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鴻偉
(廣西外國語學院,南寧 530000)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出現了許多變化,包括生產經營規模越來越大、管理范圍越來越廣等。在這一背景下,國有企業的管理活動面臨風險事件的概率越來越大。后勤管理是國有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在開展后勤管理時很容易碰到各種風險事件。所以國有企業后勤管理人員需要做好風險分析,了解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哪些風險,進而制定針對性的風險防范策略。本文循此思路,重點分析國有企業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并提出詳細的風險防范策略。
風險防范是管理者采取的一系列規避和應對風險的措施及方法,管理者通過風險防范來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同時降低風險事件發生帶來的損失。風險是風險防范中的重要組成,對風險的概念進行深刻剖析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風險防范的意義。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風險是經濟活動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風險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特征。第一,風險與企業的發展如影隨形,在企業的戰略規劃的各個階段,風險的表現形式各不相同,造成的風險事件也不一樣。第二,企業管理中的風險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因為企業管理中的不確定性事件是隨著企業戰略規劃的實施而出現的,每一個階段的規劃涵蓋的具體工作內容不同,所以此時的風險是客觀的;企業管理者的認知存在差異,對相同的風險事件產生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此時的風險是主觀的。
總的來看,風險防范是一種有效的企業管理思路,從風險防范的視角出發,可以得出有效的企業管理策略。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管理活動出現了許多新特點,面臨著許多新挑戰。因此,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從風險防范的視角出發來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
后勤管理剛開始只是一個人們經常使用的詞語,后來發展成一個成熟的學科,一些高校設立了后勤管理的相關課程[1]。隨著人們經濟交往活動的增加,后勤管理逐漸進入了商業領域,在商業活動中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國有企業的組織機構眾多,生產規模較大,具有穩定的內部機構,后勤部門是國有企業內部機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一步推進的過程中,后勤管理的內涵進一步拓展。總的來看,在國有企業后勤管理中,用戶的購買行為是后勤管理的出發點,企業之間會出現原材料、零部件等的轉移,這些產品在轉移過程中得到的管理行為就是后勤管理。
現代企業管理是一個宏大的體系,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后勤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提供的后勤服務是為了滿足國有企業在實現生產目標時所需要的各種配套條件和設施,在不同的生產目標下,國有企業所需要的后勤服務是不同的,對應的后勤管理活動也是不一樣的。國有企業后勤管理是對后勤服務展開研究,總結出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方法。企業管理者在后勤管理中會遵循特定的原則,使用科學的管理方法,讓國有企業的后勤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進而實現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
國有企業后勤管理的特點表現在多個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三個方面,分別是社會性、經濟性和服務性。
1.國有企業后勤管理的社會性。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國有企業后勤管理的社會性,分別是后勤管理的內容、后勤管理與社會的關系、后勤管理的發展方向。就后勤管理的內容而言,后勤服務的對象包含多個層面,涉及社會上各行各業的產品原料、配件和服務等。就后勤管理與社會的關系而言,社會上任何單位的后勤物資都離不開社會的供給,包括資本、能源、交通、人力、原材料等,社會物資供應體系的變動會給各單位的后勤服務帶來巨大的影響。就后勤管理的發展方向而言,社會上所有單位的后勤服務都在朝著社會化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后勤管理人員要注意社會環境的變化,為本單位提供優質的后勤服務。
2.國有企業后勤管理的經濟性。后勤工作包含多個方面,比較常見的是行政工作和經濟工作。國有企業的行政部門會根據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整體規劃制定出物資采購清單,然后交由后勤部門負責物資采購。后勤服務屬于經濟活動的范疇,后勤管理人員在領導開展后勤工作時會進行市場分析,進而高效劃分后勤資源,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所以,企業后勤管理具有很強的經濟性,嚴格遵循經濟運行規律。
3.國有企業后勤管理的服務性。從本質上來看,國有企業后勤工作是服務性的工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從后勤工作很難看出企業本身的工作內容和定位,因為后勤工作是為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服務。服務是企業后勤管理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企業管理意義的體現。
企業后勤管理涉及多個方面,根據企業生產經營范圍的差異,可以把國有企業后勤管理的內容大概分為財務管理、財產物資管理、醫療衛生管理等。具體來看,財務管理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計劃管理、資金預算管理、財務監督管理等。財產物資管理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固定資產管理、各種材料和低價值易耗品的管理等。醫療衛生管理包括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醫療設備的質量管理、醫療衛生環境管理等。
劃分后勤管理的內容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讓后勤管理人員明確企業后勤部門的工作職責,明晰后勤人員的工作內容,制定科學的后勤管理制度,進而調動后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現代企業經營活動中,后勤管理內容的范圍越來越大,需要后勤管理人員及時進行業務梳理,改進自身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在國有企業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國企后勤管理中的財務風險是指在后勤財務收支活動中形成的風險,包括錯賬、費用超指標、預算超支、資金被騙等,更嚴重的包括國企內部員工利用職務之便挪用企業的公款和貪污活動,以及部門集體犯罪等違法活動[2]。后勤管理中的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總的來看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后勤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缺乏正確的認識。后勤管理活動中的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在后勤管理活動中出現了財務活動,就會產生財務風險的誘因。但是在現實的后勤財務活動中,大多數后勤財務活動管理人員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在后勤財務活動中沒有制定出對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其次,后勤財務管理面臨復雜的宏觀環境。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在復雜的環境中進行的,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策略可能會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整,后勤管理工作是服務于企業整體經營活動的,也將跟隨企業經營策略進行調整,而這就必然涉及后勤財務活動,比如進行后勤預算調整和后勤物資采購調整等。在這些調整活動中,很可能出現財務風險。最后,后勤財務決策不具備科學性。在后勤部門中,缺乏專業的財務人員,具有專業財務知識的人可能需要處理其他事務,沒有多余的時間來制定科學的財務決策,這就給后勤財務活動帶來了風險。
在國有企業后勤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風險是指合約在法律范圍內無效而無法履行的風險。比較常見的是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因為國企后勤部門缺乏具備合同管理能力和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的人才,在合同簽訂和執行階段容易出現各種差錯,進而危害到企業利益。具體來看,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缺乏完善的合同評審機制。國有企業后勤管理部門在簽訂合同時,缺乏完善的評審機制,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法律風險[3]。在沒有完善的合同評審機制的保障下,后勤管理人員很難在合同制定階段做好審查工作,進而會在合同條款中留下存在歧義的內容,給后續的合同管理工作帶來阻礙。其次,后勤工作人員對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缺乏防范意識。很多后勤工作人員沒有樹立正確的合同管理規范,對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缺乏防范意識。在正式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合同主體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導致合同無效的問題,這給國有企業的利益帶來了風險。最后,國有企業內部缺乏科學的合同管理制度。國有企業后勤管理部門所面臨的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國企內部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引起的。因為后勤部門和國有企業的整體工作步調是一致的,企業整體缺乏合同管理制度,后勤部門在簽訂相關合同時,也缺少相關的參考,很容易出現各種風險。
在國有企業后勤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設備運行風險。后勤管理中的設備運行風險是指國企內部的建筑及附屬設施中的電梯、消防、鍋爐、水電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風險。后勤管理中的設備運行風險出現的原因表現在多個方面,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首先,線路老化引起的設備運行風險。國企后勤管理人員需要對企業內各種設備的線路進行日常檢查和維修,以此來保證企業內部各設備的正常運轉。但是線路檢查工作將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些后勤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面對線路檢查這種繁雜的工作,他們可能會應付了事,給設備正常運轉留下巨大的隱患。其次,設備老化引起的風險。國有企業內部存在一些使用時間比較長的設備,這些設備的能耗比較大,頻繁出現各種故障,比如一些空調和配電柜使用的時間比較長容易出現宕機等突發情況,給企業的正常辦公活動帶來了風險。最后,超負荷用電引發的風險。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可能會出現超負荷用電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后勤工作人員就需要及時進行線路改造,以應對大功率的用電活動。但是,一些后勤人員并沒有及時改造這些線路,引發了用電過度引發著火的風險。
面對國有企業后勤管理面臨的財務風險,需要制定科學的后勤財務風險防范措施,有效應對后勤財務管理活動中出現的各種風險。具體來看,制定科學的后勤財務風險防范措施,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建立科學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財務預算管理是通過預算對企業內各部門和各單位的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考核、控制和分配,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組織和協調,進而實現公司制定的經營管理目標。通過制定科學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國有企業后勤人員可以更科學地管理后勤財務活動,圍繞國有企業的戰略目標,靈活地安排后勤資金的投放活動。另外,要在財務預算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堅持既有的審批權限,加強預算約束管理,嚴格控制后勤活動中各項費用的開支。后勤部門要同其他部門積極進行協調溝通,通過使用內、外部審計相結合的方法,及時查出后勤財務活動中隱藏的風險。最后,圍繞國企的經營管理,做好調研工作。后勤部門要結合國企的經營管理活動,做好調研活動,了解國企內部各部門的狀況,及時整理各部門的需求,從而確定哪些物資是企業急需的,哪些是可以緩一緩的,把后勤資金優先用在急需物資的采購上,減少非急需物資的花費。
后勤部門要與企業內的法務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展開合作,共同構建科學的合同評審機制,盡量規避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維護國有企業的利益。在構建合同評審機制的過程中,要重點落實合同會簽制度,因為合同會簽制度能夠為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防范提供制度保障[4]。國有企業后勤管理中的相關業務負責人是責任主體,所以在簽訂合同之前,這些負責人需要認真審閱合同,然后親自完成意見簽署。國有企業后勤部門要從實際出發,仔細評判合同中的相關條款,及時指出存在歧義的條款,然后同合作方進行深入磋商,最終制定出內容清晰明確的合同。在構建合同評審機制時,還要注意以下兩點內容。首先,要明確構建合同評審機制的目的。構建合同評審機制的目的是防范合同制定中的各種潛在的風險,控制后勤工作中涉及的各項目的成本和費用,以保證物資采購資金的合理使用。其次,要組建專門的合同評審小組。在簽訂合同時,需要成立專門的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國企總經理、財務部門負責人、后勤部門負責人等組成,對合同內容進行全面評審。
要加大對國企辦公大樓、生產車間以及宿舍樓內的各種設備的檢查和維修力度,及時發現并處理出現故障的設備。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檢查辦公樓的線路,對線路的負荷進行全面的計算,根據用電量的變化,及時更換那些使用時間過長的線路。對于那些已經過期或者性能不好的設備,要及時進行更換。同時要及時在辦公樓或者生產車間內引入智能化設備,實現電路和設備的自動化控制。另外,要對企業內的消防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確保消防設施的安全。在節假日休息期間,要在企業辦公樓內的合適區域實行斷電管理,同時要實行夜間值班和巡視制度,及時發現潛藏的風險。國企后勤人員還要合理制定后勤設備檢查和維修管理制度,為設備維修和管理工作提供工作指南,提升設備維修效率。要在設備檢查和維修管理制度中劃定工作流程,確定檢查和維修范圍,幫助后勤人員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后勤部門是國有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后勤管理對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做好后勤管理工作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做好風險防范是企業發展的必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