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佳 王永勝
(河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學校體育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要突破傳統體育課程的禁錮,緊跟時代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發展的高速期,在此階段開展體育運動對學生今后的身體素質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并且擁有強健的體魄是學生今后發展的重要基石。學校體育教學的實施,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為學生更廣泛的學習和活動打下基礎,而且還可以培育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目前在一些鄉村地區的學校,學校體育教學沒有緊跟時代的發展,以至于學生對體育的認知十分淺薄,不利于他們的學習,反倒限制了他們的發展。因此,學校體育教學亟需改革。
在鄉村一些小學的實際教學中,部分老師一直深受傳統教育觀點的影響,認為文化課比體育課重要,并且這種現象長期存在,正因為不能徹底打破傳統教育觀點的禁錮,使得老師把體育課置于其他課程教育之后。同時,部分老師由于處于鄉村學校,身邊許多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東西也相對較慢,許多教師漸漸失去了耐心,體育課多是采用“放羊”的形式,這也導致了學生學不到基本的技術技能,也就無法使鄉村學生真正地了解體育以及形成對體育學習的興趣。
由于社會的發展和學校教學的變革,教學方法日漸豐富,但是在體育教學中,很多鄉村學校的體育教師都沒有豐富的運用教學方法的能力,缺少創新精神。在鄉村地區一些學校,部分老師在開展體育課之前并未進行過教案和課前準備,沒有認真對待體育課,也就使得學生在體育觀念的最初形成階段,沒有得到對體育的正確積極的教育,學生們也就漸漸地喪失了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另外部分體育老師在課中組織學生們開展教學活動時,所使用的都只是原來的老一套的方式,沒有一點創新性,上課比較枯燥乏味,并由此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因此,鄉村小學的體育教學就沒能發揮很好的教學效果。
校園的場館數量及其器材設備情況也是反映一所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的情況參考目標所在。完整的進行體育教學是需要使用體育場地與器械,缺少進行教學必需的場館和器械就會在各方面影響體育教學很好的開展。目前,中國較多鄉村學校的體育活動場地、基礎設施和體育運動器械都是極度缺乏的,由于體育設施過少和體育運動器械的極度缺乏,導致教師們無法開展常規的運動課程。另外還有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生著重投資于與應試有關的文化課上,學校也將主要資金投入重點放到了文化課上。因為缺乏建設場館和購買體育設備器材所需要的資金,許多鄉村學校的體育教學儀器設備資源不夠,很難積極高效地進行體育教學工作,使很多的體育運動項目根本無法進行。
首先,鄉村體育教師在總體上總量還不夠。國家鄉村師資扶持計劃和大學免費教育師范類畢業生政策,給鄉村師資創造了一個新的補充機制,可以吸引更多的畢業生參加到鄉村教學崗位工作,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鄉村師資總量不足的問題。不過,雖然得到了補充,但是鄉村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由于先天發展的缺陷,鄉村學校體育教師的總量還是不夠;其次,穩定性不好,師資流動很大,鄉村學校的待遇相比城鎮的要差,新入崗老師往往不愿意留守鄉村,許多優秀的教師也流入了城鎮;最后,師資比例失調問題嚴重,鄉村學校呈現出了學校多、學生數量少的特征,在優先保障其他學科的前提下,直接出現了體育美術等學科老師數量不足,這也就導致這些課程一般由其他老師兼職。在年齡結構上,鄉村教師呈現出了人口老齡化趨勢,并且無法補充新的年輕老師。
在小學的德育活動中,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價值觀念,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學科。素質教育下需要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而體育課程教學又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堅強意志品質的關鍵課程。因此只有通過進一步優化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并積極運用最新的課程教育理論改善體育課程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如此才能實現體育課程教學的真正價值。在當前的歷史背景下,體育課程教學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教學方式越來越多元,唯有教師與時俱進,主動開展改革運用最新的教育理論與方式,才可以不斷進步彰顯體育教學的價值。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這個世界擁有濃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欲,這也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維持學生學習熱情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中通過體育運動課程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與愛好,對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很大意義。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老師忽視學生體育興趣愛好的培養,一味呆板的進行教學。但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老師必須根據新課標對學校提出的要求來優化體育課程教學,積極地推動體育教育改革,以體育教學為切合點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如此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終生學習體育的鍛煉意識,從而推動學生的全方位健康發展。
步入新時代以來,現代社會高質量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愈來愈大。不但需要培養具有專門技術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這些人才具有頑強的精神和強健的體魄,如此才能滿足社會蓬勃發展的需要。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在學校階段,必須經過合理的教育訓練,使他們具有各種知識和素養,如此才可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教師們必須根據當前時代社會對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審視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探究體育課程教學的新內容和新方式,同時在課程實踐的過程中加以優化,在教學實踐中積累寶貴經驗,使體育課程教育與教學改革都能達到良好的成效,為他們的成才健康發展打下堅強的基石與保證。
小學時期是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他們天性活潑可愛、好動愛玩,加上每天都要學習掌握不同的基礎知識,這造成他們無暇顧及體育鍛煉。同時,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還是有部分鄉村學校老師和學生覺得體育課并不重要,把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了其他理論課程的教學,而忽視了身體訓練。因此,在當前的學校體育課程中,老師們必須從新的教學觀念入手,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拓寬自身的視野,從而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禁錮。始終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教育目標,帶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通過體育鍛煉去提高自身體質,促進其能夠以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去應對未來的學業與生活。另外,老師可運用業余時間,即在課后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多用自己業余時間去自學與鉆研體育教學,包括掌握新的教學理念、體育教學技能、運動項目等,以拓展自己的體育課程教學思維,并找到與體育課程之間的融合點,以推動體育教學的改革。
體育課程本身是一個實踐性十分突出的課程,所以學校體育教師應該從每個階段學生的不同特點出發,來培養學生的體育愛好,使學生形成堅持運動的好習慣。因為他們的年齡比較小,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所以老師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把訓練方法和游戲活動融合到一塊,寓教于樂,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就可以達到所定的訓練量。比如,田徑中最基本的跑步,跑步相對而言是較為乏味的,而且學生的活動積極性也相對低下。于是老師便可以運用校內的教學資源,給學生們設置富有興趣的游戲。既可以是在跑步的過程中設置相應的路障,也可以是在跑步的過程中設有相應的趣味問答。這既可以激發學生鍛煉的興趣,也可以使學生在游戲的愉悅氣氛中完成所定的訓練量,以實現強身健體的終極目的。
進行校園體育工作時,就一定要有相應的體育場地、器械設施,這是學校進行校園體育工作的“心臟”。學校應該注意加強對場地器材設施的資金投入,對學校已有的場地設施進行規劃整合,以達到最大用化,增加學校場館設施的使用率。在對體育教學的資金投入方面,學校也必須加強保障,提供足夠的體育用品,以防止學校發生沒有體育投入的狀況。針對鄉村小學,更應該充分利用好周邊的自然資源。另外,學校在合理使用已有的運動場館與建筑的基礎上,還必須積極發掘利用社會上的其他體育教育資源,以便于達到解決目前出現的體育場館設施和學校體育教學所需要之間的問題的目的。
針對農村體育老師目前呈現出總量不夠的狀況應進行補缺,多種方法各種渠道引進師資,采用專職與兼職有機地結合的方法。一是吸納優質的、有志于投身鄉村體育教育事業的畢業生,這是彌補師資總量的主渠道;二是對接師范類的學校,積極建設教師實踐基地,一方面,給他們創造教學實踐機會;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實習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緩解鄉村教師人才緊缺的情況;三是要改善鄉村教師的工資,通過形成合理的遞進性工資提高機制,使身處第一線的鄉村體育教師的物質基礎得以切實、長期地獲得保證。要進一步提高社會對鄉村體育教師人才的需求,體育教師要一專多能,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都要扎實。在新課標背景下,為求學生的全方位健康發展,培養其為團體的奉獻精神和主動體育鍛煉的健康意識,需要在各領域方面來提升體育教師的綜合水平。學校要不斷優化體育師資隊伍結構,積極指導和支持體育教師參與體育教學改革,激勵體育老師的開拓與創新意識,引導體育老師更多地開展學術交流與活動,掌握前沿的體育教學模式與學科前沿技術,建立一批與社會需要相適應的體育教師團隊,并以此推動鄉村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
就當前鄉村小學體育教學來說,教學問題仍然存在,也需要老師不們斷地進行自我革新和自我發展,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創新體育教學方式,在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此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學習和進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學校要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體育師資隊伍的培養。其中,老師們可以從新教育理念出發,自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并把新的體育教學觀滲透到學校實際體育教學工作當中,以便更好地改革和創新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參與自身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內容。另外,老師們也要關注學生身體健康檢測工作,以便于更全面掌握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狀況,更好地制定出適合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運動項目,進而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動鄉村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