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玲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黃岡市中心支公司 湖北黃岡 438000)
現代經濟發展必須圍繞經濟結構調整進行,經濟發展始終是通過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來完成的,經濟的調整與發展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永恒話題。在過去的幾年中,經濟結構調整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中始終堅持的重要方針,作為中部地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北省的發展在全國經濟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湖北省的經濟發展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經濟結構不夠均衡,制約了湖北作為中部地區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
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保險產業發展水平或潛在保源轉換水平的兩大重要指標。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69.7億元,增速8.1%;湖北省國內生產總值50012.94億元,增速12.9%;湖北省原保險保費收入1878億元,同比增長了23.73億元,增速1.28%,占全國比重的4.18%,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380億元,占比20.22%,增速2.57%。2021年,全國保險深度4.1%,保險密度3327元;湖北保險深度3.8%,全國排名第17位;湖北保險密度3252元,全國排名第7位;湖北財險深度0.8%,全國排名第30位;湖北財險密度658元,全國排名第22位。從總體上講,湖北省的財產保險行業發展與湖北省GDP增長速度之間仍有一定的距離,與國內經濟發展水平相比,湖北財產保險行業的深度仍處于落后階段,保源的發掘和轉換還不夠完善。湖北保監局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對湖北地區保險行業市場進行清理和規范,指導和督促湖北省各地的保險公司進行自我檢查及自我糾正,并對一批違規事件進行查處,推動湖北財產保險行業的發展更加規范化和有序化。
湖北財產保險行業在近幾年發展迅速,但其保費增幅遠遠落后于湖北省的GDP增長速度,與整個湖北省的經濟發展不匹配,保源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2021年,湖北壽險收入排名第一,為1087億元,緊跟其后的是財產保險,收入為380億元,健康險收入為369億元,意外險收入最少,僅為43億元。其中,壽險占原保險保費比重最大為57.88%,增速1.28%;財產保險占20.22%,增速2.57%;健康險占19.63%,增速6.31%;意外險占2.28%,增速1.61%。同時,受宏觀經濟放緩的影響,新車銷售量減少,機動車輛保險、企業財產險、貨運險等業務的增速也放慢了步伐,湖北財險公司普遍保費增速放緩。此外,車險作為財險公司的第一大險種,保費收入占財險公司收入的70%,商車費改以來,車險案均保費下降,賠付范圍擴大,醫療費用、汽車零配件價格大幅提高,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增強,市場透明度進一步提高,車險經營難度增加,車險賠付率持續上漲,伴隨而來的是承保利潤的逐漸下降,給財險公司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2021年,湖北省GDP在全國占4.37%,湖北原保險保費在全國占4.18%,與GDP占比持平。其中,湖北壽險保費在全國占4.61%,健康險保費在全國占4.36%,意外險保費在全國占比3.54%,財產險保費在全國占比最低,僅有3.25%。財產保險經濟較為發達的華東、華南、華北三個地區占據了國內財產保險保費收入的68%以上,華中地區只有11.32%,其中湖北占3.25%,說明湖北財產保險市場發展程度相對偏弱,人民財產安全意識相對較低。從區域分布來看,中國共有86家財產保險總公司,注冊地集中在上海、廣東和北京,三地分別有19家、16家和13家,湖北僅2家。此外,湖北省的財產保險市場在保險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市場集中度,CR3達到65%以上,市場處于壟斷結構,使得湖北財產保險行業缺乏足夠的競爭力,制約了財產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湖北省各個財產保險企業紛紛推出了新的保險品種,如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醫療責任險、校(園)方責任險、律師執業責任險等一批貼近市場的保險產品,受到市場和保戶的廣泛好評。同時,各個財產保險公司也在大力推廣個性化、多元化的汽車保險產品,加速了保險品種的發展。但從整體上看,目前湖北省的財產保險產品種類很少,主要是車輛險、企財險、貨運險等,信用保證保險、農業保險和衍生保險等舉步維艱。
保險是一種商品,其需求量和發展程度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人們對保險的需求也隨之發生了相應改變。當今社會,在經濟發展穩定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消費者的消費結構發生了改變,因此人們漸漸產生了對安全保障的需求,進而具有大量的保險需要。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表示,人的需求是有層次性的,只有在人們的低級需求得到充分滿足時,更高級的需求才會產生。保險并不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而是在基本的物質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的情況下,而且有了更多的收入或存款時,人們才會產生對財產保險的需要。收入的高低取決于經濟的發展,我國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公平程度也會對人們的收入產生一定影響。只有當消費者的實際收入越來越高,并且其剩余收入可以被用來進行存款或投資時,才會產生對財產保險的需求。
在經濟學中,投資、消費和出口經常被比作三駕馬車,以促進經濟的發展,說明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因此,本文認為,預期的固定資產的投資數額會對人們的財產保險需求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并且可以通過固定資產的投資進行衡量。
市場規模也被稱為市場的容量,就是在一個特定的時期中,可以儲存某一類產品的具體單位數目。在財產保險方面,即愿意參與財產保險的客戶總數,這個數字與湖北省人口總數密切相關,湖北省的人口總數越多,對財產保險的需求量就越大,也就是有更多的潛在客戶。
財產保險的保障功能體現在具有一定的經濟賠償作用,只要保險產品功能健全,保險服務理賠到位,被保險人所承擔的風險進行了轉移和規避,人們就會產生對保險的需求。因此,本文認為,預期的保險賠付與對財產保險的需要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正向關系,可以財產保險企業的保險賠付金額為指標。
保險是一種金融產品,它的本質是服務性。因此,財產保險企業必須通過對自身的資產結構進行優化,使資金成本得到科學配置,從而實現效益最大化。此外,可以對一些市場銷售情況較差的保險產品進行適度地限制或取消,并在市場上推廣更受消費者歡迎和購買量大的保險種類。合理進行產品結構的優化、更好地為客戶提供符合需要的保險,并進行適當地推廣,會使財產保險市場得到進一步發展。
此外,許多保險企業推出的財產保險種類大都同質,必須把對財產保險種類的研發與創新提上議程,引入和培養專業化人員,將市場的發展作為引導,根據客戶的新需要,不斷開拓貼切市場發展和消費者青睞的財產保險產品。
例如,電商的發展推動了運費保險的發展,線上電子支付產生了賬戶保險,大屏幕手機的發展產生了碎屏險,共享單車平臺的發展產生了自行車險,新冠疫情爆發產生了隔離險。因此,財產保險企業要根據市場的發展情況及消費者的現實需求,搶占市場先機,開發保險產品。此外,還要加強保險宣傳學習,提高消費者對保險種類的認識。自行車是許多消費者的生活必需品,但大多數消費者只知道機動車需要購買保險,并不清楚自行車也可以投保。自行車是一、二線城市上下班“最后一公里”的便利工具,三、四線城市的上班族和青少年上下學也廣泛使用,自行車被盜、損壞等現象時有發生,自行車保險具有廣泛的消費者群體,但目前市場對自行車投保的認知度并不高。
保險是一種以消費者購買欲和購買力為基礎的產品。真實的商品需求是消費者在有購買欲望時,也具有相應的支付能力。在本文的研究中,湖北省消費者的個人可支配收入與湖北省人民對財產保險的需求之間存在明顯的正向關系。只有提高消費者的人均收入,才能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時,增加可用于消費和投資的流動資金。而要想增加消費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方面,制定優惠政策,改善創業環境;增加投資和營造良好的就業氛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一直是十分重要且亟待解決的難題,有關部門可以通過提供創業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方式,給那些具有創業精神的大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創業舞臺,從而提高其就業率,并通過發展第三產業,增加湖北省的就業容量,拓寬就業渠道,為湖北省帶來更多就業機會,為下崗失業和其他有就業意向的弱勢人群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另一方面,強化專業技能培訓,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困難相比,企業的用工荒困境更為突出,熟練掌握新技術人員的缺乏,使得技術型勞動者的工資快速增長,低技能人員卻找不到工作。有關方面要加強對繼續教育、職業教育的支持和幫扶,大力培養高層次技術人才。科技是第一生產能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在從勞動密集型企業轉變為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企業的過程中,員工的整體素質和知識水平必須與發展速度同步,在快速變革的今天,他們的收入才會得到提高。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人才的培養與優化不容小覷。要使湖北省的財產保險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就必須對保險行業的人才進行不斷地培養提升。在現實生活中,直接和消費者打交道的往往是一線銷售人員,他們大多數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缺乏專業的保險知識和溝通技巧,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就上崗,片面地注重短期的銷售業績,很少真正用心維護客戶群體,為長遠的職業發展做規劃,這就造成推銷產品時,由于綜合技能不足,給消費者帶來不專業、不信任和消費欺詐等感受。各財險公司擁有龐大的保險教學資源,不能僅限于理論體系的構建,要深入一線銷售人員的培訓學習和績效考核,以保證其在銷售過程中具備豐富的保險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有助于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成就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理賠是保險公司的出口關,是推動公司穩健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可靠保證。要優化理賠流程,規范操作標準,統一理賠制度,為質量評估和績效考核提供依據,確保理賠管理工作良性運行。要深化成本鏈各領域、各險種、各節點管控成效,強化風險調查、事故介責、傷殘管控、糾紛調解等方面的效能提升,確保公司效益經營。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發揮“穩定器”作用,提高服務質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客戶在理賠服務環節體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從根本上解決理賠難的問題,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當前,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保險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白⒅孛裆?、完善社會保障補充體系”是我國財產保險行業發展的重要契機。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和諧為改革重點,以制度保證社會和諧,使社會所有人都能享有發展與改革的成果,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我國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時推動保險行業健康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