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職業技術學院 江 滔,邢濟展
新能源汽車高壓電防護技術是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是依據1+X證書中智能新能源技術(中級)工作任務的新能源汽車相關工作崗位設置的。主要講解新能源汽車電學與高壓安全基礎知識、新能源汽車常用儀器儀表的使用、新能源高壓系統認知、新能源汽車高壓安全檢測、高壓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等相關知識。該課程既要傳授理論知識,又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要引領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三者的有機結合是本課程教授的關鍵所在。新能源汽車高壓電防護技術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每次課的前40 min是理論講授,后40 min根據理論知識進行實操訓練,教師將思政元素全過程融入其中。通過在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標準的制定、教案的編寫及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融合,達到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達到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目的。根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新能源汽車高壓電防護技術課程教學具體內容及學生就業后的職業崗位要求,同時考慮各個學生自身的基本情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將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元素相結合,塑造工匠精神,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
(1)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結合“三全育人”指導思想,形成一套專業知識、思政元素相融合的課程標準,使課堂思政貫穿于課程教學全過程。
(2)結合教學具體內容與學生就業后的崗位要求,融合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一套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學教案,講授過程中不僅使學生學會專業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崗位職責意識,培養學生探索未知、尋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3)結合“三教”改革任務要求,加強教師的實踐學習和教學培訓,讓教師能在自然、無意識的狀態下開展思政教育,達到思政教育潛移默化的效果。同時,在傳統教學方法中融入思政元素,讓被動的知識灌輸式學習,轉變為結合職業素養、崗位需求的主動的自主式學習。通過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及教學方法的完善,反向推動教材的優選及改革,使教材更加適應課程思政教育,更能體現課程思政教育。
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與專業知識進行有機融合,采用學科融入的方式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使思想政治元素與專業知識相互滲透,通過價值引領,達到課程育人的目標。根據新能源汽車高壓電防護技術課程章節內容,調整授課內容,并結合授課知識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具體見表1所列。根據融入的思想政治元素重新調整、制定課程授課標準,修訂教案,使每節課的內容都能與相關的思政教育元素相結合。

表1 結合授課知識點融入思政元素
(1)結合“三全育人”指導思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新能源汽車高壓電防護技術課程標準和授課教案入手,通過課堂講授、小組討論及實訓實踐,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課程講授的全過程中,并采用課堂巡查、課后抽查、問卷調查等形式,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融會貫通及教授效果進行跟蹤考核。
(2)解決現階段課程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現象,解決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結合不充分,思政教育在課堂講授過程中無法有機融入,略顯突兀的問題。
(3)將思政元素與各章節的專業知識一一對應,有機結合,讓思政教育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得到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能在學習的同時受到主流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發揮思政教育的真正力量,達到提高學生職業素質,提升價值觀的目的。
合肥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批試點城市,是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車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全市聚集了江淮大眾汽車、蔚來汽車、安凱客車等新能源汽車領域企業30多家,為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素材及眾多的實踐崗位,教材選用以企業文化、企業崗位需求為背景的教材,以課程各章節內容為主導,運用案例、微課、慕課、實物等多種教學方法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杜絕“為了思政而思政”,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受到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形成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從不同角度貫徹思政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到正確價值觀的指導,能結合自身理想,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
筆者對我校新能源汽車20級、21級六個班級的249名學生進行課程思政效果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見表2所列。參與調查的249人都認為思政元素融入到了專業課教學中,其中245人認為效果優秀,4人認為良好,優秀率98.4%。通過問卷發現學生對于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是非常認可的,也使課程變得更有趣味,增強了學生對專業的理解。

表2 課程思政效果問卷調查
從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來看,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新能源汽車高壓電防護技術課的專業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教學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