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朝輝|人大附中深圳學校
人大附中深圳學校始終堅持“愛與尊重”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全面發展+突出特長+創新精神+高尚品德的鵬程英才”為育人目標,在秉承集團總校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和本校的實際情況開展校園心育工作,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家、校、社資源優勢,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三位一體心育框架體系,營造了良好的校園生態。
從內容來看,三位一體心育框架體系分為微觀系統、中觀系統、外觀系統三大板塊,完善聯動支持途徑,實現家校共育。
學校積極開展與學生成長和心理健康發展相關的直接環境建設,主要包括以下九個方面——
制度建設。學校不斷完善心理健康工作的管理制度,在以校長為中心的領導小組的帶領下,科學統籌學生處、年級組、教務處等,做到全員、全程、全方位參與,推動心育工作高質量開展。
輔導室建設。學校配備有專業、完善、現代化的心理教育設施設備,建有團體心理活動教室、個體輔導室、沙盤室、情緒疏導室等,為指導和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支持。
師資建設。學校組建了一支專職心理教師隊伍,包括2名心理學博士和3名心理學碩士,并定期組織心理教師參與專業技能培訓、接受心理督導,不斷發展其專業素養和技能。
課程建設。各年級至少每兩周開展一次心理健康課,同時輔以生涯規劃、心理選修、心理研學和心理社團課,不斷完善心理健康課程體系建設;心理學科組定期教研,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促進課程結構的進一步完善。
心理健康專題教育。學校在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即時性心理需求,開展成長型心理主題講座。此外,學校還結合德育和實踐活動,開展“我愛我心理活動周”、戶外拓展、職業體驗、紅色研學等教育活動,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
危機干預機制建設。學校堅持每學期開展一次全員心理普測,強化教師的學生關懷意識,責任到人、分工明確,建立起如約談、家訪、心理療愈等一系列系統化、結構化的危機干預機制,完善聯動支持途徑。
學校十分關愛教職工心理健康,每學年都會免費開展教職工心理普測,根據結果,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為可能需要心理援助的教師提供咨詢和問詢服務,并發放心理自助手冊,幫助其平穩度過困難期。此外,學校每年還會不定期地舉行全員心理通識教育培訓;為班主任、骨干教師等提供班會輔導和危機干預等專題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團建、減壓等活動;結合節日節點,組織教職工開展婦女節絲巾扎染、兒童節農耕體驗、秋日親子賞菊、教職工運動會等多樣的活動。
學校每學年都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向家長發布心理教育需求調查,并根據家長需求開展家長課堂、家長講座及沙龍等,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和科學育兒能力。對于有個性化需求的家庭,學校可為其提供一對一的家庭教育輔導服務。學校心理教師聯合社區舉辦心理問題識別、親子溝通、親子沖突、網絡依賴、游戲成癮等系列專題講座,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帶給更多家庭。此外,學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資源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如邀請家長代表和杰出校友進校園,將自己的生涯體會或職業發展故事等帶給學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發展心理,拓寬育人途徑,實現家校共育。
在三位一體心育框架體系的支持下,學校進一步深化了“愛與尊重”教育理念的內涵,取得了良好成果——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市區級的課題研究,出版、發表了多部心理學專著、論文,獲得多個省、市、區級獎項,學校的校園生態建設也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學校將繼續堅持心育校園、踐行“愛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