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黎
(1.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 100105;2.北京開放大學旅游管理學院,北京 100081)
新中國成立70 多年以來,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改革開放40 多年以來,我國GDP 從1978 年的3678.7 億元增長到2018 年的900309.5 億元①,按不變價計算增長33.5 倍,年均增長9.5%,平均每8 年翻一番。2018 年至2021 年,雖然受到世界經濟下行以及突發疫情的影響,我國GDP 仍在保持增長。國際貿易是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重要紐帶,作為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服務貿易經過40 多年的發展,對國內產業發展以及經濟增長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處在不確定性環境中,在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下行所帶來的疊加影響下,逆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我國在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之下,在“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指導思想之下,服務貿易作為雙循環的粘合劑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本文在此背景下,將通過歷程進程的回顧、熱點問題的梳理以及未來趨勢的分析探索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內在邏輯,為將來的研究奠定基礎。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生產力水平整體較低,國內生產總值在國際上排名落后,經濟總體上封閉,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一直在較低水平上徘徊。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貨物貿易由國家集中安排,1950 年~1977 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累計約1487 億美元,年增長率不到10%①。由于服務業在改革開放以前的發展水平整體較低,服務貿易在這一階段無從談起,僅限于對外援建和入境旅游等因國際交往需要而產生的由政府主導的一些經濟行為。因此,這一階段是服務貿易的空白期,并可以看出服務貿易的發展與國內產業發展以及國家對外開放政策密切相關。
改革開放初期,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表現甚微。1982年至1991 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47 億美元增長至137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2.6%,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占世界總額的比重在這十年間保持在0.6%左右②。這一階段我國服務貿易規模逐步擴大,優勢主要集中在技術引進、勞務輸出和旅游等領域。1992 年以后,我國逐步參與到烏拉圭回合談判中,做出了擴大服務業開放的承諾。1992 年~2001 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220 億美元增長至784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5.2%,服務貿易進出口占世界總額的比重從0.6%增長到2.1%。
這一階段經歷了20 年,服務貿易規模逐步擴大,以10 年為界限,增長特點發生了一定變化,較為明顯的包括:第一,服務貿易占世界的比重在后10 年中得到了較快提升,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證明十年間我國服務業的發展使我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得到提高。第二,1982 年~2001 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體呈現順差,從1997 年開始出現逆差趨勢。第三,服務貿易集中在傳統服務業,旅游業是重要的服務出口領域,占我國服務出口總額的54.1%。
我國于2001 年正式加入WTO,承諾對服務貿易9 大類、近100 小類實行漸進開放,重點覆蓋金融服務、通訊服務、旅游及旅游有關的服務、運輸服務和分銷服務業。2002 年~2012 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928 億美元增長至4829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7.9%,服務貿易進出口占世界總額的比重從2.7%增長到5%。2003 年服務貿易總額突破千億美元大關,2012 年我國服務貿易的世界排名上升至第三位,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
這一階段經歷了10 年,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年均增長率有了很大提高,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逐步提高;第二,貿易逆差從逐步出現到持續上升。2002 年~2008 年,貿易順差的優勢逐漸衰減,2009 年~2012 年,服務貿易逆差持續上升;第三,參與服務貿易的產業結構開始發生變化,旅游、運輸、加工服務進出口額仍占絕對優勢,其他產業對服務貿易貢獻逐漸凸顯,“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等新興服務在服務貿易中的占比較改革開放前20 年相比,有了很大提升③。
2013 年,我國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戰略選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指導思想。2018 年,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推進貿易強國建設”“擴大服務業開放”。2013 年~2018 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5376 億美元增長至7919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8.6%。2018 年我國服務貿易占世界比重為7.0%。
2013 年至今,我國服務貿易穩定發展、持續增長,但出現了新的趨勢,處于轉型發展期。具體來說,呈現如下特征:第一,整體規模持續穩定增長,自2014 年以后保持貿易總額世界第二名的位置,在全球服務貿易格局中已占有穩定位置。第二,貿易逆差持續擴大。服務出口增速一直低于服務進口增速,逆差程度進一步擴大。第三,貿易結構發生變化。旅游、運輸等傳統服務業在貿易中的比重逐漸降低,知識產權和通訊等新興服務業在貿易中的比重逐漸升高。第四,服務貿易納入國家戰略層面。
中國服務貿易起步較晚,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技術的進步,近20 年的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熱點亮點頻出。本文結合在中國知網的搜索分析結果以及在國家商務部服貿司公布的數據和分析,對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近20 年來的熱點問題做簡要回顧和梳理。
首先,本文以“服務貿易”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進行跨庫搜索,相關文獻總數為8185 篇。去除重復且相關性較差的主題詞,留下“GATS”“WTO”“服務貿易競爭力”“服務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逆差”“旅游服務貿易”“金融服務貿易”等主題詞。潘亦欣在其發表的論文《中國“服務貿易”研究熱點綜述——基于2008 年~2018 年CSSCI 來源期刊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以近10年來CSSCI來源 1072 篇“服務貿易”相關文獻資料為樣本,總結出近10 年國內服務貿易研究熱點包括服務貿易的競爭力、服務貿易自由化問題以及服務貿易結構三個方面。其次,本文對國家商務部服貿司官網(中國服務貿易指南網)相關政策文件、新聞熱點、數據統計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一帶一路”“服務貿易創新試點”“服務外包”“新興服務領域的貿易”是近5 年熱點問題?;诖耍疚恼J為中國近20 年來服務貿易發展熱點問題可梳理如下:
從歷史進程來看,中國加入WTO,服務貿易整體上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我國進入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既從中受益,又受其約束。在文獻梳理中可以發現,國內學者普遍認為加入WTO 總體上對我國是利好的。對于服務貿易來說,引入競爭機制有助于我國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提高國際貿易水平,完成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國內服務企業參與競爭,也會對我國力量薄弱的服務行業帶來挑戰,外商的撇脂行為可能會對國內一些服務企業產生不小的沖擊。因此,我國應該從制度建設、產業發展、市場開放等方面趨利避害,降低不利影響。
貿易自由化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體現?!斗召Q易總協定》(英文簡稱GATS)對服務貿易自由化做了相關規定,對成員國提出了要求。如上文所述,我國服務貿易自由化問題是國內學者近10 年來的一大研究熱點,涉及到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的測度、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阻礙以及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實踐與探索??傮w來說,服務貿易自由化在我國體現出以下特點:第一,我國對服務貿易自由化整體上采取歡迎和積極的態度,從政策法規的設置上沒有刻意制造壁壘的表現。第二,我國采取分行業、分區域逐步提高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的戰略措施,逐步擴大開放程度、逐步擴大開放區域。我國在旅游及相關服務、銷售服務、環境服務、交通運輸服務等領域的開放程度較高;在建筑工程、知識產權、金融、保險、通信等領域市場準入限制較嚴。第三,近年來,我國在知識密集型服務領域以及文化領域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拔幕Q易”“技術貿易”“服務外包”“軟件出口”“中醫藥”“會展業”“國際貨代”是國家商務部服貿司重點關注的領域。
自2013 年以來,“一帶一路”倡議在世界上形成一定的影響力。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成果斐然,合作勢頭良好,呈現以下特征:
第一,圍繞基礎建設而開展的服務貿易成為新亮點。圍繞基礎設施建設而展開的服務業涉及領域廣,包括基礎設施的維護維修以及貨物的裝卸、倉儲與流通。2013 年~2017 年,中國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的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累計近3629.9 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50.5%,營業額累計2307.6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7.9%。此外,基礎建設催生對金融服務貿易的需求。
第二,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服務貿易成為新趨勢。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5G 技術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所處的領先地位可以使我國在服務貿易中占有相對優勢,我國數字設備和軟件以及網絡服務與標準推動沿線國家的數字化和信息化進程。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服務貿易成為新趨勢。
第三,服務外包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成為新抓手。自2013 年以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涉及領域和范圍進一步擴大,由此帶動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一方面,我國與沿線國家在基礎建設方面的貿易和合作催生了配套服務貿易的發展;另一方面,隨著沿線國家信息和數字化水平的提高,產生了新興服務外包的巨大需求與潛在市場。
隨著知識和技術在全球經濟的資源配置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新興服務貿易在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2005 年~2020 年,我國旅游、運輸和與貨物相關的傳統服務貿易所占比重降低約10 個百分點,以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為主的新興服務貿易比重提高約10 個百分點④。我國學者張譯勻(2015)⑤在研究中指出,中國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保險服務國際出口占有率相對較高,但是金融服務、個人文化、特許使用費和專有權使用出口占有率較低。新興服務貿易呈現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的特征,技術標準、知識產權以及人才儲備是決定新興服務貿易發展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我國政府以及學界對于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問題都給予了極大關注。促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政策以及制度接連出臺,推動了國內服務業的供給側改革以及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從國家層面開展服務貿易創新試點的嘗試與探索,給我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定了基調和方向,具有深遠意義。
2016 年,我國批準在上海、天津等15 個地區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截至2020 年,國務院共批復28 個省、市(區域)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逐步形成了涉及管理體制、監管模式、新體制新業態等領域的推廣經驗。根據2019 年商務部服貿司發布的報告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服務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創新試點地區的引領示范作用已經逐步顯示,經驗推廣的效果不斷增強。
我國的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工作形成如下特點:第一,政府主導和驅動特征凸顯;第二,試點城市或區域發展各有側重,特色突出;第三,與貿易發展國家戰略保持方向性一致。
綜合上文所述,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封閉到開放的歷史進程。實行改革開放,加入WTO,“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都對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產生了關鍵性影響。在未來十年中,世界經濟仍將處于持續復蘇過程中,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普遍存在,隨著信息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國際分工不斷完善,國際貿易成本降低,服務產品的可貿易性增強。同時,國內服務業的規模增長以及結構優化仍將持續,我國將在政策與制度上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以及擴大開放創造更好的環境??傮w來說,國際國內形勢對于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來說是有利的,呈現出良好的趨勢,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服務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高?!笆濉币詠?,中國服務貿易平均增速高于全球。隨著國內促進服務業進一步開放的相關配套政策持續發力,以及服務貿易市場主體競爭力的增強,未來幾年中,我國服務貿易規模有望持續擴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將持續提高。
第二,服務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新興服務貿易優勢日趨明顯。根據新華社整理國家統計局數據發布的新聞數據顯示⑥,我國除旅行、運輸和建筑三大傳統服務貿易以外的新興服務業在1982 年~2017 年,進出口總額增長213 倍,年均增長16.6%。自十八大以來,我國服務業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調整,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
第三,服務貿易競爭力逐步提高,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收窄。根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指數報告(2021)》,我國服務貿易排名躍居全球第14 位⑦。中國無論是在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還是服務貿易競爭力都顯著提升。2021 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根據中國服務貿易指南網相關數據顯示,盡管受到疫情影響,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逐步提高,服務貿易逆差將持續收窄。
第四,服務貿易數字化趨勢明顯,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日益凸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發展促進了產品和商業模式的變革,也改變了服務貿易的結構,提高了服務產品的可貿易性。由于我國消費市場的驅動以及近年來國家對技術創新以及數字經濟的戰略引導以及持續支持,數字技術與數字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一方面依托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從國家戰略層面上得到了支持和驅動。如上文所述,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工作有序推進,經驗的推廣與應用,將會使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成果日益凸顯,有望成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新動力。
本文回顧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歷史進程、熱點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和展望。從全球環境看,貿易自由化、經濟服務化以及數字技術的創新發展對服務貿易的影響深遠,同時,全球貿易單邊主義抬頭、貿易壁壘以及全球性新冠疫情的爆發給服務貿易發展也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我國自加入WTO 以來,服務貿易經過了幾個階段的發展?!耙粠б宦贰背h的提出給服務貿易的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國內服務業規模和效益的擴大,結構的優化與服務貿易的發展形成耦合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服務貿易領域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完善服務貿易管理機制,參與數字貿易規則制定,加強服務貿易法律法規建設,充分把握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帶來的機會,抓住發展關鍵時期,提高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使服務貿易在“貿易強國”和“服務強國”建設的國家戰略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注釋:
①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公開數據,https://data.stats.gov.cn/.
②數據來源:WTO 國際貿易統計數據庫(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 中國商務部服務貿易統計.
③數據來源:“2012年我國服務分類進出口統計”,商務數據中心,http://data.mofcom.gov.cn/fwmy/classificationannual.shtml.
④根據“中國服務貿易指南網”相關數據整理,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index.shtml
⑤張譯勻.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實證研究[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5(1):65-69.
⑥“對外經貿跨越發展,開放水平全面提升—改革開放40 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三 ”,https://www.sohu.com/a/250886135_274382,發布于2018 年8 月30 日.
⑦根據“人民資訊”發布新聞整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588764667609795&wfr=spider&for=pc,發布于2021 年10 月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