長和發育,非常適合種植馬鈴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作為馬鈴薯的重要生產基地,是全國地級市中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基地[8,15]。
烏蘭察布市特有的區域條件和環境條件讓馬鈴薯產業成為當地農民種植產業的主要種植品種。目前,烏蘭察布馬鈴薯地區已被國家農業農村部、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烏蘭察布馬鈴薯地理標志和注冊商標。同時,烏蘭察布馬鈴薯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成為“中國馬鈴薯之都”[4]。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后,全國人大代表重點建議《關于加大馬鈴薯主糧化扶持力度的建議》,國家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出臺種薯基地大縣補貼,加大馬鈴薯生產補貼比例,產業園區補貼等,促進烏蘭察布市馬鈴薯規模化、優質化、產業化的發展。2019年春節前李克強視察烏蘭察布市時指出土豆主糧化應該更加落實到位。2020年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高度關注烏蘭察布馬鈴薯種植,詳細地詢問馬鈴薯的生產、銷售狀況。習近平關于“十四五”規劃制定的系列講話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主要闡述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戰略、發展方向和發展,旨在提升馬鈴薯加工業發展的質量、水平和效益,指導企業自主創新、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持續健康發展[4]。
烏蘭察布市主要的馬鈴薯品種有大西洋、紫花白、克新系列、底西芮、夏波蒂、費烏瑞它、底西芮、早大白、壩薯十號和冀張薯5號等。主要高淀粉品種為24號、中屯、晉塞2號和底西芮;薯條薯片加工型品種為夏波蒂、大西;鮮薯菜用品種為紫花白、克新1號、底西芮。當下,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種植面積最大的為克新1號,主要為鮮薯菜用,而對于加工型的類型種植少,嚴重影響了馬鈴薯產業的發展[11]。
目前,烏蘭察布市農民主要采用自己留種的方式,導致馬鈴薯中的一些病毒繼續延續下一年,影響馬鈴薯產量、質量。當下,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種薯注冊企業共有16家,注冊資金為5 000萬的企業只有4家。雖然烏蘭察布市馬鈴薯及脫毒種薯生產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集寧師范學院、烏蘭察布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有很多交流,但許多企業并沒有完全對接,不能將實驗室中的科研成果更好地融入生產,無法完全保障市場流通的馬鈴薯以及脫毒種薯的質量[9]。
目前,馬鈴薯相關加工型企業全市共有13家,其中很大一部分企業經營規模小,勞動力素質偏低、年齡大和人力勞動成本高,無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擴建改善、產業發展、產品提升上,不能起到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可能會影響全市馬鈴薯企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氛圍。
2021年底烏蘭察布市農牧局種業工作站針對烏蘭察布市持證馬鈴薯種薯生產企業和承擔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任務的種薯企業進行入庫質量監督抽查工作。但依然發現有質量參差不齊、生產不規范、監督管理部門管理體系不健全、管理落后和缺乏相應的馬鈴薯種薯質量標準體系等問題。
建立高質、高效示范基地,引領種植業向標準化、規范化邁進。加強與專業育種的科學院或高校團隊的相互交流,淘汰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品種,推廣豐產性好、品質好、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品種,讓馬鈴薯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與種薯企業合作,選育優質脫毒種薯及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企業制定并實施馬鈴薯脫毒種薯和生產標準化技術規程,從而深化供給側結構調整,推進良繁體系轉型升級,優化馬鈴薯種植布局。
將科研院校的成果應用于實際生產生活,轉化到百姓的田間地頭。利用當地的政府檢驗檢測機構以及第三方檢測機構,加強合作、攻克難關,選育出最適合烏蘭察布市的種薯。
引進相關專用系的馬鈴薯品種,提升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提高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的初加工、深加工產品的品質。將馬鈴薯產業發展成為一條龍,即種薯、加工、銷售等創建龍頭企業,促使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轉型升級,適應市場需求,拓寬國內市場、沖向國際市場。增加宣傳力度,參加國內以及國家交流會議,樹立烏蘭察布市馬鈴薯品牌形象,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烏蘭察布馬鈴薯[15]。
馬鈴薯產業的標準化會給農業發展以及馬鈴薯生產帶來新課題。①要加強馬鈴薯種薯質量監控體系建設。根據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全過程的馬鈴薯質量標準控制體系,從源頭上控管。②要推進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種薯的標準化,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創新科技方法。
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先進技術與服務,通過全程機械化作業,展示標準化種植與社會化服務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讓更多的農民參與,提高農民積極性。馬鈴薯作為烏蘭察布市主要農作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讓馬鈴薯產業快速發展。
①加大全粉、淀粉、薯條、薯片、粉絲和粉條等馬鈴薯產品產業發展力度,完善產業鏈,提升產品價值,通過招商引資、免租補貼等方式,促進更多馬鈴薯精、深加工企業入駐。②利用土地流轉的成功經驗,使發展規模經營規范、合理化。③采用先進、有效的市場運行機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形成良好的雙贏模式[16-17]。
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各個關鍵環節,其中包括脫毒種薯的優選、種薯質量的檢測、合理的種植、精加工與深加工的結合,讓“小土豆”事業最終發展成為支撐起烏蘭察布市經濟的大產業。通過多方面的改善,將烏蘭察布市馬鈴薯培育作為鄉村振興的一種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