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漢淼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郭小芬,黃亞文,陳芙
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的研究,是環??沙掷m發展的重要內容,尤其是低碳概念普及背景下,環境影響評價越來越受到重視。為進一步扎實社會與經濟發展基礎,協調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等關系,積極總結環境影響評價經驗,反思其中不足等,以此去提升相應的環境保護管理能力。尤其是在當下特殊環境發展環境中,環境保護的缺失引發一系列環保管理問題。加大對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的研究力度,科學梳理環保管理思路,在此基礎上,不斷增強環境影響評價的影響力,同時完善全過程環保管理模式,積累更多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經驗。
環境影響評價的研究,監測管理是核心。根據環境監測管理的指導,有序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積極整合監測管理數據,了解環境影響以及管理等情況,借此去調整與完善環境影響評價模式。環境監測管理是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準確性的基礎,以環境監測機構為載體,集中展開特定區域環境監測,以科學手段測試環境質量,了解環境情況,得到環境監測參數。環境影響評價需通過環境監測得以實現,并且分析環境污染情況,深層次了解監測區域動植物生長狀態變化,這些都為環境影響評價提供了依據[1]。環境監測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監測手段多元化,化學監測技術、計算機技術、生物學監測技術以及物理學監測技術等,還會應用到高科技技術,根據環境監測評估具體情況,制定環境監測管理方案,綜合環境遙感與各方面監測,去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不僅如此,有效的環境監測管理,必須做到連續性,確保環境影響評價的可追溯性,連續的環境監測工作,為環境影響評價調查創造良好條件,打造有利的評價監測體系,準確捕捉環境中的細微變化,及時對環境問題或者是隱患等進行預測。環境運營同樣需要環境監測管理的支持,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的選擇與監測模式等都要以環境監測管理數據為依據[2]。環境影響評價的監測管理,對相關人員的專業性與職業素養要求非常高,所有環境監測管理工作的開展必須提前準備,這是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效率的重要條件。
環境評價制度是指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前提,環境評價制度不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必然會出現無序、混亂的情況。目前環境影響評價研究力度加大,雖然各方面水平逐漸提高,但是環境評價制度方面始終是環境影響評價的短板。因為環境影響評價因素比較多,如大氣、噪聲以及水資源等,復雜多元化的評價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環境影響評價的難度,所以若沒有完善的環境評價制度引導,環境影響評價效率必然下降[3]。尤其是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關注度不斷提高,對系統的環境評價制度需求更加迫切,以環境評價制度去鞏固環境評價影響工作理論基礎。當然我國環境影響評價起步比較晚,各方面還處于探索階段,所以并沒有比較系統的制度體系,這樣一來就會造成環境影響評價中員工約束性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完成不理想,并沒有發揮出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價值,因此環境評價影響制度問題亟待解決[4]。
環境影響評價涉及很多內容,并且觸及范圍廣,多元化復雜的評價內容,必須有專業監測與評價研究技術,否則無法達到理想的環境影響評價目的。因為我國在這方面的經驗比較少,加上起步晚,很多技術掌握不夠熟練,特別是EIA技術,所以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難度大。目前我國大部分環境監測技術主要依靠引進,作為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環境監測技術必須符合本國國情才能發揮出最大價值。但是引進的技術與我國環境發展情況適配度并不理想,正因為如此,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進步緩慢。必須正視這方面的短板,積極從我國環境國情角度出發,對EIA技術深入研究與創新,適配我國環境監測工作,提高環境影響評價與環保管理水平[5]。
環境影響評價對工作人員專業能力要求極高,作為典型的科技工作,環境影響評價中會應用到大量環境監測技術,若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不到位或者是職業素質有待提高,都會對環境影響評價的準確性造成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存在不足[6]。尤其是專業知識更新不及時,團隊之間的配合度有待提高,對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需求,團隊處理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工作人員對環境影響評價與環保管理工作認識不夠透徹,甚至存在怠工現象,并沒有認識到環境影響評價對社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的重要意義。團隊中新鮮血液少,環境影響任務執行期間調查不到位,對于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或者是異常等預判性差,很多環境影響評價與環保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加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不完善,因此還存在部分工作人員以制度漏洞去謀私,不僅違反了環保管理的初衷,同時嚴重降低環保管理效率,弱化團隊的合作力,引發一系列問題[7]。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中,公眾參與度低同樣是常見問題。環保管理工作并沒有某一個部門或者是團隊的責任,需要公眾積極參與。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生態環境的重要工作,若公眾參與程度不能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效率提高必然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全民環境保護背景下,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更應該鼓勵公眾參與其中,尤其是環保執行環節,通過公眾的主動參與,為環保策略的真正落地創造良好條件[8]。不僅如此,公眾參與環境保護,還可以發揮出監督作用,幫助公眾去更準確地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去了解環境破壞的危害性等,逐漸形成正確的環保意識。當然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都對專業性要求高,因此公眾參與的契機比較少。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出現公眾參與度低的現象,實際工作還需不斷探索,從多方面去調整與控制,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地高公眾在環保工作中的參與度[9]。
環境影響評價方案的制定,必須從整體性與全方面角度出發,但是又因為環境影響評價因素比較復雜,所以在實際執行中實施難度大,管理規劃也比較困難。這方面是全過程環保管理必須認清的現實,環境影響評價中,實際操作方面多元化,并且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去調整與變換,若這期間出現差錯,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就會出現爭議。環保部門需要企業的積極配合,并且做到理論依據充足,為后續工作開展做好準備。由此可以看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方案在執行期間必須保證執行力強,但是我國在環境影響評價執行力方面還存在很多需要加強之處。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中,涉及很多方面,如前期整改規劃設計、后期影響評價與環保監督等,阻礙因素不斷。加上各方面工作經驗缺乏,規章制度不完善等,導致很多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無疾而終。對此相關人員需要積極反思,就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保證環境影響評價方案真正落地實施,管理規劃科學到位等,為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工作實質性進步提供充足動力[10]。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必須打造完善的評價體系,并且進一步優化全過程環保管理模式,這是全過程環保管理目標實現,環境影響評價水平提高的基本前提。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的具體完善,首先必須明確環境影響評價目標,全過程環保管理方向,保證所有工作都圍繞著環境影響評價目標開展。其次是打造專業全過程環保管理團隊,制定專業人才去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任務。對監測管理制度等進行完善,確保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有序完成,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監測管理制度約束性得以強化。再次是科學滲透獎懲管理機制,去提高環境影響評價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且搭配示范效應,去改善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中的問題,強化全過程環保管理薄弱環節,從而發揮出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的真正意義。
針對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中的技術問題,積極總結環保管理經驗,不斷創新環境影響評估技術,真正做到以先進的環境影響評估技術提高環境影響評價的準確性。尤其是人才強國發展方向的明確,為環境影響評估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利條件,并且明確了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未來發展方向。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數據要求嚴格,很多監測任務需通過實驗方式完成,并得到相關數據后進行整理。積極創新環境監測實驗技術,針對監測對象的不同去選擇監測技術,真正做到土壤、濕度、空氣以及水等全方位管理。環境影響評估技術的創新,實際實施中需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是加大科學技術投入精力,科技的升級是環境影響評估技術創新的基礎。第二是重視高新技術人才的大力引進,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情況,持續增加研究經費,對于典型性技術人才給予更多精力,借此去保證其工作積極性,同時發揮出示范帶頭作用。第三是緊密聯系高校,通過組織招聘會的方式,吸引更多人才的關注,滲透智能化元素,組建專業、智能的環境影響評估技術團隊。第四是積極學習其他先進環境影響評估技術,因地制宜地應用到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為環境影響評估技術的創新提供更多參考。
打造專業環境影響評價及全過程環境管理團隊,是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發展的必要任務。專業團隊是保證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專業性的根本,是環境影響評估技術應用的前提。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專業性要求非常高,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及全過程環保管理工作需要,制定更完善的人才選拔體系,積極講解環境影響對社會發展與環境發展的變革性意義。作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的重要影響因素,聘用專業人員毋庸置疑。專業人員的聘用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專業性的保證,具體需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首先,合理設置全過程環保管理人才招聘門檻,確保招聘的人才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
其次,打造嚴謹的工作考核制度,定期組織環境影響評價培訓,合理安排環境影響評估任務,及時對工作人員進行全方面考核,借此保證環境影響評價專業人員的工作效率。
最后,除基本專業培訓之外,為環境影響評價人才提供更多深造與學習的機會,組織國內外技術交流活動等,提高專業人才的專業性與責任心、應變能力等,能夠更好地處理各種環境影響評價或者全過程環保管理異常情況。
進一步完善環保驗收環節,這是全過程環保管理必須重視的內容。環保管理中環保工作的完成,需以環保驗收為準。組織專業人員成立環保驗收隊伍,及時對環境保護項目展開監督與檢查,確保所有環保工作均達到環評要求,并且滿足環評復批條件。環保驗收環節是把控全過程環保管理質量關鍵,環保驗收必須做到所有驗收細節處理到位,驗收流程緊密銜接。根據環保驗收相關規定,對驗收中的不合格現象及時處理。驗收中存在與環境影響報告書不符的情況,根據環保要求予以調整。污染排放物與環境保護規定有出入,必須重新處理后再次驗收審批。排污許可管理相關環保項目,分別進行無證排污調查與規范排污調查等。提高環保驗收的重視,明確環保驗收的職責,不斷解決環保驗收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更規范地完成全過程環保管理驗收工作。
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工作發展中,除了環境影響評估技術創新以及環保驗收工作完善之外,還需要注重運營環境管理。因為環保管理工作中,環保人員的配備企業居多,環保部門少,根據這種情況,必須從運營環境管理角度出發,去明確環境管理主體與責任,所以需加大運營環境管理力度,以此去保證環境影響評價創新策略真正落地。從企業角度來講,所有生產管理都必須依據環保部門提出的排污許可制度開展,真正做到所有生產過程都符合環保管理相關制度。不僅如此,還要設置在線環保監測設備,隨時了解環保信息,方便企業環保管理。從環保部門來講,制定完善的環保引導與管理體系,安排專業人員定期進行環保管理監督檢查工作,及時對環境進行影響評價,對于違反環保規章制度的行為嚴格懲處。以環保部門與企業為載體,更好地開展運營環境管理工作,提高全過程環保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環保管理工作中,環境影響評價非常關鍵。我國環境管理力度不斷加大,并且環保管理意識增強。當然在實際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整體上環保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及全過程環保管理中,受到影響因素多元化與環保管理工作實施阻礙多的干擾,環境影響評價方案實施困難。專業人才缺失、管理制度不完善、公眾參與度低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實踐工作中積極解決。對此必須明確環境影響評價創新方向,及時制定更完善的管理制度,打造專業技術團隊,創新環境影響評估技術,加大運營環境管理力度,提高對環境工作驗收重視等,借此保證環境影響評價方案與全過程環保工作真正落地,科學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順利完成環境影響評價任務,達到全過程環保工作水平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