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鵬,陰志平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山西臨汾 041000)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深化信息化環境下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廣遠程協作、實時互動、翻轉課堂、移動學習等信息化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信息化教學手段已成為“互聯網 +”時代高職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是高職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必然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將信息技術與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深度融合,既適應了社會發展的潮流,又符合學生的成長特點,有利于思政育人目標的達成。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的形式,充分了解信息化平臺與高職思政課融合的現狀、學生的參與情況和取得的實際效果??偨Y經驗、發現不足,為進一步提升高職思政課信息化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研究者于2020年11月對臨汾職業技術學院2019級的授課學生進行問卷和訪談調查。(1)通過隨機的方式,發放調查問卷73份,其中有效問卷68份,無效問卷5份。本次問卷以教學實踐為基礎并結合信息化教學平臺的特點自擬,共設15個問題,覆蓋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環節。(2)選取7名學生進行了一對一的訪談,并認真做了筆錄。本次訪談以教學實踐為基礎并結合信息化教學平臺的特點自擬,共設了4個問題。
本次調查和訪談結束后,研究者依據調查訪談數據分析如下:

1.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比較喜歡當前使用的這個信息化平臺,不太喜歡的僅占17.6%;對于使用平臺簽到方式更傾向于時間、次數都固定,64.7%;學生最喜歡的提問方式是:隨機選人,當然也應注意到有36.8%喜歡:搶答。

2.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對平臺中任務點的講解滿意,不太滿意僅有4.4%;在教學方式上學生更喜歡分組討論這種形式,明顯高于提問和搶答;學生對課堂中上傳的視頻喜歡,不太喜歡的僅占5.9%。

3.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更喜歡在平臺上布置作業,占82.4%;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課后老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僅10.3%認為可以忽略;可見師生之間進行溝通非常重要。學生對開展主題討論感興趣,不感興趣的僅占5.9%,故宜經常開展主題討論。

4.調查結果顯示:三種學習方式之間沒有明顯優勢,宜綜合運用;多數學生贊同思政課應該注重平時考核,有67.6%;在測試方式上學生們更喜歡網上測試,但也應注意到25%的學生不喜歡,應解決好網測不便的問題。

5.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學生不喜歡由多名老師同上一門課;多數學生認為利用信息化平臺能提高學習的興趣,占66.1%;有38.2%的學生認為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效果并不明顯,因此,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仍非常必要。
訪談調查結果(筆錄)
問題一:能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理想的思政課堂是什么樣的嗎?
A1:①同學們互相討論,提出問題;②大家一起解決問題;③看一些關于思政的視頻。
A2:思想政治課我認為是提高我們素質教育和道德方面的課堂,它可以讓我們開闊視野,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國家、了解世界、了解法律法規和國家的規章制度,讓我們更好地做一個合格的好公民。
A3:思政課堂,普通大學的話應該是一個大的階梯教室里,人滿,然后講師在講臺講著黨的理論、毛澤東思想。
B1:思政課堂應該是一種活躍的、積極的氣氛,營造一種你問我答的、積極發言的熱烈的氛圍。
B2:①積極參與討論;②了解國家國情;③發表自己看法;④學習氛圍積極。
B3:可以調動同學們的情緒,營造一種你問我答、積極發言的氛圍。
B4:教師可以講近期發生的社會新聞,與學生互動; 播放有教育意義的短視頻; 積極調動同學們的情緒。
6.訪談結果顯示:關于心中理想的思政課堂,學生普遍強調了學習氛圍的重要性,主題討論、課堂互動、觀看小視頻、關注社會動態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積極的意義。例如,學生A1答:①同學們互相討論,提出問題;②大家一起解決問題;③看一些關于思政的視頻。學生B1答:思政課堂應該是一種活躍的、積極的氣氛,營造一種你問我答的、積極發言的熱烈的氛圍。學生B4答:教師可以講近期發生的社會新聞,與學生互動;播放有教育意義的短視頻;積極調動同學的情緒。
問題二:課堂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技術,能否對思政課的學習有幫助?如果有,能具體說一下有哪些幫助?
A1:有。①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了解歷史。②有利于思政理論課的教學環境的改善。③有利于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的豐富。
A2:使用信息化技術能更好地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學習的知識,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A3:有幫助,可以使課堂變得更加有趣,更加可以理解。
B1:將各種信息技術集合起來,豐富教學的多樣性,使教學內容在視覺上更加生動和具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B2:對思政課的學習有幫助。①使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提高學習效率,②通過觀看各種視頻可以了解得更深入;③使用信息化技術可以加深學生印象。
B3:有。通過信息化教學,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激勵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B4:有幫助??梢栽黾又R儲備,擴大課堂容量;可創設特定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可突破重點難點,訓練學生思維。
7.訪談結果顯示:學生普遍認為課堂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技術對思政課的學習有幫助,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手段更加多樣,更能激發興趣。例如,學生A2答:使用信息化技術能更好地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學習的知識,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學生B2答:有幫助!1.使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提高學習效率;2.通過觀看各種視頻可以了解得更深入;3.使用信息化技術可以加深學生印象。學生B3答:有。通過信息化教學,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內容,激勵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問題三:你希望老師在課前、課中、課后哪個環節提高信息化程度?為什么?
8.訪談結果顯示:多學生認為教師應著重提高課中這一教學環節的信息化程度,也有學生認為課前環節也重要。例如,學生B4答:課前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尋找資源,利用多媒體輔助設備,結合課堂內容做出適合的課件,提高課堂效率;幫助教師理解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環節。
問題四:對如何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并闡述一下你的理由!
9.訪談結果顯示:學生認為在教學中應重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讓理論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應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角色。例如,學生A1答:可以結合當今社會生活舉出一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例子,或者讓學生參與課程教學,幫助其領會思政課特點和內容;不要一味地照搬課本講理論,這樣會比較枯燥。學生B2答:①觀看相關資料視頻,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印象;②可以提前預習,讓學生搜集與本節課有關的資料,這樣提高學習積極性,而且也幫助學生知道本節課的內容。學生B4答:轉變教學模式,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創設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增加和學生的交流頻率;注重理論聯系實踐。
1.依據本次調查訪談的結果與分析,可以獲得以下結論:
(1)多數學生對信息化教學感興趣,對信息化教學平臺認可度高,認為在思政課的課堂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技術,開展信息化教學,對思政課的教學有幫助:第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方式中,融入信息化技術,將各種信息技術集合起來,形成傳統教學+信息化教學的教學方式,可以豐富教學的多樣性,使教學內容在視覺上更加生動和具體,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2)學生最喜歡的提問方式是隨機選人,在教學方式上學生更喜歡分組討論這種形式。這表明,相對于傳統刻板型的教學,學生更喜歡輕松活潑型的教學,通過小組討論的學習形式,不僅能夠增強同學之間團隊協作的能力,而且能夠使每位同學的觀點和想法得到充分的展示,提高學習效率。
(3)線上線下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非常重要。教師與學生溝通,是實現教學任務的基本途徑。教師必須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才能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使教學成為教師和學生合作互助的溝通過程。這種溝通既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又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功能的交流,而全方位、多角度、多功能的交流,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在線下繼續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而且要把與學生的線上溝通重視起來,成為學生愿意并樂意傾訴的聆聽者。
(4)多數學生對視頻資料感興趣。由于互聯網和自媒體的快速發展,學生更樂于接受一些新鮮事物,對教學而言,教學多使用和教學內容相契合的視頻資料,會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學生也更容易接受。
(5)進一步提升思政課信息化教學質量和水平的空間仍然很大。要想在教學中運用好信息化平臺,對教師自身素養和教學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要對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進行重塑,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反思等重要的教學環節上,都要融入信息化元素,且在教學資源的選擇和設計上要能夠和教學內容充分契合。
(6)課堂氛圍對高職思政課的教學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調查顯示,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多運用小組討論、課堂互動、視頻教學等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7)課中這一教學環節仍是教師提高信息化程度的著重點,所以,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對課中的設計上,課中環節信息化程度至關重要。
(8)思政課教學要重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由于思政課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呈現出抽象、枯燥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多在教學中使用時政、事例來增強思政課的生動性。
2.依據本次調查訪談結果及發現的問題,并結合教學實踐,對進一步提高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水平和質量,促進信息化平臺與思政課深度融合,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多種形式發揮好主導作用。借助信息化平臺,運用隨機提問、小組討論、主題討論、搶答等形式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積極、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
(2)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在學習和生活中,線上或線下都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
(3)教師要把對學生的日??己素灤┦冀K。應重視對學生平時考核,努力提高課堂上主題討論的質量和水平。
(4)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讓思政課真正能夠走進學生的內心。在高職思政的教學中,應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多利用視頻、動漫、音樂、圖片等多種信息化輔助手段,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讓抽象的理論不再乏味。
(5)教師要引導學生體驗思政課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在高職思政的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關注社會動態,讓理論更加貼近生活,服務學生。學以致用同樣是思政課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動態、分析時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思政課的魅力。教師也應積極關注學生、了解學生,主動解決學生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困惑,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特色。
(6)教師要勇于探索和創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高職思政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交流中提升。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是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的內在要求。思政課教師應積極采用任務導向型教學方式,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去探索。教師在課堂上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主題討論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有效方式。
(7)高校要控制班級容量,減少大班制,為增進師生間交流創造條件,同時要解決好部分學生網上學習、考試不便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