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涵瑩 錢淑芳
新媒體時代下,微信公眾號成為許多媒體發力的一個新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具有影響力的公眾號通常有大量的追捧者。但也有一些公眾號發表的內容千篇一律,沒有新意,閱讀量慘淡。新穎標題的作用非常重要,新聞標題可以決定受眾是否選擇點開它,好的標題能夠促進播放量的提升,因此對微信公眾號標題制作的創新尤為關鍵。本文對如何制作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進行探討。
微信公眾號的新聞標題往往搭配關鍵詞,起到對新聞信息貼標簽的作用。通過貼標簽可以對新聞信息進行分類,受眾可以結合自己的喜好,閱讀相應的新聞信息。
微信公眾號的新聞標題經常運用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標點符號。應用問號和嘆號已經比較普遍,可以表達強烈的疑問或感嘆,增強標題的情感色彩。省略號也被大量應用在標題中。在傳統媒體時代,在新聞標題應用省略號的情況比較少見,隨著新媒體時代的持續發展,微信公眾號的標題制作也與時俱進,合理應用省略號可以調動受眾的閱讀欲望,起到設置懸念的作用。
微信的迅速發展,一定程度上與受眾的使用習慣有關。微信公眾號的新聞標題通常比較輕松活潑,可以有效吸引中青年受眾,提高閱讀量。
從當下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設計來看,應用雙引號的標題較多,超過了50%。同時,運用第一人稱代詞的約占70%。
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整體風格相對單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生產頻率過快?,F階段,新媒體發展迅猛,微信公眾號愈發繁榮,每天都會出現大量的公眾號文章。尤其是在某個新聞事件發生之后,微信公眾號會爭先發布相關內容,搶占報道先機。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微信公眾號運營者沒有充足的時間精細打磨新聞標題,出現模仿、復制等現象。
第二,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式?,F階段,有部分微信公眾號的新聞標題通常是套用模板,標題沒有新意,出現嚴重的程式化問題。
第三,微信公眾號的認證門檻較低,一些文字能力不高的人也進入了這一領域,導致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的制作水平參差不齊。
能體現微信公眾號特色的新聞標題,才算是好標題?,F階段,微信公眾號標題中標點符號應用相對頻繁,冒號、引號經常使用。但是一些微信公眾號的標題相對簡短,不適宜使用過多的標點符號。有一些微信公眾號的標題設計沒有新意,不能體現公眾號的特色,無法塑造品牌形象,品牌辨識度較低,最終使其影響力較低,難以與受眾建立牢固的黏性,因此,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必須加強品牌塑造意識。
優質的微信公眾號標題要體現語言的精練性,同時,具有良好的立意,體現出作者對公眾號文章的深入思考?,F階段,一些微信公眾號為了博人眼球,存在斷章取義、無中生有的現象,同時,個別微信公眾號還會隨意添加一些與實際內容不相符的圖片,擾亂了信息傳播的秩序。如果微信公眾號名不符實,就難以保證媒體的公信力,導致網絡環境烏煙瘴氣,會對社會發展產生不良影響。由“標題黨”引起的法律糾紛也時有發生。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微信公眾號運營者為了追求閱讀量,過于強化標題的娛樂性,出現了標題與內容不符的情況。此問題導致微信公眾號與受眾難以建立信任的關系,長期下去,受眾可能會出現厭倦心理。
此外,一些平臺過于重視內容,忽視標題制作,這種情況導致標題難以吸引受眾,使微信公眾號的內容難以實現高效傳播。
總之,制作微信公眾號標題不僅要抵制“標題黨”行為,還要防止套用模板,需要結合微信公眾號自身的特色,進行個性化制作,增強受眾與微信公眾號的黏性。
作為新媒體的代表,微信公眾號的受眾以年輕人居多,所用詞語也比較新潮。在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上加入當今流行的網絡詞語或“新?!保梢晕嗟氖鼙娙c擊并閱讀。網絡詞語是與社會上某些新事物、新現象緊密聯系的新詞語,可以代表一種態度、一種個性等。例如,“盤它”“奧利給”“凡爾賽”等。這些語言具有生動形象傳播的功能,不僅可以吸引受眾的關注,還可以加深其對新聞的印象。像“奧利給”以幽默的態度代表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結合網絡熱詞制作微信公眾號標題,可以增強微信公眾號內容的傳播力、影響力。
網絡新聞標題為了吸引受眾,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表達手段和語言形式。其用詞的準確性不僅關系到標題能否真實反映新聞內容,也關系到標題能否準確表達作者的觀點和立場。如今諧音、同音不同字等手法經常運用在微信公眾號標題中,如《美麗七月,我們邂逅黃岡“醉”美公園……》《藏不住了,“櫻”你而來……》。
所謂標題運用名人效應,就是把名人的姓名、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體現在標題中,增強說服力,促進受眾的點擊與轉發。比如《金庸筆下的不圓滿,終究是不能圓滿了》,金庸先生的離開帶走了我們的江湖夢,其筆下的武俠小說體現了快意恩仇,這一標題能夠引發受眾對金庸先生的懷念,容易產生共鳴。
受眾對數字更為敏感,比閱讀密密麻麻的文字更容易理解,數字能達到刺激視覺神經的效果,是吸引受眾眼球的關鍵因素。所以在微信公眾號標題中加入數字,可以提升受眾對內容真實性及客觀性的認可。如《從被拒30 次到月入5 萬的實習生,畢業3 個月買房,只因為他掌握了這個套路》,通過對“30次、5萬、3個月”這幾個數字的描述,刺激受眾產生好奇心,來吸引其點擊。再如《他做了12小時的工作,我30分鐘就做完了——那些你不知道的快捷鍵》,12小時的工作,30分鐘就做完了,這么高的工作效率已經體現在了標題中,從而更吸引受眾去了解。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人生故事,也愿意看他人的人生故事。標題故事性較強的話,會更有吸引力。通過講述一段故事,告訴你一個人生道理。比如《2 萬名老員工一夜被裁——人生不能只顧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2 萬名老員工一夜被裁”究竟發生了什么事?說不定這篇文章能指引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因此受眾會愿意點擊標題繼續閱讀。
一篇新聞能否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主要在于受眾對其接受程度。讓新聞信息通俗易懂,也是對微信公眾號運營者的一項基本要求。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的編輯也是如此,微信公眾號標題晦澀難懂的話,人們瞥一眼就過去了,根本無心點擊。
設置懸念的標題,可以讓人們在閱讀完標題后產生期待與遐想,不會像看死板的總結性標題一樣,沒有繼續點擊的欲望。懸念式標題一般有兩種常見的表達形式,一種是話不說完,用省略號,在轉折點戛然而止,讓用戶自己腦補,充分利用用戶的好奇心理;另一種是直接提出問題,以“為什么”“怎么去”“如何來”等類似語句開頭,或者先描述場景,再提出疑問。例如《美啦美啦!不看不知道,我的“李煥英”會這么美……》這篇稿件的標題,受眾看到后就會產生疑問,你的“李煥英”是誰?她長什么樣子?從而使人產生聯想和好奇心,點進去后才發現這篇推文展示的是媽媽們年輕時的照片。再如《18 歲的他,是如何白手起家身價千萬的?》,使受眾產生一種強烈的閱讀意向,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在微信公眾號題目編輯過程中要善于應用懸念式的標題方式,普通的陳述式的標題難以激發大家的點擊欲望,而疑問句的方式可以讓人在閱讀題目的同時進行思考,從而有效提升受眾的閱讀興趣。
以“掌上黃岡”微信公眾號為例,其依據自身定位設置了“黃岡關注”“黃岡城事”“黃岡快訊”“黃岡看點”等欄目,使受眾一目了然地通過欄目標題了解欄目下文章大致內容、宣傳方向,又便于對文章進行分類整合。受眾在需要查找相關文章的時候,直接搜索欄目名即可,省時省力。
在新媒體時代,任何媒體都需要重視受眾對信息的接受程度,因此,微信公眾號的新聞標題可以盡量生活化,通俗易懂,受眾在閱讀過程中,可以輕松理解新聞內容,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新聞標題越生活化,越能引起受眾的共鳴,可以有效提高公眾號的影響力。
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制作要在保證真實客觀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貼近受眾,推陳出新。
微信公眾號與傳統報紙新聞標題特點不同?,F階段,微信公眾號的標題上限已經達到了64 字。二三十字的標題已經比較常見了。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技術搜索關鍵詞,以獲取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長標題可以讓文章在搜索結果顯示的頁面更加靠前。同時,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閱讀速度也加快,有的人甚至一目十行,往往先閱讀網絡文章的關鍵詞,看到自己喜歡的關鍵詞,才會停下來進行精細閱讀。因此,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的制作可以結合現階段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多應用中長標題,呈現一些重要信息,提高文章對受眾的吸引力。
現階段,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微信公眾號的數量持續增多,人們的注意力被分散,媒體競爭愈加激烈。同時,微信公眾號的受眾大部分是中年和青年,嚴肅的內容和標題難以調動中青年受眾的閱讀興趣。中青年受眾更加喜歡輕松的內容。因此,在制作新聞標題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受眾的需求和特點,適當做出一些改變。
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標題往往是全文重點信息的高度概括。在新媒體時代,可以結合人們多用手機等移動設備閱讀的習慣,在制作標題的時候,多設置懸念,使用問號等標點符號,激發受眾的閱讀興趣,吸引受眾點擊標題,提高文章的閱讀量。
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必須與實際內容相統一,不能偏離主題,否則會給人一種故弄玄虛的感覺,受眾容易產生不良情緒。文題不符不利于微信公眾號的長期發展??傊趹靡蓡柧涫降倪^程中,應該避免出現“標題黨”問題。
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信息生產的主體是專業的媒體機構。當下,信息的生產主體多為新媒體、自媒體。這種情況導致信息生產的目的發生改變,人們希望通過信息傳播來拓展自己在網絡平臺的社交網。微信是根據人際關系建立起的平臺,在微信公眾號推送新聞信息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受眾的心理和情感,保證微信公眾號的內容能夠引起受眾的共鳴,拉近微信公眾號與受眾之間的關系。具體而言,在制作標題的過程中,要滿足受眾情感方面的需求,還可以以口語化的語言制作標題,增強標題的貼近性。除此之外,在制作標題的時候,相關人員需要關注社會熱點新聞事件,可以結合熱點事件,應用流行的網絡用語,體現標題的時代感?,F階段,網絡用語標新立異,受到許多人的青睞,具有較強的傳播力,因此,合理運用網絡用語制作標題,可以保證新聞具有較強的傳播效果。
標題是微信公眾號新聞的靈魂,而當前的很多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同質化嚴重,跟風趨勢明顯。一個新穎的標題,在一則新聞上可能發光添彩,但用到另一個新聞中時,容易造成閱讀疲勞。對當前普遍流行的夸張、耍怪的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模式,不少受眾產生了排斥心理。在這種情況下,保持自己的新聞標題風格就很有必要了,使新聞標題貼上自己的標簽,受眾看到某種形式的新聞標題,就會下意識地想到某家媒體,這樣可以形成自身特有的風格,打造品牌效應。
在新媒體環境下,大量新聞在網絡上涌現。如何起一個新穎的標題,提高新聞的吸引力,是每個媒體工作者都應該考慮的問題。微信公眾號新聞標題的制作,要結合微信傳播的新特點。當然,強調標題的創新性,也不能背離新聞的客觀與真實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