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謝朓賦的分類和藝術特色研究

2022-12-22 03:30:10張靜誼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張靜誼

(廣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謝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人(今河南太康縣),出身于南朝著名的豪門士族謝氏家族,是齊梁時期著名的文士,與謝靈運并稱為“二謝”,有《謝宣城集》傳世。鐘嶸評價他“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1]298,不少作品已開有唐一代之風氣。謝朓以山水詩聞名于世,其辭賦受到的關注較少。謝朓的辭賦作品上承楚辭,又受到六朝時期文學的滋養,與詩歌、駢文等文體交互影響,呈現出較為鮮明的特點。

一、謝朓賦的分類

謝朓現存的賦有九篇,分別是《高松賦》《擬宋玉風賦》《杜若賦》《七夕賦》《游后園賦》《臨楚江賦》《思歸賦》《酬德賦》《野鶩賦》。根據謝朓的仕途經歷和賦的思想內容來看,可以永明十一年(493)為界,將他的辭賦創作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建元四年(482),謝朓步入仕途,他先后擔任過豫王太尉行參軍、王儉衛軍東門祭酒、太子舍人、隨王鎮西功曹,轉文學[3]447等職位,并作為文學侍從參與諸王的文學活動。因此,他這一時期賦的創作最為集中。永明十一年后,謝朓在政治上遭到打擊,從荊州被迫還都。此后,朝廷內部政治斗爭愈發激烈,謝朓也被卷入政治風波中,這一時期他的內心一直處于仕與隱的矛盾狀態中。由于前后所處政治環境和局勢的變化,謝朓賦的內容和風格呈現出較大的差異。

(一)從游西邸時期

謝朓早期賦產生于建元四年至永明十一年從游西邸和供職隨王時期。這時謝朓流轉于皇宮貴族之間,憑借其文學才能受到皇家禮遇,參與以諸王為首的文學集團和文學活動。南齊的帝王和權貴們都十分鐘愛辭賦,他們不僅自己能文善賦,還召集大量文士進行創作。《梁書》對此有所記載,“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高祖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等并游焉,號曰八友”[2]1。謝朓前往荊州后,也受到隨王的青睞,“子隆在荊州,好辭賦,數集僚友,朓以文才,尤被賞愛,流連晤對,不舍日夕。”[3]447謝朓作為文學侍從,在這一時期創作了較多的賦,大約占他現存賦的三分之二。作品主要以詠物和游覽為主,多為奉命應酬之作,如《七夕賦》題注為“奉護軍王命作”[4]22,《高松賦》是“奉司徒竟陵王教作”[4]28,《擬宋玉風賦》為“奉司徒教作”[4]41,《杜若賦》《游后園賦》是“奉隨王教作”[4]33。這一時期的作品應酬和娛樂的特點較為明顯,偶爾流露出個人的心志。

1.詠物賦

詠物即吟詠物象。詠物賦的描寫對象包括花鳥禽獸、草木蟲魚、星云天象等自然物象以及生活用具、宮室建筑、琴棋書畫等人工物象,即《文心雕龍》中提到“草區禽族,庶品雜類”[5]135,這些客觀物象往往“觸興致情”[5]135,觸動人的情思,引發創作者的某種情感。謝朓作品中吟詠的對象雖有不同,寫作模式卻有相似之處,都是對物象進行周祥的鋪陳后,以歌頌郡王或表達個人志向作結,帶有濃厚的應酬色彩。《高松賦》是謝朓吟詠高松之作,他在開頭用“靈”字來概括高松的特點,“巡氾林之彌望,識斯松之最靈。”[4]28再從松樹的身軀體態、生長環境、材質器用等方面對高松進行細致刻畫,展現了高松優美的體態和雅正高潔的氣質,“若夫修干垂陰,喬柯飛穎;望肅肅而既閑,即微微而方靜”[4]28,盛贊松樹頑強的生命力和堅貞不屈的品行,“即芊眠于廣隰,亦迢遞于孤嶺”[4]28“卷風飆之欻吸,積霰雪之嚴霏;豈凋貞于歲暮,不受令于霜威”[4]29。第二部分轉向對郡王的贊頌,稱贊竟陵王吟詠高妙、志趣高潔,超脫于世間,“邈道勝于千祀,蘊神理而自超”[4]29,又有容人雅量、心胸寬廣,使天下人皆來歸服,“夫江海之為大,實涓澮之所歸;瞻衡恒之峻極,不讓壤于塵微。”[4]29在結尾處感慨自己學識淺陋,希望追隨竟陵王的高妙境界,并為得到竟陵王的賞識而感到慶幸,“嗟孤陋之無取,幸聞道于清徽。”[4]29是一篇典型的應酬之作。《擬宋玉風賦》是謝朓模仿宋玉《風賦》而作。宋玉在《風賦》中將“風”分為“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通過二者的對比,展現出王侯貴族豪華奢侈的生活以及庶人生活的貧困悲慘,以達到勸諫楚王的目的。謝朓的擬作也是奉命而作,竟陵王素以禮賢下士、愛好文學而聞名,因而謝朓此賦表達的主旨是對“大王之風”的稱贊,他在賦中盛贊西邸賓客之隆、車馬之盛。篇末還以極小的篇幅描寫了“幽人之風”,以此來寄托自己的情感。與“王者之盛風”相比,“幽人之風”顯得清冷孤寂,“出礀幽而泉冽,入山戶而松涼”[4]42,但卻神意超遠、兼備風骨,可視為謝朓心中理想的寄托。《杜若賦》先用楚辭中的典故來引出杜若,再詳細描寫杜若的生長環境,稱贊杜若天性高潔,并借杜若自比,向隨王表白自己“承羲陽之光景,庶無悲于轉蓬”[4]33的心意,感嘆自己得到隨王賞識,不至于像隨風飄轉的蓬草一樣到處流離漂泊。《七夕賦》描寫了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之事,以織女為主體,贊美她的儀容儀態,慨嘆牛郎織女相會時間短促和相離之悲。最后仍以歌頌郡王作結,“哂陽云于荊夢,賦洛篇于陳想。乃澄心而閑邪,庶綢繆于茲賞。”[4]23稱贊其吟詠牛郎織女而不愛高唐神女之事,品味高雅、性情高遠。

2.游覽賦

《游后園賦》是謝朓前期所作的一篇游覽賦,全篇以“游”貫穿,首段寫景,描寫后園夏秋之交時美麗的自然景象。隨后將視角轉向游覽后園的人,“周步櫩以升降,對玉堂之泬寥”[4]37,描寫園中宴游的盛況,“藉宴私而游衍,時晤語而逍遙。”[4]37篇末以對隨王的頌揚和對此次文會的贊嘆作結,“則觀海兮為富,乃游圣兮知方。”[4]37《臨楚江賦》是謝朓在荊州所作,賦中對楚江山水進行了較為細致的描寫。謝朓黃昏時分登臨楚江,映入眼簾的是肅殺的冬日山川景象,“滔滔積水,裊裊霜嵐”[4]39,“明沙宿莽,石路相懸”。[4]39蕭條的景象引發了謝朓的憂思,“憂與憂兮竟無際,客之行兮歲已嚴。”[4]39他將個人的憂思融入對楚江山水的描寫中,“于是霧隱行雁,霜眇虛林;迢迢落景,萬里生陰。”[4]39賦中表現出了較濃的憂思之意,營造出了一種蕭瑟凄清的氛圍。從內容和寫作模式上看,這篇賦融入了謝朓本人的情思,借景抒情,與他以往的奉迎之作有較大的區別。

總體而言,謝朓早期的賦多為應制之作。謝朓此時受到諸王賞識,仕途平順,又與西邸文士意氣相投,正是得意之際。這些作品在思想內容上雖無甚新意,但流露出的感情多是高揚歡快的,很少后期作品那種憂愁畏禍、依違兩難的糾結和恐懼。

(二)返歸京師與駐守宣城時期

謝朓在荊州深得隨王蕭子隆的賞識,引起了長史王秀之的忌恨。永明十一年前后,王秀之密告齊武帝,導致謝朓被迫還京。根據《南齊書》記載:“長史王秀之以朓年少相動,密以啟聞。世祖敕曰:‘侍讀虞云自宜恒應侍接。朓可還都。’朓道中為詩寄西府曰:‘常恐鷹隼擊,秋菊委嚴霜。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3]447謝朓回京后,京城的形勢越發嚴峻,他無可避免地卷入一場場政變中。是年,齊武帝駕崩,郁林王繼位,京城形勢風云詭譎。王融欲立竟陵王為太子,事敗被殺。次年,蕭鸞廢郁林王、海陵王,自立為帝,隨后海陵王、隨王等宗室子弟均被殺害。自此以后,皇族之間、皇帝與權臣之間的爭斗殺戮就沒有停止過。謝朓雖為蕭鸞所賞識,就任驃騎諮議,領紀事,掌霸府文筆,但心中仍大受震驚,尤其是經歷篡弒之事以及王融、蕭子良、蕭子隆等昔日好友之死后,懼禍之心漸盛,仕與隱的思想斗爭也越發激烈。他后期的作品中就體現了這兩種思想的爭斗。

《思歸賦》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是一篇歸隱賦。謝朓在賦中先回顧了過去的仕宦經歷。自出仕以來,他因文采深受倚重,用事頗為勤勉,盼望有所作為,卻不料遭人所嫉。緊接著,他用極大的篇幅想象了歸隱后的生活,“臨南場以藝藿,寄北池而采蓮。睇微莖之靃靃,望水葉之田田。”[4]15在賦的結尾,他表明了自己歸隱的決心,立志絕意于仕途,一心求道,以求長生,“豈加璧之贈可動,執珪之位能纏!歸來薄暮,聊以永年。”[4]16《思歸賦》是謝朓對自己前期仕宦生涯的總結,也可視為謝朓思想變化的分水嶺,最為明顯的變化就是前期那種高華氣象、進取精神被憂讒畏譏、歸隱避禍的消極思想取代,歸隱避害、全身遠禍的思想成為了謝朓后期辭賦創作的主流傾向。

《酬德賦》大約成于建武五年,是寫給沈約的酬答之作。是年,謝朓為自保,向齊明帝告發岳父王敬則謀反之事,被升遷為尚書吏部郎,但他心中頗不寧靜,“朓初告王敬則,敬則女為朓妻,常懷刀欲報朓,朓不敢相見。及為吏部郎,沈昭略謂朓曰:‘卿人地之美,無忝此職。但恨今日刑于寡妻。’朓臨敗嘆曰:‘我不殺王公,王公由我而死。’”[3]449他在文中自述寫作《酬德賦》的原因,一是為了向沈約表達感激之情,“言既未敢為酬,然所報者寡于德耳”[4]1,面對沈約的友情,謝朓深感無以為報,因而作《酬德賦》一首,感念友人的深厚情誼。二是向沈約訴說心事。在賦中,他先回憶了與沈約相交的過往,二人曾同為竟陵王府中的文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彼知己之為深,信懷之其何已。”[4]1據史書記載,沈約、謝朓二人志同道合、彼此推重,沈約提倡“四聲八病”之說,謝朓深以為然并積極進行創作實踐,與王融等人以氣類相推,遂形成風行天下的永明體,“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瑯邪王融,以氣類相推轂”[6]679。此后二人雖各奔前程,彼此仍有書信往來,謝朓赴荊州、宣城任職時期,二人仍有唱和。謝朓還在賦中敘述了與沈約的分別以及別后自己的經歷,“予窘跡以多媿,塊離尤而獨處”[4]2,并感謝沈約對自己的“炯戒”,“既勗予以炯戒,又引之以風雅”[4]2。最后,他在篇末表達了歸隱的愿望,希望與好友一起去過隱居的生活,離開丑惡污濁的現實環境,超脫塵世的榮辱毀譽,追求得道飛升。《酬德賦》雖然是謝朓向沈約訴說心事之作,但也從側面透露出南齊朝廷殘酷的內部爭斗以及謝朓不幸卷入后所遭受的痛苦和無奈心情,以致他希望能夠徹底脫離現實生活,回歸自然,得到自由。“悟寰中之迫脅,欲輕舉而舍旃;離寵辱于毀譽,去夭伐于腥膻。”[4]3

《野鶩賦》寫于謝朓任職宣城時期,是應客人之請而作,描寫聯想豐富、頗具詞采,屬于即興游戲之作。

謝朓賦的思想情感隨著社會政治和個人經歷的變化而變化。前期他受到皇家禮遇,生活較為平順,作品多是奉教之作,內容多以寫景、體物為主。但隨著現實政治斗爭的日趨激烈,后期的賦更多聚焦于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情感,多寄托之作,超脫現實、尋求歸隱的思想成為主流。總體而言,謝朓賦的寫作內容較為單一,寄托之作較少。

二、謝朓賦的藝術特色

魏晉南北朝時期,宏偉壯闊的漢大賦逐漸走向衰落,抒寫個人情志的小賦發展起來。謝朓現存的九篇賦中,除了《酬德賦》體制較大外,其余賦的篇幅都比較小。在藝術上,謝朓賦上承楚辭、騷體賦的文學傳統,又受到六朝時期文學的滋養,與詩歌、駢文等文體交互影響,呈現出詩化、駢化、格律化的傾向。

(一)賦的詩化

詩與賦的關系本就密切。在《詩經》中,賦是重要的表達方式,《毛詩序》中說“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7]13,賦是詩的六義之一。班固也稱賦為“古詩之流”[5]134。劉勰也說“總其歸途,實相枝干”[5]134,認為詩與賦是主干和枝條的關系,具有深厚的淵源。漢魏六朝時期,詩賦在各自發展中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出現了詩賦合流的現象,具體表現為“詩的賦化”與“賦的詩化”。到了南齊,漢語四聲的發現以及講究聲律和對偶的永明體新詩的形成,使得這一現象更加明顯。“詩歌相比于賦最大的特點在于詩歌講求音律且注重抒情,這兩點也是詩歌突出影響賦的地方。”[8]謝朓的詩歌創作成就很高,其賦也難免受到詩歌的影響。

1.音律

謝朓是永明體的代表詩人,詩歌創作成就在“竟陵八友”中最為突出,他提出“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6]350的創作標準,重視詩歌音律的和諧優美,這樣的創作理念也沿用到他的賦中。筆者以《詩詞韻律合編》中的韻書《平水韻》為依據,簡單整理了謝朓賦的用韻情況。

謝朓自覺在賦中押韻,幾乎每句都押,賦中押韻主要以平聲韻為主。《擬宋玉風賦》《臨楚江賦》《野鶩賦》三篇作品全篇均押平聲韻。

下平聲八庚:清、鳴、聲、生下平聲十一尤:秋、浮、酬、謳、游、流下平聲七陽:張、芳、涼、觴下平聲十三覃:潭、嵐下平聲十四鹽:嚴下平聲一先:川、天、懸下平聲十二侵:林、陰、潯、音、簪下平聲十二侵:禽、音、衿、尋、金、深、心

賦中平仄通押的情況較多,但仍以押平聲韻為主,如《七夕賦》《杜若賦》《高松賦》《游后園賦》《思歸賦》。

上聲六語:佇、渚、與下平聲八庚:英、清、傾、平、情上平聲一東:叢、風、蓬

下平聲九青:經、靈上平聲八庚:生下平聲九青:齡上聲二十三梗:穎、靜、影、嶺、景、永下平聲八庚:明、平、英、輕上平聲五微:飛、暉、霏、威上平聲十灰:才、徠、臺上平聲九佳:懷下平聲二蕭:椒、朝、遙、寥、超上平聲五微:歸、微、徽、飛

入聲一屋:竹、谷、目、復下平二蕭:苕、寥、飚、遙下平七陽:陽、行、涼、漿、璋、芳、方

上平聲四支:訾、離、疲、移去聲十七霰:眄、絢、變、電、眩、見入聲九屑:悅去聲四寘:智入聲九屑:烈、節、哲上平聲四支:茲、時、思、之、期下平聲一先:然、廛、阡、仙、蓮、田上平聲一東:功、礱、東、櫳下平聲七陽:楊、涼、香、房、傷下平聲一先:遷上平聲十一真:甄下平聲一先:延、捐、騫、宣、篇、纏、年

也有作品主要押仄聲韻,如《酬德賦》。

入聲十三職:息、翼、惻、匿、植、敕、臆上聲四紙:己、 已、杞、子、恥、理入聲一屋:淑、復、穆、菊、服上聲四紙:屣去聲四寘:義、被、置入聲十藥:廓、落、萼、壑、薄、托上聲六語:處、渚、佇、阻、舉、與、語上聲二十一馬:夏、雅、假、寫去聲七遇:傅、賦、樹、喻、騖、赴、句、注、騖上平聲五微:闈、扉、輝、違、依、歸、晞下平聲一先:仙、篇、旃、膻上聲二十四迥:迥、艇、溟、鼎、并

通過整理,我們可以發現謝朓對賦的韻律十分考究。賦中不押韻的句子極少,除了《野鶩賦》一韻到底外,其他賦都出現了頻繁的換韻現象,并且嚴格遵守換韻規則,較少混亂,體現出了他對押韻規則的自覺遵守和嚴格要求。謝朓對賦的音律的重視和自覺追求,使得其作品聲律和諧,具有節奏感和聲韻美。

此外,謝朓在賦中多用疊詞,不僅將景物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還使得作品音律鏗鏘和諧,增強了形象性和韻律感。謝朓通常在對景物的描寫和環境的渲染中使用疊詞,如《七夕賦》中的“盈多露之藹藹,升明月之悠悠”[4]22。“藹藹”,盛多貌,“悠悠”,遙遠長久貌。用在這里描寫出了七夕時節周圍環境的特點,露水繁多、明月悠悠,營造出了一種靜謐的氛圍,還使句子具有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再如《高松賦》中的“望肅肅而既閑,即微微而方靜”[4]28。“肅肅”,嚴正貌,“微微”,幽靜貌,疊詞的使用準確描摹出了松樹的形態,將高松莊重雅正、遺世獨立、甘于寂寞的形象展現出來。《臨楚江賦》中“滔滔積水,裊裊霜嵐”[4]39一句也將楚江景色的大致狀況勾勒出來。“滔滔”,水大的樣子,“裊裊”,煙氣繚繞的樣子,江水匆匆奔流,輕盈的白色霧氣彌漫在山林間。這一句不僅突出了楚江周圍環境的蕭瑟,給人以較強的視覺感受,在聲律上亦十分悅耳,富有韻律感。

2.情景交融

要做到“圓美流轉”,不僅需要音律上的鏗鏘和諧,還要使主客體相融合,達到情景合一的境界。謝朓的詩歌寫作往往有意學習謝靈運,得其清麗自然,但他也擺脫了謝靈運詩歌中情景割裂的弊病,在描寫自然山水景物時,通常融入個人的經歷、思考和情感,使詩歌主客體之間渾然一體。這樣的抒情方式也被運用到賦的寫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臨楚江賦》。賦中,謝朓將個人的憂思融入對冬日肅殺的楚江風景的描繪中,“爰自山南,薄暮江潭”[4]39。交代了游覽的時間和地點,描繪了夕陽時分的楚江景色,為全文奠定了悲傷的基調。緊接著具體描寫了楚江的風景,“爾乃云沈西岫,風蕩中川;馳波郁素,駭浪浮天;明沙宿莽,石路相懸。于是霧隱行雁,霜眇虛林;迢迢落景,萬里生陰。”[4]39云隱沒入山洞中,江上風聲蕩漾,江水積聚成白浪,岸邊鋪滿經冬不死的草,南飛的大雁被霧所隱,落葉空林被霜所掩……用“云沈”“風蕩”“霧隱”“霜眇”“落景”“生陰”等凄涼冷落的自然現象,來映射內心的感受。此時謝朓心中正是憂思無際,“憂與憂兮竟無際,客之行兮歲已嚴”[4]39,這些肅殺的景象正是謝朓內心憂思之情的具象化。謝朓不少賦是奉命而制,在表達情感上會有所不足,但他仍在景物描寫中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如在《擬宋玉風賦》中,他花了大量的筆墨贊美竟陵王所代表的“大王之風”,又在篇末描寫了與“大王之風”相對的“幽人之風”,著意鋪寫幽人居處的清幽冷冽,與熱鬧繁盛的“大王之風”形成對比,“煙霞潤色,荃荑結芳。出礀幽而泉冽,入山戶而松涼。眇神王于邱壑,獨超遠于孤觴”[4]42,以此襯托“幽人”的孤高清冷、遺世獨立,寄托著他對隱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對楚辭的繼承

謝朓賦借鑒了楚辭的文體形式和意象。

1.句式的繼承

句式上,謝朓在賦中使用了“兮”字句,但他并沒有像楚辭或騷體賦那樣通篇使用,而是穿插在文中,多在描寫自然景物、表現個人情感時使用。用“兮”字連接句子,利于個人情感的表達以及語言節奏韻律的穩定。如《游后園賦》中的“上蕪蕪兮蔭景,下田田兮被谷。左蕙畹兮彌望,右芝原兮寫目”,[4]37從上下左右四種不同的方位來描寫后園景色,運用“兮”字句型,“將各種物象簡潔而不失美感的結合在一起”[9],不僅使景物描寫更有層次,在音律上也更加和諧。再如《臨楚江賦》,用“兮”字句來表現個人的思想感情,“憂與憂兮竟無際,客之行兮歲已嚴”[4]39,抒發了謝朓的憂思之情。“愿希光兮秋月,承末照于遺簪”[4]40一句,表達了謝朓對隨王的仰慕,希望能夠仰望秋月的光輝,并希望隨王有秋月之照,不忘故人。除了使用“兮”字句,謝朓還在賦中化用《楚辭》中的句子,如“搴汀州以企予”[4]33一句,化自《九歌·湘夫人》“搴汀州兮杜若”[10]57。

2.意象的繼承

除了句式上的繼承,謝朓賦在意象上也對楚辭有所借鑒。楚辭中使用了眾多的香草,形成了文學史上有名的“香草美人”的意象,對后世文學影響深遠。《游后園賦》中的“蕙畹”,來自《離騷》中“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10]8。《杜若賦》中“瑤圃”,來自《九章·涉江》“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10]139。“幽蘭”也來自《離騷》中“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10]25。謝朓還在賦中將楚辭中的意象巧妙地融入對所詠事物描寫中,以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如《擬宋玉風賦》在描寫幽人之風時寫道:“煙霞潤色,荃荑結芳”[4]42,用“荃”“荑”兩種香草來象征幽人高潔的德性,寄托著他對幽人之風的向往。《酬德賦》中“藉風云之化景,申游好于蘭菊”[4]2。楚辭中蘭菊用來比喻君子,這里代指沈約,可以看出謝朓對沈約的敬重,以及二人關系的密切。《杜若賦》更是直接以杜若為歌詠對象進行描寫,杜若在楚辭中通常用來比喻品性高潔之人。謝朓在賦中表面稱贊杜若天性之高潔,實則以杜若自比,向隨王表白心跡,寄托著他渴望受到重用的心意。

(三)句式的駢化

南朝時期,駢文盛行,不少學者認為駢文可稱為六朝的“一代之文學”[11]1,與漢賦、唐詩、宋詞并立。駢文興盛,以至于駢文的寫作手法也被文人運用到其他文學形式的創作中,賦的句式逐漸呈現出駢化的傾向。

對偶是駢文的基本句式,主要特點是兩兩相對構成句子。謝朓賦讀起來朗朗上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句式的工整對仗。謝朓賦中的對仗多單句對,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不僅句式上兩兩相對,內容、詞性、典故也一一對應,形成了一種整齊、勻稱、和諧的形式。

1.內容的相對

內容上的相對,要求同類事物之間進行對仗,如動物對動物、植物對植物、自然現象與自然現象相對等等。如《杜若賦》“蔭綠竹以淹留,藉幽蘭而容與”[4]33,“綠竹”對“幽蘭”,這是植物與植物的對仗。《游后園賦》中“孤蟬以散,去鳥成行”[4]37,“孤蟬”與“去鳥”是動物之間的對應。《臨楚江賦》中“而乃云沈西岫,風蕩中川”[4]39,“西岫”“中川”是自然地理位置的對應。

2.詞性的相對

詞性的相對,要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如《高松賦》中的“集九仙之羽儀,棲五鳳之光景”[4]28,兩句都是按照“動詞+數詞+名詞+介詞+名詞”這一結構進行組織的。再如《游后園賦》“日棲榆柳,霞照夕陽”[4]37一句,本來的語序應為“夕陽霞照”,為了對仗特意將語序顛倒,以“日”對應“霞”,“榆柳”對應“夕陽”。

3.典故的相對

《文心雕龍·麗辭》篇中說道“言對為易,事對為難”[5]588,謝朓賦中運用典故的對偶也不少,對仗也較為工整。如《擬宋玉風賦》中的“鄒馬之賓咸至,申穆之禮已酬”[4]41。“鄒馬”指的是鄒陽和司馬相如,二人都曾是梁孝王劉武的賓客。“申穆”指申培公與魯穆生,二人與楚元王交好,后來成為了楚元王的中大夫。“鄒馬之賓”和“申穆之禮”都是運用典故,二者都被認為是郡王禮敬文士的典范,用在這里既夸贊蕭子良禮敬文士,又展現了西邸文人匯聚的盛況,在句式上也對仗工整。再如“若夫子云寂寞,叔夜高張”[4]42一句,將楊雄和嵇康對舉,列舉楊雄、嵇康來描寫謝朓心中高潔的“幽人之風”,對仗也較為工整。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謝朓賦的題材和藝術特色進行了分析。內容上,按照時間順序對謝朓賦的內容進行了分類。謝朓賦的創作主要集中在從游西邸和供職荊州時期,此時謝朓與諸文士一起參與以皇室為中心的文學活動,寫了不少奉和的詠物賦和游覽賦,賦中的情感較為高揚。后期創作的賦較少,但多出于個人內心,主要是歸隱賦和酬答賦。可以看出,隨著現實政治環境的惡化,謝朓賦中仕與隱的矛盾愈演愈烈,歸隱之心也愈加強烈。藝術上,謝朓追求“圓美流轉”的藝術境界,他在賦中借鑒了楚辭、詩歌、駢文等文體的寫作手法,使賦的創作呈現出詩化和駢化的傾向,藝術成就較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午夜国产小视频| 久久网欧美| 亚洲色图狠狠干|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制服丝袜 91视频|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日韩无码白|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人体视频| 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国产正在播放|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19p|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色亚洲成人| 欧美a在线| 午夜日b视频|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99re视频在线|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 国产精品播放|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99视频在线免费|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在线视频| 91在线播放国产|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三级色|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天|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第一页| 日韩在线1|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亚洲成人精品|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a亚洲天堂|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色亚洲成人|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无码 在线 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欧美中文一区|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