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全勝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2200)
馬克思是從原初的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等層面考察新陳代謝過程的,不僅揭示了私有制導致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新陳代謝的斷裂,而且提出了促進新陳代謝有序進行的路徑。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社會取得了全方位的進步,進入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被提上了日程,納入現代化建設目標中。沒有生態文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持續進行的。馬克思的新陳代謝思想有利于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對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有重要啟示。
新陳代謝范疇是隨著工業革命和科技發展才產生的。工業革命推動了科技發展,科技發展讓人們有能力關注自然界的物質交換過程。1815年,德國化學家希格瓦特正式提出新陳代謝的概念,意指生物為了維持自我生存,不斷與外界進行復雜的物質交換過程,主要體現為呼吸、排泄等過程,是一切生物機體都有的基本技能[1]。隨著生物學的發展,新陳代謝概念被學者們普遍接受,被當作生物運動的一般現象,但是此時,新陳代謝概念更多是生物學意義上的,體現的是生物機能。
隨后,一些農業學家開始使用新陳代謝概念,如德國農業化學家李比希在著作《動物化學或者有機化學在生理學和病理學中的套用》中就使用了新陳代謝范疇,認為農業生產和動物的消化系統差不多,也是新陳代謝過程[2]。在隨后的《化學在農業和生理學上的應用》等著作中繼續采用了新陳代謝概念,從而讓這一概念在農業領域和生理學領域普及開來[3]41。此后,新陳代謝概念的內涵越來越豐富,超出了生物學范圍,有了化學、農業等方面的內涵。李比希認為,新陳代謝是自然界中有機生物和無機物質的物質交換,體現了生物的生存本能。新陳代謝不僅是生物學意義的,也是農業和生理學意義的[3]3-63。新陳代謝概念的內涵不斷擴大,有了自然意義和社會意義。學者們探討的新陳代謝概念是科學性的,涉及了生物與自然的物質交換過程,而馬克思通過社會實踐考察了新陳代謝過程,使新陳代謝概念具有了社會學意義,將自然界的新陳代謝擴展到人類社會領域,把人類社會看作不斷運動變化的過程,讓新陳代謝范疇有了社會關系的內涵。
馬克思繼承了前人的新陳代謝概念,深化了新陳代謝的生物學和生理學概念,但沒有停留在新陳代謝概念中的生物學和生理學層面的含義,而是用實踐范疇考察了新陳代謝的社會學內涵,將新陳代謝的概念從物理性的自然過程擴展到人類社會的關系層面,讓其與人類社會實踐更加相關,用實踐范疇擴充了新陳代謝概念,實現了新陳代謝概念的唯物主義轉變。馬克思的新陳代謝概念具有自然、人、社會等層面的含義,具體考察了原初自然、人化自然、社會關系層面的新陳代謝。
馬克思首先在自然層面闡述了新陳代謝概念,并繼承了前人的新陳代謝觀點:自然界萬物都存在著吐故納新的過程,即新陳代謝過程?!敖?0 年來,生理化學家和化學生理學家已經無數次地說過,有機體的新陳代謝是生命的最一般的和最顯著的現象,而在這里杜林先生把這話干脆翻譯成他自己的優雅而清晰的語句?!保?]自然界是有客觀發展規律的,新陳代謝就是其中之一。自然界的新陳代謝是時刻在運行的,是無法避免和無法改變的客觀規律。自然界會按照自身規律不斷進行新陳代謝,不斷推陳出新,促進生命有機體的成長,讓自然界充滿活力。新陳代謝是客觀的物質過程,是物理、生物、化學等的客觀過程,自然界的每種生物包括人類都在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
自然界萬物為了維持機體的存在,不得不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人作為一種生物,也遵循著新陳代謝規律,需要從外界攝取能量,再將能量吸收、轉換,排出廢物。這是人為了生存必須進行的物質交換過程。人作為生命體必須不斷攝取外界能量才能存活,這也是對抗熵增的過程。人的能量攝取過程就是新陳代謝過程,這種能量攝取過程和其他生物在機制上沒有本質的區別,但要比其他生物更加復雜。人作為能動的生命體,是無法擺脫新陳代謝的,這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解決人類衣食住行的物質生產也成了人類社會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但是,無論我的血液循環,還是我的呼吸過程,就其本身而論,……兩者都是以代價昂貴的新陳代謝為前提的,如果完全不需要這種新陳代謝,世界上也就沒有窮人了。”[5]人類需要借助外界的能量維持生命體的存在,社會也由此產生新陳代謝的不公,導致社會存在貧富分化和等級。人類要消滅貧富分化和等級現象,需要從解決新陳代謝的方式著手,讓人能夠采用更高級的新陳代謝方式,解決攝取能量、排泄廢物對人的限制。
馬克思對人化自然層面的新陳代謝的論述以勞動為中介?!拔覀兯f的生產排泄物,是指工業和農業的廢料;消費排泄物則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費品消費以后殘留下來的東西?!保?]人作為自然生命體要存活就要和自然不斷發生物質交換,從自然界中汲取養分和水分,轉換為能量后,將廢物排泄出體外。這是人體不斷利用自然能量的過程。人的生命需要不斷從自然攝入能量,而人攝取能量后的排泄物也回歸到自然。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人與自然發生了物質交換,而勞動是人與自然發生關系的中介?!皠趧邮紫仁侨撕妥匀恢g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保?]勞動是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勞動不能被資本控制,變成異化勞動,破壞自然的新陳代謝。人類不能肆意占有自然的能量,打破自然生態系統平衡,而要維護自然的多樣性,保證自己生存的同時,也不能損害其他生物的權利。
勞動是人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從自然界獲取物質資料的過程,是一種求取生存的目的性活動?!皩嶋H勞動就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占有自然因素,是促成人和自然間的物質變換的活動。”[8]自然界及其萬物就是能量轉換的過程,物質和能量是不滅的,只是不停轉換。人的一生也是物質和能量不斷轉換的過程,思考也是能量轉換過程。勞動直接連接起人與自然,而思考能間接連接人與自然,兩者都是為了維持人身體的技能,讓人能夠持續生存下去。人的勞動需要勞動要素和勞動對象,而自然界是勞動最初的對象和要素。勞動對象包括沒有加工過的自然物質和經過加工的生產材料,加工過的生產材料也是來自自然界的,是在自然物質基礎上形成的。越是在古代,人的勞動對象越是自然。如古代的種植業,利用的是自然的土地肥力,播種的種子源于自然,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元素也是自然的,農作物的果實能夠給人們提供食物,而人的排泄物能夠增強土地肥力幫助農作物生長。農業生產的新陳代謝是自然的,對自然界并沒有多大的破壞。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農業生產在產業中的比重日益降低,但農業勞動仍在人類社會中起著基礎作用。因此,勞動作為自然與人的中介是人類永遠需要的,勞動的具體形態和勞動工具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變化。
馬克思把新陳代謝這一生理學概念擴展成了一個社會歷史概念,用于解釋個人的物質性活動和社會歷史的物質性活動。社會關系的演變也是一種新陳代謝過程。新陳代謝思想是馬克思考察社會形態演變及其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矛盾的一個重要視角。資本主義社會關系的新陳代謝主要是資本支配下的商品流通過程,表現為商品生產、消費、交換、分配等過程。
首先,馬克思用社會實踐觀點看待新陳代謝。馬克思不僅考察了自然層面的新陳代謝,也考察了社會關系層面的新陳代謝,從而將新陳代謝的概念擴展到社會實踐層面,用社會實踐的觀點補充了新陳代謝的內涵?!八^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9]社會關系層面的新陳代謝仍是物質交換過程,表現為人與人進行物品交換,起初是直接的物品交換,后來發展為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社會層面的新陳代謝應該是平等的關系,應該是物品的公平分配方式,需要公平、自由等理念作基礎??少Y本主義的商品交換是不平等的,甚至產生了斷裂。
其次,資本主義的新陳代謝是不和諧的。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勞動分工和物品交換,人們用自己的剩余物品交換生活必需品,這種交換是原始而對等的。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人們廣泛使用紙幣,在資本的支配下進行商品生產活動,用資本支配生產、分配、消費、交換等過程,人們用貨幣購買商品,讓物質交換變得復雜和間接了。“以勞動為中介的自然與社會新陳代謝關系和以勞動異化為中介的自然與社會新陳代謝斷裂問題構成了馬克思的新陳代謝理論?!保?0]這里的“馬克思的新陳代謝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馬克思新陳代謝思想”的社會屬性內涵。資本主義生產、消費建立在信用社會基礎上,讓商品交換過渡到貨幣交換,開啟了新生產模式,推動了社會進步。但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仍存在很多不平等之處。商品交換聲稱以自由、平等為基礎,實際上犧牲了工人的利益,造成了一系列的剝削和壓榨。資本主義勞動是異化的,讓人與自然的能量交換失衡,導致社會新陳代謝斷裂,讓人失去社會關系的本質。
最后,社會關系的新陳代謝需要更加和諧。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建立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導致勞動產品分配不公平。人類社會的新陳代謝也出現了不公平的問題。人類社會是普遍聯系的,人類的新陳代謝也是相互疊加的,形成錯綜復雜的關系網絡。人類的商品生產、消費、交換、分配都是緊密聯系的。商品生產從自然界中獲取原材料和能源,經過一番新陳代謝才能制造出商品,為人們提供物質生活資料。社會關系層面的新陳代謝是以自然層面的新陳代謝為前提的,要遵循自然規律,也能反向作用于自然層面的新陳代謝。人的新陳代謝是能動的,體現著目的和意識,而自然的新陳代謝是無意識的,是自發的。自然的新陳代謝需要和諧,需要提高效率;社會關系的新陳代謝同樣需要和諧,就是要讓人的社會關系充滿和諧。
馬克思在描述社會的新陳代謝時通常用物質變換一詞來指稱社會物質和能量的不斷轉換。“因此,勞動作為使用價值的創造者,作為有用勞動,是不以一切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人類生存條件,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保?1]他認為勞動是人與自然新陳代謝的中介,可資本主義讓勞動發生了異化,異化勞動造成了人與自然物質交換的斷裂,讓新陳代謝不能正常進行,而共產主義社會能夠避免新陳代謝斷裂并促進新陳代謝,維護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換?!榜R克思關于‘新陳代謝斷裂’的概念是其對資本主義進行生態批判的核心元素?!保?2]
馬克思考察了商品的物質交換過程,認為資本主義商品交換結束,會導致資本增殖的環節斷裂,造成整個市場經濟新陳代謝的斷裂,發生新陳代謝的斷裂會造成嚴重的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資本家不尊重自然及生物的新陳代謝,不僅加劇了人與自然的緊張關系,而且加大了城鄉差距,引起了新陳代謝的斷裂,導致自然生態系統失衡和社會關系不對等。資本主義憑借科技快速發展,進行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提高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也破壞了自然固有的新陳代謝模式,導致以前農業生產那樣的新陳代謝的斷裂,引起社會層面的新陳代謝的失衡,打破了生物多樣性,導致了一些生物的滅絕。
1.新陳代謝斷裂引起經濟危機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商品交換的斷裂是從貨幣流通變慢開始的。資本主義大規模的生產需要以貨幣為媒介,可貨幣的流通會受到商品生產和消費的影響,當消費力不足時,貨幣流通就會變得緩慢,甚至停滯,從而導致商品交換的斷裂,產生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大規模的機器生產破壞了自然及其生物的新陳代謝,讓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換發生了斷裂,加重了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這是不合理的工業化生產和利用自然的方式導致的。馬克思科學地預測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危機,認為資本主義工業生產損害了生態系統平衡,必然對自然和社會的新陳代謝造成危害。工業生產擠占了農業生產的空間,破壞了土地的自然力,不僅造成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失衡,也壓榨工人的勞動力,導致自然和社會兩方面新陳代謝的斷裂。自然層面的新陳代謝的斷裂導致生態系統失衡,社會層面的新陳代謝的斷裂導致商品生產、消費等環節發生斷裂,讓資本無法繼續運作,讓社會生產中斷,出現經濟危機。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加劇生態危機
馬克思認為,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矛盾造成生產和消費的不匹配,導致了經濟危機,但資本家不會反思,更不會廢除私有制,而是不斷強化私有制,不斷加大對工人剩余價值的占有和對自然的索取,導致社會層面和自然層面的新陳代謝都發生了斷裂。資本主義的工業生產受制于私有制和資本家貪婪的欲望,不斷向自然索取,導致生產超過了自然的承載能力,引起生態系統失衡和生態危機。資本家明白經濟危機會導致生態危機,會造成新陳代謝的斷裂,但他們會為了利潤占有更多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不斷破壞生態環境。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經濟危機,只能任憑經濟危機反復爆發,只有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推翻現存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消除經濟危機。
3.資本主義無節制擴張導致世界范圍內的生態危機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張,不斷占領自然,打破生態系統平衡,使新陳代謝斷裂不僅成為局部地區的問題,而且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問題。資本主義將生態危機擴展到了全球,讓整個地球都存在生態系統失衡,讓全世界的人民飽嘗環境破壞的惡果。當今世界,資本主義更加發展,生產規模更加擴大,人們雖然開始重視生態問題,但生態危機仍在全球蔓延。氣候問題、水污染、生物滅絕、空氣污染等問題仍然存在,影響著各國人民的生產和生活。資本主義要保護生態環境,就要轉變物質生產模式,接受生態文明理念,與工人合作,而不是置工人于自己的對立面。
無論在自然層面還是社會層面,新陳代謝斷裂的本質都是新陳代謝中物質交換斷裂。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私有制破壞了正常的勞動生產,資本增殖邏輯破壞了社會的正常運作,它們一起造成了新陳代謝中物質交換的斷裂。
1.資本主義生產破壞了新陳代謝
資本主義城市化促進了生產力的大發展,導致生產呈現社會化趨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導致人口聚集的城市大規模出現,使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導致城鄉分離,出現了經濟二元結構。資本主義加快了社會層面的新陳代謝,但也導致交通、貿易等新陳代謝發生斷裂。技術的提高讓生產效率提高。交通工具的發明縮短了世界各國的距離,讓資本運作的速度加快,促進了經濟貿易的繁榮,但也加大了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在城市化與資本主義擴張過程中,發達國家砍伐了不發達國家的森林,掠奪了不發達國家的礦產資源,破壞了各相關地區的新陳代謝。馬克思特別批判了城市化對森林的破壞?!拔拿骱驼麄€的產業發展,對森林的破壞從來就起很大的作用,對比之下,它所起的相反的作用,即對森林的護養和生產所起的作用則微乎其微。”[13]城鄉分裂和貿易的繁榮打破了農業生產的固有格局,導致原本和諧進行的新陳代謝的斷裂。
2.資本主義私有制破壞了正常的勞動生產
資本主義實行私有制,追求資本的無限增殖,把工人當作生產剩余價值的工具,讓工人不停從事雇傭勞動,不斷榨取工人的勞動成果。資本主義雖然提高了生產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仍存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工人處于異化勞動條件下,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和勞動果實。這雖然是科技進步和勞動分工細化的表現,但讓工人更加忙碌,失去了傳統田園生活的悠閑。資本家采用先進技術進行生產,都是為了獲得剩余價值。資本家已經被資本控制了,擺脫不了欲望的控制,讓資本增殖規則充斥了整個社會,讓工人失去了自由意志,過著麻木不仁的動物生活。工業革命吸引了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造成城鄉分離,導致人與自然的新陳代謝斷裂。資本的逐利本性導致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不僅也讓利益壓制了道德,還造成人與人之間新陳代謝的斷裂,導致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滅絕,加劇生態危機。
3.資本增殖邏輯破壞了社會的正常運作
資本主義工業生產制造的物質財富被資本家占有了,勞動人民并沒有獲得這些財富,讓財富集中在了少數人手中,導致社會化生產和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矛盾越來越嚴重,最終引起經濟危機。早期資本主義為了獲得利潤,實現資本的擴張,不斷進行圈地運動,占有了農民的大片土地,并將占有的土地發展為土地私有制,利用占有的土地進行工業生產。資本家通過圈地運動占有了農民的土地,導致農民與土地的天然關系被割裂了,農民沒有土地等生產資料進行農業生產,只能到城市打工,通過出賣勞動力換取生存所需的基本生活資料。工人從事的勞動是異化的,生產的剩余價值都被資本家占有了,只能獲取微薄的收入,過著悲慘的生活。資本家對工人的壓榨維系了資本運作,但破壞了農村的田園生活,導致原有的農業生產結構被破壞。資本家無視工人的利益,一味索取和占有工人的剩余勞動,讓工人處于高強度的勞作中,破壞了勞動者的新陳代謝,不利于勞動者身體機能的恢復。資本運作是為了獲取更多資本,而不是給人們提供消費品。資本主義生產出的商品不能被勞動者消費,導致勞動者與自己的本質、勞動對象、勞動資料都沒有聯系,導致人與人的物質交換發生斷裂。
馬克思新陳代謝思想考察了自然層面和社會層面的新陳代謝,分析了資本主義條件下新陳代謝斷裂現象及其原因,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有重要啟示。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而馬克思的新陳代謝思想對資本主義新陳代謝斷裂的考察,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益啟示。資本主義制度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導致資本家不斷追求利潤,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引起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導致新陳代謝斷裂。資本的逐利性是私有制導致的,私有制激發了人的貪婪欲望,讓人不斷追求利益的滿足,導致人類失去道德,無情地破壞自然和社會,導致新陳代謝斷裂。只有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才能消除人的私心,讓人完全具有利他主義,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不是理論的,而是實踐的,不是個人的,而是群眾性的,能夠將生態文明上升為國家層面,利用國家意志推行生態理念,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建設美麗家園?!敖⒚利愔袊枰择R克思的生態倫理觀為指導,建立有機的生態倫理觀。”[14]建設美麗中國是關系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大事,我們一定要尊重和保護自然,積極維護生態平衡,努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已經發生了很多轉型,但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目前最大的問題仍是發展,需要繼續利用資本發展經濟,限制資本無限逐利導致的生態破壞,建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要吸取資本主義的經驗教訓。資本主義實行私有制,讓經濟利益侵占了生態利益,導致新陳代謝斷裂,進而引起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共產主義實行公有制,能克服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共產主義的實現需要無產階級的切實努力,生態文明的建設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數代人的努力。我國仍存在很多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需要繼續接軌現代文明,大力發展生產力,擴大經濟規模,但不能為了發展經濟而破壞生態環境。同時,也不能因為保護環境就放棄經濟發展,奉行自然主義中心論。要將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結合起來,將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起來,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要利用資本,但要限制資本的無限增殖,要讓資本為人民服務;要充分利用人民群眾的智慧建立綠色經濟,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要推行綠色循環經濟,尊重自然和社會新陳代謝的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順應自然規律開發自然。“政府需要引導居民樹立保護自然的理念,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營造良好的生態保護氛圍,加強生態教育,建立美麗和諧的社區?!保?5]經濟發展要考慮自然的承受能力,推動綠色生產和消費,制定保護環境的法律,引導人們樹立生態理念,形成綠色可持續的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就,需要繼續推行科學發展理念,實現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協同發展。
生態問題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全球問題。新陳代謝斷裂導致的生態危機雖然最早在資本主義國家產生,但生態危機的解決不只是資本主義國家的任務,更是世界各國的責任。這需要我們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破除生態治理上各國的各自為政。世界各國都要認識到私有生產的局限性,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積極參加生態文明建設的協作,不能用政治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經濟利益等的差別來逃避生態保護的責任,而要積極發展生態技術,加強生態技術方面的合作,提高國民的生態理念,努力推動各國在生態保護方面的協作。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綜合國力有了很大提高,有更多能力擔負大國責任,推動區域生態合作,推動生態治理的全球協作?!爸挥写_立區域統籌協調的經濟發展與生態優化的共同體意識,建立多元聯動的區域生態合作治理機制,采取區域生態合作治理行動,才能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實效。”[16]“只有實現共產主義,新陳代謝斷裂的社會根基不再存在,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才能達到動態平衡與和諧?!保?7]我國實施了“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了沿線國家經濟發展,也促進了沿線國家加強生態保護的合作,推動區域生態合作達到了新的水平。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有責任促進國際建立有效的生態保護機制,推動各國訂立環境保護契約,推動各國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形成相互依存、有共同利益的生態治理共同體,讓全球都推行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觀,形成生態治理的全球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