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燕
幼兒園體育情境教學的實踐價值探究
秦燕燕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和睦幼兒園,江蘇南通226200)
體育教學情境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利用生活展現出來,并且通過音樂渲染,加上角色扮演等相關的媒介完成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需要創設和體育教學活動有關的情境或是氛圍,把動作技能變得更加直觀、具象。教學情境需要多種因素共同結合起來創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討論了幼兒園體育情境教學實踐策略。
體育情境教學;創設;興趣;運動技能
幼兒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能夠對體育教學情境的創設重視起來。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給幼兒的體育鍛煉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年齡尚小,無論是身體、心理、認知、思維等各個方面都在成長過程中,這一階段也是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的黃金期,通過開展情境化體育活動,能夠鍛煉幼兒堅韌不拔的意志力,擁有強壯的身體和優秀的品質,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地成長與發展。如果按照以往傳統體育活動模式,會給幼兒帶來枯燥、乏味的感覺,對體育活動的訓練產生排斥感。但是在新時期學前教育中,引入情境化模式,能夠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感,通過不同的情境參與到不同的體育訓練之中加強幼兒實踐力,提高幼兒園體育情境化教學的有效性。
情境可以理解為“情”和“境”的統一,營造相應的環境,提升課堂氛圍感,融入真情實感,能夠獲得深刻的體驗感。情境教學法是現代化教學中應用較廣泛的教學方法,為教師教學工作提供便利,帶動幼兒投入學習,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可以說情境教學是一種較先進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幼兒的學習思維,培養幼兒情感態度和認知水平,調動幼兒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為課堂教學帶來優質的教學效果。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幼兒園體育教學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課堂上能夠突出幼兒主體地位,將幼兒自身特點和優勢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有效促進幼兒體育技能的提升。體育本身就是一項戶外活動的課程,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情境教學,是錦上添花的一個教學方案。教師也要發揮自身創造力,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興趣愛好創設多元化情境模式,堅持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之間的個性化差異,使幼兒能夠在各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
創設教學情境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活動,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學效果有所優化,但需要多種不同的因素共同組合起來作用,比如語言、動作、圖片、音樂等,能夠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
教師想要創設體育教學的情境,就必須要利用語言。教師需要更加生動、形象地用語言進行描述,使其更具有感染力,表達得更加簡潔、明了。比如在進行中班活動“小袋鼠學本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扮演小袋鼠媽媽,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小袋鼠帶入到一個更加自由的學習的情境當中去,袋鼠寶寶們前面有一條小河,他們該怎么過河呢?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小袋鼠們可以通過自編兒歌的方法,掌握立定跳遠的具體動作,并腳彎彎腿,用力擺臂向前跳。兒歌非常容易記,小袋鼠學習速度也將會變得更快。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肢體語言引導學生扮演某一個角色,并且及時進行心理轉換,進入到教學情境當中。教師動作需要足夠準確,語言和角色的形象需要相互匹配。在教學的時候,保持其角色意識,并且始終暗示幼兒能夠堅持角色的行為。同時也需要讓情境的作用得到強化,比如在教育學生學習小班活動“小海龜爬爬爬”的時候,讓學生能夠聽信號,并且朝著指定的方向爬。在一開始,教師就類似于海龜手腳趴在地上爬,幼兒紛紛模仿教師的神態。在游戲的時候,有一些幼兒為了能夠搶先或者是堅持不住,就會站起來走。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醒幼兒小海龜:“讓我看看你爬得是不是夠快。”幼兒意識到這個問題可以立刻糾正動作,使情境更加生動,同時也可以讓幼兒的練習更加有效。
音樂以及體育運動的規律具有一定的節奏性,因此存在內部的聯系,教師以此作為切入點可以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通過音樂進行口令指揮,促使活動的進程能夠有所推進。小班幼兒大部分難以按照教師的指令排好隊形,所以在體育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幼兒培養一個固定音樂的模式,使幼兒聽到某一段音樂就可以排出隊列,比如需要幼兒齊步走的時候可以放《鈴兒響叮當》,讓幼兒隨著樂曲的節奏更加精神地齊步前進。而幼兒排隊的時候可以播放《小兵》,幼兒走圓形的時候,可以播放《郊游》。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幼兒在喜歡的音樂當中接受正確的指令,不但可以減少教師組織語言的時間,同時也可以將氛圍渲染得更加活躍,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相信每一個幼兒對故事都不會拒之門外,故事中的內容豐富多彩,情節此起彼伏,里面的人物設定也能夠給幼兒帶來新鮮感,充分發揮幼兒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體育情境教學中,教師通過故事的引導打開體育之門,讓幼兒們認識體育、了解體育,利用故事創設情境,讓幼兒們成為故事中的主角,在此情此景中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這樣不僅豐富幼兒體育知識,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得到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加強幼兒的體能和身體素質。在此期間,幼兒可以根據故事中自己喜歡的人物角色進行扮演,再將角色代入到體育活動中,呈現出一個歡樂、輕松的體育課堂,實現幼兒快樂學習的教學目標。
故事情境的創設可以幫助幼兒激發起興趣以及動力,使幼兒參與到體驗當中。比如大班的幼兒需要綜合練習跨跳等相關的動作,教師可以創設“勇敢小兵”的情境。在接受偵查員的情報之后,小兵必須要炸毀敵人的軍火庫,在途中,小兵需要跨越30cm的墻,同時需要匍匐前進,還要繞障礙跑。通過這樣的故事情節,可以讓幼兒更加身臨其境,不斷激發起幼兒的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幼兒在緊張的環境當中調動起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
由于幼兒年齡尚小,缺少豐富的經驗,如果在課上對幼兒長篇大論地講授,不符合幼兒的成長規律和心理需求。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引入生活元素,創設生活情境,考慮幼兒年齡較小的問題,只有從生活中找尋線索,將幼兒們熟悉的事物引入教學之中,才能更好地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幼兒主觀能動性。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吸引幼兒注意力,調動幼兒的知識探究欲,讓幼兒帶著學習目的、學習任務參與體育實踐,從而獲得深層次的理解。教育既是目標,又是過程;既是任務,又是生活。教育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機械式地學習知識,而是將所學知識與技能充分發揮在實處,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情境大部分是來源于生活的,而生活也必須要融入情境當中。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將生活情境再現出來,幫助幼兒調動經驗,使幼兒的學習更具有主動性。比如在進行中班活動“穿大鞋”的時候,要能夠把生活當中的小朋友喜歡穿父母鞋子的現象移交在體育活動當中。讓幼兒穿成人的鞋子,不但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同時也可以讓活動激發幼兒協調能力。又比如在教育學生學習中班活動“炸春卷”的時候,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學習翻滾,讓幼兒的動作和炸春卷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從而使教學情境更加有趣。幼兒利用炸春卷的形式不斷地翻滾,左右搖擺。因為幼兒在床上打滾的經驗非常豐富,在春節的時候,也看到過父母炸春卷的樣子,所以這樣的情境可以讓幼兒產生共鳴,在這樣真情實感的引導之下,幼兒主動地練習,并且積極地探索,很快就能掌握如何進行翻滾。
體育游戲是游戲的延伸,所謂體育游戲指的是在遵守游戲規則的前提條件下加入一些體育項目,主要以體育動作為游戲的基本內容,選擇游戲的形式加強體育鍛煉,開展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在幼兒園體育情境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能夠烘托課堂氛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保持高漲的熱情,增強體質完善訓練,使課堂教學和幼兒學習效率得到雙向提升。體育游戲并不是隨意引入游戲讓學生參與的,而是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全面設計,引入游戲凸顯知識,再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進行創新設計,具有一定的創新性、互動性、應用性等特點。在課堂上參與游戲一定要遵守規則,有組織、有紀律地執行,營造歡樂、輕松的課堂氛圍。有時候教師的沉默不語反而是對幼兒的一種支持,要對他們選擇相信和鼓勵。教師的介入不是組織,不是安排,不是管束,而是對幼兒思想上的引領,有利于體育情境教學的有效提升。
教師對不一樣年級的幼兒,可以設置不同的體育情境。在小班游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循環游戲的方式,創設不一樣的游戲情境,讓幼兒每一組都嘗試循環地進行游戲,在反復練習的過程當中發展肢體動作。比如在練習小班活動“小白兔采蘑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鉆山洞,并且過草地,同時也可以走小橋。讓幼兒每一組都玩一玩游戲,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當中學會鉆、跳以及走的能力。而針對中班幼兒的體育活動,教師可以創設一種差異性的情境,使其運動能力能夠表現出差別。幼兒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想要完成的難度層次,不斷地進行嘗試和挑戰,使其自信心增強,同時也可以鍛煉意志。比如中班的活動“橫行的螃蟹”當中,教師課就可以設置四組高低以及寬窄都不一樣的洞穴,幼兒可以適當地選擇符合自己能力的洞穴進行鉆的動作的練習。而大班教師需要利用一些競賽性的游戲,幫助幼兒激發其學習的動力。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很容易會被轉移,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的積極性,大多都是來源于自己的興趣,而誘發興趣主要是教師創設的情境。一般情況下一節教學活動只能夠設計一個情境,比如活動“小螞蟻運糧食”,主要的目標是練習手膝著地朝前一直爬,或者是朝后一直爬,將肢體協調能力發展出來。教師需要利用小螞蟻運糧食的故事,讓幼兒能夠把不同的游戲情節串聯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情境,在比較具有趣味性的情境當中,更加積極地完成運動鍛煉的具體要求,使動作更加協調。體育情境的創設需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進行安排,針對不同方式的體育訓練,教師可以在情境模式中增加一定的趣味性,還可以以主題形式進行創設,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度。對于幼兒來說,情境創設中真實和趣味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調動幼兒好奇心,吸引他們的目光,幼兒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情境之中,提高幼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
中班的幼兒大部分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而且比較有主見,同伴之間互動性非常明顯,更加想要嘗試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活動,或者是制造一些比較具有懸念的情境,從而使幼兒能夠激發起參與到活動當中的主動性。比如在完成“我們都是好朋友”這個游戲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幼兒提供和自己的人數一樣的椅子,之后,再利用多種不同的信號讓幼兒進行辨別,然后換位子每一次以后,適當地減少椅子的數量,使全體幼兒都可以坐下來。在具有挑戰性以及并不確定的情境當中,幼兒之間需要相互照顧,并且積極地想辦法。最終幼兒可以想到人人都要前胸貼后背,通過這樣的密集做法,可以使幼兒體驗和同伴相互之間共同游戲的樂趣,讓動作更加靈敏,同時更具有速度以及力量。
大班的幼兒大部分都有著極其旺盛的求知欲,運動能力的發展也非常明顯,在活動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真實,更加注重于模仿在現實生活當中所有的人物,所以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要足夠真實,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獲得思維發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活動,讓幼兒在生活當中探索不同輪胎的不同用法以及輪胎的不同玩法等,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競賽,讓幼兒通過合作或是競賽的模式,從而完成相關的游戲。比如教師可以設計,讓輪胎排成一排,然后幼兒跳過去。通過類似的活動,讓幼兒的創造力被激發出來,更加積極參與活動,大班幼兒可以初步區分現實情境以及游戲情境的真實性,這是創設游戲不可缺失的前提條件。即使是比較虛擬的情境背景信息,也需要和現實場景相符合,才能夠讓幼兒的真情實感被激發起來,從而鍛煉幼兒的體育能力。
綜上所述,在教學情境當中,“情”和“境”之間有機統一,會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當中更加具有趣味性,也是影響幼兒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創設情境必須要和幼兒目前已有的動作水平相互貼合,要能夠讓幼兒在更加積極的情境當中不斷地體驗并且進行挑戰,使幼兒的身心都獲得發展,同時也需要教師全面地投入進去,利用情緒喚醒,從而感染幼兒,讓幼兒能夠充分地感受到情緒的變化以及情感的反應。對教學情境的調整以及修正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能夠始終堅持張弛有度,使幼兒在活動的過程當中保持其情緒的穩定性,通過這樣的方式保障幼兒在活動的過程當中更加具有積極性,使幼兒的運動能力以及身體素質獲得提升,促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
[1] 陳瑤.兒童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幼兒園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20,34(8):78-80.
[2] 趙麗君.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幼兒園體育教師培養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0,4(13):62-63.
[3] 李霞?牛桂紅.西部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及優化——以隴南市宕昌縣為例[J].甘肅高師學報,2020,23(6):95-98.
[4] 郭雨欣.高職高專“幼兒園體育活動”課程產學研合作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11):118-119.
G804.22
A
1002-7661(2022)29-0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