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必武
所謂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就是在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根據英語學科教學的需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訊的功能,利用互聯網豐富、強大的共享資源,把信息技術融入英語學科教學,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英語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利用音像和網絡資源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館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教育部 2012)。由此可見,將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有利于提高效率、改善效果(薛常明、馬英毅2005)。
聽說課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課型。但是,在常態聽說課中,教師通常忽略聽力教學的過程,存在聽前語言輸入不足、聽中教學策略匱乏、聽后綜合性語言輸出活動缺失等問題(羅之慧 2017)。如何突破聽說教學“瓶頸”?一方面,教師要關注聽說教學過程,有效地設計聽前、聽中、聽后活動,適當融入聽說策略,夯實語言知識,培養學生的聽說技能;另一方面,教師要厘清聽說教學中“聽”與“說”之間的邏輯關系,使聽說教學活動設計更明晰、有效。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Section A 1a—2e為例,探究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
本課時主要圍繞“談論日期”這一話題開展聽、說活動,學習序數詞的構成及運用序數詞表示日期的方法;學會運用when/what引導的特殊疑問句詢問日期;掌握英語關于月、日的單詞和句型;談論各種有關日期的話題。首先,呈現月份和序數詞(第1至第31),為學生正確表達日期作準備;其次,對教材進行有機整合,將Section A 2a部分穿插到1b前,為1b和2d兩兩對話和小組對話詢問生日作鋪墊,加深學生對日期的敏感性和運用日期的靈活性;最后,讓學生使用目標句型談論自己、家人、朋友的生日及生日派對活動。
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掌握了基數詞,但對序數詞變化缺乏規律性認識,對英語學習有興趣但不敢表現自我。另外,本課時任務過于零散與碎片化。針對這些問題,首先利用翻轉課堂,將基數詞變序數詞的規律總結成口訣,以微課、PPT、“打快板”式的微視頻三種方式呈現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前了解本課時的重點;其次利用在線平臺即時反饋的優勢讓學生鞏固序數詞的變化規律,并隨即用于日期表達,以掌握目標語言;最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使課堂變得有趣、有效,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知識與能力:能用英語說出自己和他人的生日的月份、日期。
過程與方法:通過利用問卷網、微課自主學習序數詞變化規律,學會分類、對比和角色扮演的學習策略;培養對月份、序數詞構詞規律的觀察能力與歸納能力,以及利用網絡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通過相互詢問生日日期,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和加深友誼。
教學重點:學會序數詞的變化規律;學會詢問表達他人、自己及家人的生日日期。
教學難點:運用序數詞表達日期。
任務驅動、翻轉課堂與微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全移動多媒體云教室、武漢教育云平臺、基于問卷網的練習反饋平臺、學生平板。
利用翻轉課堂將本課時的重點放到課外,讓學生提前認知;利用自主學習任務單對學生的學習作規劃,將資源模塊化的效益釋放出來;用餅狀圖呈現數據,讓學生及時感受自己的成功,將一對一輔導變成現實。
在課前,教師發布在線課前學習任務:寫序數詞。學生點擊鏈接進入,觀看知識點講解并完成相應的練習。
通過在線平臺中的練習,教師能夠快速、有效地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在課前對教學形式和內容進行調整。
Step 1:Before class,present what students did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data.
打開問卷網(http://www.wenjuan.com/s/6bQzMz/),展示之前學生練習的統計數據,并對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
【設計說明】學生聽教師對集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的講解,對自己做錯的題目進行訂正,對自己做對的題目加深印象,讓理解有困難的地方變得清晰。教師通過及時反饋,集中講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Step 2:Play a short game to help students review the names of the month.
教師先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說出月份和序數詞,熟讀、鞏固表示月份的詞匯,為接下來日期表達奠定基礎。接著,教師追問:“Do you know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初步教學與月份對應的序數詞。在學生讀出月份及序數詞時,教師結合語音練習,使其準確把握重讀與非重讀音節。
【設計說明】幫助學生掌握月份和序數詞的單詞,并利用語音練習掌握其發音。
Step 3:Have students listen to 2a and repeat it.At the same time,present the pithy formula about how to turn the cardinal numbers into the ordinal numbers.After students finish reading the ordinal numbers,play the view,let them master them better.
【設計說明】根據需要,將教材2a放在1b前面,這樣在聽1b時就輕松多了。然后,讓學生看口訣,讀口訣,聽口訣,自編“快板兒”找到互變規律,高度集中注意力,為1c自由對話作鋪墊。
Step 4:Listen to 1b and number.
Activity 1:讓學生聽第一遍錄音,整體感知三組對話的語境,并完成1b任務。學生完成后,說出依據。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抓關鍵詞的能力。
Activity 2:讓學生合上書,聽第二遍錄音,記錄更具體的信息,即Linda、Mary、Mike三個人的生日,包括月份和具體日期。為了便于學生記錄,教師教授12月份的英文縮寫形式,即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
【設計說明】該任務要求學生在頭腦中將月份及表示日期的序數詞建立聯系,訓練他們在聽力中做筆記的技巧。
Activity 3:讓學生聽錄音并跟讀對話,提醒他們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教師板書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Linda?My birthdayis on May 2nd.
When is your birthday,Mary?It’son January 5th.
When is your birthday,Mike?My birthdayis on June 3rd.
【設計說明】通過下畫線提示學生回答日期的兩種方法。
Activity 4:讓學生兩人一組練習1b對話,然后請兩至三組學生表演。
【設計說明】主要關注學生語言的準確性。
Step 5:Present the structure of date,and teach students to express more dates.
Activity 1:教師示范日期的結構,播放錄音并帶讀,讓學生根據漢語日期寫出英語日期。
表達具體日期通常為“月份+序數詞”,月份為專有名詞,首字母必須大寫,日期可以是序數詞,也可以是基數詞,如6月8日可以寫為June 8th或June 8。英語中表示具體年、月、日的方式通常有兩種“月+日+年”或“日+月+年”,年份要用逗號隔開,如2012年11月30日可表達為“November 30th,2012”或“30thNovember,2012”。
【設計說明】用序數詞表達日期的難點在此得到了突破。
Activity 2:Turn into more dates.
課堂上教師檢查學生理解與記憶口訣的情況,再次提供進階練習(http://www.wenjuan.com/s/nEnARn/),強化重點。最后,將課前與課中所反饋的數據進行對比,并用餅狀圖呈現出來。
【設計說明】幫助學生理解并記憶口訣,寓教于樂。
Step 6:Listen to 2b again.Match the names,months and dates.
Activity 1:讓學生聽第一遍錄音并完成2b活動。聽前,教師引導學生看圖并提示對話語境:教師在詢問學生生日的日期。聽后,讓學生說出四個序數詞以核對答案。
Activity 2:播放第二遍錄音,讓學生完成2c。聽前,教師提示學生:錄音中與教師直接對話的只有埃利斯(Alice)和艾瑞克(Eric),為什么會出現另外兩個學生弗蘭克(Frank)和簡(Jane)?學生不僅要留意聽埃利斯和艾瑞克的生日,還要抓住不在場的兩位學生弗蘭克和簡的生日信息,所以在聽的過程中要特別關注代詞my、his和her及其相應的日期信息。
Activity 3:教師提問:“When is Alice’s birthday?When is Frank’s birthday?When is Eric’s birthday?When is Jane’s birthday?”讓學生兩人一組回答并說出依據。
Activity 4:首先就聽力內容提問學生:“Is Frank in the classroom?/Can you line up by their birthdays from the youngest to the oldest?”然后讓學生聽錄音并跟讀,提示他們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尤其要注意所有格的發音。教師提示學生所有格的用法及其發音,并在黑板上呈現。
【設計說明】聽力練習重視聽力訓練的過程性和漸進性。教師先讓學生看插圖并提示聽力材料的有關內容,然后整體理解聽力內容,核對預測。聽力活動從直接聽取相關信息到整合信息,再到梳理核心句型,活動之間環環相扣,小步推進,螺旋上升,體現了語言學習規律。同時,在聽中很好地將看插圖預測聽力內容和通過關注代詞整合聽力信息的策略有效融入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理解和運用策略。
Step 7: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教師要求學生使用目標句型“What’s the date?When is your birthday?When is your party?”進行Pairwork,并形成相應的報告。教師設計Choose me游戲,檢查學生對目標語言的習得情況并形成報告。
Activity 1:Make a conversation.
Bill:Hi,Alan.Happy birthday!
Alan:Thank you,Bill.
Bill:So,how old are you,Alan?
Alan:I’m twelve.How old are you?
Bill:I’m thirteen.
Alan:When is your birthday?
Bill:My birthday is in August.
Alan:Well,will you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Bill:Oh,yes.When is it?
Alan:At three this afternoon.
Bill:OK,great.See you!
Activity 2:Make a survey and give a report.
It’s December 8thtoday.It happens to be my birthday.I’m thirteen years old.Mike’s birthday is on April 2nd.And my mother’s birthday is on November 9th.I often invite my friends to my birthday party.We eat the birthday cake and lots of delicious food.After the dinner,we sometimes go out to skate.But Mike usually flies kites.We are all very happy.
【設計說明】聽后活動安排了有梯度的“說”的活動。首先,教師設計控制性活動,要求學生聽并跟讀月份和序數詞,模仿、重復和吸收。其次,通過整體感知三組對話(1b)語境,培養抓關鍵詞的策略。最后,教師設計開放性任務型活動,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互相詢問,談論自己、同學、朋友的生日及派對情況,并小組合作形成相應的報告。被選中的小組表演對話或陳述小組報告。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目標語言進行角色扮演,從而學以致用。特別是學生根據自身實際運用目標用語編對話、寫報告等,在活動中增進了了解與友誼。
一個嘗試。教師嘗試將資源模塊化。每一個基礎知識點(基數詞、序數詞及其變化規律)、能力突破點(年、月、日的寫法與讀法;季節與月份的聯系;目標用語)、課后延伸點(年、月、日前面介詞的搭配;寫調查報告等)都是一個模塊,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資源模塊,教師則根據學情調整教法,使能力不同的學生都有收獲。
一個轉變。利用翻轉課堂,將原來需要在課堂中花大量時間講解的序數詞變化規律放到課堂外。利用即時的數據反饋、可視化的數據分析,不僅及時發現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還在課堂中利用活動與微課很好地解決了問題。
一個驚喜。自主學習任務單將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了規劃。學生通過預習,對課堂充滿期待,學習熱情高漲。
當然,本堂課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沒有教學生如何在資源平臺上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包。在“互聯網+”時代,如何讓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扮演好英語聽說課堂教學的“腳手架”的角色,有待教師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