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良
(廣東理工學院,廣東 肇慶 526100)
企業運營的最終目的是盈利,機械設備運行質量決定著企業發展進程,最終關系著經濟收益高低,因此對機械設備展開有效管理十分必要。在企業傳統機械設備管理中全程依靠人工,無論管理效率還是質量均得不到保障,隨著近年來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如果企業還是依靠傳統人力進行設備管理則很難獲得硬件基礎支撐。應用信息技術展開管理既是必然趨勢,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舉措。當前,在企業機械設備管理中雖然已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多個環節,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必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作用,提高機械設備管理效果。
在傳統企業發展過程中,機械設備作業流程、時間、進度等均無法得到全面控制,人工無法24小時實時監督機械設備運行,也無法提前預測和防范機械故障,在無形中埋下巨大安全隱患。當設備發生故障后,傳統人工管理方式無法短時間內有效解決,即使解決了當下故障也可能伴隨其他故障發生。當前,各行各業競爭與需求均呈現上升趨勢,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勢必會引進更多機械設備產品,傳統人工管理方式逐漸遭到淘汰,信息技術成為管理的得力工具[1]。要想全面提高機械設備管理質量,企業就必須引入信息技術。對于機械設備種類、數量較多的企業而言,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的首要目標是全面加快管理速度。
引入信息技術后,企業內所有機械設備產品都能實現統一管理。按照設備產品型號、類別等進行分類,幫助企業快速安排作業,提高設備管理效率。與傳統企業機械設備管理對比發現,傳統管理模式缺乏針對性,無法結合機械設備運行情況實施管理;管理信息無法得到真實有效記錄,無法為設備作業提供有力依據。但在信息技術管理環境中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顯著提高機械設備管理統籌化。從機械設備運行、采購、故障檢測等多方面進行實質性管理,確保機械設備高質量運作,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機械設備信息技術管理主要是指通過各種信息技術展開全方位管理工作,創新傳統管理方法、模式,應結合具體管理內容選擇適合的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信息技術應遵循相關原則與要求,并非只是將信息技術引入即可,這便在無形中加強了機械設備管理規范化。各管理環節更加標準、高效,得到科學技術標準支持[2]。具體來講,在機械設備管理中引入信息技術主要服務于信息資源,應用信息儲存、獲取、傳輸、加工等技術提升設備管理效率,實現機械設備實時監督,加快機械設備數據信息提取,從而了解設備各時段的運行情況,為設備后續養護檢修提供依據。
在機械設備管理中應用信息技術優勢之一在于可以快速檢測設備運行狀態。機械設備運行狀態至關重要,當設備運行狀態不佳時會降低作業效率,進而影響企業穩定發展。傳統管理方法無法準確判斷設備狀態,信息技術因為具有較強的信息處理功能,不會受時間、空間等因素影響。無論機械設備處于運行狀態還是停止狀態都可實時獲取參數,通過分析參數判斷設備是否存在故障隱患,幫助管理人員快速做出反應。還可利用信息技術實現遠程監控,如此一來,管理人員無須密切接觸機械設備,只需通過信息化平臺反饋至終端的信息就可了解設備運行情況。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具備實時信息傳輸功能。大部分機械設備在運作時間過長后便會出現發熱、振動、漏電等情況,輕則影響該設備正常運作,重則影響其他設備運行。為了避免這些現象發生和造成大范圍影響,可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自動檢測系統,實現實時信息采集、監督[3]。并且,在使用信息技術時不需要機械設備停止運行,在不停機基礎上通過技術實時記錄運行參數,對設備運行規律加以分析、識別,篩選出可能導致設備產生運行故障的參數,并將信息反饋給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在接收到相關信息后便可采取防范措施,為設備高質量作業提供保障。
利用信息技術可準確實施機械設備故障維護,為設備穩定運行提供有力依據。機械設備運行故障時有發生,任何故障都會影響設備正常運行,傳統企業在設備管理過程中對于一些小故障或隱性問題沒有充分重視,待故障顯露后再維修很難根治,因此需提高故障管理能力。信息技術的出現可以滿足該要求,企業可通過信息技術完成機械設備信息分析,準確識別出導致設備故障的信息,并剖析故障產生的根本原因,為管理人員展開維護提供有力參考。信息技術對設備運行全過程進行監督,當發現設備存在安全故障時會快速做出反應,及時解決和預防故障。在完成機械設備故障管理后將相關信息予以記錄、儲存,并分析維修方案是否存在不妥之處,及時優化故障維修方案,確保設備在維修后能恢復正常運行。同時,可以在分析機械設備故障的基礎上,根據故障實際情況、企業發展需求合理調整維修周期,確保設備維修不會耽誤企業生產計劃。全面分析企業內部所有機械設備維修任務,根據時間節點將一些臨時任務添加到近期計劃中,提醒維修人員及時完成維修工作[4]。
機械設備由各種各樣的零件共同組成,零件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機械設備整體質量,因此企業需建立零件管理體系,針對各種零件展開精細化管理。通過信息技術統計零件數量、登記基本信息,并構建專屬數據庫。對于機械設備中的關鍵零件或易耗品可進行針對性管理,確保零件購入與消耗得到有力監督。為避免零件供不應求耽誤企業生產計劃,企業可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設置最小庫存數值,當零件數量低于設定值時便會快速通知采購部門,提醒采購人員按時購置零件。在分析企業實際需求后計算出需要采購的零件數量,采購人員則按照信息平臺給出的購置信息購買適量零件產品。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極大程度上保障企業生產工作順利進行,避免企業盲目購入零件而浪費資金成本,滿足企業機械設備運行需求,有利于促進企業穩定發展。
從當前機械設備信息化管理現狀可以發現,部分企業信息化認知較薄弱,沒有意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加強信息技術應用。雖然當前信息技術發展已較成熟,也已經和多個領域融合,但是部分企業還未完全轉變傳統管理認知。企業對信息技術的了解較少,不清楚信息技術與機械設備管理的關系,由于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優勢,導致企業沒有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部分企業雖然已經與信息技術融合,但是信息技術系統較龐大、復雜,企業無法將其與管理結合,導致信息技術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正是由于各企業的信息技術認知存在差異,使得機械設備管理質量參差不齊。要想全面提高企業管理質量,必須全方位增強信息技術認知,使各大企業都能了解信息技術優勢,發揮技術實質性作用。
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設備管理必須得到相應制度支撐,然而從我國企業管理現狀來看,一些企業并沒有制定完善的信息化制度,這導致信息技術管理沒有發揮實質作用,不利于機械設備管理工作高效實施。并且,與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信息化理論及實踐都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這使得當下企業應用的信息技術并未完全成熟。再加之受到技術、資金等因素影響,使得國內信息技術創新能力普遍較弱[5]。當前,企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機械設備管理時,大部分技術均是從國外引入的,國內自主研發的信息技術不多且管理成效不及國外進口科技,這不但無法為企業機械設備管理提供本土支撐,還會影響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目前,雖然許多企業都已建立信息技術管理平臺,但是平臺和實際管理方法并不契合。各企業擁有的信息化人才質量存在較大差異,導致一些企業不能利用信息技術達到管理目的,久而久之,就會在行業中形成人才缺口。人才數量有限,與企業管理需求成反比,導致無法推動信息技術發展,制約機械設備管理高效進行。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信息化專業人才。一些企業雖然引入信息技術,但是缺乏人才支撐導致信息技術作用流于表面,無法與機械設備管理密切結合,因此有必要加強信息化專業人才培養及引入。
針對當前企業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的認知問題,應加快管理理念更新。現如今,任何行業與企業都需轉變傳統思想觀念,只有緊跟時代步伐做出改變才能順應時代發展。信息技術的出現為各行各業轉型提供契機,企業必須揚棄傳統機械設備管理理念,加強信息技術學習,深入了解信息技術核心,意識到信息技術在機械設備管理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并將其引入企業內部,以提高管理質量。信息技術更新速度較快,企業切勿局限于現有思想,應實時關注信息技術研發領域全新動態,結合實際調整管理理念,以與時俱進的思維對待機械設備管理工作,從而跟上時代發展步伐,走在時代前列。同時,為了提高機械設備管理質量,挖掘信息技術潛在作用,企業可適當增加成本投入,使自身具備信息技術實力,保障機械設備高質量運行。
只有得到健全制度支撐才能徹底發揮信息技術作用,管理制度作為管理工作開展的有力指導與重要參考依據,企業必須完善信息技術下的管理制度。企業可結合自身實際及管理現狀制定可行性制度,保障管理工作順利實施。部分企業在制定管理制度時仍然沿襲傳統制度制定模式,這對信息技術管理是不利的。企業應意識到信息技術下的設備管理制度和傳統制度有較大區別,如果還是應用傳統制度制定模式反而會削弱技術優勢[6]。為避免這種現象發生,企業可在管理制度中提出信息技術管理具體要求、標準規范,要求管理人員按照制度履行管理職責。與此同時,企業需依靠獎懲機制提高管理人員積極性,約束管理行為。對于利用信息技術展開高質量設備管理的人員給予獎勵,將管理結果與績效掛鉤,從而降低信息技術下的設備管理失誤率。
人才是企業獲得發展動力的主要源泉,對于機械設備管理工作而言人才同樣發揮關鍵作用。當企業擁有高素質信息化人才后,可以促使信息技術功能得以挖掘,從而提高行業競爭力。針對企業現有管理人員,可通過培訓活動傳輸信息化知識、應用方法等來提高人才素質。比如,企業可以組織信息技術知識講座,鼓勵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積極參與,在講座中加強信息化認知。并與當下行業發展現狀、趨勢結合,積極倡導管理人員抓住市場機遇,創新日常管理。現階段,我國信息技術發展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為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企業可針對信息化機械設備管理建立一支技術小組。小組職責便是監督信息化機械設備管理現狀,剖析實際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再進一步展開研究、改進,在管理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為企業注入發展動力,使其擁有扎實的技術支撐,在提高機械設備管理質量的同時推動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融入不僅提高了機械設備管理有效性,還顯著增強了管理統籌化與規范化,信息技術已在設備狀態檢測、故障管理、零件管理等發揮重要作用。但在實際應用時還存在一些問題,企業缺乏信息化認知,在應用信息技術時沒有強有力的硬件基礎支撐,缺少信息化專業人才。為了解決問題,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提高管理質量,企業需加快管理理念革新,制定健全信息技術的管理制度,同時要重視信息化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