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碩,馬英子
(廣州工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0800)
菠蘿蜜,又稱樹菠蘿,原產于印度。菠蘿蜜果實是特色熱帶珍果,果肉可做果干、果脯或直接食用,種子富含淀粉[1]。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發現攝入過多糖分可能增加各類疾病患病的概率和風險,因此,減糖不減甜且口感好的食品更受人們歡迎[2]。基于此,本文以新鮮菠蘿蜜為原材料,經過原材料預處理、果肉硬化、滲糖等過程,將菠蘿蜜加工成低糖菠蘿蜜果脯,為食品開發提供思路。
菠蘿蜜,海南興隆;低聚果糖、氯化鈣、CMCNa、檸檬酸、山梨酸鉀,江蘇瑞鑫生物科技(食品級)。水果刀、不銹鋼刀;透明玻璃灌(300 mL);切菜板;量筒(內徑25 mm,高度123 mm,50 mL);標簽貼;稱量紙。
Yh-001 型電子分析天平,浙江鴻鷹衡器儀器有限公司;GZX-9076MBE 數顯鼓風干燥箱,上海予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21-21K01 型美的電磁爐,廣東美的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V-1000 可見分光光度計;Brookfield CT3 探頭型號TA10 質構儀。
1.3.1 操作工藝流程
菠蘿蜜果肉選擇(品種、成熟度)→果肉預處理(取肉、清洗)→果肉預煮→果肉組織硬化→糖液煮制5 min →140 W 功率微波輔助滲糖→烘干→冷卻、果肉整形→成品(感官評價進行評分)[3]。
1.3.2 單因素試驗
(1)研究檸檬酸添加量對菠蘿蜜果脯品質的影響。菠蘿蜜果脯口感偏甜,滲糖后甜味會掩蓋其他味道,為了使果脯口感適中突出果香,并且維持果脯亮度和色澤,可適當添加檸檬酸進行調節。稱取適量菠蘿蜜果肉,分為5 組,檸檬酸添加量為0.1%、0.2%、0.3%、0.4%、0.5%,浸泡時間固定為1 h,根據感官評價結果分析確定檸檬酸的添加量。
(2)研究氯化鈣添加量對菠蘿蜜果脯品質的影響。固定檸檬酸添加量為0.4%,赤蘚糖醇濃度為45%,滲糖時間為15 min 的條件下,采用質量分數為0.1%、0.2%、0.3%、0.4%、0.5%的氯化鈣溶液浸泡1 h 進行硬化處理[4],根據制品口感感官得分選擇最優的氯化鈣浸泡時間。
(3)研究滲糖時間對菠蘿蜜果脯品質的影響。固定檸檬酸添加量為0.4%,氯化鈣添加量0.3%,浸泡時間為1 h,使果脯在微波功率140 W 條件下輔助滲糖,從而達到最佳的綜合質量。赤蘚糖醇濃度為45%,改變滲糖時間,分別為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研究滲糖時間對菠蘿蜜果脯的影響。
(4)研究不同赤蘚糖醇濃度對菠蘿蜜果脯品質的影響。固定檸檬酸添加量為0.4%,氯化鈣添加量0.3%,浸泡時間為1 h、滲糖時間為15 min 的條件下,對制品分別用濃度為35%、40%、45%、50%、55%的赤蘚糖醇液進行微波輔助滲糖,根據果脯口感選擇最優的滲糖濃度。
1.3.3 正交試驗設計
為確定菠蘿蜜果脯的最佳配方,根據單因素試驗確定了檸檬酸濃度、氯化鈣濃度、赤蘚糖醇添加濃度、滲糖時間的條件值,在此基礎上,進行4 因素3 水平正交法L9(34)的正交試驗,以感官評分為指標確定菠蘿蜜果脯的最佳配方[5]。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L9(34)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1.3.4 產品感官評定
通過感官評價對菠蘿蜜果脯的品質和口感進行評價,隨機選擇10 人組成測評小組,并事先培訓評價方法。評定方法:將樣品放置于清潔、干燥的容器中,于明光下觀察,然后記錄其色澤、外形、組織狀態。再進行品嘗,評價其口感及外形質地,最后進行綜合評分[6]。感官評分標準如表2所示。

表2 菠蘿蜜果脯感官評價標準表
2.1.1 氯化鈣添加量對果脯品質的影響結果分析
本試驗選擇氯化鈣作為硬化劑,研究其濃度對菠蘿蜜果脯硬度的影響。由圖1可知,當浸泡時間為1 h時,硬化時間越長,部分水溶性成分嚴重流失,硬化劑濃度越高,口感澀味中感官評分降低,口感粗糙,纖維感越強。因此,0.3%氯化鈣硬化1 h 作為菠蘿蜜果脯的硬化工藝條件最適宜。

圖1 硬化劑添加量對果脯品質的影響圖
2.1.2 檸檬酸添加量對果脯品質的影響結果分析
由圖2可以看出,當檸檬酸的用量低于0.3%時,其感官評分隨檸檬酸的添加量升高,高于0.3%感官評分又呈下降趨勢。因此,確定菠蘿蜜果脯最佳檸檬酸添加量0.3%。

圖2 檸檬酸添加量對果脯品質的影響圖
2.1.3 滲糖時間對果脯品質的影響結果分析
由圖3可知,隨著微波滲糖時間的增加,感官評分先增加后降低。當滲糖時間為15 min 時,制成的菠蘿蜜果脯的感官評分最高,此時的制品表面淡黃亮澤,菠蘿蜜果香濃郁,酸甜適宜可口[7]。

圖3 滲糖時間對果脯品質的影響圖
2.1.4 不同赤蘚糖醇濃度對果脯品質的影響結果分析
固定0.3%檸檬酸添加量、0.3%氯化鈣添加量、浸泡時間為1 h、滲糖時間為15 min,依次遞增赤蘚糖醇濃度。由圖4可知,赤蘚糖醇濃度為45%時,制成的菠蘿蜜果脯的感官評分最高,赤蘚糖醇濃度為45%為最適宜條件。

圖4 不同赤蘚糖醇濃度對果脯品質的影響圖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感官評分為評價指標,選取氯化鈣添加量(A)、檸檬酸添加量(B)、赤蘚糖醇濃度(C)、滲糖時間(D)作為正交試驗因素以確定最佳工藝制作配方。由表3可以看出,影響菠蘿蜜果脯的感官品質4 個因素的主次順序為C>B>D=A,由k值可知,菠蘿蜜果脯的最優配方為A2B1C3D3,感官評分為94 分,直觀分析與正交試驗表得出的最優組合一致。

表3 L9(34)正交試驗結果表
選取最優配方A2B1C3D3進行產品質量評價,結果表明,產品的硬度較高,可能優化了硬化劑使得咀嚼性增強,總糖適中,與感官評價相符,彈性較差,與菠蘿蜜果肉質地有關。結合感官分析評分,微波輔助滲糖菠蘿蜜果脯具有口感適中,咀嚼性較強的特點。

表4 果脯的理化指標表
本文主要對低糖菠蘿蜜果脯的加工工藝進行優化,并對品質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赤蘚糖醇濃度對菠蘿蜜果脯的品質影響較大。制作低糖菠蘿蜜果脯的最佳配方比例為檸檬酸添加量為0.2%、硬化劑氯化鈣添加量0.3%、赤蘚糖醇滲糖濃度為50%、微波滲糖時間為20 min,此時的菠蘿蜜果脯呈金黃色、有光澤、咀嚼性能好、口感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