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仁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刻,支撐經濟發展的內在因素發生結構性變化,消費需求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我們需要審時度勢,推進與中國第二個百年目標相適應的消費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增長以投資和出口為主要拉動力,這是與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實施趕超型經濟發展模式相關聯的。2021年我國人均GDP已達1.2萬美元,按照國際經驗,當一個國家達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消費需求會快速增長,而且經濟越發達,消費拉動力越強,凡是發達國家,無一不是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目前,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家庭消費在GDP中的比重均超過50%,再加上政府消費,社會總消費超過70%。韓國等二戰后起飛的國家家庭消費達46%,社會總消費達65%。而我國目前家庭消費所占比重不到40%,社會總消費只有55%。從這些數據看出,今后我國消費需求增長還有很大空間。
中國有14億人口,這是全球最大的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也是黨中央根據國際風云變幻的嚴峻形勢,經濟全球化出現逆流的情況下,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依托。積極推進消費需求健康發展,不僅從短期看可以對沖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國際市場的需求減少,而且從長期看可以重新調整投資、消費和凈出口三駕馬車對促進經濟增長的關系,培養中國在走向現代化過程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內生動力,進而順利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提高消費水平,增強消費需求拉動力,是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內在要求。從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看,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的生活,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最終目的,也是我國各項經濟政策“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體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過程中,我們必須緊緊圍繞這樣一個目標,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形成消費需求拉動與生產投資互動,形成強國與富民有機結合的發展格局。
總體來看,最近一些年我國消費總量有了長足發展。2021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4.1萬億元,增長12.5%;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萬元,比上年增長13.6%,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13.6%,遠高于經濟增長速度。消費需求拉動相對投資需求和凈出口需求來說,比重也有所提高,消費結構也有較大變化,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1.06萬元,比上年增長17.8%,占消費支出的比重提高到44.2%,說明消費結構有了一定程度的優化。但是,與當前我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
家庭消費的增長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收入水平;二是消費傾向。目前,我國城市居民的收入盡管有所提高,但相當一部分家庭收入還未達到支撐消費水平持續提高的程度。從收入分配結構看,我國目前尚未形成中等收入群體,而按一般規律,只有這一群體才能夠支撐消費總量的持續穩定增長,帶動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目前我國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問題也是制約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因為高收入群體隨著收入不斷增加,會產生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問題;而低收入階層的消費力又很有限,不足以形成消費需求拉動。
現在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并不是一個短期問題,而是持續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也包括消費行為。主要因素是信心不足,由于就業的不穩定、收入水平的下降,再加上商品流通阻斷,消費環境受到限制,使消費水平提高受到很大影響,許多家庭除了基本吃穿用消費外,其他各類消費,特別是高檔消費,能拖就拖,能減就減,能免則免。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多點散發影響,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負增長(-0.7%)。
從國際經驗看,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不僅要靠常規性的消費增長,而且要靠周期性的消費更新換代,產生新的突變性的消費增長點。比如日本戰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產生一次消費革命,已經產生了四次消費革命。這種消費變革的動力,一方面來自于需求側的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的進步;另一方面來自于供給側的企業創新,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對消費者的引導。可以說有什么水平的消費革命,就會有什么水平的技術創新,也就會有什么水平的現代化。在這方面,我國目前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前景還不很明朗,動力也不很強勁。
消費拉動經濟完全是一種市場行為,需要一種健全的市場環境,包括全國統一開放的消費大市場,暢通的商品和服務流通渠道,公平公正的價格形成機制,確保商品勞務質量和安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市場監管體系。目前看來,這些改革還有一定差距。另外,涉及消費結構調整優化,一些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運用,需要政府提供基礎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供給。比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站、加氫站建設,自動駕駛汽車運行需要的交通法規建設等,這些外部環境建設也是當前的短板。
鑒于消費拉動在新形勢下的特別重要性,我認為應該把消費發展作為一個整體戰略來研究和部署,主要應當有如下重點內容:
一是明確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消費與投資、內需與外需的比例關系,以及消費需求拉動經濟主要目標和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
二是全面實施改善民生、鼓勵消費政策,包括實施就業優先的政策,進一步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創新創業,加快中等收入群體的形成,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福利制度建設等。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穩定消費預期,包括進一步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盡量避免經濟運行的卡頓現象,減輕對企業經營和居民生活的影響,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對疫情中歇業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及其失業人員給予有效救助,以恢復消費者信心。
四是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引導消費觀念不斷進步,加快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培養新的消費增長點。
五是不斷深化市場體系改革,進一步優化消費發展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