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學榮
智慧物流是指通過智能軟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手段,實現物流各環節精細化、動態化、可視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統智能化分析決策和自動化操作執行能力,提升物流運作效率的現代化物流模式,這種現代化物流模式的出現,為我國構建應急物資保障體系輸入了新鮮的血液。因此,將智慧物流引入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刻不容緩。
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及裝備作為智慧物流發展的根基,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物流產業,在整個智慧物流體系框架中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無人機、機器人等技術在近幾年來發展迅速,未來將會進一步與物流行業結合,廣泛應用在倉儲、運輸、配送等各個物流環節。
1.智慧物流相關配套設施正在積極建設。近十年以來,我國大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就包括智慧物流配套基礎設施如大數據中心、智慧物流中心、5G信號基站等都得到快速發展。
2.大數據庫及信息平臺逐步完善。2020年“戰疫”高峰過去之后,國家發改委明確提出加快5G網絡建設,加快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各行業、各地域、各企業均不同程度的建設了大數據庫,掌握了各自領域的大數據,但是在行業與行業之間、地域與地域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數據共享與信息溝通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3.新技術及新裝備得到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及裝備作為智慧物流發展的根基,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物流產業,在整個智慧物流體系框架中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無人機、機器人等技術在近幾年來發展迅速,并且與物流行業結合,廣泛應用在倉儲、運輸、配送等各個物流環節。
4.智慧物流總體發展不均衡。總體上來看,我國的智慧物流發展出現不均衡態勢,其中表現在地域發展均衡以及企業之間的不均衡,如一線城市的物流智能化程度較高,信息共享度更高,引入了先進的智能化物流設備,但是在偏遠的城市或者農村,應急物流還處于比較落后的方式,智能化設備較少,缺乏統一的信息溝通平臺,智慧化程度低,大部分還是要靠人工的救援隊伍將物資輸送到突發事件發生現場。
1.有利于提高各部門的協調性。應急物資的保障需要多部門的聯動,而智慧物流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支撐,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匹配供給與需求,
2.有利于提高應急物資的響應速度。利用大數據預測分析模型及信息溝通平臺可以準確地預測出突發事件所需的應急物資、應急救援設備,并且能準確精準的配備所需的物資,第一時間將應急物資運送到所需地點,提高了應急物資的響應速度。
3.有利于降低應急物流對人工的依賴。一方面,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中,災區民眾的生活物資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期間,管控區居民的生活物資現代化程度不高,基本依靠社區工作者及志愿者來完成,工作強度大,精準度不高,而智慧物流的引入,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在社區群引入統一的采購信息平臺,精準的預測居民的采購信息,建立配送模型,對居民生活物資進行就近采購及送貨,在管控區引進智能設備,如無人機、智能機器人、送貨機器人、智能投遞柜、移動智能端等進行配送,大大降低人工繁復的統計工作、投遞工作,將社區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們從繁重的物流環節中解放出來,降低對人工的依賴,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社區應急管理中去,提高應急管理水平。
4.有利于促進應急物資保障體系進一步標準化。應急保障物資由于其突發性,決定了應急物資種類、地域、時間需要的多樣性。因此,國家應該加強對應急物資標準化的制定,對應急物資進行標準化分類,通過對應急物資的標準化管理,加快應急物資的響應速度。
5.提高物資采購與投放的精準度。通過智慧物流的建設,大數據庫和應急物流信息平臺可以實時收集并共享與突發事件相關的供需信息,可以實現應急物資的及時采購與供應;通過智慧物流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在物資調配、配送、運輸等環節實現信息共享,全程自動化監督物資調度情況,結合地理位置信息計算最優配送路線[1],有效地提高了應急物資的供需均衡和投放的精準度。
1.引入市場化的智慧物流企業。在我國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中,市場化的智慧物流企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每一家企業都肩負著社會責任。多家大型物流企業都擁有著不同程度的智慧物流系統,因此,應該從國家層面將這些企業聯合起來,建立應急物資保障平臺,應急物資運送進行不定期演練,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能第一時間保障應急物資安全準確準時的送達。因此,將現代化的智慧物流企業納入國家應急物流保障體系中,是我國構建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的重要舉措。
2.提升中國郵政物流的智能化程度。除了依靠其他國有或者民營的智慧物流企業,提升中國郵政物流的智能化程度也是構建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的重中之重,中國郵政物流是經國務院批準,中國郵政集團于2010年6月聯合各省郵政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國有股份制公司,是中國經營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網絡覆蓋范圍最廣、業務品種最豐富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提供商[2]。作為網絡分布最廣的國有物流企業,在構建應急物資保障體系中應當發揮主要作用,但是由于郵政物流在速度、智能化程度方面相比菜鳥、京東物流等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提升郵政物流的智能化程度勢在必行,如在住宅小區、商務大廈、商業區、工業小區等有內部道路區域全面推廣無人駕駛配送車,配送防疫物資以及生活物資,利用物聯網、大數據計算出最優的配送路徑及最佳停靠點位,并觸發信息通知收貨人取貨,減少人與人接觸,實現無人配送,大大降低防疫風險。
3.構建國家級應急物資智慧物流信息平臺和大數據庫。組建國家級智慧物流發展研究院和物流公共信息與咨詢服務平臺。匯總物流業、政府部門、行業組織等相關數據,進行綜合研究、開發利用[3];在國家級智慧物流平臺的基礎上,接入應急相關端口,實現信息共享,從物資采購、調撥、揀貨配貨、配送投遞、運輸等實現一體化服務,通過大數據共享,整合完整的應急物資供應鏈數據,進而對應急物資供應鏈進行優化升級,提高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的活性,確保應急物資的精準供應。
4.加強智慧物流人才隊伍的建設。智慧物流人才隊伍的建設主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構建:(1)政府相關部門應培養一批能應對突發事件的專業物流人才,學習先進的智慧物流技術,滲透智慧物流的基本知識。(2)對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社區基層工作人員、醫院后勤工作人員以及注冊的志愿者進行基本的智慧物流技能培訓,了解智慧物流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貨物分批分類管理方法,掌握基本的智能設備操作方法。(3)以智慧物流園區為核心,培養企業的應急救援意識,進行應急物資保障的常規演練,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利用智慧物流技術與設備,第一時間就近調撥所需的物資,運輸所需的救援設施設備奔赴現場等。(4)組建專業的智慧物流人才隊伍,從大數據中心、城市運營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應急指揮中心、物流企業、高等院校等抽調人員進行培訓,培養各部門協調能力、信息溝通能力、智慧物流設施設備操作能力等。(5)制定統一的應急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在智慧物流的發展背景下,各地方高校加強與政府應急管理部門、物流企業、物流行業協會等聯系,制定出更適合我國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發展方向的應急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在應急物流人才培養中突出智慧物流的重要作用,培養出懂大數據、懂人工智能、懂物聯網及云計算的應急物流管理人才。
5.加強應急物流的標準化建設。加強智慧物流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中的標準化建設,首當其沖的應該就是要加快物流信息標準的建設,建立一套統一的數據標準,實現不同的倉儲運輸渠道的信息共享,從而提高應急物資的運送效率。
6.引入智能設施設備。由于突發事件的緊急性及不可預知性,決定了應急物資的配送將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的物資及設備也不盡相同,因此,應該針對不同的突發事件引入不同的智能物流設備。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突如其來的疫情,其強烈的傳染性需要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因此,針對此類緊急事件,應多投入無人智能化設備,醫療物資的配送可盡量采用智能機器人進行配送,管控區的生活物資也可通過智能機器人或者智能投遞柜進行投送,人員緊張的倉庫則可以使用無人叉車、自動分揀系統、AGV等自動搬運小車,無人駕駛車輛、自動化倉庫、自動化分揀系統等進行應急物資的保障。針對地震、水災、空難等突發事情,首先利用大數據庫調撥就近的救援設備、救援物資等,利用智慧物流信息平臺,形成路徑短、配送速度快的智能配送系統,將救援設備、物資及救援人員第一時間運送到事發地;其次,如果事發地在人口稀少的區域,則可以投入無人機設備進行救援,如2022年3月21日發生在廣西藤縣的空難事件,由于事發地在偏遠的山谷,大型救援設備在事發初期進不去,現場使用了大量的無人機進行照明及其他搜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