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詠梅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現代化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農村物流的發展有助于促進工業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并進一步提升農村地區的現代化發展。目前現代農產品的物流發展屬于新興產業,有很多需要提升的方面和進步的空間。目前我國的農產品物流發展程度普遍較低,物流水平相對城市還有所欠缺,物流信息化平臺還未完成構建、同時對于農產品的物流建設行業缺乏專業的領軍者和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等缺陷。通過優化農產品物流發展策略,促進農村農產品物流產業鏈的完整優化,支持農村振興[1]。本文的主要內容主要是針對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現代農產品物流的發展過程目前需要提高的方面和應對策略,促進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優化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進程。鄉村轉型戰略的正式提出是在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在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經濟,縮短城鄉差距方面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產品的物流發展是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提升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重要舉措,是提升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農產品的物流發展中,拓寬農村農產品的銷售路徑,不會因為銷售問題和運輸問題影響農產品的新鮮程度,以此降低農產品的價值,降低農民的收益[2]。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結合國內優秀經驗,促進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現代化發展。
(一)鄉村振興戰略。與以往的鄉村發展戰略不同的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不僅局限于利用外部的撥款、捐款等簡單形式提升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而是立足于實踐,提升農民在整個戰略中的主體地位,主動用自身的特色贏得新的發展機會。以市場為主體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將農村特有的新鮮的生鮮水果通過農業現代化物流的方式,以一定的價格輸出到城市中,解決城市人的日產生活所需,同時達到為農民創收的目的。
(二)現代農產品物流。農產品的物流發展目前還需要完善,與城市物流不同的是,農產品的物流具有更高的限制條件,但同時其具備更大的發展空間。農產品物流是基于農產品相關的物流運輸活動,主要產品不僅包括農村生產的各類蔬果生鮮,同時還包括農村村民手工自制的各類工藝品和消費品。農產品的物流有非常明顯的時效性、季節性、多樣性等特點,因為這些特點,農產品物流在發展的過程中勢必與傳統的物流有很大的挑戰和影響因素。因為這些新鮮的蔬果等產品都具有非常短暫的儲存時間,并且對于運輸條件相較于普通快遞更嚴格,具有高要求、高標準等特點。目前農產品物流是解決農村生產資料產銷的重要方式,特別是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村物流市場變得更加廣闊。
(一)物流技術水平偏低,物流資源分散。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呈現物流技術水平較低,物流資源相對分散等問題,因為我國的農產品物流是新興的發展行業,由于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那么天然無公害的農產品更滿足人們的飲食變化和消費習慣,因此目前整個行業處于上升期。但是由于目前農產品備受大眾追捧,因此市場需求很大,也有大量的人返鄉投身于農產品的生產、銷售、物流等環節中。但是目前也出現了很多的弊端,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物流水平的參差不齊,整體發展水平相較于城市的專業化物流發展有很大的差距,因為很多農產品的生長周期很長,但是銷售周期很短,他們需要符合自然的生長規律,因此會造成在蔬果等農產品成熟期,出現大量的擁擠訂單,同時對于農產品的物流運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資,因此也會出現大量的能耗,基本上有20%~30%左右[3]。
(二)物流發展中農村物流人才匱乏。目前對于農產品物流發展中制約因素影響最大的就是農村物流缺乏專業的構建物流信息技術的專業性人才和有豐富的物流管理經驗的管理型人才,一般情況下,具備專業素養、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才更愿意前往城市發展,那里的發展機會相較于農村明顯更具優勢,同時城市的薪資待遇相較于農村也更具吸引力,因此對于那些經過長時間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實踐訓練的人才,在他們選擇就業區域時幾乎不會考慮鄉村,除了個別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但是由于我國的農產品物流的快速發展,農村的農產品有了更大的銷售范圍,因此需要的人才也就越來越多。但是目前農產品物流的專業型人才嚴重匱乏,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時間,培養對口專業的人才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善教育體系,但是市場需求的缺口很大,只能暫時解決人才缺口,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不具備物流知識的人提供服務,這勢必會影響整體物流服務水平,嚴重制約現代物流業的快速優化發展[4]。從農村物流發展的角度來看,人才的局限性更加明顯,物流人才短缺和素質低下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現代化物流業的發展需要足夠的人力資源支持,然而,現實情況是,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對物流運作流程、運作標準和服務規范了解不多。大部分從業者只能進行簡單的搬運和裝載,尤其是物流真正了解農村、熱愛農村、有專業物流知識儲備的人才嚴重欠缺,因此農村物流資源整合難度較大。
(三)信息化建設程度低。對于已經具備相對完善和專業化的現代物流發展而言,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信息化,信息化也是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目前對于農產品的物流發展而言,構建專業化、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平臺的任務迫在眉睫。目前我國農產品的物流現狀就是信息化建設水平和管理水平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因為物流信息化平臺的優化不僅可以促進農戶的農產品銷售,同時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刺激消費。目前大部分農產品的物流信息平臺缺乏專業的管理,同時日常的運作水平較差,經常的出現故障,尚未建立起具有信息傳遞、庫存管理等綜合性的管理平臺和后臺數據統計優化[5],難以發揮應有的優勢和作用。同時目前我國對于農產品物流管理中的人才結構非常不合理,因此信息化管理水平遲遲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一)優化農產品電商物流產業鏈。農產品冷鏈技術的日益普及,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冷鏈技術的支持。因此,應大力支持冷藏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高科技冷藏鏈技術創新,在農業電子商務過程中不斷擴大冷藏鏈物流范圍。提高農產品物流專業化水平,我們可以加快農業合作社和優秀農產品公司等物流項目的培育,為農民提供及時的市場供求信息,同時拓展運輸、倉儲、流通、加工等物流功能,增加專業化、現代化物流在農產品流通體系中的參與度,提高物流運輸水平,優化農產品運輸產業鏈。優化農產品電商運輸方式,完善農產品物流產業鏈,提供更專業、更人性化的物流服務,給消費者創造更好的消費體驗。政府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路網、優化農村的寬帶服務,對于很多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定期的檢修,在互聯的背景下,優化農產品的優質輸出,確保農產品的運輸的優化服務。
(二)創建完善物流體系,提供優質服務。信息化是現代農業和現代物流發展的前提,是供應鏈集成和智能物流發展的基礎。目前,農產品物流運營商多元化,農產品物流資源供給眾多,但物流效率較低。今后要結合瓜果、生鮮、茶葉等不同產品的市場的供求情況,結合供銷合作、郵政系統、運輸系統等,打破城鄉發展過程中的產業壁壘和地域壁壘。加快不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物流公司之間各種合作機制的形成,共同打造農產品供應多元化、渠道整合的循環新平臺,構建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通過合作和信息交流平臺連接各方,構建農產品高速傳遞,形成信息暢通、公開透明的運行體系,縮短農產品流通渠道,提高農產品流通體系運行效率。要實現農產品產業鏈企業的信息交流和標準化加工,統一條碼、物聯網、地理信息技術等物流信息技術標準。此外,運用先進的信息采集方法和測量技術,提高農產品物流數據采集、處理和運輸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準確、及時、精細的高端物流服務體系。
(三)培育互惠共生的環境。對于農產品,尤其是新鮮農產品,保質期較短。傳統的以生產、分銷和營銷為導向的模式,買方周期長。因此,構建單一的農村農產品電子商務分銷平臺,對接各方,打造農產品銷售、運輸等信息暢通、開放、透明的運營體系,有效協調產業鏈各方利益。同時為了促進電子商務和農產品物流的發展,農村振興戰略提出了政府政策、稅收優惠、融資和人才培訓等優惠政策,鼓勵物流企業在農村的創立和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高效的搭建專業化、信息化平臺,聚集群眾力量,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農產品物流建設事業中,同時運用專業保鮮技術等優化策略減少運輸時間、增加運輸范圍,減少農產品的銷售周期,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優質物流服務。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一個全面、長期的發展戰略,需要各方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在此基礎上,統籌規劃、因地制宜、逐步實施現代農產品物流一體化平臺的建設與發展是目前農產品現代化物流發展的必要舉措。鄉村振興戰略為發展現代農產品物流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是,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缺乏長遠的綜合規劃,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農村專業物流人才匱乏,農產品物流技術水平較低,制約了農產品現代化物流的發展。因此,政府應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改進信息建設,加強人才招聘和培訓,加強信息技術的使用,促進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管理。建立和完善農產品供應鏈,需要政府主導、村民參與、技術投入、信貸支持、科學管理、多方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