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冬春
摘要: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提升我國經濟起著重要影響,農業會計運行影響農業的發展,文章通過對會計信息的整合分析,制定完善、可行的運行管理措施,使得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會計處理高效完成,從而提高農業會計處理效率。但目前我國農業會計運行還存在諸多問題,農業會計數據統計不足、農業會計工作人員素質有待提升、會計信息處理手段較為落后等,這些問題亟需農業會計在發展中加以改善,通過優化農業會計核算方法、加強基層信息隊伍建設等,使得農業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提升,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逐步推動鄉村振興。
關鍵詞:農業會計;問題;對策
農業本就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產業,農業活動開展與自然環境之間息息相關,企業農產品的整體生產周期較為漫長,這也就使得農業會計工作較為復雜,無法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因此,會計核算工作需要更加靈活化。
一、農業會計核算特點
(一)會計主體多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統一經營與統一核算的方式,無法滿足農業企業的發展需求,因此逐漸轉換為雙層經營、分散核算的管理模式。農業會計企業除了進行必要的會計核算工作以外,各承包單位也應當設賬,展示出經營成果與經營效益,使得核算呈多層次性。因此農業會計主體較多,核算體制以分散核算為主。
(二)受自然再生產影響
農業生產的主要對象為動物或植物,此類生命有著獨特的生長與發育規律,在進行栽培植物以及飼養動物時,需要遵循其成長和發育的規律,完善再生產過程。再生產過程是一個周期較長的過程,使得成本核算工作也會到自然生產的影響而發生改變。
(三)不易開展實地盤點
農業生產是連續性生產,整體生產周期較長,占用資金量高。經濟再生產模式需要在自然再生產的基礎上展開,生產時間與勞動時間也存在差異,產品價值量的表示則要以實際投入資金量為主,而處于生長階段的農作物價值無法通過實地盤點確定。
二、我國農業會計運行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會計數據統計問題
在各個行業中會計核算失真現象時有發生,在農業類公司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影響更為嚴重。比如,許多上市類農業企業的會計報表科目中,“應收家庭農場”科目的金額與其他科目相比更大,甚至存在賬齡等問題,而對于非上市類農業企業,其會計報表存在的問題更為復雜。主要是由于農業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將許多不確定的款項歸入到本科目中。一旦出現未知事項,都會在本科目上進行會計處理,導致其賬齡、金額不斷提升。另外,就當前農業企業的財務報表情況來看,存在設置漏洞問題,許多科目的設置不清晰,從而無法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使得會計數據統計存在不足。
(二)農業會計人員素質待提升
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影響著工作質量,尤其是近年來,農業企業的發展得到了社會的充分關注,而針對農業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也在不斷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農業會計人員對新會計準則的了解不夠全面,使得會計處理工作始終圍繞著傳統的模式展開,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會計改革。也有部分會計人員雖然具有較強的專業實力,但是對企業業務工作的了解較少,法律意識較為淡薄,無法保障會計處理工作的嚴謹性。因此,對于農業會計工作人員而言,要積極學習新的規章制度,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使得農業會計師的工作能夠適應社會發展趨勢。
(三)農業會計信息處理手段落后
農業企業的生產特點主要圍繞著自然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為主要模式,因此在農業生產、組織生產、會計核算中的處理方式都有所差異?,F代農業生產模式較為復雜,而自然環境、地域環境等都會對農業生產產生影響,涉及經營活動也存在差異,這也就使得農業會計處理工作涉及的內容較為多變,如果仍然采取傳統的會計信息處理模式,不僅無法保障會計數據信息的全面整合,同時也會導致會計處理工作存在漏洞。而且與其他行業相比,農業企業的會計處理手段落后,在會計審核、管理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使得會計信息處理手段不具備促進農業企業發展的優勢。
(四)缺乏健全的資本市場
就農業會計的發展情況來看,對資本市場的利用率較低,農業企業缺乏完善的投資與融資機制,而政府則缺乏對農業企業的指導,也缺乏對資本與民間資本的引導,使得農業企業無法充分利用資本優勢,發展模式較為局限。另外,證券市場的使用率較低,使得農業企業的整體資本營運能力較低,無法獲取來自市場的可靠融資,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農業企業的負債率增高,無法促進農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無法幫助農業企業獲取可觀經濟效益。
(五)農業成本核算較為困難
會計信息核算失真影響了行業的發展與進步,導致信息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障,使得農業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存在諸多漏洞。比如農業企業有時會通過承包的方式與農場合作,通過收取承包費用促進農場的發展,但一般情況下承包商對農業生產會計信息的關注不足。也有許多農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生產成本費用的控制不足,而針對土地價格、水利工程等成本支出的關注明顯不足,但此類項目所帶來的成本支出金額往往較高,并未起到有效的成本控制作用,無法保證最終的經濟效益。影響成本費用管理的另一因素與會計制度之間相關,部分農業企業內部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信息,從而制約了綜合管理水平。
(六)農業信息供給無法滿足需求
農業會計信息需要將最終的整合成果交由管理層,管理層通過對數學的分析做出宏觀決策,從而為農業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農業會計信息的需求主體包括企業、農民等,不同主體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存在差異。農業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一般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生產過程中,自然環境等因素都會對農業生產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農業信息在復雜的環境條件下也要保證信息的質量,并提高信息收集的及時性與真實性,使得農業信息能夠及時提供。如果農業信息無法保質保量地移交給主體,一方面會導致農業企業的經營決策出現漏洞,影響企業自身的發展利益;另一方面,則會對農作物的管理與農業經濟的獲得帶來誤判,嚴重制約其經濟效益。但目前大部分農業企業所選擇的信息供給方式較為落后,無法保障會計信息的質量,也無法及時將其移交給會計信息使用者。
三、我國農業會計運行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優化會計信息傳遞方式
由于農民的專業素養有限,對信息化技術的掌握不夠精準,因此現在農業會計工作應當進一步加大信息化體系的構建力度,以此提高農民的綜合素養,使得會計信息的傳遞更為精準。在基層農業部門也可積極引進專業化人才,加大會計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使得基層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信息化實力,從而為農業經濟建設提供支持。另外,市場中的農業龍頭企業已經實現了規?;⒓s化生產,與此同時也應當積極帶動農戶共同發展,比如伊利企業成立了牧場合作伙伴發展學院,為農產業的合作伙伴提供經驗支持,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在知識技術的支持下,龍頭企業帶動了各基層地區經濟的發展,實現了產業鏈協同價值的最大化發揮。
(二)提高農業會計人員素質
農業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影響著農業會計處理水平,因此,農業企業在優化會計管理體系的同時,也應當加大人才隊伍的構建力度,充分提高農業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專業素養。一方面,在選聘農業會計工作人員時,要制定合理的選聘條件,保障會計工作者擁有較高的專業實力,扎實掌握職業技能與理論知識;同時會計工作人員也應持證上崗,從而保障會計隊伍的綜合素質水平。另一方面,要對會計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使其能夠掌握新會計準則,了解國家的會計規定,確保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調整工作方案。作為會計工作人員,要嚴于律己,積極強化個人專業職能,提高職業道德水平,高效完成農業會計工作,助力農業企業快速發展。比如,伊利企業“牧場主接班人”發展概念,為財務人員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機會,同時也引進了300多名優秀畢業生,使其人才儲備力量越來越雄厚,為農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化提供了支持。
(三)充分利用會計信息系統
在選擇農業會計處理方法時,要積極構建會計信息化系統,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綜合計算機、會計學、管理學等多項專業內容,使得會計核算的精準度、會計工作效率以及財務管理質量能夠得到同步提升,并實現財務數據信息資源的共享,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可靠支持。在財務共享系統的支持下,人工勞動量能夠得到有效控制,財務人員能夠將工作重點放在財務管理上,從而提高會計信息處理質量,制定精準可行的會計處理方案,提高經濟效益。而農業企業也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開發有關于農業會計處理的財務軟件,并落實會計專業人員的培養與培訓,使得財務軟件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比如加強集體數據與總部數據的關聯,使得各基地所得到的精準財務數據能夠及時傳回總部,由總部進行統一分析、調研,制定合理的經營決策方案,從而促進農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建設完善資本市場體系
建設完善的市場資本體系,能夠有效提高農業會計的綜合運營能力,農業企業應當結合市場動態,不斷完善內部財務管理體系,借助資本市場的優勢,不斷優化會計處理模式,使得會計信息質量得到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影響著資本市場的有效性,而企業的財務會計處理工作也會受到資本市場的影響。資本市場在要求會計信息披露時,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出現會計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引發嚴重的經營風險。因此農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加大對投資者的教育力度,并不斷提高農業企業的資本市場化程度,使得企業的管理結構更加完整,做好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從而使得資本市場體系更加完整,為農業企業的發展提供資本支持。比如,大北農集團所構建的新型養豬模式,實現了產業扶貧的目標。大北農集團選擇在貴州省黔南州開展了“公司+基地+扶貧戶”的管理模式,通過精準扶貧、投資收益分紅模式,構建肉豬養殖基地,基地內肉豬省市數量超過40萬,實現了12000戶貧困戶脫貧,此種創新型發展形勢,真正實現的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關聯,在完善的市場體系下,不僅優化了運行模式,也推動了現代經濟、鄉村振興的進一步發展。
(五)完善農業會計核算方法
在會計核算工作中有相應的會計標準作為支持,但對于不同行業而言,所選擇的會計核算方法也就存在差異,因此務必要采取恰當會計處理措施,提高會計核算效率,使得會計核算方法得到優化。農業會計核算工作應積極采取專業化的會計核算標準,結合我國農業的發展情況,選擇適合農業會計的核算制度與標準,使得農業會計能夠實現專業化核算。新會計準則與國家發展現狀相適應,企業應選擇最為恰當的會計處理方法,使得農業會計核算水平得到提升,從而解決農業會計問題,完成階段性管理任務。另外,農業產品與工業產品的生產流程存在明顯差異,在面對農產品時,應當采取恰當的會計核算方法,比如在成本核算環節,在農業生產成本科目中設置機械作業成本,從而展現出農業機械作業所消耗的資金成本。比如,部分企業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推行了人人參與財務管理的模式,銷售人員需要負責合同的收款進度,并針對二級回款情況進行估計,讓農業企業的銷售人員除了推銷產品以外,也能夠幫助財務部門控制應收賬款風險。
(六)綜合整理農業會計信息
由于不同主體對會計信息的使用需求存在差異,為了滿足多方主體的各項需求,就需要農業企業積極優化會計管理方式,使得農業會計信息的收集更為全面,同時也能夠適當地作出整改,增強農業信息的廣度與深度,使得農業企業能夠精準掌握各項會計信息。而在農業部門與各信息需求主體間,可構建完善的信息交流機制,實現會計信息的有效共享,全面整合各項會計信息,加大農業信息管理力度,使得信息的處理更加精準、完整,從而滿足不同主體的應用需求。與此同時也應當進一步完善農業信息傳遞渠道,借助信息優勢實時監控會計處理情況,利用官網、官方公眾號及時發布相關信息,準確地反映出農業企業的運行情況,或者農業的各項發展信息,使得信息的時效性得到充分發揮,從而為會計處理提供支持。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企業的發展本身就具備獨特性,農業會計工作對農業企業發展而言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農業企業要及時反省會計處理工作中的各項不足,制定完善的處理方案,使得會計綜合處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保障會計信息質量,控制費用成本,使得財務管理的效益得到充分展現,從而提高農業產業的經濟水平。
參考文獻:
[1]成澤楷.農業會計視角下財務管理監督弱化問題及對策[J].新農業,2021(19):60-61.
[2]李光緒.農業會計信息網絡化問題及對策研究[J].山西農經,2021(15):148-149.
[3]呂紅閣.農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商訊,2021(12):39-40.
[4]王純先.淺談農業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農業會計,2020(11):9-10.
[5]郭敏.淺談農業會計信息網絡化的問題及對策[J].廣東蠶業,2019,53(09):88+90.
(作者單位:福建超大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