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基礎課,是一門工具課。數學教學的目的在于教會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能夠去解決實際問題,為此,初中階段,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形成用數學的意識,這就需要教師采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并在實踐中對課堂教學效果做出可行性的檢查和評價。
基于以上所述,初中階段,數學教師就要從思想認識方面予以高度重視,要明晰數學課堂教學的目的,通過鮮活的事例讓學生了解數學就在身邊,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通過講解古代歷史中中國杰出的科學家的事跡,讓他們了解我國在數學方面無與倫比的成就,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由此,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不僅如此,在具體的數學教學環節,我和同事們還通過一個個制作精美的課件,一節節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美,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奇妙之處,從而讓他們能夠發現數學的無窮魅力,能夠感悟到數學的美,從而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愉悅,而這些又能夠形成數學學習的熱烈和諧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中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進行數學學習,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更主要的是還包括學生間的交流和學習,簡而言之,數學教學活動要恪守“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
時代在發展,知識在更新。教育教學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數學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變化,發揮好自己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更新觀念,立足于創新,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使教育教學方法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加聯系生活,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在進行平行四邊形判定課堂教學時,我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推理,由此加深對理論的掌握和理解。我首先讓學生拼出平行四邊形;接著,問詢學生能不能用理論來解釋拼圖是正確的;最后,問詢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拼圖和理論解釋有什么體驗和想法。就這樣,學生在“設計——動手——驗證——論證”等環節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提升了自己的思維水平。
沒有動機就無法產生積極性,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初中數學學習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強烈動機,從而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習每一個知識點時,我會讓學生自己主動給大家伙講述一下我國科學家在這一領域的突出貢獻,講一講科學家是怎樣進行科學研究的,說一說這個公式或者定理給人類做出的貢獻,學生在講述中得到了很多的啟迪,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教學中,我還讓學生自己到講臺進行手繪圖形,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更主要的是,在教學中我根據數學學習內容我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始終有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態,從而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強大動力。
愛因斯坦一直強調,想象遠遠比理論知識重要,在他看來,想象能夠包含整個宇宙。數學需要想象,數學離不開想象。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想象,因為科學的想象能夠有效減少問題解決的時間,能夠讓學生激發思維的火花,能夠善于發現新問題,尋找到新的思維途徑,能夠創造出新的理論。為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要掌握好基礎知識,要有熟練的基本技能,要善于辨別區分表象,更主要的是在數學學習中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要勇于探索,在此基礎上,去進行大膽地想象,要善于動腦去進行創造性思維。教學中,我注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情,提出不同的要求,實施分組教學,這些有效的策略使得學生都有所收獲,能夠使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實踐證明,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夠對每個個體及時給予關注,促進因材施教,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全面性評價為主,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評價相結合,建立學生個人成長記錄,提高形成性評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形成一個人性化的課堂,促進學生全面、優質發展。
總之,初中階段,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形成用數學的意識,這就需要教師采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山東單縣勝利路實驗學校 帥仁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