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傳承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精神遺產和集體智慧,也是我國體現文化自信、實現文化強國的重要載體。
2018 年 1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正式頒布實施,作為規范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頂層法規,該法明確規定:公共圖書館應當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根本宗旨,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1]。在未成年人服務領域如何續寫優秀傳統文化的未來之路是當代公共圖書館的重要職責。圖書館只有做好文化傳承和弘揚工作,營造傳統文化推廣活動氛圍,豐富未成年人課外生活,讓未成年人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才能有利于堅定廣大未成年人的文化自信,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進而形成文化自覺意識,在未成年人長大后推動文化傳承、文化轉化和文化創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很多內容含義深刻,未成年人在理解方面勢必存在一定困難。圖書館要豐富中華傳統文化推廣形式,借助活動引領未成年人吸納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獨特的推廣價值,圖書館通過重點主題活動和自主策劃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營造濃厚的弘揚傳統文化氛圍,全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品牌,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從源頭上培育使未成年人傳統文化的認同,增強文化自信[2]。
1.贛州“少圖故事會”推薦優秀傳統文化故事繪本,對低幼兒童側重推薦傳統文化類繪本。如著名畫家于大武的《一條大河》,是中國首部寫給孩子的黃河大主題繪本,展現滔滔大河,帶孩子領略中國壯麗河山之美,5464千米路程,帶著孩子一起感受中華5000千年輝煌文明;于虹呈的《盤中餐》追尋一粒米的生命之旅,帶孩子們體味悠久的農耕文化,清新畫面帶孩子重返暌違的大自然,科學解說盤中餐的來之不易;《清明上河圖—十三郞》這本書的創意非常特別,作者周子源歷時八年將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跟《桯史》中《十三郎》的故事巧妙地融到一起,全文貫串文學繪畫兩條主線。讓孩子在《清明上河圖》中的街市、人物中穿梭,啟蒙孩子藝術欣賞能力與人文學識,激發孩子對千年文化中人文、藝術的興趣。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在未成年人服務領域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廣。贛州市圖書館圍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力打造未成年人閱讀服務品牌——“名師帶你讀經典”未成年人公益講座。通過定期開展傳統文化公益講座,提高未成年人傳統文化素養?;顒友埵 ⑹袑W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作為“名師帶你讀經典”的領讀人,分年級、分場次為孩子們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講座,為孩子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每場講座都是孩子家長共同參加,增加親子氛圍,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3.小小朗讀者,朗讀經典文化。不同的年齡和閱歷對作品的理解各有不同。未成年人具有記誦經典作品的天賦,小小朗讀者活動就是在未成年人記憶力最好的這個年齡段,給未成年人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開展主題明確、豐富多彩的朗讀經典文化活動。用朗誦的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朗朗童聲詩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還邀請專業教師帶領未成年人在朗讀中感受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美,讓語言文字在未成年人心底多一些積淀,多一些感悟,激起未成年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2013年,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設立以來,非遺普查工作中贛南共收集整理普查線索7000余條,普查了2207個非遺名錄項目。由此可見贛南非遺資源豐富、類型全面。2018年6月9日,江西省首家贛南非遺主題圖書館在贛州市圖書館內正式開館。非遺主題圖書館面積約300平米,立足贛南非遺資源,館內設有資料區、展覽展示區和非遺傳習體驗區3個部分,藏有非遺類圖書3000余冊。圖書館作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公共文化機構,也是非遺保護與傳承中不可或缺的陣地之一[3]。
1.營造濃郁非遺文化環境
為了更好地契合非遺主題,300平米的非遺主題圖書館內,實物展示柜里存放著各縣收集、捐贈的贛南非遺實物,有贛縣食貢、客家瓷畫、贛南采茶戲服飾、儺戲面具等實物展出及非遺圖片展示等等。讓未成年人更直觀地感受非遺文化的情境。
2.體驗博大精深的非遺文化
未成年人既是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也是圖書館資源。通過“非遺在身邊”系列活動的開展和未成年人讀者的多次參與,未成年人非遺活動逐漸從形式上、內容上以及廣度上探索了新的非遺主題活動的道路。非遺主題圖書館除了營造氛圍、融入情境之外,配合年節從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贛南非遺文化中挑選出每期的體驗非遺主題活動更是重中之重,認真策劃、甄選非遺傳承人,為每一場體驗活動能做到為傳承地方文化、保護和傳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各種創新的嘗試和努力。
3.實踐體驗是非遺“活”性傳承的最好方式
從特色館到特色活動,非遺主題圖書館自開館后開展“非遺在身邊”系列活動,至今已舉辦了擂茶、瓷畫、剪紙、竹雕、贛縣食貢、手打黃元米果、興國提線木偶、糖畫等50多個主題活動?;顒油ㄟ^推薦書目→歷史賞析→傳承人講解→動手制作等不同形式,把書本“靜”的知識與體驗“動”的制作緊密結合起來。如手打黃元米果活動,非遺傳承人從認識稻谷、如何蒸制、何時捶打、捶打時間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介紹,讓未成年人對黃元米果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過年的食品這個簡單層面上。體驗活動不只限于室內,我們還和傳承人一起走出課堂,如清明時節,一起在野外找尋艾草,認識艾草,教大家做艾米果、制艾絨等,了解艾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通過這種特殊的閱讀方式,未成年人和家長們共同參與進來,大家由淺入深、多層次、全方面地了解歷史悠久的贛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豐富圖書館的未成年人閱讀活動[4]。
4.非遺文化主題延伸活動
把非遺知識和技能落實在少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上。非遺館連續推出非遺文創設計大賽、開展“非遺保護,中國實踐”“尋跡非遺,趣味體驗”等系列非遺展演宣傳活動,活動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反映贛南之美和民俗文化內涵,幫助未成年人更直觀地了解、感受贛南非遺。2021年又推出“畫筆下的多彩非遺”,通過孩子們的視角和手中的畫筆展現贛南江南宋城、民風民俗、客家建筑、贛南美食、贛州街貌等非遺作品。優秀作品在贛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展出并出版非遺畫冊予以收藏,廣受好評。
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的推廣內容直接影響推廣效果。圖書館可通過本館資源優勢確定推廣內容的主題,另一方面應不斷挖掘新的資源,打造未成年人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品牌,提高服務質量,深化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層次。通過品牌打造系列活動,既擴大文化推廣傳承的影響力,也利于未成年人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整體認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比如圖書館的“小小朗讀者”“非遺在身邊”這些活動已經在當地深入人心,十分受歡迎。另外,圖書館也可考慮自有的文獻資源,可以與書籍收藏文化或書籍使用文化等相關的內容相結合,依托館藏資源,通過對藏書文化、出版文化、閱讀文化的系統闡釋,打造圖書館未成年人書籍文化品牌活動,擴大文化傳承活動在未成年人心中的影響力。
構建區域內“圖書館+旅游”研學活動,實現地區資源共享[5]。優秀傳統文化的大部分內容都具有旅游資源開發價值,贛南資源豐富,有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堅苦奮斗的紅色文化、蘇區振興等特色地域文化。圖書館可利用自身在優秀傳統文化開發和內容挖掘方面的優勢,與各縣圖書館和旅游部門通力合作,開展未成年人“圖書館+旅游”研學活動,這樣既可豐富旅游內涵和價值,又能推廣傳播地方傳統文化。比如可嘗試將客家建筑贛南圍屋為主線,把龍南、定南、全南三縣圍屋旅游景點串起,為青少年打造邊游邊學的文旅結合新體驗,將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及文化休閑功能進一步拓展。還可從紅色游、門匾游、少數民族游等方面充分挖掘贛南地域傳統文化特色,讓地方傳統文化“活”起來。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圖書館許多常規工作,未成年人閱讀推廣工作必須考慮到閱讀資源正在多元化這一變化。要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促使更多未成年人關注圖書館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尤其需要打造一支專業化的微信閱讀推廣技術團隊,以保證推廣閱讀工作的高效化、規范化開展和實施。以保證圖書館的文化傳承活動在宣傳方式上的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提高影響力,擴大受眾面。宣傳方式也可以從靜態的文字、圖片向動態的音頻、視頻、微電影等方面進行嘗試,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染力,提高未成年人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讓傳統文化變得“可親近”“有趣味”,提升推廣活動的效果。
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是一項社會工程,圖書館力量畢竟單薄,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協作配合。社會力量的參與可以解決圖書館服務供給不足,服務壓力過大等問題[6]。公共圖書館應不斷拓寬合作渠道,加強整合社會優質資源,與社會力量制定理性嚴謹的合作過程、內容和方式,促進社會優質傳統文化資源服務于未成年人。比如在資源共享方面圖書館可與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檔案館等機構合作,優化整合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不斷深挖、擴展傳承內容;在技術方面,圖書館可與技術型公司開展合作,最大化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為未成人全方位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引導未成年人更好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逐步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人才隊伍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圖書館員缺少引導未成年人開展傳統文化閱讀活動的綜合能力,是大多數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工作難以深入開展的阻力之一。因此,開展傳統文化閱讀活動要求圖書館員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在具備專業知識的同時,才能對活動推廣的內容進行延伸。圖書館應結合館內實際情況,一方面要重視對館員人文素質的學習和培養,全面提升館員的綜合素養、自身修養,促進圖書館人才隊伍的發展,全面提升圖書館服務的整體專業素質;另一方面鼓勵館員多元化閱讀,了解未成年人喜愛的優秀傳統文化作品,便于更精準地提供閱讀指導,站在未成年人心理角度看待問題,提高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趣味性。
圖書館肩負著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參與社會教育、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職能,在未成年人服務領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7]。未來,圖書館應有效利用自身優勢,積極轉變觀念,不斷豐富優化傳統文化推廣形式,大膽創新傳統文化推廣路徑,準確把握未成年人服務領域推廣活動與傳統文化的契合點,不斷健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機制,加強社會合作,構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體系,讓每一場傳統文化推廣活動精髓扎根在未成年人心靈深處,使未成年人真正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