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先桃,任建萍,任理仙,王錦晶
(1.杭州師范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浙江 杭州 311121;2.解放軍杭州療養院,浙江 杭州 310007)
幽門螺旋桿菌(Hp)是一種革蘭陰性微需氧桿菌,生存于胃部和十二指腸各區域的黏液層。Hp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Ⅰ類致癌物[1]。學者于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鏡活檢標本中分離出Hp,由此引起廣泛關注,臨床也開展了大量流行病學研究。Hp感染病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問題。據相關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群感染了Hp,且自然人群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4年Hp胃炎京都全球共識報告提出:Hp相關性胃炎不僅是一種人類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且Hp感染和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所有Hp感染者均應接受根除治療,除非有其他限制因素。多數Hp感染者并無癥狀和并發癥,但幾乎都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15%~20%的感染者中發生消化性潰瘍,5%~10%的感染者發生消化不良,約1%的感染者發生胃惡性腫瘤(胃癌、MALT淋巴瘤)[2]。Hp感染與經濟、地域環境、生活條件、文化程度等有關,經濟狀況差、居住越擁擠、文化程度越低,其Hp感染率越高[3]。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也是Hp感染高發國家之一,因此預防Hp感染,尋求更安全、經濟的Hp治療方案已經成為我國醫學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通過調查杭州某體檢機構Hp感染現狀,旨在探討影響Hp感染的相關因素,為預防Hp感染及其治療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解放軍杭州療養院2019年9—11月有Hp檢測體檢項目的健康體檢者22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3例,女102例;平均年齡為(38.5±10.3)歲,20~<30歲的50例,30~<40歲的83例,40~<50歲的57例,50~<60歲的26例,大于或等于60歲的9例。排除標準:(1)近一個月內服用過消炎藥者;(2)近一個月內服用過抗菌藥物、鉍劑、質子泵抑制劑、糖皮質激素藥物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4)部分胃切除手術病史者。
1.2方法
1.2.1儀器與試劑 采用13C-尿素呼氣試驗對DOB值進行檢測,以判斷受試者是否為Hp感染。使用的儀器為13C呼氣檢測儀(HY-IREXC,北京華亙安邦科技有限公司),試劑為13C-尿素呼氣試驗診斷試劑盒(幽立顯,北京勃然制藥有限公司)。DOB≥4.0,說明受試者存在Hp感染,否則說明受試者未受Hp感染。
1.2.2問卷調查內容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受試者進行自填式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3個部分共44個條目:(1)基本人口學特征,如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家庭收入等;(2)生活習慣調查,如飲食偏好、飲食習慣等;(3)消化系統相關疾病及近一個月服用相關藥物等。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Epidata錄入數據并建立數據庫,導入SPSS21.0對數據統計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統計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采取χ2檢驗分析調查對象Hp感染是否與人口學資料、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多因素方法采取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250份,根據排除標準,剔除近一個月服用抗菌藥物、消炎藥等影響檢查結果的受試者12例,哺乳期婦女3例,不知道檢查結果者10例,最終回收有效問卷225份,有效回收率為90.0%。研究對象中男123例(占54.7%),女102例(占45.3%);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為(38.5±10.3)歲;其中30~<40歲年齡段例數最多,共83例(占36.9%)。學歷以大專/本科最多,共183例(占81.3%);職業以企事業人員為主,共157例(占69.8%)。
2.2Hp感染與性別的相關性 受試者Hp陽性率為31.1%(70/22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男性感染率為25.2%(31/123),女性感染率為38.2%(39/1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Hp感染與年齡的相關性 20~<30歲的Hp感染率最低為26.0%(13/50),40~<50歲的Hp感染率最高為35.1%(20/57),不同年齡組間感染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Hp感染與生活習慣的相關性 受試者中吸煙者Hp感染率為21.4%(9/42),從不吸煙者Hp感染率為33.7%(56/166),戒煙者Hp感染率為29.4%(5/17),3組間Hp感染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吸煙量小于5支/日者13例,Hp感染1例(占7.7%);吸煙量5~10支/日者6例,無Hp感染;吸煙量大于10~20支/日者15例,Hp感染3例(占20.0%);吸煙量大于20支/日者10例,Hp感染4例(占50.0%),不同吸煙量的Hp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飲酒者85例,Hp感染率為22.4%;從不飲酒者126例,Hp感染率為34.9%;已戒酒者14例,Hp感染率為50.0%,3組間Hp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飯前從不洗手者4例,Hp感染1例(占25.0%);飯前偶爾洗手者42例,Hp感染6例(占14.3%);飯前經常洗手者90例,Hp感染26例(占26.0%);飯前總是洗手者89例,Hp感染37例(占37.0%),各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常吸煙且吸煙量越高的人群,Hp感染率高于不吸煙者,飲酒、喜愛油炸食品、飯前洗手者Hp陽性率也高于不飲酒、不愛油炸食品、無飯前洗手習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飲茶/咖啡大于或等于7次/周者陽性率為35.7%,食用煙熏食品大于或等于4次/周者陽性率為33.3%,食用大蒜/辣椒小于或等于1次/周者陽性率為32.4%。
2.5Hp感染與消化系統疾病史的相關性 本研究中無消化道癥狀者132例,Hp感染陽性者44例,感染率為33.3%;有消化道癥狀者91例,Hp感染陽性者26例,感染率為28.6%,無消化道癥狀者感染率高于有消化道癥狀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家庭成員中無胃腸道疾病史者133例,Hp感染陽性者44例,感染率為33.1%;家庭成員中患有急慢性胃炎者32例,Hp感染陽性者12例,感染率為37.5%;家庭成員中患有消化性潰瘍者7例,Hp感染陽性者1例,感染率為14.3%。家庭成員是否患有胃腸道疾病的Hp感染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家庭成員有Hp感染者45例,被Hp感染18例(占40.0%);家庭成員未有Hp感染者87例,被Hp感染18例(占20.7%);不清楚家庭成員是否有Hp感染者86例,被Hp感染32例(占37.2%),家庭成員是否有Hp感染者的Hp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6Hp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Hp感染作為因變量,將基本人口學特征、生活習慣、消化系統相關疾病史等有關變量引入非條件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吸煙、吸煙量、油炸食品、飲水習慣是Hp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飲水習慣是Hp感染的保護因素[比值比(OR)<1],吸煙、吸煙量、油炸食品是Hp感染的危險因素(OR>1)。見表2。
大量流行病學研究顯示,Hp感染率和國家發達程度呈反比。我國基于19個省市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各地區Hp感染率與地區的發達程度存在一定的相關性[4]。本研究結果顯示,該機構的健康體檢人群Hp感染率為31.1%,這與李華等[5]對杭州市的調查結果相似,均低于我國Hp平均感染率[6]。這是因為本研究所采用的檢測方法為非侵入檢測中的尿素呼氣試驗,其與侵入性檢測的敏感度不同,也與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增加、健康教育的普及有關。
本研究中,Hp感染存在性別差異,女性Hp感染率高于男性。但國內有研究提示男性Hp感染率高于女性,或者男女間Hp感染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7-8]。這種差異性可能與研究對象的選擇、樣本量大小等其他因素有關。此外,當前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也在不斷增加,這可能成為女性Hp感染率更高的原因之一。
食用油炸食品是Hp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浙江飲食偏好以清淡為主,除了辛辣刺激食品以外,油炸食品可能成為大多數人的主要選擇。油炸食品中的很多成分都超出了清淡食物的標準,反復高溫加熱也會產生一定的有害物質,這都有可能為Hp傳播創造條件。因此,建議人們減少油炸食品的食用,同時也要注意餐具的選用,加強對健康體檢人群的健康宣教,號召人們定期進行Hp感染檢查,可以有效降低Hp感染率。
經常飲用熱水的人群的Hp感染率低于飲用生水的人群,且飲用熱水是Hp感染的保護因素。張天哲等[9]報道,飲用生水與Hp感染率呈正相關,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生水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蟲卵,Hp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 d。因此,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對預防Hp感染有重要意義。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與Hp感染無關,這與相關研究略有差異[5、10-13],可能與調查人群的年齡分布、樣本量有關。吸煙在單因素分析中不是Hp感染的危險因素,但在多因素分析中是重要危險因素。吸煙可損傷胃黏膜表面上皮細胞,進而破壞胃黏膜保護屏障,最終導致Hp侵入人體造成感染。吸煙影響Hp感染還與吸煙習慣、個人體質差異等有關,因此,在Hp感染的預防及治療中應該重視吸煙人群。
Hp感染被認為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淋巴瘤等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為54%~90%[14],消化性潰瘍患者Hp感染可達90%以上[15],而Hp感染又是胃癌發生的最重要環境因素,提示Hp感染和消化系統疾病密切相關。
在預防方面,應進行Hp知識健康教育,向居民科普Hp的傳染性及傳播途徑。飲食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煙,戒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建議以清淡飲食為宜,多食用豆制品和大蒜,食物搭配種類多樣,多吃水果和蔬菜。居民需進行中等強度、有規律的體育鍛煉,生活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及睡眠質量。生活中要保持身心愉悅,提高抗壓能力,穩定情緒、平和心態對預防Hp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抑郁情緒會增加Hp的感染風險,也會提高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16-17]。居民飯前便后要洗手,建議采用分餐制飲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議定期進行Hp感染檢測,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根除。
目前,Hp感染除傳染源外還會受到某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這加大了Hp傳染源的預防難度。應先重點著手進行健康宣教和定期進行Hp感染檢測。我國的疾病譜已發生變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成為人們死亡的主要原因,預防Hp感染和降低感染率仍將是預防消化系統疾病和其他相關疾病的重要措施。同時,對重點人群和重點地區進行Hp感染監測也會顯著提高預防和控制能力。
隨著Hp治療工作的開展,為克服藥品的耐藥性,Hp治療方案從三聯用藥變成四聯用藥,療程延長、劑量增加,但取得的效果卻十分有限,不良反應較多。如何克服Hp治療瓶頸,提高Hp治療水平,需要從全因素、多角度、多階段綜合性考慮,既要遵循Hp治療的基本原則,也要提出個性化治療[18]。Hp疫苗的研制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19],但是疫苗的相關研究還未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仍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開展進一步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