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森
(大理大學體育科學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
新冠疫情暴發初期國內學校全面停止集中授課,轉入線上教學,高校也不例外。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授課過程中,理論課能運用各種APP(雨課堂、騰訊會議、釘釘、QQ、微信等)進行線上教學和考核,“籃球”課雖然也用各種APP進行了講授,但考核就只能用錄制視頻的辦法進行。在用考核標準對成績進行統計和計算時發現學生的成績和上一屆相比有了大幅提高。對“籃球”課程評價方法進行調查研究,旨在運用“籃球”課程新的考核方法對“籃球”課程的教學進行反推,從而讓“籃球”課程的教學設計更合理、更符合社會實際需求〔1〕,也為“籃球”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1.1 研究對象 以大理大學體育科學學院2020、2021級300名學生“籃球”課程考核成績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近10年與“大學體育課成績考核評價方法與評價體系”相關的研究文獻,并通過圖書館文獻資料檢索關于“大學體育課程評價”相關的書籍資料,在閱讀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本研究主題進行深入分析,為研究的開展奠定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對大理大學體育科學學院2020、2021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發放300份,回收300份,其中有效問卷300份,有效率100%。
1.2.3 專家訪談法 針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成績評價方法與有關專家展開討論。
1.2.4 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所得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并對2020、2021級學生“籃球”課程考核成績進行收集整理。
2.1 考核結果分析“籃球”課程是大理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的專業必修課,也是體育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共56學時。根據培養目標(合格的中學體育教師)和一體化體育課程評價的多維構思(學段評價、課堂評價、運動能力評價)制定考核內容〔2〕。學段評價為基礎理論知識考核(以作業形式隨堂考核)占總評成績的20%。課堂評價(過程性評價)為定性評價(課堂評價不及格不能參與總評),課堂評價是運動能力評價的保障,占總評成績的30%〔3〕。運動能力評價為定量評價,內容分為基本技術考核(考核內容為傳球)、運動技能考核(考核內容為罰分線跳投)、運動能力考核(考核內容為往返運球上籃),3項共占總評成績的50%。2020級考核方法為利用最后兩次課(4學時)進行現場測試,測試成績不及格有一次補考機會。2021級考核方法為在最后一次課結束時提交自己利用課余時間提前錄制的視頻。
通過表1可以看出:2020級采用傳統考核方法學生的成績多集中在低分數段,<60分的有5人,占總人數的3.3%,60~79分的有105人,占總人數的70.0%。而2021級采用視頻考核方法學生的成績多集中在高分數段,80分以上的學生有106人,占總人數的70.7%。雖然兩種考核方法的成績分析都不成正態分布,但要看到考核后面隱藏的區別。學生對待傳統考核方法多是被動接受,缺少主動學習和練習的動機且有畏難情緒。而視頻考核方法正好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練習的動機,因為視頻考核有容錯性,也就是學生可以反反復復的錄制視頻,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這反反復復的錄制就是反反復復的練習,而反反復復的練習就是掌握運動技能的必需途徑。

表1 傳統考核方法和視頻考核方法運動能力考核成績對比[n(%)]
2.2 問卷調查分析 針對2020級和2021級的同學就課余練習時間和視頻錄制時間等問題設計問卷并進行統計分析。表2~3說明2020級采用傳統考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和刺激不明顯,70.7%的學生每周課余自主練習次數在2次及以下,90.7%的學生每次練習的時間集中在90 min內,只有1.3%的學生每周有7次及以上的自主練習和9.3%的學生每次練習時間超過120 min。運動技能的形成沒有捷徑,想要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只有千百次地去重復它。當量變沒有達到質變的臨界時,說明你對這個運動技能的練習次數還不夠,也就不可能有好的成績。2021級采用視頻考核對學生課余練習的影響和刺激明顯,100.0%的學生每周有3次及以上的自主練習,100.0%的學生每次練習時間都在60 min及以上。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練習次數達到一定數量,一定會有一個質的變化。參與運動的肌肉群產生了記憶,運動技能的動作定型,有一個好成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表2 每周課余時間練習的次數[n(%)]

表3 每次練習的時間[n(%)]
表4說明2020級學生對傳統考核的滿意度只有17.3%,不滿意占66.0%,無所謂占16.7%。2021級學生對視頻考核的方法滿意占86.7%,不滿意只占2.0%,無所謂占11.3%。學生的滿意度能說明他對這種方法的認可程度。滿意度低說明學生不認可這種方法,在練習時會有抵觸情緒和畏難情緒,這對運動技能的形成會起到抑制作用。滿意度高說明學生對這種方法是認可的,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實踐,花更多的精力去思考。這樣一來,為了追求更好的成績和不斷刷新自己的紀錄,本來反反復復枯燥的練習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享受了,這對運動技能的形成會起到刺激促進和鞏固作用。

表4 對考核方式的滿意度[n(%)]
表5說明2021級學生在50次以內完成傳球技能考核視頻的有20人,占比13.3%;能在50~100次以內完成傳球技能考核視頻的有88人,占比58.7%;100次以上才能完成傳球技能考核視頻的有42人,占比28.0%。在50次以內完成跳投技能考核視頻的有6人,占比4.0%;能在50~100次以內完成跳投技能考核視頻的有64人,占比42.7%;100次以上才能完成跳投技能考核視頻的有80人,占比53.3%。在50次以內完成往返運球技能考核視頻的有15人,占比10.0%;能在50~100次以內完成往返運球技能考核視頻的有46人,占比30.7%;100次以上才能完成傳球技能考核視頻的有89人,占比59.3%。從表5可知,傳球技能考核的錄制時間最短,72.0%的學生100次以內就能完成視頻錄制,說明傳球技能考核要求偏低。跳投技能考核和往返運球技能考核錄制時間基本相當,但超過50.0%的學生要超過100次才能完成視頻的錄制,說明跳投技能考核和往返運球技能考核要求偏高,可做適當修改調整。

表5 錄制視頻的次數[n(%)]
表6說明學生對學校的場地、器材和練習時間的滿意度非常低。

表6 對場地、器材等的滿意度[n(%)]
(1)場地。大理大學古城校區共有14塊籃球場,其中體育館2塊,學生宿舍旁6塊,燈光球場6塊,體育館主館晚上沒有燈光,副館可以自己開燈,但燈光多處已損壞。燈光球場晚上十點至十點半熄燈(沒有固定時間)。調查得出大理大學現有場地遠遠不能滿足高峰期學生的需求,有時一個場地會有十幾撥人輪著交替上場。
(2)器材。體育科學學院器材室的上班時間為08:00~12:00和14:00~18:00,和學生休息的時間完美錯開。而且為了保證上課器材的正常使用,器材都不針對個人借用。
(3)時間。大一、大二的學生周一到周五基本沒有空余的時間,大部分晚上都安排課程,有的甚至周末也安排課程,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只有每天中午、晚上九點以后。
2.3 存在的問題
2.3.1 傳統考核方法的弊端 傳統考核方法考核至少要留兩次課(4個學時)才能非常緊湊地完成3個項目的考核,而且只有不及格的同學才有一次補考的機會,第二次考核哪怕成績再好也只能記60分,否則就對第一次就及格的學生有失公平。如果要求從容完成考核,得預留出更多的時間。這又會影響到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所以傳統考核方法就會讓考核的隨機性和偶然性陡增,讓考核成績呈嚴重偏態且集中在低分數段。考核時由于時間緊,學生受當時環境和心理的影響不能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過程性評價很難和總結性評價相統一。
2.3.2 視頻考核方法成績的真實性2021級150名學生每人考核3個項目共450個視頻,其中有1個視頻(跳投考核)為剪輯視頻,占0.22%。視頻考核最擔心的就是視頻的真實性,當時教研室在制定考核辦法討論時就擔心這個問題。一是擔心作假的視頻多,二是擔心作假視頻看不出來。但從結果來看是非常理想的,3個考核內容共450個視頻只有1個視頻有問題,而且很容易就發現了。跟蹤詢問后得知該學生錄制好的視頻丟失,到提交視頻時找不到了才鋌而走險臨時錄制剪輯了一個視頻提交。雖然有作弊的情況,但不能掩蓋99.78%學生視頻的真實性。
2.3.3 視頻考核方法成績的偶然性 視頻成績是每個學生的最好成績,不能代表他的真實水平。但考核的作用不僅僅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需要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甄別和排序,同時還得對學生形成運動技能的過程產生良性刺激和促進作用,視頻考核方法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
3.1 結論“籃球”課程的考核與評價既是對“籃球”課程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檢驗與評估,也是對學生學習的促進和激勵機制,應該和培養目標相對應〔4〕。盡量做到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統一。利用考核與評價的反推作用促進“籃球”課程的教學改革,讓教學和培養目標的達成度高度契合,培養出真正合格的中學體育教師。
(1)傳統考核方法費時、費力,且易受時間、臨場發揮等因素的影響。傳統考核方法對學生課余練習的刺激和促進作用不明顯,對運動技能的形成起抑制作用,容易導致總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不吻合。視頻考核方法省時、省力,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調查結果分析得出視頻考核方法對學生課余練習起到積極的刺激和促進作用,整個校園都能看到學生們練習和錄制視頻的身影,這對整個學院的學風也起到積極作用。視頻考核方法的結果表明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的成績高度統一,對學生的甄別和成績排序也是科學合理的。課堂上認真努力的學生考核結果都是優秀的。錄制視頻時追求精益求精,每個視頻都以達到滿分為目的,學生都在不斷地突破自我和創造新的紀錄,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積極練習的氛圍蔚然成風。
(2)傳統考核實踐成績呈嚴重偏態分布,集中在低分數段,學生自主練習的積極性不高,只發揮了考核評價的甄別和排序功能,沒有發揮出考核評價的激勵作用〔5〕。傳統考核方法對學生的刺激和促進作用不明顯,學生課余練習時間嚴重不足,僅僅是為了考試過關,不利于運動技能的形成和運動能力的提高。視頻考核實踐成績成嚴重偏態分布,集中在高分數段,學生自主練習的積極性非常高,課余練習時間大幅提高,校園里不論早晚、雨打風吹、烈日炎炎錄制練習視頻的學生隨處可見,練習氛圍空前高漲,學生在宿舍待著的時間明顯減少。錄制視頻的過程就是練習過程。這種氛圍非常利于運動技能的形成和運動能力的提高,對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3)學生對傳統考核方法的認可度低,認為此方法科學性和合理性偏低,成績偶然因素大,對學生課余的練習“逼迫”性不夠。學生對提交視頻的考核方式認可度非常高,雖然視頻成績偏高,但這是整體偏高不是個案,具有公平性。認為此方法既能合理甄別和排列學生的成績順序,又能激勵和“逼迫”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和提高運動能力〔6〕,還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風建設起到積極作用。
(4)學生的練習環境不完善,學校看似有很多場地,但由于時段和自然因素的限制,學生可以有效使用的場地就捉襟見肘了。器材雖然能保證正常教學的使用,但課余時間學生不能租借,增加了學生課余自主練習的困難。學生的課程設置也是阻礙學生自主練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大一、大二的課程安排得太滿,有的學生不是不想練習,而是沒有課余時間進行自主練習。
3.2 建議
3.2.1 提高過程性評價比例 為了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統一及對課堂質量的保障,過程性評價的比重可以提高到35%~40%。保障了課堂的質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會有大幅提升,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才會有更好的理解,對運動技能的熟練掌握和深刻理解,是該項目運動能力提高的堅實基礎〔7〕。
3.2.2 提高考核評價標準和改進考核評價方法為了考核成績的合理化分布以及更好地甄別和對學生成績的排序,“籃球”課程考核的評價標準可以制定再高一些,或者考核可以偏重質量而輕視數量。在數量達到一定要求時,主要考核運動技能的標準度和實用性。即數量是門檻,達到門檻才給予評價,按技能完成的質量決定成績。以提交視頻的方式進行考核的方法可以和學院現有的比賽(體育學院學生基本功大賽)相結合,考核內容可以和比賽內容一致或相似,評分標準可以等同或略高于比賽標準,達到比賽和考核相互刺激和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8〕。為了保證學生課余練習的積極性,可以挑選一些優秀視頻進行交流展示和評選,對獲獎者給予獎勵,營造一種比、學、趕、超的積極的、良性的學習氛圍。
3.2.3 保障學生練習環境(1)延長體育館和燈光球場燈光的開放時間,保證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和質量。學生宿舍旁籃球場可改造成燈光球場,為學生自主練習創造更多練習地點。(2)學生可憑學生證在課余時間借取器材進行練習,解決學生沒有器材進行練習的難題。(3)合理統籌安排大一至大四的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可支配時間用于個性發展。
根據“籃球”課程不同考核方式的考核結果分析可知,目前的“籃球”課程應大幅提高考核標準要求、重質輕量,以提交視頻的方式進行考核的方法還可以推廣到其他體育實踐課程,如排球、足球、武術、體操、田徑、乒乓球、羽毛球、網球、體育舞蹈、健美操等,讓學生的課余生活充實且繁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