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精細化管理是班級管理方式之一,是增強班級管理質量的法寶。在實施高中班級管理時,班主任應以班級目標建設、班級自主管理、班級實踐活動、班級沖突管理為入手點,應用多樣化策略進行精細化管理。文章結合上述的四個入手點,詳細闡述了高中班級的精細化管理策略。
【關鍵詞】高中;班級管理;精細化管理;管理策略
作者簡介:冉秋莉(1987—),女,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天峨縣高級中學。
新課改提倡生本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以生為本,改進教學、管理方式,助力學生發展。班級是學生發展的重要場所,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尤為重要。班級管理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精細化管理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之一。精細化管理是以生為本,以班級各項管理項目為入手點,讓全體學生共同管理班級的管理方式[1]。
現有實踐證明,有效的班級精細化管理,可以使班級各項事務落到實處,推動班級的建設發展。同時,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活動時,會從方方面面改進自身的不良行為,提升自我管理水平。鑒于此,在實施高中班級管理時,班主任要樹立生本教育理念,以班級管理中的各項事務為立足點,進行精細化管理,助推學生與班級協同發展,提高班級管理質量。一般情況下,班主任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進行班級的精細化管理。
一、班級目標建設的精細化
班級目標是班級建設、發展的導向,是影響班級管理效果的關鍵因素,也是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入手
點[2]。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在進行精細化管理時,要以學生為本,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精細化的班級目標建設,夯實班級有效管理基礎。
(一)關注學生,了解情況
學生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精細化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了解學生具體情況,班主任才可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制訂班級建設目標,助推學生發展。關注學生,是了解學生具體情況的主要方式。在日常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多方面地關注學生,對其形成較為全面的了解。
具體而言,班主任應先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借此了解他們的生活態度、學習態度、價值取向等。接著,班主任應著重了解學生興趣愛好及特長,便于今后引導學生承擔不同崗位的職責,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切實推動班級精細化管理發展。然后,班主任應了解學生的理想,為制訂班級目標提供堅實依據,同時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制訂契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最后,班主任應綜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班級建設情況,聯系學校實際要求,有的放矢地設計班級目標。
(二)明確班訓,營造良好環境
班訓是班級管理的總導向。有效的班訓,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級環境,便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觀念,踐行良好行為,推動班級建設發展,提升精細化管理效果。所以,在進行精細化管理時,班主任應與學生通力合作,以班級目標為中心,共同明確班訓,借此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助推班級管理目標落地。
比如,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依據班級建設目標和建設實際情況,明確“尚理、崇美、修身、創新”這一班訓。之后,班主任可鼓勵學生開動大腦,發揮想象力,將班訓融入班級環境建設中。如將班訓制作成黑板報,張貼在教室后的黑板上。如此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熏陶,將班訓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營造出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久而久之達成預期的班級建設目標。
(三)制訂制度,依“法”治班
班級管理制度是進行班級管理的保障,是達成預期管理目標的“工具”。精細化管理下的班級管理制度需要契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由學生參與制訂。對此,在進行精細化管理時,班主任要與全班學生通力合作,按照“管理方面—管理內容—獎懲項目”的流程,制訂精細化的管理制度,保證班級中的每項事務都有制度可依,實現依“法”治班。以衛生方面為例,班主任可和全體學生共同制訂如下制度(見表1)。
通過內容精細的衛生制度,學生能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怎樣做,這有利于他們自覺踐行良好的衛生行為,從而形成良好的衛生態度和習慣,提高班級衛生水平,實現學生個人衛生與班級衛生協同發展的管理目標。
二、班級自主管理的精細化
自主管理是學生主體性的具體表現。高中班級事務較為繁雜,單靠班主任一己之力難以實現預期目標。此時,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發揮主體性,將不同的責任落實到人,讓學生共同承擔班級事務,由此提高班級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一)精心培養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級精細化管理中的重要一環[3]。在缺乏得力的班干部隊伍的情況下,班級精細化管理中的各項措施難以落到實處。對此,在進行班級精細化管理時,班主任要精心培養班干部,促使其各自承擔責任,有針對性地踐行管理行為,協助班主任將班級各項事務做好,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在培養班干部時,班主任首先要組織班干部選拔活動。在選拔活動中,班主任要先結合自身管理經驗,詳細分析各個班干部的職責,讓學生能夠了解班干部要承擔何種責任、履行何種義務,由此做到心中有數。接著,班主任應鼓勵學生審視自我,發現自身的優點,確定自己的發展目標,勇于毛遂自薦,填寫班干部競爭申請表,表明自己的第一志愿職位和第二志愿職位,以及個人優勢、工作計劃、競選宣言等。然后,班主任利用班會時間,組織開展班干部競選活動。在競選活動中,班主任和其他學生作為裁判,依據每個候選人的演講內容及其日常表現,進行匿名投票,由此選出適合的班干部。在選出班干部后,班主任需要將事先制訂好的班干部崗位責任說明書分發下去,引導各個班干部承擔責任,履行義務,為實現班級精細化管理提供助力。
(二)精心培養普通學生
普通學生是指那些沒有擔任班干部的學生,他們是班級的主要成員,是影響班級精細化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班級精細化管理講究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
做[4]。普通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活動,可以與班干部攜手,將班級各項事務做細、做精,切實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會順其自然地增強集體意識,強化集體榮譽感,發展自主管理能力。為此,在進行精細化管理時,班主任應尊重普通學生,細分班級各項事務,制訂崗位職責,鼓勵學生踴躍承擔責任,自覺踐行良好的管理行為。具體地,班主任可以設計學生自主管理崗位職責(見表2)。
在此自主管理崗位職責表的引導下,每個學生都能各展所長,用實際行動參與班級管理,提高班級精細化管理水平。
三、班級實踐活動的精細化
教育活動是溝通教育理想“彼岸”與學生發展“彼岸”的“橋梁”[5]。在進行班級精細化管理時,班主任要立足班級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情況,精心組織實踐活動,并進行精細化運作,引導學生在體驗中順其自然地獲得發展。
制訂活動方案是實施實踐活動的第一步,也是推動實踐活動順利發展的關鍵。在制訂活動方案時,班主任應從兩方面出發。第一,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精選活動主題,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活動目的。學生當下的發展情況,則是實施實踐活動的依據。在制訂活動方案時,班主任要與班干部、普通學生通力合作,依托日常,觀察其他學生的言行,從德、智、體、美、勞方面了解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尤其要注重發現其現存的問題,再探尋問題成因,總結解決對策,由此確定活動主題。比如,通過日常仔細觀察,班主任發現大部分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不明白學習的意義是什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出現一些學習問題,甚至衍生出心理問題。明確學習動機是幫助學生解決現有問題、養成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基于此,班主任可確定活動主題為“學習是為了什么?”,借此驅動學生探究正確的學習動機。第二,依據活動主題,精心設計活動。活動主題為實踐活動指明了方向。在確定活動主題后,班主任將組織活動的權利還給學生,鼓勵他們通力合作,精心設計具體活動。在設計的過程中,學生們集思廣益,提出各種好點子,如創設生活情境,在情境中解決生活問題,由此感知生活與學習的關系,從而明確學習動機。班主任如此制訂活動方案,不但細化了活動內容,還將組織活動的權利交還給學生,便于學生在制訂活動、組織活動、總結活動中獲得有效發展。
四、班級沖突管理的精細化
班級是一個集體。在集體生活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與學生之間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沖突,引發人際矛盾,致使班級管理效果不盡如人意。班級管理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緩解沖突,和諧共存,共同進步。所以,在進行班級精細化管理時,班主任要以沖突管理為入手點,用精細化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沖突。
班級沖突多表現在班干部在踐行崗位職責時,與其他同學出現意見分歧,由此產生沖突。對此,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數,并以日常班級管理為依托,細心觀察班干部與其他同學的交往情況,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在發現問題后,班主任需要發揮語言的藝術,耐心地與學生溝通,循循善誘,了解事情的經過,由此確定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之后,班主任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引導學生明確各自承擔的責任,并相互道歉,握手言和。班主任還需和班干部、其他學生通力合作,對改正錯誤的學生進行觀察,了解其錯誤改正情況,及時且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這樣做,不但可以及時地解決學生間的沖突,營造和諧的班級環境,還可以使學生從精細化的沖突管理中吸取經驗,學會自主應對沖突,緩解矛盾,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有效進行班級精細化管理,可以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因此,在實施高中班級管理時,班主任要樹立生本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以班級建設目標、班級自主管理、班級實踐活動和班級沖突管理為入手點,應用多樣化策略進行精細化管理,從方方面面引導學生,使其形成良好認知,踐行良好行為,與班級協同發展,由此提升班級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素芹,陳潔潔.以生為本理念下班級精細化管理的厘定與重構[J].教學與管理,2020(09):59-61.
[2]馮永剛,何緒娜.中小學班級精細化管理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學研究,2018,41(06):103-111.
[3]鄭傳清,張武曉,王櫟,等.論班級精細化管理和開放式管理的有效結合[J].管理觀察,2018,38(11):94-95,98.
[4]吳傳書.中學德育工作在班級精細化管理中的探究與實踐[J].現代交際,2017(14):162.
[5]邱中彬.高中班級精細化管理初探[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