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潭雯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智慧課堂上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呂潭雯
(蘭州市第五十六中學,甘肅蘭州730000)
隨著“互聯網+”教育模式的深化引用,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正在逐漸與現代教育工作進行融合。目前,智慧課堂的建設已成為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的趨勢。通過使用移動學習終端設備,可以為數學教學提供準確的數據分析,實現課堂教學的數字化、形象化和針對性,推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效發展。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中,眾多教師將關注點放在了學生的卷面成績發展上。那么推動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要創新課程實踐活動。因此,本文重點研究了初中數學智慧課堂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策略,希望能夠提升初中數學課程教學質量。
雙減政策;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創新
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知識學習能力還是個人思維能力都在高度發展。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數學課程中應用智慧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既能夠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個人課程能力的發展。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智慧課堂應用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將其作為輔助性的課堂教育手段,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缺乏必要的關注。在“雙減”教育政策不斷實施的過程中,推動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優化不僅是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信息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由之路。它既是實現教學公平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教育改革的有力起點。如今,許多在線學習應用的推出,為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建設提供了契機,也為大數據技術的精準教學和教學資源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從廣義角度來看,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形成的適應性綜合能力。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上,眾多教師更關注學生個人考試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對學生進行單向的知識講解活動,在分析學生課程學習成效、構建數學課程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個人成績的提升。這種問題束縛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個人核心素養發展。
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個人知識學習能力還是個人思維能力都在進一步發展。教師在初中數學課程中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對不同數學問題的探索意識。這是數學教師將教學目光從課程內容轉移到學生能力的重要形式,是促進初中數學課程教育創新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當前數學課堂上,眾多教師為了追求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仍然為學生進行不同的例題展示,同時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例題訓練活動。這就導致學生在被動接受不同課程內容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數學學習興趣,其核心素養難以有效養成。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課堂上,眾多教師更注重學生對不同數學知識點的有效記憶,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缺乏必要的數學學習興趣,個人數學學習成效有限。在“雙減”教育政策不斷深化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數學課程內容的設計,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學生在課程中個人能力的發展,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由此可見,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落實“雙減”教育政策,推動數學課程教學模式適應數學課程新課標的重要形式。
在現代智慧教學系統構建應用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教師的智慧課堂應用活動指明了方向:教師的數學課程教學工作不能只局限在學生的數學應試能力發展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促進學生個人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發展。在數學智慧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將以往的知識傳遞教學轉換為自主探究活動,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個人探究意識,促進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發展。那么在智慧課堂建設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需要教師既重視學生卷面成績的有效提升,同時也要重視學生個人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養成,為學生今后的數學應用活動奠定基礎。
1.學習動機
首先,從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來看,眾多學生在被動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學習動機,很多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應付考試,在反復的例題訓練過程中,個人的數學學習興趣有限。那么在構建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動機方面入手,構建趣味性的數學課程內容,以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實效。可以說,學生的個人學習動機是影響數學智慧課堂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2.學習目標
初中階段的學生個人思維能力初步發展,能夠對數學課程內容的差異和相關的數量關系內容形成有效的探索。但是在當前的數學課堂上,眾多學生對抽象性的數學理論內容缺乏必要的興趣,也沒有明確的數學課程學習目標指導。這一問題導致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有限。
雖然許多教師意識到構建智慧課堂、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但由于“雙減”教育政策的落實具有時效性,在數學課程講解過程中,教師更傾向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對于學生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視程度有限。數學課程內容本身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需要進行相應的理解。如果教師不能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總結數學學習方法,就會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不足。由此可見,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會受到教師個人教學思維的影響。除此之外,學生的個人學習活動也會受到教師個人教學風格的影響。如果學生喜歡教師個人的授課風格,那么其學習成效也會有效提升。相反,如果教師的授課風格不夠吸引學生,這就會導致學生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個人的教學能力對數學智慧課堂的建設工作有著極大的影響。
除了學生本身的學習態度和教師的個人素養之外,家長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學生家長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嚴格要求,學生就會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如果家長在學生遇到數學困難的時候進行一定的指導,就能夠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由此可見,在數學智慧課堂建設的過程中,學生家長構建的家教環境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首先,教師要準確分析智慧課堂下數學課堂的教育過程。教師可以借助數字化在線教學平臺準確分析課程內容,根據學生的差異,盡可能促進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其次,準確選擇教材內容。教師應在深入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選擇、整理、總結重點和難點知識,結合智慧教學平臺制作針對性的學習視頻,組織學生應用不同的平臺功能進行學習,可以有效解決數學知識中的難點問題。最后,準確設計教學過程。初中數學教師應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重點和難點知識融入微課堂中,組織學生在課前獨立預習,設計準確的教學過程,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基礎。除上述三項準確優化原則外,數學教師組織智慧課堂教學活動還應堅持“四用”原則,即充分、能用、易用、適用,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要。在數學課堂上,數學課程內容要符合教師的教學節奏,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以落實“雙減”教育政策。此外,每個知識點的設計都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認知特點,從而確保智能課堂模式下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實現準確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投影與視圖》課程中,筆者采用智能課堂模式講解重要知識點,在大屏幕上展示教學內容,并以動畫形式進行動態演示,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投影過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并強化學習效果。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堅持“三精四用”的原則,在智能課堂平臺上開展精細化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具有積極作用。
在初中數學智慧課堂中,OTO混合教學模式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在講解新知識之前,教師可以將課程知識組織成微課,讓學生熟悉新知識,并在課前做相應的練習。學生可以在家里通過平板電腦觀看微課視頻,并在教師的監督下獨立完成練習。同時,學生總結預習或練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通過平板電腦傳達給教師。這個過程是根據學生的差異性而設計的。它不僅創新了傳統的數學課程預習方法,而且大大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同時,通過教師的在線監督,改善了學生的拖延習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內容。這也是精準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二,課堂混合學習。經過以上階段,教師基本掌握了學生的薄弱環節和課堂講解的內容,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準確性,節約課堂教學時間,推動學生數學應用水平的提高。這一課堂實施過程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充分發揮智慧教學平臺的教學成效。
第三,課后鞏固知識。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利用智慧教學平臺,加強師生互動,課后引導學生,讓學生得到針對性的訓練。現階段,智慧教學平臺主要用于發現教學漏洞,彌補不足,使課堂上沒有充分消化知識的學生加強學習,通過課余學習鞏固新知識,實現深度學習。
智能課堂模式下初中精細數學教學的優勢也體現在課堂數據的整合和歸納上。借助智能教育系統,一方面便于教師自動批改客觀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傳統紙質作業以照片的形式發送給教師批改。作業批改后,系統會自動生成每個學生的作業評估結果報告,并對各種問題進行分類統計。它不僅可以實現作業的精細統計和學生的針對性指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育成效,將教師從繁重的工作量中解放出來,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在課堂上,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是不同的。教師需要尊重這些差異,進行科學的教學指導,推動學生的協調發展。有的學生個人數學基礎較強,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就希望能夠進行拓展學習,而有的學生數學基礎不足,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那么教師在智慧課堂中就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特別是預習習慣,引導學生在課前對數學新知識進行系統性的理解,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課程內容,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的知識時,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主要特征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想要在智慧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文本閱讀分析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在課前預習和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教學平臺組織學生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平行四邊形的內角和測量等,標記課程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通過這種預習式教學方法,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智慧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推動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與應用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科學教學計劃的制定。特別是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制定針對性的數學目標,以達到預期的課程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在智慧課堂應用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制定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成績為長期目標;短期目標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例如,對于成績落后、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目標應該是堅持每天復習所學內容,加深理解,鞏固效果;而成績好的學生的短期目標應該是堅持數學學習問題的日常實踐,并且拓展相應的知識內容,從而實現學生個人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在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后,他們堅持每天都要實現短期目標。這樣,學生就會逐漸提高個人的數學成績,養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在長期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的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同時,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長期性的特點。那么這種問題就導致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長期得不到體現。如果學生在智慧課堂中的學習主動性不強,智慧教學平臺的教育功能就很難表現出來。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首先要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師應認識到自己不僅是知識的搬運工,而且是學生的啟蒙者和引導者,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和探索行為的向導。因此,在應用智慧教學平臺的過程中,教師應思考如何與學生相處,成為學生的伙伴,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潛能。教師要引導學生保持正確的學習態度、保持求知欲,準確地引導、指引和激勵學生,鼓勵學生不局限于死板的課堂學習,而是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努力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創新學習形式。
綜上所述,推動數學核心素養在智慧課堂中的有效培養,能夠使教師的數學課程教學內容回歸本質,而且可以增強數學課程內容的針對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效地推動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進程。在初中數學智慧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應堅持“三精四用”的原則,為準確教學奠定基礎;實施OTO混合教學,建立精準的數學課堂;課后整合作業資料;實施精準引導,實現教師精準教學和學生個性化學習,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數學教育信息化改革開辟新的途徑。
[1] 黃曉芬.初中數學教學構建智慧課堂的方法分析[J].中學數學,2021(16):78-79.
[2] 董風華.創設智慧課堂,提高教學素養——淺析初中教學的有效性[J].科幻畫報,2021(08):69-70.
G632
A
1002-7661(2022)29-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