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趙丹
有關青年工作的規劃中多次提及新時代青年的奮斗擔當,新時代青年被委以厚望。新時代青年和國家共同成長,在未來充滿挑戰的復興路上,需要一代代青年人肩負時代責任、艱苦奮斗。因此大力培育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精神,既是時代發展的號召,也是為促進青年全面發展的需要。
新時代青年奮斗精神指在努力達到目標的實踐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種積極深刻的價值理解和精神狀態。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精神的歷史之基,在新的歷史時代結合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所形成的腳踏實地、鍥而不舍、敢為人先、敢于斗爭的精神風范?!盵1]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青年是發揚新時代奮斗精神的主要群體,培育好新時代的青年奮斗精神是對優秀文化的繼承,也是國家和社會的客觀需要。每一代青年人的奮斗方向都帶有深刻的時代烙印,時代賦予奮斗精神于不同內涵,奮斗精神是時代精神的賡續。在時代環境的要求下,新時代青年奮斗精神可以從“勇”“干”“拼”“韌”這幾個方面來理解。
新時代青年將個人理想和時代理想相融合,肩負著民族復興的時代使命,展現出無私無畏的勇氣。通過不斷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并解決問題,在自我超越的發展中實現突破,個人價值在無私奉獻的青春里不斷提升,這個過程使青年獲得了自信,讓青年自己擁有了面對挑戰也無所畏懼的勇氣,給予了青年進步的空間和動力,在鍛煉中獲得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這就是奮斗精神的體現。
新時代青年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青年奮斗精神主要體現在擔當責任,腳踏實地的實干,“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盵2]青年人要把理想通過行動展現出來,奮斗精神要在實踐上起推動作用,青年人不光要認識世界更要改變世界,實干才能興邦,不怕苦能吃苦,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將目標落實到位才是擔當,不怕困難,攻堅克難是勇于斗爭,兩者有機結合才能將奮斗精神的內涵通過行動詮釋出來。
青年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青春與活力的集合體,要充分發揚奮斗精神必須要在黃金時期努力拼搏,不斷攻堅克難。在青年向前發展的道路上,必然是不會順利的,發展是曲折前進的,奮斗精神就是一種實踐精神。響應新時代號召要求,新時代的青年要在有限的時空里百折不撓地拼搏,還要有創新,不斷適應百舸爭流的新環境,抓緊黃金期增長本領。勤奮是新時代青年奮斗精神的標簽,在新形勢下要求下新時代青年通過勤奮、創新、拼搏來完成目標,新時代青年奮斗精神就是攻堅克難的拼搏。
有奮斗就會有犧牲,有收獲就會有失去,奮斗的過程具有長期性,青年人在奮斗的過程中經歷選擇和被選擇,所以青年人需要堅持,需要有耐受力。不論何時,堅持都是奮斗精神必備的實踐要求,青年人能夠接受挫折和犧牲的時候,本質就是選擇了堅持。新時代青年人和時代一起成長,但成長總要付出代價,所以奮斗精神最偉大的地方就是能夠堅持。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3]。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未來充滿挑戰的復興路上,需要一代代青年人肩負時代責任,艱苦奮斗來實現。所以培育新時代青年人的奮斗精神是時代的要求、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更是新時代青年實現全面發展的需要。
新時代的中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力的競爭不僅局限于經濟層面,人才之間的角力才是競爭核心,青年是未來發展的主要力量?!耙粋€民族的文明素養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上”,[4]青年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發展的質量,所以要培育出合格、靠譜的新生代發展力量,發揚奮斗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時代要求,“勤勞是偉大奮斗精神在勞動中的體現;勇敢是偉大奮斗精神在戰斗中的體現。中華民族的這種偉大奮斗精神,是我們永恒的精神遺產, 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應堅持和傳承下去?!盵5]奮斗精神能夠激發民族奮斗熱情,迸發強大的奮斗能量,為今后面對國際挑戰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奮斗精神的培育在價值引領層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培育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精神是推動社會發展,實現偉大復興夢的時代要求。
“中國人民的理想和奮斗,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是始終深深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時又是隨著歷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日俱新、與時俱進的?!盵6]黨的偉大奮斗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珍貴的精神財富,是鼓勵我們不斷進步的精神動力。中國共產黨取得百年成就離不開一代代人奮斗的積累,當今中國國家強盛、民族復興所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發展的精神動力。奮斗精神發展至今凝聚了中華民族各種優秀的文化基因。新時代的發展使奮斗精神發揮作用的環境產生了變化,需要新時代青年在新環境中對奮斗精神進行創新性發展,新的時代需要繼續奮斗前進發展,青年也需要與時代一起肩負使命在生活、學習、實踐中繼續奮斗,用實踐進一步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創新性發展,也進一步豐富了奮斗精神的時代內涵。培育新時代青年奮斗精神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基因的繼承和弘揚,這是中華優秀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新時代青年面對現代化、世界化、未來的發展,更加需要加強自身全面發展,既要扎實學習好基礎知識又要吸收了解新知識,達到理論和實踐雙發展。個人理想要與國家理想相結合,提高與時代接軌的能力才能保證不被時代拋棄。
在新時代,發展的核心就是要創新,創新發展是保證民族活力的重要途徑,青年作為社會上活力與創造力融合一體的主要群體力量,在信息快速傳播的大環境里,青年群體容易受到網絡空間復雜噪音和負面社會心態的影響,如果不能做好青年精神引導和培育工作,青年有可能會發展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負能量,所以要做好青年工作,要充分意識到培育奮斗精神對促進青年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讓新時代青年樹立正確的奮斗觀、幸福觀,走在時代的前列,發揚好新時代的奮斗精神。
在新時代,青年的青春因磨礪出彩,因奮斗升華。青年人的奮斗精神可以從教育、引導、實踐、自覺等多方面進行培育,青年人樹立好奮斗精神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新時代青年奮斗精神的培育需要各級政府在政策上加強指引,在制度上加強保障。首先,解決好青年就業問題。工作單位要幫助和支持青年在崗位上發揮奮斗的力量,群團組織需充分調動青年的奮斗積極性。其次要改革和強化關于促進新時代青年全面發展的政策、工作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在制度層面合理利用利益引導來激發青年的奮斗精神和生活熱情,為解決新時代青年培育奮斗精神這一領域遇到的現實問題和阻礙提供法律保護,也為群團組織的青年工作指引方向。最后要加強與奮斗精神相關的理想信念教育。通過單位、學校、媒體督促個人進行奮斗精神的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倡導青年養成奮斗的思想,做好青年奮斗精神培育的引導工作。
營造積極的社會環境,引導好新時代青年人的心態發展趨勢,滿足他們的精神發展性需要,這對培育青年奮斗精神有促進作用。消極社會心態會不同程度地弱化青年奮斗精神的培育效果,故應理性引導好社會環境因素來減輕消極因素對人的影響,幫助青年在積極和消極兩種因素作用下找到平衡,重塑奮斗動力。首先,社會支持系統要加強青年群體的利益認同感。利益認同是青年奮斗的動力,加強青年群體的利益認同感,讓他們覺得合理的利益訴求可以得到滿足,會使青年群體對自身奮斗目標給予肯定,有助于增強青年人繼續奮斗的信心和誘發奮斗行為。其次,社會要引導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營造健康正確的輿論思潮,利用好大眾傳媒手段,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環境,充分發揮出榜樣示范效應,激勵出青年群體的奮斗意志,幫助青年群體找到正確的奮斗方向。最后,為青年人搭建合適的鍛煉平臺,給更多青年人實踐機會,打破舒適圈,適當營造競爭環境,合理解讀“內卷”的社會文化現象,讓青年們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在砥礪中不斷追求進步,在社會大環境中自發形成奮斗意識,加強奮斗精神。越復雜的社會環境,越需要青年加強理性認知,正確認識社會心態、社會分化的趨勢,不要盲目跟風喪失自我,要繼承優良文化基因,自發進取、勤勞樸實、保持好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和心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應該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從小就傳遞給孩子,引導他們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幫助他們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盵7]家庭環境對個人的人格、觀念、心理、行為等各方面的塑造都將產生決定性影響,在青年奮斗精神的培育過程中起著基礎性作用,直接關系到青年是否能系好人生第一顆紐扣,所以不管是什么樣的時代、什么樣的社會環境,都要注重家庭在教育培養方面的滲透作用。在奮斗精神的培育方面,要注重家庭氛圍的營造,讓青年擁有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奮斗事業當中。良好的家庭氛圍會讓人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和健全的人格,讓奮斗精神的相關教育措施起到更好效果,有利于青年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并付出行動。此外,培育青年人的奮斗精神需要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能夠以身作則。家庭是每一位青年成員從小到大最依賴的成長環境,最初的學習方式開始于對成年家庭成員的行為模仿,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需要言傳身教進行奮斗精神的培育,幫助鞏固其他社會環境下奮斗精神的培育成果,讓奮斗精神的培育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在社會和家庭共同作用下培育出新時代奮斗精神。
學校是青年奮斗精神培育的主陣地,學校主要由教師、受教育者和校園構成,每一個主體在奮斗精神的培育過程中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青年奮斗精神的培育主要是通過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優化教師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三方面進行的。首先現在各個學校都相繼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師教學體系,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課程,利用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手段在日常德育過程中加入關于奮斗精神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安排,結合時事優化當前教學內容,保證受教育者理想信念動態化的與時俱進。其次教師要創新教育手段,德育要實現教學生活化,也就是將奮斗精神的教育與日常生活相聯系,在設計的教學環節中也要注重引導受教育者的奮斗行為和激發他們的奮斗意志,同時教師隊伍自身建設也要融入奮斗精神,帶動受教育者的創造力和創新性,將傳統課堂的講授式升級為雙向互動式,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轉換,促進教學雙方共同進步,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最后奮斗精神要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奮斗精神的培育需要營造奮斗的氛圍,可以將奮斗精神的培育與校風、學風建設結合起來,在學習生活、宿舍生活、課外實踐活動中開展與奮斗相關的主題活動,營造體現奮斗精神時代內涵的校園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推動奮斗精神的培育工作,增強培育效果。
培育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精神需要發揮好個人在奮斗精神培育過程中的主動性,奮斗精神若要被繼承并創新性發展,需要個人
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實踐,將奮斗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賦予奮斗精神時代生命力,讓奮斗精神存活在當下并延續后世。首先,青年們要在國家的理想信念照拂下樹立自己的理想,找到正確的奮斗方向,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唱響時代主旋律,自覺主動發揚好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要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寫進骨子里,要充分傳承好、弘揚好、發展好奮斗精神,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并為國家的理想艱苦奮斗,推動民族偉大復興。其次,在奮斗精神的培育中,青年群體要善于學習,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業,將奮斗精神的內涵體現在日常生活里。作為新時代先鋒力量,青年除了有本領還要有創新精神,思維的僵化會造成封閉,青年要緊跟時代主流,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思考問題,提升自己的格局和眼界,發揮出奮斗精神的創新性和創造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最后,在奮斗精神的培育中,青年要實現自我發展,做新時代有擔當敢斗爭的進步群體?!佰`行初心,擔當使命”是對新時代奮斗青年一以貫之的實踐要求,“有擔當”既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品德,這是時代賦予青年們對自己、國家和社會的責任。作為集智慧和活力于一體的奮斗力量,應當主動發揮出先鋒作用,為黨和國家的發展奉獻自己,英勇奮斗,一往無前。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奮斗精神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黨、國家和人民需要具有堅定信念并為正確理想而奮斗的有志青年,新時代培育青年奮斗精神關系到民族發展的長遠大計。所以,新時代青年奮斗精神的培育需要國家、社會、家庭和個人等多方共同努力實現創新性發展,為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精神注入時代新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