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應用技術學校 施興華
若專業課的作用是教導學生能熱愛專業、熱衷動手,那么專業課中的思政教育則是教會學生為誰學習、為誰動手。課程思政教育要從第一堂課抓起,教師應從大處、高處、遠處講汽車專業,將汽車專業課程與中華民族和學校的發展緊密結合,在各章節把德、智、體、美、勞有機滲透融合,切忌生搬硬套、枯燥說教,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結論,自己愿意主動相信,自己最后自覺改正。
課程思政必須講政治,要把黨和國家的辦學方針、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的論述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全部滲透在其中,做到大道理和小要求相結合、國家事與自己事相統一、重改正與求進步相協調,教師以自身高尚的人品、淵博的學識、飽滿的熱情吸引學生主動跟隨,講學生聽得懂的話、講學生愿意聽的話、講學生渴望聽的話,在不知不覺中潤物細無聲、育人入心中。
(1)親師信道。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老師,中職學生所處年齡段叛逆,但又可塑、可親,一個善做思政工作的教師特別重視讓學生親之、信之的第一形象,為信其道縮短心理上的距離。
(2)進步導向。讓學生在行為上追隨老師,只有無條件相信,才可能有毫不猶豫的行動,愿意接受老師的進步要求,及時糾偏、糾錯,教師要有任何改正都是進步的耐心。
(3)由淺入深。讓學生循序漸進提高,從最簡單的道理講起、從最易懂的事物說起,然后逐漸深入,使其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能夠學會反思,走向社會后無師自通、一看就懂。
(4)由近及遠。讓學生可感可鑒提高,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用課堂事引導課堂人、用專業事感染專業人,在此基礎上把個人與國家、私事和公事、眼前與長遠、現在和以后有機結合、密切關聯。
(5)由小到大。讓學生積少成多提強,教師要堅信量變一定會引起質變,決不忽視,或者藐視學生的點滴進步,同樣也不能無視學生的微小錯誤,無論思想表現,還是專業方面,要重小、研小、管小。
有了思政目標后,實現目標的手段是否融合、管用、有效,就顯得非常重要。融合強調時機和切入點,講到某項技能、某個知識點、某個原理時,融勞動要求、創新精神、創造可能、成功意識于其中,讓學生行動、觸動、感動。注重學生當下接受能力、可接受程度、可實踐力度,讓學生感受到可用、能用、好用,不能太虛、太空、太遠。有效追求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明顯感知學生眼神在發亮、討論在主動、提問在增多、態度在轉變,那么你的教法、做法就變成了學生的想法、辦法,下文所列舉的方法就是一種有效實踐和探索結果,充滿汽車專業課程特點和特色。
(1)對比法。從中國汽車工業史、汽車專業發展史,到課程變化史和我們國家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保持同步、同向,汽車專業教師要尋找其中的故事、歷史、案例,在合適的時間地點,以最佳的形式進行展現,使汽車專業同學為我們的國家及汽車工業而自豪,為自己從事汽車專業學習而自信。
(2)美學法。大到美的世界、美的環境,小到美的車、美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還是教師學生,基于愛美這個共同點,可進一步講清美是需要創造的、勞動的、保護的,再結合汽車的造型、汽車的材料、汽車的顏色是如何經過汽車制造工人師傅、各種設計者的艱辛勞動而成,還可借題發揮延伸到真、善和美的關系,美要靠真來支撐,更要靠善來發揚,可借機點評學生在對汽車學習、實踐過程中是否有不美的行為,讓美的行動體現在方方面面。
(3)榜樣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各種榜樣人物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2021年黨史教育中的由榜樣產生的精神譜系,正在產生無窮的精神力量,這其中就有很多和我們汽車工業有關的人物,如一汽紅旗精神、二汽東風精神、陜汽的重汽精神,所有精神都是在勞動中產生并發揚光大,因此在日常實習實訓中,要全面滲透并培養學生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
(4)服務法。面對當下中職學生服務意識淡薄、服務行為欠缺、服務行動遲緩,各專業課教師要充分發揮班團干部和骨干分子的作用,一方面協助教師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另一方面帶領同學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以此為契機,提升全班同學“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服務意識。
(5)規則法。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全面建設的新時代,前所未有地持續加大國民法治思維、法治意識、法治行為教育,要求黨員依黨規黨紀活動,其他公民依法依規行動,任何人在法的面前無例外,這些對職業學校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法制“空白”,盡管一直開有相關法律課,但遠遠不夠,汽車專業課教師應通過對各機構、總成拆裝的先后、擺放的位置、調整的主次、裝配的順序進行“講規矩”反復訓練,使講規則成為自覺習慣。
(6)團隊法。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強化團隊合作共事教育,汽車專業教師可從各種專業課中隨便找出系統、機構、總成、零件等的不協調將相關系統無法正常工作。
(7)引導法。21世紀對世界上各行各業都提出了全新要求,知識更新、思想激蕩、觀念沖突、技術迭代、危機挑戰等,讓地球人強烈感受到這確實不同于20世紀,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汽車專業教師,面對汽車界同步融入這個大世界的現實,應從多方位、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要逐漸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世之大者”“國之大者”“人之大者”,走向社會后要學會主動從高處、大處、全方位看人、看事、看物。
(8)放手法?!胺攀职l動群眾”是共產黨人群眾路線最成功的一種實踐,借此解決了幾千年遺留下來的不可能解決、不愿意解決的大問題、老問題,如土地改革之斗地主、南泥灣之大生產、各種戰役之大支援、社會主義之大改造等,這是黨對人民群眾的充分信任、充分發揮,完全激發了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建黨、建軍、建國活力,汽車專業教師在各種實習訓練中不能包辦代替過多,在進行任何拆裝中講清方向、重點、難點、步驟,然后放手讓學生去拆、去裝、去調,逐漸讓學生養成敢于動手、自信動手的好習慣。
(9)激勵法。當下華為、小米、百度、索尼等非汽車人士造汽車成為一種新勢力,激勵、激發、激動了多少人的心,汽車并不神秘、汽車并不難造,特別是美國馬斯克之特斯拉橫掃世界,成功進軍中國,更讓人想起了中國的李書福,這些正在發生的故事為汽車專業各教師提供了數不勝數的“一切皆有可能”的神話變現實案例,面對現在迷茫的當代職校學生,專業教師喚醒、催醒、警醒學生的責任非常重大,更多給他們加點油、加點勁,助力勇敢并向前方。
(10)差距法?!皼]有對比就不知差距”“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盡管因對比和比較而讓人有痛楚和傷心,但這一切會引起有追求者的本能反應和正常警醒,職業學校教師可充分運用學生在汽車專業各門課程的所思所想、實際表現、真實情況,結合某個領域、某個方向、某個技術及時讓學生知道自己與社會、與技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多遠、多弱,“不下猛藥難以治重病”,讓學生“知恥而后進”。
(11)表揚法。成功的孩子大多數是家長表揚出來的,失敗的學生同樣是在各種教師的批評中形成的,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受到外界尊重,若成常態化,這個人不成功都不行。因此各專業課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是奔著專業、向著技能來讀職校,抓住學生的任何點滴進步要快速表揚、經常表揚,哪怕一小點技能進步,就是在作業本封面上寫了校名和教師,都要鼓勵,使之固化并延伸。
(12)糾錯法。對任何一種錯誤,無論大小都要辯證看待,若知錯不糾、知錯不改,那就是真錯,若把錯誤當做發現問題的載體、暴露問題的渠道,并且迅速改正,那么就是進步。作為汽車專業課教師,每次實訓、每次作業、每次教學都會發現學生很多問題,我們一定要“轉危為機”,把錯誤變成教育機會,讓學生敢于并善于正視各種錯誤。
課程思政本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幾千年前春秋時代就把課程與思政、人生與學業、知識與品德之仁義禮智信高度融合,在新時代的當下又再強化思政教育,表明黨和政府對教育的思政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有更高、更新要求,作為教師回歸教書育人一體、教書育人并重,無非就是不忘教育之本心、教育之初心的教育真本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