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環能環境監測有限責任公司 蔣澄
環境監測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實現對環境污染物的監測與判斷,環境監測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以往的環境監測工作中,主要是通過物理、化學等多種指標進行分析,應用過程中并不能有效地反饋環境監測狀況,也會因監測效率較低或者數據存在偏差而影響到環保工作的開展。在科學技術的不斷加持下,在線監測技術不斷得到改進和發展,結合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在線監測技術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工作中,使得環境監測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環境監測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為我國環保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在線監測技術主要包含了自動控制技術、無線傳輸技術、紅外線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自動測量技術。隨著在線監測技術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環境監測數據的適用性、實時性和精確性不斷得到提高。目前,在線監測技術已經能夠實現對水質、大氣以及噪音的監測,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結合環境監測管理要求設置在線環境監測系統,能夠提升環境監測工作效率,有效確保工作人員之間有較高的互動,推進我國環保事業發展。通過對環境監測數據和信息的匯總,能夠為環境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客觀依據。為此,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恰當的環境管理方案,有效解決以往環境監測數據管理中存在的分散問題,充分發揮環境監測管理的效果,杜絕環境監測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在線監測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對環境監測問題的全面分析,不會拘泥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此外,在線監測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實現實時監測,能有效滿足對污染源的鎖定,通過網絡傳輸技術對污染情況進行實時跟蹤調查,以保障環境監測管理的高效性和連續性,為下一步的環境治理提供數據支持和客觀依據。
在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中,主要的監測指標是一些常規的污染因素,但是由于環境影響因素非常多,且相對復雜;因此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只是對一些特殊的污染因素進行判定,而無法確保環境監測工作的全面性。特別是由于地域差異導致的標準差異、監測側重點差異等,造成了我國環境在線監測參數指標不統一,在線監測體系的不完善,容易在在線監測技術應用中出現漏洞,無法使在線監測技術應用形成統一的標準。
在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中,對污染源的監測工作主要由各地環保部門的監測中心站、企業委托的社會化環境監測機構、企業內設的環境監測部門和監控中心承擔,甚至還有一部分的在線監測系統設置在地方環保部門的環保中心以及綜合執法大隊。雖然在線環境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數據和信息具備較高的實時性和精確性,但是由于有些單位不具備行政執法權,針對企業的日常監管以及環境污染情況的監督,需要多個部門進行溝通和配合,所以不能及時有效地實現對污染狀況的排查,給日常的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另外,在在線監測系統的應用過程中,由于監管部門人員、設備、資金短缺,并不能滿足在線監測系統的運行要求,而且部分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量相對較少,建立的監督檢查機制還存在一定的漏洞,這些影響因素的存在,導致了在線監測系統存在欠缺,造成了對污染企業的監管力度不足。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在線監測技術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很多企業并未意識到在線監測技術應用的重要性,甚至一些企業在心理上對在線監測設備的使用有所抵觸。在企業運行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治理是非常關鍵的環節,為了滿足污染物排放標準,往往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與物力,而很多企業領導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相對較差,并不能有效滿足對污染物排放的監督檢查,在污染源的監測方面造成了在線監測設備應用的制約,無法滿足在線監測設備投放到實際運營中,給環境治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另外,雖然一些企業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但是并不會安排專業工作人員對安裝的環境監測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與檢查,以致在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委托專業人員進行維修。除此之外,在自動監測設備應用到企業污染源的監測時,大量的設備問題屬于人為因素制造,也就是說很多企業的工作人員將環境監測設備作為應付檢查的方式,并沒有真正發揮自動監測設備的應用價值。
應急監測技術是環境監測管理的關鍵內容,然而,我國在應急監測技術應用方面存在欠缺,在環境治理工作中,對于一些因環境突變而引起的污染事件并沒有及時開展對污染指標的實時監測。結合我國目前掌握的環境監測技術以及工作人員的具體能力進行分析,我國在技術和人員方面都存在著欠缺,相比于其他一些國家,在線監測系統的應用方面還不能真正滿足應急監測技術的要求,這一情況將會導致我國在線監測系統應用的漏洞,也無法滿足對環境污染問題治理的針對性。
在環境監測中,自動監測系統發揮著關鍵作用,為了真正發揮自動監測系統的應用價值,必須要做好自動監測系統的調試驗收工作。自動監測系統的調試驗收過程相對復雜,其中包含了系統的適用性、成套性、完整性等。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地點千差萬別,安裝環境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工作完成后,需要根據不用的環境條件進行系統的調試,確保在線監測設施能夠穩定正常的運行。在此基礎上,通過對監測數據的捕捉能力分析,判斷在線監測設備中應用的分析方法以及對比方法是否能夠滿足要求,并且對自動監測系統的售后服務進行評價。同時,要以我國的法律法規為基礎,結合環境監測要求,制定完善的監測體系以及監測管理制度,確保在線監測系統發揮真正的作用和價值。通過建立在線監測管理制度,確保自動監測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具備較強的時效性,以滿足數據和信息參考的支持,通過對在線監測技術應用滿足我國對環境監測管理的要求,結合先進技術的支持,搭建與監測技術相匹配的數據管理體系,并將數據管理體系作為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指標,細化環境監測內容,確保環境監測結果更加精確。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通過在線監測技術應用設置企業信息上報平臺,將排污企業結合自身的設備運行情況以及工況信息等環境監測信息上傳到設置的平臺中,設置的平臺中需要包含企業的生產狀況以及設備的故障原因、起停時間等內容,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收集與匯總設置自動監測數據,并且滿足對監測數據的關聯分析。如果在上報的數據中發現企業的上報信息與設備的在線監測數據不一致,系統會自動給出相應的警報。另外通過設置的信息平臺能夠實現對排污企業的動力設備、用電量管控,及時推測出企業的實際生產狀況,判斷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面臨的異常問題,避免企業以停工停產為借口掩蓋污染物排放超標的問題。
第一,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現代化管理理念,每一位工作人員都需要從環境管理角度出發,實現自身工作能力的培養,滿足工作能力與自身崗位的契合,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識,在工作過程中加大對傳統型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的轉變,保障工作人員能夠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環境監測工作,保障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具備較強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第二,針對現有的工作人員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只有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能力與素養,才能夠真正發揮環境監測數據的價值。所以,在環境監測工作中,需要從全國范圍內加大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可以嘗試與高校建立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做到環境監測與各高校人才之間的互利共贏。在進行人才培訓機制的建立時,需要適當地增加評估以及考核機制,為工作人員培養和制定更多的職業生涯發展路徑,推進工作人員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及心理能力,保障工作效率和整體工作質量的提升。
在線監測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需要結合設置的設備以及系統軟件等滿足其應用功能的體現,因此在在線監測技術應用中,必須要確保在線監測設備具備較強的可行性。通過完善的設備滿足環境監測工作的有效開展,工作人員在實際的設備操作中,需要滿足對環境監測設備的安裝調試與維護,落實環境監測能夠具備較強的可行性,防止在環境監測中出現數據誤差。為了確保環境監測設備的穩定運行,在對污染源監測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工作人員之間緊密配合,形成相對統一的自動監測體系,以滿足對污染源排放和處理的精準控制,為在線監測技術應用提供支持。通過全面掌握在線監測數據和信息,落實環境污染治理目標能夠有針對性地制定,確保在線監測設備和系統發揮最大價值。在環境治理中在線監測設備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設備安裝之后,滿足設備的正常運轉,通過與監控系統的連接,在計算機上對相應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展現,通過對在線監測系統的有效應用能夠實現對污染源的判定,不僅能夠確保對污染源監測具備較強的全面性,還能夠為后續的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支持。
在線監測技術應用需要根據不同的監測管理模式進行不同情況的分析,在不同的區域內,環境污染狀況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對在線監測技術使用時,必須要確保在線監測系統具備較強的針對性,滿足環境治理的要求。在線監測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城市的發展狀況進行總體規劃,同時設置的環境監測系統也需要與城市的發展狀況相吻合。在線監測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根據污染源的實際狀況設置相應的自動監測程序,安排專業人員對程序進行操作,落實污染源的自動化監控與管理,通過對污染源信息的分析反饋城市的污染狀況,實現良好的環境污染治理措施制定。
第一,水質毒性檢驗。利用發光菌進行水質毒性的監測,在發光菌的應用過程中,正常的生理條件下會出現熒光,而且發光菌能夠在恒定環境下保持發光的頻率和強度不變。在利用發光菌進行水質監測時,發光菌所處的環境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尤其是發光菌在與有毒的水質進行接觸時,發光強度和發光頻率都會減弱。水質的毒性濃度越高,發光菌的發光強度也會越低,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利用發光菌的這一特性實現對水質毒性的檢驗,目前主要應用在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工業廢水的監測中。第二,水體污染物含量監測。在水體的污染物含量監測工作中,主要應用的是生物傳感技術,主要的設備是生物傳感器,在應用過程中利用酶、抗體等具備較強生物活性的物質,進行水體污染物的檢驗,查看其與水體的反應,通過信號放大裝置以及能量轉換裝置傳輸電壓信號,以獲取污染物的屬性以及濃度信息。第三,有機物濃度監測。有機物濃度在監測過程中可以利用紫外熒光光譜技術。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紫外線光照射需要監測的物質,通過反射光對物質的濃度情況進行定量和定性。紫外熒光光譜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具備非常高的靈敏度和精確度,而且在當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前提下,葉綠素熒光測定技術應運而生,在我國的有機物濃度監測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能夠有效而且準確地監測水質中包含的葉綠素含量,滿足對水體污染的預警,具備較高的靈活度,而且監測效率非常高。
第一,重金屬含量監測。在大氣污染治理中,重金屬污染具備不可降解的特點,不僅會抑制生物的生長,還會在人體吸入之后威脅到身體健康。大氣中的重金屬含量監測能夠有效預防大氣污染問題。目前我國在重金屬含量監測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應用過程中主要包含了原子吸收光譜法以及電化學分析法。在科學技術不斷支持下,重金屬監測設備種類也逐漸增多,能夠滿足大氣污染中砷、銅、鐵等多種重金屬元素的監測要求。第二,二氧化硫濃度監測。在對大氣污染物的分析中二氧化硫占據著重要位置,而且二氧化硫也是出現酸雨的元兇,對空氣質量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的威脅極大。目前我國在對二氧化硫的監測中實現了技術突破,設備類型也逐漸增多,滿足了對大氣環境治理的要求。
環境保護是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當前的環境監測體系中,在線監測技術具備較強的代表性,將為后續的環境治理工作提供強大的支撐。然而,當前的在線監測技術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確保在線監測技術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工作人員摒棄以往的傳統觀念,加大對法律法規的完善,落實對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滿足設備和先進知識的引進,為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