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亮,榮曉雯,趙利華
(1.云南經濟管理學院醫學院,昆明 650106;2.大理大學體育科學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
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以來,黨和國家在各項事業上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但城鄉關系和工農關系的發展并不和諧。隨著城市工業化的推進,農村發展跟不上、農產品供應不足、大量勞動力流失,使城鄉經濟差距逐步被拉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在“三農”問題上最為突出。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是統籌謀劃和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的行動綱領。同年,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民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指出要大力發展少數民族體育產業,使體育與旅游、文化等融合發展,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和扶貧攻堅〔1〕。在此背景下,應充分發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涵、體育資源、民族特色資源等,將其進行整合并科學地與旅游業相融合,弘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使之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內驅力和持續力,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
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大理”)是白族人民主要的聚居地,州內白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0%,大理不僅風光秀麗、四季如春,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而且還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擁有“文獻名邦”的美稱。大理憑借其地域的特殊性、獨特的民族性以及文化的多元性,孕育出了豐富的白族傳統體育項目。本文通過分析大理白族傳統體育項目和旅游資源現狀,探究民族體育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路徑和模式,為打造優質的旅游產品提出建議,通過“以體促游”的形式,提升區域的知名度和市場吸引力,從而將旅游資源轉化成經濟效益,縮小城鄉經濟差距,助力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1.1 大理鄉村振興的現狀 大理由于地理位置的獨特性和復雜的山區地形,有大量的貧困人口,是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中滇西邊境片區的主戰場之一。近5年來,大理結合自身發展優勢,將文化與旅游深度結合,與其他產業協同發展,通過采取強項補短板的模式,有效地促進了大理的繁榮發展,取得了全州11個貧困縣、34個貧困鄉鎮、541個貧困鄉村全部脫貧的好成績〔2〕。但脫貧后怎樣有效地銜接鄉村振興是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大理要想快速地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必須結合自身特點、整合多方面的資源,立足多層次、多視角、多領域綜合探索發展路徑,最終實現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組織的全面振興。
1.2 大理自然旅游資源現狀 大理地處云南中西部,位于云貴高原與橫斷山脈的結合部位,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理崇山峻嶺、風景秀麗的自然風光。大理旅游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旅游勝地,有人們向往的蒼山洱海,有“佛教圣地”之稱的崇圣寺三塔、賓川雞足山,有“歷史文化名城”之稱的大理古城和巍山古城,以及其他著名景區(喜洲古鎮、雙廊古鎮、沙溪古鎮、天龍八部影視城、南詔風情島、張家花園、蝴蝶泉、小普陀等)。2019年全年,大理共接待國內外旅游人口達到5 300余萬人次,其中國外游客93萬余人,實現旅游總收益942億元左右〔3〕。豐富的旅游資源為大理提供了強勁的經濟動力,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同時解決了當地人口就業問題,間接地加速了大理“鄉村振興”戰略的步伐。目前,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關注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如果能將民族體育與旅游業結合發展,對發展區域經濟以及弘揚民族體育文化具有非凡的意義。
1.3 大理民族體育文化資源現狀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白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由于自然環境、民族獨特的生活習性以及精神信仰,在當地生產生活中衍生出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與此同時,也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民族節日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最為著名的白族節日有“一街趕千年”——三月街、“精神信仰和宗教祭祀”——繞三靈、“紀念本土英雄段赤誠”——耍海會、“祈求豐收和祭祀”——插秧會、“消災祈福”——火把節等〔4〕。與此同時,在這些民族節日的發展中派生出很多民族傳統體育活動,見表1〔5〕。

表1 大理白族民族節日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統計表
從表1可以看出,大理民族節日眾多,傳統體育項目形式多樣,其中包括競技技巧類、休閑游戲類、健身舞蹈類等,大多是從民族節日中衍生出來的,這與白族的民俗文化特征、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白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和觀賞性,同時,這些體育項目具備較強的體驗感,如果能將這些體育項目與旅游業進行有機結合,吸引游客參與,可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大理白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資源的融合機理是依據昂普(RMP)分析理論,該理論由吳必虎在1999年提出,是以旅游產品為中心對旅游資源(resources,簡稱R)、市場(market,簡稱M)和產品(products,簡稱P)進行分析,從而構建出大理白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資源融合的思路〔6〕。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資源兩個元素相融合,需要經歷復雜的過程,首先要考慮二者之間的共同點以及融合的條件。體育和旅游均是作用于人體的實踐活動,都能使人身心獲得娛樂、放松,都是增強體驗感的活動,同時,兩者之間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在運營模式上也均是通過資源、產品、市場、技術等方面進行互換互補或重新組合的模式來增強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因此二者具有良好的融合基礎〔7〕。從產品融合模式來看,大理白族傳統體育旅游需要經過資源融合、產品融合和市場融合3個階段,在資源融合階段,可充分根據市場需求,將大理自身的蒼山洱海自然資源,與白族傳統體育活動如賽馬、龍舟、霸王鞭、金錢鼓、雙飛燕等具有較強的健身、娛樂、競技屬性的文化資源及白族歌舞、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融合,轉化為具有可開發性的旅游資源。其次,在政府部門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下,高校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將優秀的白族文化進一步深入發掘、提煉,打造成能夠吸引游客參與,集民族節慶、體育賽事、歌舞表演等為一體的特色旅游產品,最終完成產品融合,利用現代傳媒科技,通過宣傳營銷,將旅游產品推向旅游市場。大理白族傳統體育文化和旅游資源融合是資源、產品、市場等多層次、多路徑、全方位整合的結果,見圖1。二者一旦融合成功形成產品,便是一種特色旅游產業,也是一種特色的體育文化,必然會形成一條新興產業鏈。

圖1 大理白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資源融合思路
2.1 民族節慶和旅游相結合 大理白族自治州有著豐富多樣的民族傳統節日,可以將這些民俗節慶活動作為一種旅游資源進行打造開發,重點突出白族特色,體現出體育元素和民族文化內涵。其內容可以包括民族體育競技、宗教祭祀、民族歌舞、紀念活動、儀式慶典等。目前我國民族節慶與體育旅游結合較好的經典案例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那達慕”蒙古語義為游戲、娛樂,它是為慶祝豐收、勝利而舉行的民族盛會,其主要內容以“蒙古男兒三藝”——騎馬、射箭、博克為主,現已演變為集旅游、經貿、民族體育、民族文化為一體的草原盛會。除此之外,傣族潑水節、彝族火把節、濰坊的國際風箏節、河南少林武術節、湖南岳陽的國際龍舟節等均是“民族節慶+旅游”的運營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8〕。大理可以借鑒以上發展模式,以白族最為著名的民族節日三月街為依托進行開發與融合,三月街始于唐朝永徽年間,又名“觀音市”,距今已有1 300多年的歷史,是從傳統的廟會演變而來的,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主要功能包括:物資交易、民族體育交流、民族文藝表演、少數民族美食品嘗等,具有很強的民族性、體驗性和觀賞性,是文化、體育、經濟、民俗節慶與旅游相融合的最佳展現。當前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多,物質條件得到基本滿足,現代人旅游多以體驗異域民族風情、感受當地特色文化為主,以“吃風味、住民宿、游自然、觀民俗”為主要追求,由于人們對旅游需求不斷增加但以體驗為主的民族節慶旅游產品不足,導致供需不平衡。可以抓住這一重要契機,將大理的自然資源、體育文化資源、民族節日資源進行整合,打造優良的體育旅游產品,完成融合推向市場。
2.2 體育賽事與旅游相結合 大理有舉不勝舉的山川、峽谷、河流、湖泊,并且以山青、水秀、石奇、峽險而聞名全國。近年來,大理州政府立足于大理優質的生態資源和豐富的自然環境優勢,全面推動了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創建和承辦了一系列國內外知名的傳統體育賽事和體育戶外活動。其中最為著名的有亞洲龍舟錦標賽、云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七彩云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大理100越野賽、大理國際馬拉松、雞足山越野跑大賽、三月街民族節等。2018年7月4日至8日第五屆亞洲龍舟錦標賽在大理西洱河舉行,此賽事是國際A類賽事,也是目前大理承辦的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賽事之一,自古以來,大理白族就有龍舟競渡的傳統習俗,此次賽事的舉辦有效結合了白族傳統體育文化,引領了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有效地將白族傳統體育文化推向世界。七彩云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在云南各地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在2017年榮獲“國家體育旅游精品賽事”的稱號,具有規模大、距離長、參與人數多的特點,在國內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大理是最重要的站點之一,賽道繞洱海沿線一圈115 km,途經洱海沿線各個著名景點,如喜洲古鎮、雙廊古鎮、小普陀、金梭島等,優美的自然環境、厚重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地理優勢讓國內外參賽選手流連忘返,讓電視機旁的觀眾更加向往大理這個美麗的地方,這一賽事也成為大理的“金色名片”,更好地向國內外展示了大理的風花雪月和祖國的壯麗山河。大理100越野賽是國內首個高海拔百公里賽事,成績積分被國際賽事所認可,已經在大理成功舉辦了七屆,多次被云南省授予體育旅游精品賽事,其難度大、時間長、風景美等特點讓世界各地的挑戰者都慕名而來,大理100越野賽需要在最遲26 h內完成105 km的賽程,累計爬升5 136 m,起點和終點均在大理古城南門,在比賽過程中可以飽覽蒼山的壯闊,也可以鳥瞰洱海的秀美,讓參賽者充分領略在風花雪月中奔跑的美好意境〔9〕。穿大理古城,途經金翅鳥廣場、崇圣寺三塔、蒼山地質博物館,可近距離感受大理的民族特色和群眾熱情。每年在大理舉辦的賽事不計其數,來自國內外的參賽者和觀眾數以萬計,這也為大理的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民族手工制造等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財力和生機。在當地舉辦各大賽事對豐富當地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提高當地居民經濟收入和推動大理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均有重大意義。
2.3 民俗演出與旅游相結合 民俗文藝演出也是大理白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模式。大理白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擁有良好的民俗文化演出的基礎,其中,中國著名的民族舞蹈家楊麗萍就來自大理。近些年,通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當地知名企業聯合發掘和整合,富有白族文化內涵、體育文化元素、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應運而生,呈現出面向游客的旅游民俗演出品牌,例如《希夷之大理》《霸王鞭》《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蝴蝶之夢》等優秀的歌舞文化作品,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深受游客喜愛,在內容上表現出大理白族地區獨有的自然風光、生態背景、風俗文化、宗教音樂、傳統體育、民族個性等文化元素,為旅游者提供了精彩絕倫的表演項目,展示出白族文化的魅力。同時,還向大眾提供了兼具參與性與體驗性的活動,這樣一來極大地激發了游客的熱情,促進了游客的消費。依托大理風景名勝區和民族體育文化古鎮村落,進行布局開發民族性、地域性、趣味性的傳統民俗演出和傳統體育項目表演,充分利用大理白族地區的自然環境、旅游市場、民俗、歌舞、節日文化等綜合開發民族旅游演出產業,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旅游文化品牌,進而提高大理區域的知名度和市場吸引力。其次,通過奇特、精彩、個性化的演出產品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同時,村民可以依靠景區、演出等發展農村經濟,為游客提供餐飲、交通、住宿、文化紀念品等服務,能夠直接地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為村民提供就業、創業機會,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
2.4 大理石文化與蒼山廢礦區旅游融合2014年9月23日,在加拿大圣約翰舉行的第六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大理蒼山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這是繼2004年2月13日石林被認定為世界地質公園后,云南省第二個被認定的世界地質公園。蒼山因為千百年開山取石帶來的創傷,在人們保護蒼山的行動下將會逐步得到恢復,“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美麗蒼洱風光將永駐人間。結合蒼山世界地質公園保護,規劃蒼山大理石廢礦區旅游線路,推動大理石畫的銷售,使人們在游覽蒼山自然風光的同時,認識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理石畫,其形成是由于地球在形成、演化過程中,地殼發生多期次、多輪回的造山運動,大理蒼山巖石的物理結構和化學成分發生激烈變化,形成多種多樣的變質巖,蒼山豐富的變質巖在地學界的價值也正是蒼山列為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條件之一,這些變質巖為石畫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通過文化與旅游融合,設計精品旅游線路,使人們在體育旅游過程中,更加崇尚自然、熱愛自然,帶給人們對美麗的天然大理石畫的美好憧憬和藝術想象,激發人們對大理石畫這一神奇的地方民族文化藝術的探索〔10〕。
3.1 缺乏高質量體驗型民族特色體育旅游產品如果想要把白族傳統體育項目推向旅游和文化融合的市場,就必須考慮游客的心理接受程度,現如今游客需求心理多樣化,對旅游產品需求較為豐富,要打造相應的復合型與沉浸式體驗性產品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目前大理已經開展部分與民族節慶融合的體育產品,但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多以觀賞性為主,缺乏體驗性,產品形式較為單一,在內容和形式方面缺乏創新。例如,大理的三月街民族節是當地很有影響力的民族節日,在此期間很多國內外游客都會前往會場進行參觀,但游客只是走馬觀花,對有限的民族體育競賽項目進行參觀拍照,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民族特色小吃和購物上,雖然這樣也能為當地經濟帶來收益,但沒有充分發揮出民族體育旅游的經濟價值。因此可以對三月街民族節期間所開展的民族體育項目進行篩選、加工、改造,深度挖掘這些項目的娛樂、健身、競技、觀賞的價值,打造出一批體驗項目,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滿足游客的旅游體驗需求。
3.2 缺乏復合型專業人才 缺乏專業型人才是制約大理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發展的重要問題,民族體育旅游產業是當下新興的產業項目,沿用傳統旅游業的運營模式和市場管理必然是行不通的,進而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補充才能滿足當前行業的需求。在過去的旅游行業經營人群中,存在一部分人懂旅游管理但不懂體育,另一部分人懂體育但是不懂旅游管理。因此,想更好地發展民族體育旅游產業就必須培養或者引進一批具備民族體育產業知識、能夠進行市場運營和旅游管理的專業人才。按照不同職能和層次分為以下3類:一是具備民族體育表演能力,同時又能對傳統體育項目進行改編,能夠在精品體育項目中為觀賞者進行表演,同時動員組織觀賞者參與表演的專業人才。二是熟悉市場發展規律,懂得現代化旅游管理的人才,能夠對體育旅游產業市場需求進行科學的調查、分析和預測。三是體育旅游市場經營管理人才,對國內外體育行業管理熟悉,掌握體育行業宏觀管理方法,能夠對民族體育旅游產業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預先規避風險的能力。總之,在民族體育與旅游業結合發展中必須要有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必須要有充足的專業型人才支持,才能為民族體育旅游行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3 生態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這也闡述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保護自然生態資源就是保護社會經濟財富。21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的大力發展,從采伐森林、興修水利到興建城市、發展工業,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從中獲取的利益越來越多,大自然的生態環境也遭受了嚴重破壞。大理蒼山洱海的優美環境是無數人向往的地方,但前些年由于旅游業和工農業的過度開發,不良企業的無序運營導致大理生態環境遭受破壞。雖然這樣會為大理帶來短暫的經濟效益,但長時間無節制發展下去必將對大理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大理洱海,特意囑咐“一定要珍惜云南生態環境,改善好洱海水質”。大理市政府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對洱海生態環境的治理,對環洱海進行了截污治污,并且科學地加強對新農村、生態農業的建設。近兩年,政府大力整治蒼山洱海附近運營不規范的企業和商家,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做到“零容忍”,同時也出臺了最嚴格的治理令,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民族體育魅力主要在于它的文化源泉和生態背景,在于它和自然的協調和融合,在民族體育與旅游業開發中,只有將民族文化資源和自然風光資源整合開發,才能體現出民族體育產業的特色和優勢。
3.4 缺乏政府部門有效方案的引導和多部門的協同管理 大理民族體育與旅游資源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基本原則。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導工作,對市場資源進行分配調整,從而間接激發市場活力。首先就是政策引導,制定有利于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的相關政策,發展體育市場,激發游客消費能力,推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其次是規劃引導,政府應對景區和城鄉的體育設施以及體育市場制定專項規劃,有效推進體育產業的發展進度。最后是資金引導,政府應該加大對民族體育旅游產業的資金支持,制定鼓勵中小型民族體育企業的資金幫扶政策,吸引多種投資主體進入市場,為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條件。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需要多個相關部門協同合作,不僅是旅游和體育兩個部門管理,而且涉及很多相關部門,例如環保、工商、國土、民族、交通等眾多部門,需要各部門之間進行資源整合、高效利用,才能使民族體育旅游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大理民族體育旅游發展過程中出現各部門協同管理互動較少,溝通不暢、標準不統一、監管滯后等問題,這樣一來很難將融合出來的產品進行統籌推向市場,長期以來會制約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
4.1 充分利用多種資源進行整合配套開發 目前,國內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屬于新興產業,單純依靠白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開發產品條件尚未成熟,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是主要面臨的問題。首先可以通過區域聯動進行資源整合,跨地區跨省市借助發達地區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經驗來共建互惠雙贏的產業體系構架。同時結合大理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民族體育文化資源進行布局,打造出具有民族性、趣味性、觀賞性和地域性的民族體育活動。其次需要充分利用大理的自然風光、民族體育、旅游資源、節日文化、民俗歌舞等綜合開發民族體育旅游產品,使其形成體育旅游市場。進而推進民族體育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提高旅游業中的民族體育文化含量和產業附加值,并逐步使民族體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讓民族體育旅游成為大理特色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4.2 加強本土人才培養,引進復合型專業人才 為了有效地推進大理白族傳統體育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人才資源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培養或引進能夠對白族傳統體育旅游產業進行實際管理、運營和操作的專業人才。首先,利用本土資源培養人才,由政府牽頭,社會參與的方式,遴選熟練掌握白族傳統體育的表演人才,通過崗前培訓、崗位實訓等多種手段對表演人員進行全方位專業化培訓,打造出精品的民族體育節目,滿足旅游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其次,通過高校培養民族體育復合型人才,通過實地考察了解,目前可以依托大理大學民族學、體育學、旅游管理學等重點學科,充分利用大理大學的師資力量,構建教學體系,培養應用型教師團隊,設置民族體育+旅游課程模塊,開設民族體育旅游相關的課程,為發展白族傳統體育旅游,培養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其次,大理以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自身優勢,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引進經濟發達地區懂管理、熟悉體育市場經營、了解民族體育的高質量復合型人才,同時,建立創新型人才引進機制,提升復合型人才的薪資待遇,設立人才公寓,優化考核標準,完善人才的評價體系,為人才營造良好的生活、科研、工作環境,提升人才綜合幸福指數,以留住人才為目標,扎根于大理,弘揚大理白族傳統體育文化。
4.3 基于高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構架民族傳統體育旅游文化發展體系 大理身處云南西北部,地勢相對偏遠,但擁有4所高校,因此可以充分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利用高校的旅游、體育等優勢學科與企業展開合作,共同打造優質的民族體育旅游產品。以大理大學為例,大理大學是一所綜合型大學,在省內具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擁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礎,可通過利用二級學院的教學條件和資源與企業從培養人才、實操實訓、創新研發、市場營銷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首先,通過大理大學民族文化研究院牽頭對大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總量和資源種類進行調查,明確類別,對能夠滿足市場化、商業化的項目逐一篩選。其次,體育科學學院對篩選出的項目加以改造、改編、包裝,同時,培養一批民族體育表演型人才,打造出一批具有觀賞性、參與性和娛樂性的體育產品。最后,發揮經濟管理學院的優勢,對打造出的體育旅游產品給予合理的市場定位,設計合理的市場開發策略和市場營銷策略,逐批、逐步地將民族體育旅游產品推向社會、推向市場,使其逐漸向市場化、商業化方向發展。
4.4 大力發展民族特色優勢項目,打造品牌文化提升知名度 大理白族傳統體育旅游,一定要發揮出白族體育文化的特殊性和民族性,這樣才能形成特色的旅游品牌。目前大理最為著名的文化節日有三月街民族節、本主節、火把節、耍海會等,最為著名的傳統體育項目有賽馬、霸王鞭、龍舟、舞龍耍獅等,均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和歷史底蘊。以三月街民族節為例,它在中國西南片區具有較強的影響力,輻射周邊西藏、四川、貴州等省份,是物資交易、風味美食、傳統體育比賽表演的重要集會。大理三月街民族節具有較強的品牌基礎,大理傳統體育旅游可結合三月街的體育比賽項目、文藝演出、物資交易等打造出兼具體驗性、觀賞性和貿易性的旅游品牌。第一,可根據白族特有的傳統體育項目開發民族體育旅游體驗館,例如馬術體驗、白族霸王鞭教學、八角鼓舞教學等,讓參與者在體驗中開闊眼界、愉悅身心,同時感悟白族傳統文化獨特的魅力。第二,通過發掘白族節慶活動、民俗演出打造表演節目,例如《三道茶歌舞表演》《五朵金花》《蝴蝶之夢》等,開發出觀賞性較強的文藝演出旅游項目,讓蘊含悠久歷史和富有人文內涵的白族傳統文化,逐漸形成產業規模進入大眾的視野。第三,隨著大理傳統體育旅游參與人數增多、程度加深,可開發制造具有白族特色的傳統體育紀念品、體育健身設備、體育用品等,進而吸引廣大游客參與,拓展大理體育旅游業的發展空間,提升品牌效應,有效地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最后,可運用當前網絡自媒體手段對打造出的特色民族體育旅游產品進行宣傳推廣,例如“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視、客戶端的形式對白族傳統體育旅游產品以短視頻、圖片等形式打造出旅游攻略在平臺進行分享,同時還可利用抖音、公眾號等新型自媒體形式進行宣傳,通過注冊官方抖音賬號,招募具有一定流量的美食、旅行、體育等博主對產品進行體驗宣傳,以短視頻的形式上傳至平臺,同時可以對體育旅游產品項目的體驗進行直播,例如賽馬比賽、馬術體驗、白族歌舞等,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讓消費者能夠直觀地了解旅游產品。讓更多的人了解白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體驗中享受快樂,感悟其人文內涵,進而提升大理白族傳統體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的實施,白族傳統體育文化和旅游資源結合發展迎來了更多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機遇,白族傳統體育活動,如今不再是單一的民間娛樂活動,而是白族地區特色經濟中旅游業和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媒介,如果能將二者有效結合,依托大理豐富的自然資源、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民族節慶、體育賽事、民俗演出等文化元素與旅游資源深度結合,打造出旅游、體育、購物、娛樂等為一體的旅游產品,由政府部門監管引導、培養專業人才,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將旅游產品推向市場,不僅能夠弘揚和傳承大理白族傳統文化、展現白族傳統體育的魅力,同時,能有效地促進大理地區GDP快速增長,對大理白族地區的鄉村振興建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