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霄
(福建省長樂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福州)
近幾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達不到預期效果。中職學校主要是培養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教育體系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搖籃。中等職業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企業所需要的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同時為職業高校輸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技能水平的研究型技能人才。
近些年來,不論是企業還是高校對于有一定競賽經驗的學生都青睞有加,都對這部分人才有相應的優惠政策。技能大賽主要是以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主要是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為目標,學生通過參加技能競賽有很高的職業素養,符合企業及高校的人才需求。職業學校對學生職業素養的評價不足,需要建立精準的評價體系實現對學生的評價,從而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對職業教育人才的發展需求。
中職學校大多采用“2+1”或者“2.5+0.5”這種兩種模式針對新的職業教育改革,從過去的就業為主到現如今的就業與升學并重。現今的中職學生出現了高就業率、低守業率,學生只能從事所學專業的簡單輔助共組,無法達到就業要求。即使現在大部分學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改善學生在企業中無法從事技術崗位的問題,學生的職業素養仍不足。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對我國許多企業單位調查研究后證實,現代企業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證書,他們更看重職業素養。對于在校生和畢業生的調查結果發現學生最看重的職業素養為:專業基礎、專業技能、溝通能力、創新能力、自律意識;而企業作為用人單位最為看重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有:職業認同、職業目標定位、職業道德、職業敬業精神、主體責任意識、法律法規意識、團隊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吃苦耐勞等。學校對職業素養培養標準及評價方式沒有很具體的標準,導致學校忽視了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現今的教育評價體系中開始加入一些評價指標,不再是過去的僅僅依靠一些學生專業或者文化課程的成績作為評價標準。以福建省的中職學生綜合評價系統為例加入了“能力素質信息表”,其主要內容包括: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專業技能考證、科技發明、創新創業以及校內外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服務、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但是這部分指標對于職業教育及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并沒有明確的方向和指導意義。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向應該是“訂單式”培養方案,職責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方向必須緊貼市場、緊貼企業。現有的評價體系忽視了企業所需人才的培養方向,評價體系不適合企業人才需求。
職業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除崗位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以外最關鍵的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行為習慣及職業能力等素養。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主要體現在團隊意識、敬業精神、溝通能力、誠信品質、責任意識、學習能力、進取心、吃苦耐勞等方面;以機器人專業為例,職業技能主要是掌握機器人運行與維護的基本知識及技能,能獨立從事機器人的安裝、調試、編程、運行與管理工作。
本校機器人專業的學生評價主要是以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報告》重要內容為依據,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報表、思想品德信息表、身心健康信息表、學業成績信息表、能力素質信息表、畢業總評成績表。職業素養的評價內容比較少,主要在學習成績信息表中的學生實訓總結、指導教師評價及能力素質信息表中的證書的獲得及競賽、創新創業比賽中獲獎及活動表現中體現一點,但是內容不明顯。反映在數據層面的就只有最終綜合評分表中的能力表的分數體現,如表1所示。

表1 綜合素質評價表——能力素質
職業素養評價中包括職業道德素養、職業理想信念素養、職業意識素養及職業關鍵能力素養等內容。一般在競賽模式下的主要體現合作素養、創新素養、道德素養和專業素養等方面。技能競賽能夠實現理論知識向職業技能的轉化,以及提前感知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技能競賽是提升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實現培養高素質創新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以機器人專業學生的比賽為例賽項主要任務是機械及電氣安裝調試、工業機器人維護及操作、外殼涂膠及產品碼垛、異形芯片分揀和安裝PLC編程、觸摸屏編程及系統聯調。這些任務需要專業課程學生熟練掌握電氣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安裝調試與維護、傳感器應用技術、PLC及其應用、機械制圖與CAD課程的熟練應用。這部分主要是對學生的關鍵技能的評價標準。
除了對學生基本技能進行評價外,還應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標準分數上的體現,如表2為機器人競賽的職業素養評價。

表2 機器人競賽評價表(職業素養評價內容)
機器人專業學生的主要職業素養評價內容主要是:思想素養、心理素養、專業素養、行為素養、社交素養。
思想素養主要體現在學生對時事政治的了解情況,還有政治素養比如入團情況以及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心理素養主要考查內容為學生的抗壓能力、職業情緒及對新任務新工作的適應能力。
專業素養主要內容:職業知識——專業理論、實訓課程成績;崗位技能——職業資格認證、技能大賽參與情況;實訓情況等;創新力——創新、創業、科研活動參與情況、專利、其他創新成果等;職業經驗——實習情況;與專業相關的兼職情況等;職業興趣——有無長遠的職業規劃;分析能力——疑難排解、設備控制、選擇和維護等情況。
行為素養主要在敬業精神、團隊協作、執行力、實踐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數據記錄及考查。社交素養也是職業素養中的重要部分,對機器人專業的學生來說社交素養主要是指溝通——上課、實訓、實習發言率以及參與辯論、演講等比賽參與情況;組織協調——班干部組織班級各項活動以及實訓課程組長安排學生任務;禮儀——社交、職業禮儀掌握情況;舉止儀表情況等。
根據企業對機器人專業的人才需求,根據機器人專業升學高等職業院校對機器人專業的學生的要求,通過對學生及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以及競賽學生的職業素養評價數據進行整合,結合專家的指導意見構建了本校職業素養評價體系初步模型。
通過對職業素養概念的研究,筆者結合本校綜合素質評價報告的考核項目,針對本校機器人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同時對五家機器人專業校企實踐合作企業進行問卷回訪,整合專業課教師的20份問卷內容,初步建立了本校機器人專業的評價指標模擬選項。
通過學生、教師和企業投票,結合專家指導意見初步建立職業素養評價指標。職業素養評價指標統計表3所示。機器人專業的職業素養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一級指標四個,分別是職業道德人格、職業能力素養、職業精神意識、職業理想信念。這四個指標分別命名為:職業理想素養、職業人格素養、職業能力素養、職業意識素養。

表3 職業素養評價一級指標統計表
通過整合學生、教師、企業的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素養包括的內容中,出現頻次最高的幾個詞匯有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信念、職業態度、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情感、職業關鍵能力、職業行為、職業興趣、職業人格、職業價值觀、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認同等。通過課題組成員探討,聽取專家意見,把較為重要的評價作為二級指標的初步標準,并進行選項的合并制定了機器人專業職業素養評價指標中的二級指標,如表4所示。

表4 職業素養要素二級指標
本校綜合素質報告評價中主要是終結性評價為主體,過程性評價主要體現在一些活動的參加上,但是結果仍采用終結性評價進行總結,使得評價略有些單一性。這次對本校機器人專業素質素養評價中采用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展示評價三種。三種評價的應用讓職業素養數據采集更加全面,同時對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提供指引。
1.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在過去的評價系統中是應用最多的、研究最透徹的評價方法。終結性評價主要采取的方式為測驗,如平時小測、期中考試、月考、期末考試等,學生的各科都屬于測驗范疇,這些容易被量化分析。成績可以驗收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對這一階段的學習進行分析、反思、修正,促進學生不斷地進步。
2.過程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主要側重于質的評價,它與終結性評價不同,通過研究學生在進行中變化的過程。例如,兩個學生同時完成一項工作,過去操作不足的學生他的進步比一直優秀的學生進步空間更大,這在終結性評價中是無法體現的。針對機器人專業學生的評價過程主要體現在實訓課程項目教學中,分為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我評價。不僅對于結果評價,同時對操作的規范性,操作過程中學生的創新及技能水平的比較都通過評價方式獲得。過程性評價主要注意事項就是注意過程性的評價材料的收集,如操作視頻的錄制等。
3.綜合性展示
在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基礎上,加入綜合性的展示評價。學生完成一個項目并對該項目進行展示說明,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又激發學生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