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大海
我們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校訓作為學校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體現著學校的辦學思想,含蘊著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具有喚醒、凝聚、感召、激勵等積極作用,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過程中,其地位十分重要。書寫新時代語境下的教育篇章,發揮好校訓的育人功能,我們需要進一步理解和傳承校訓精神,堅定教育初心;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發展其內涵。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中學(以下簡稱“順德一中”)秉持“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身”的樸素“四會”校訓,致力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核心素養。
順德一中歷史悠久,建校至今已111年,五易校址而初心不改,擔當發展圖強使命,作育社會棟梁。1984年9月,在新學年的開學典禮上,時任校長潘甲孚正式提出“學會做人,學會讀書,學會辦事”的校訓。1989年,當時的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來順德一中視察工作,建議在此三個“學會”后再補充“學會健身”。1991年,時任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來校視察工作,他建議將“學會讀書”改成了“學會求知”。至此,“四會”校訓正式成型。
“四會”校訓
1993年,順德一中人對“四會”的內涵作了更加細致的闡釋。“學會做人”,就是要求學生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要有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獻身的抱負,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學會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與教師、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學會求知”,就是要求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改善學習方法,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學會在老師引導下,發揮自己的判斷推理能力,主動攫取書本中的文化知識。“學會辦事”,就是要求學生從小培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學到一些組織能力、工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學會健身”,就是要求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掌握正確的健身方法,培養毅力,鍛煉體力,以健壯的體魄完成學習任務。
順德一中“四會”校訓的四個維度指向教育的基礎性、全面性、普適性,與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1995年提出的21世紀教育四大支柱——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高度契合,關切未來終身學習的需要,銜接人的當下學習與未來發展。
當前,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外部競爭愈發激烈,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眾多,未來的社會發展需要更多創新復合型人才,學校教育面對著一系列機遇和挑戰。在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等大背景下,“四會”校訓內涵的承傳與發展,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應有之義,也是時代賦予的使命。順德一中圍繞“四會”校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學會做人”具有教育的終極意義。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會做人”是社會評價人才的基本標尺。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青年一代責任在肩。今天,我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按照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會做人”校訓指向的就是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們高揚思政旗幟,學習黨史國情,上好“開學第一課”“書記黨課”“校長班會課”;關注民生國運,組織游學研學,實施結對幫扶,支援貧困山區;選樹道德典范,分享優秀校友、社會賢達捐資興學的故事;學習優秀人物,講好青年勵志故事,用成就“個人夢”匯聚“中國夢”的案例鼓舞青年;設置多個平臺,組織真人圖書館、生涯游園會、職業博覽會……引導廣大學生感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樹立“強國有我”的遠大志向,這是順德一中“學會做人”校訓的時代敘事。
“學會求知”關注學習的深層動力乃至動力源點。當前,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對學習目標與內容、教學組織與學習方式、評價建議等均有具體指引,“引導教學”的作用十分明顯。《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鮮明地回答了“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因此,“學會求知”校訓要求連接新課標和新高考兩端,指向的是更新學習觀念,打牢知識和能力基礎,關注過程和方法,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復雜問題,培養應變創新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我們以跨學科融合、跨文化傳播、跨媒介交流的思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互聯·深度”課程體系,讓學生學得更靈活、更廣闊,思考得更主動、更全面、更深入。學校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志愿等選科走班,激發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建設“三院”——鳳山書院、九章書院、少年科學院,打破行政班級建制,依托平臺開展項目式學習研究;夯實“四基”,以閱讀、書寫、運算、表達等四項基本能力為底層邏輯,滿足學生對各種學習生活情境的基礎需要;配套“五個一百”工程,舉行不同領域的主題報告會,鼓勵學子全面發展,涵育好學之風;舉辦閱讀文化節、科創文化節、社團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延展學習時空,于臺前幕后展現學生自主合作精神;組織數學建模比賽,舉辦地理研學活動,開展生化課題研究,形成模擬政協提案,創辦學生超市……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發現問題,開展深度學習。這些都是順德一中“學會求知”校訓的當下實踐。
“學會辦事”即要指導學生注重實踐,適應環境、處理問題,提升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學會有序管理工作任務和人際關系。“學會辦事”要求學生留意身邊事,關心天下事,保持敏銳性、眼里有事,如此才能做到有效干預和妥善處置;在處置過程中,要求具備全場景應對、全方位調動、全過程參與的能力;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時要慎獨謀事,有時要合作成事,勇于面對壓力和挑戰,敢于接受挫折和失敗,能通過思考研判、組織策劃、調度平衡、溝通交流、動手實踐等綜合解決問題。
我們提倡讓學生“站在學校的正中央”,最大程度地實現學生“自主自為”,放手讓學生去體驗、去實踐,去學會辦事、增長才干,而教師則主要發揮指導和保障的作用。在各種崗位鍛煉和活動體驗中,學生們自主組織策劃、操作實施,從日常的國旗班訓練到專項的積極心理品質游園會、從班級的生日會到全校性的體育藝術節,都能看到學生自主自為的身影。學生在志愿服務、愛心捐贈、飛鴿傳書等活動中,提升自己;在家務勞動、食堂幫廚、設計“最美教室”等勞動主題下,鍛煉動手能力;在組織領袖訓練營、校長接待日、模擬提案大賽等活動中,保障自身權益,運思學校發展……
“學會健身”是幸福人生最重要的基礎,是對家庭、社會、國家擔當盡責的起點。體育修德、啟智、育美、健心,對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健康的體魄是自我實現、持續奮斗、服務社會的基礎,為學生一生發展奠基。學校對學生身體的關注程度反映出對生命、對生活的態度。順德一中傳承“學會健身”的校訓,指向的是師生有健康的身體和必要的運動,更強調他們要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終身鍛煉的習慣。
我們每周每班開足兩節體育課,每天保障上午、下午各半小時大課間運動;體育場地和健身設備有序分布,靠近學生;引進深受學生喜愛的棒壘球、冰壺運動,組織教學、班級比賽;開展體育選項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一項健體技能和興趣愛好;推出“三年一千里,一起向未來”跑步健身計劃,培塑師生勃發奮進的姿態……我校學生田徑隊、游泳隊、足球隊刻苦訓練,他們的奮斗拼搏精神、彰顯出的體育競技之美,鼓舞、感召著師生。順德一中女子排球隊更是在全省奪得九連貫的好成績。校園內張弛有致,動靜相宜,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需要深入領會和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把握校訓核心要義,尋求更廣泛的文化認同,續寫校訓文化育人的新篇章。
校訓在不同時期的的具體內涵闡釋有所不同,但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校訓蘊含著一脈相承的價值內核。順德一中“四會”校訓的內核是——為學生,看長遠,打基礎,向未來。這其中融合了堅定的教育情懷、溫暖的人文關懷、理性的哲理思辨等。這是學校辦學宗旨、歷史文化底蘊的生動體現,也是學校承傳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因此,我們要在全面、全員、全程育人中發揮校訓文化的積極引領作用,深刻理解校訓的價值內核,形成師生統一的精神追求和行動指南,團結師生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四個“學會”的主體是學生。我們強化讓學生站在舞臺中央的觀念,一切工作服務于“育人”。近年來,我們成立學生成長指導中心,梳理出高中生涯任務清單,明確高中階段學生的成長目標和達成路徑,使高中學習生活充滿方向感和效能感;我們組建學生領袖聯合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服務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我們用學生、校友的案例,以身邊的榜樣開展教育,讓抽象、凝練的校訓有更加具象生動的表達。我們突出“知行合一,體驗內生”的主張,營造啟發性的教育氛圍,突出自我管理的課程內核,注重反思內驅的教育閉環設計,環環相扣,由外而內,從面到點,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不斷覺醒,使反思內省成為一種常規安排和師生認同的學習方式。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家庭教育要為孩子系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要和學校教育、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家長觀念、家庭氛圍、養育方式等對孩子的價值塑造至關重要。我們長期積極開展協同育人工作,建設規范化家長學校,組織專題教研活動,完善家長學習課程;舉辦普適性的專題講座,組織針對性的家教沙龍,線上線下為家長答疑解惑;推行全員導師制,利用假期、開學前等關鍵節點,開展全面家訪活動。我們成立順德一中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一方面通過多種方式推動父母學習,多渠道傳播家庭教育知識,實施家庭教育課程,推廣優良家庭教育文化,形成教育共識;另一方面,面對家庭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梳理家長需求,分析制約因素,積極介入,支持父母對孩子的價值塑造。
順德一中教育集團成立于2018年,如今已初具規模。集團成員校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教師隊伍、辦學資源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緊密共享,建設合作共贏的學校發展共同體。“四會”校訓底蘊深厚、內涵豐富,作為文化靈魂統領著集團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在促進統一管理、共同發展的同時,也促使集團成員校產生更強的文化認同,增強了集團粘性。依托集團辦學成果,逐漸形成的小、初、高一體的文化標識,也將在師生、家長、社會中產生良好的品牌效應,進一步發揮教育集團的輻射影響作用。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號角。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順德一中落實落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刻理解“五育并舉”的教育思想,牢牢把握文化育人的基本規律,矢志達成“時代新人”的目標要求,圍繞辦學宗旨和“四會”校訓,開展系列教育教學實踐,通過發現校訓的教育初心,發展校訓的時代內涵,發揮校訓的育人功能,加強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促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