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姜屯鎮姜屯中學 牛艷華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十分重要,在初中英語考試中占據著較高的分數,同時,閱讀也是提升學生英語思維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我國課程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針對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英語思維的同時,也要盡可能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的提升。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工作不夠到位,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為此,本文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分析基于高階思維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措施,并針對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析,期望能為我國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雙重發展,我國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教育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更側重于對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培養,以期學生能成長為更符合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高質量人才。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也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相較于低階思維,高階思維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因此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學校與教師關注的重點內容。
目前,在我國初中英語的教學中,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仍舊有待提高。隨著近年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學好英語,有助于開闊學生視野,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同時,也有助于更好地促進我國與世界的交流,對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為此,在教育工作中,英語教學十分重要。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的理解,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而強化學生的英語素養。然而,通過觀察和研究發現,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英語閱讀的教學并沒有重視,具體表現在,英語教師更為注重對學生英語應試知識點的教學,忽視了對學生英語閱讀技巧的訓練,使部分基礎知識較為薄弱、英語閱讀能力不高的學生,在英語閱讀的學習上屢屢受挫,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喪失信心。同時,該種教育方式下,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點同英語閱讀應用無法形成有效連接,學生通過反復的背誦與記憶掌握了知識,然而卻并不能夠將其應用到具體的解題或生活中,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轉變為應對考試,違背了教育的初衷。
目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對提升學生的英語高階思維的認知不夠深刻,并沒有認識到高階思維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因此,相較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教師更傾向于以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英語教學。部分英語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對英語閱讀課程的設置存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時間上的不合理,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的問題,在英語閱讀的學習過程中更傾向于讓學生自主練習,對部分英語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升的學生來說,英語閱讀成績很難提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愈來愈高,因此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的培養時,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高階思維是指在記憶、理解、應用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綜合性的分析、整理、評價和認知能力。在對學生進行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時,應通過對學生基礎知識培養,讓學生逐漸產生較高層次的思維意識。當前階段,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是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啟發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同時,高階思維的養成,也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我調節能力,幫助學生快速調整心態,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在進行高階思維的培養時,首先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初中生大多處于12~16歲這個年齡段,相較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與認知能力,但是仍舊尚不成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在進行高階思維的培養時,一定要正確使用方式方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在前期教學時,不要給學生過多壓力,應逐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
高階思維的培養,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切忌統一化、表層化的教學方式。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受到的教育存在差別,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也存在差異,因此,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英語能力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不同學生的性格與學習能力也存在差異,如果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便會使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受到影響。為此,英語教師在進行高階思維的培養時,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以此促進學生整體英語能力的提升。
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是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前提,同時,發散式思維也是高階思維中重要的一環。具有良好發散思維的學生能通過更換看待問題的角度,發現問題的本質,進而獲得問題的答案,在學習中,可以產生更多的收獲。初中英語教材的編寫,是英語教育專家經過不斷調整與優化所完成的,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應更多地關注教材,以教材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英語教材中,標題、插圖等內容都是對閱讀課文的提煉,教師可以借助標題、插圖或重要的句子,讓學生在課前預測課文內容,判斷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同時,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在這里,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Section B中的課文“What Do No.5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in Their Free Time?”為例。首先,在文章學習開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行閱讀文章的標題以及文章的結尾部分,引導學生依據這兩個部分針對文章主體和主旨展開合理預測,從而對文章內容有初步了解。其次,教師可以依據教材中給出的松鼠和蛇的這一幅圖片(見圖1),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啟發學生思維的同時,也可以增添一定趣味性。最后,教師可以根據文章中的核心詞匯“exercise”進行預測,并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對出現“exercise”單詞的部分進行重點標注,讓學生依據重點詞匯對文章內容展開合理的推測。
上述方式讓學生在預測、推理文章內容的過程中,能逐漸加深對文章的了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在開始學習文章內容后,學生帶著疑問去聽課,驗證自己的課前預測是否正確,也可以從側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這種教學方式,也是對學生閱讀技巧的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當學生在考場中進行閱讀理解答題時,便可以快速鎖定文章的核心詞匯,從而推斷出大概的文章內容,準確作答。
在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中,思維導圖同樣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也可以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能清楚文章的邏輯關系,進而理解文章的情感。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梳理文章脈絡,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依據文章主題,自行繪制思維導圖,使學生更充分地掌握文章內容與文章結構。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八單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Section B文章“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時,教師便可應用思維導圖法。首先,教師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并找出課文中陌生的詞匯和短語后,再為學生講解這些詞匯和短語的含義,為學習本節課文章做好準備工作。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本文章中的主旨“Thanksgiving”,概括文章中的各段內容,并給出思維導圖的中心點“Thanksgiving”一詞,分支為“custom”習俗與“Festival Source”節日來源,讓學生在閱讀文章后進行填寫,讓學生對文章內容與文章結構有更深層次的把握。最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準備擴展訓練的文章,讓學生依據文章內容,獨立繪制思維導圖,繪制完成后,學生展示自己所繪制的思維導圖,并由教師與其他學生一起進行評價,分析其中的優點與存在的不足。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快速掌握文章主體結構,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這樣一來,當學生在考試中進行閱讀理解做題時,也能快速地在腦海中形成思維導圖,從而明確英語文章的內容。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引導學生自行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與支持,對部分英語能力本就較弱的學生給予一定幫助,并鼓勵學生敢于探索在英語閱讀學習時產生的困惑和疑問,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英語教材中所選擇的內容是相對靜止的,因此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在依據教材進行課程設計的同時,也要開展各項閱讀活動,以提升教學效果。英語教學中,除了要教會學生英語相關的知識點,也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拓展訓練,讓學生能靈活運用學到的英語知識,通過實踐來加深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創新思維是高階思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對學生未來的工作與發展有更大的幫助。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思考與創新的空間,擺脫思維定式,開展有益的閱讀活動,便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在學習“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單元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依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進行復述或縮寫,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進行復述時,試著改變人稱形態,將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也可以讓學生在進行復述時,改變時態,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教師也可以依據課文內容,讓學生以“An unforgettable holiday”為主題,進行即興演講,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有所掌握,幫助教師更好地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此外,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資料查找,并參考本文中課文的寫作手法、寫作方式來進行寫作,可以是以自己的口吻為家人寄出的明信片的形式,也可以是課文中內容的續寫,讓學生在續寫的過程中,開動腦筋,續寫出既符合邏輯又腦洞大開的文章。
如此通過開展不同閱讀活動的方式,可以為閱讀課堂增添一定的趣味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時,能從創新的角度出發。同時,此種方式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在進行文章的寫作時,能創作出觀點新穎且又符合邏輯的文章。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采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訂出最符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案。可以明確的一點是,這項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經過不懈努力,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啟發學生的高階思維,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