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團
企業經濟彈性管理是區別于剛性管理的一種管理體制,具有一定的自由發揮與留有余地的特點,其可以確保管理工作更加協調與穩定。企業經濟彈性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理念,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與忠誠度,確保企業管理更加科學合理。由于市場經濟的舞臺變幻莫測,復雜多樣,企業需要通過實行經濟彈性管理來推動自身健康穩定地發展,進一步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處于不敗之地。
一方面,經濟彈性管理在穩定客戶群的基礎上有利于拓寬客戶群體。經濟彈性管理充分體現出人性化需求,會重視客戶對產品的需求與反饋意見,從而生產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同時,通過市場調查了解各種產品的市場需求與發展情況,并以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來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發展潛在客戶,并不斷擴大客戶群體。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同時市場經濟環境也為各企業提供公平競爭機會。有效的企業經濟彈性管理是企業經濟實力提升與綜合競爭力提升的重要途徑。企業經濟彈性管理能夠快速便捷地傳遞市場有效信息,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且彈性管理有利于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增強部門聯動反應速度。
企業的經濟管理意識強會影響到企業的穩定發展。一方面,部分企業將主要精力放在生產經營中,注重項目、產品的投入,對財務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意識薄弱,仍然采用傳統管理模式,無法與現代化企業發展需求相匹配,導致在人才與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企業競爭優勢不顯,投資回報不足,影響企業發展。另一方面,缺乏長遠管理與規劃意識。企業管理者對經濟管理不夠重視,只注重眼前利益,對企業的長期管理與規劃關注度較低,導致管理目標錯誤,管理隨意,尤其是在突發事件與重大事故中往往手足無措。
企業管理組織結構存在不合理現象主要表現如下:一方面,管理與決策過于集權,企業的重大決策通常由個人來決定,影響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同時,過度集權會導致企業管理成本與風險不斷增加,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管理組織結構實行上下級分工管理,由領導垂直管理。然而在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人員管理日益復雜的情況下,這種組織結構存在較多不合理情況,無法適合靈活多變的市場經濟環境。同時,在企業管理中,不利于信息的傳達與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容易導致多頭領導或責任不明的情況。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人才與科技的競爭,在企業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比較陳舊,仍然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用人制度缺乏公平與公正性,且員工缺乏風險與危機意識,工作積極性較差,企業人才流失嚴重,導致企業缺乏活力,市場競爭力較弱。
一方面,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未落實到企業發展中,不利于企業管理者對企業內部的有效管理,同時也會影響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最終影響企業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在信息化發展中,必須要推動企業經濟轉型,然而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并沒有將信息化建設融合其中,導致企業經濟管理制度未與時俱進,跟不上信息化發展水平,管理制度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在企業實際經濟管理中,應重視經濟彈性管理,需要將其落實到位。首先,企業管理人員與領導人應充分認識到企業經濟彈性管理的重要性,并提高重視程度。通過制定出相關措施提高企業人員對彈性管理的認知水平,組織企業管理人員學習與掌握彈性管理的知識與實際應用方式,確保企業經濟發展與彈性管理目的一致,通過彈性管理推動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并且需要創新企業管理控制模式與機制,發揮出不同管理模式的價值,根據企業的發展實際情況與特點,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全面滲透經濟彈性管理理念與措施,提高企業經濟發展水平。其次,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向所有工作人員加強彈性管理知識的宣傳與普及,以便讓員工能夠詳細了解彈性管理的具體內容,并盡快接受與積極配合企業開展經濟彈性管理,將彈性管理效果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需要將員工利益與企業發展掛鉤,更好地落實彈性管理,促使企業有序發展。并且,企業管理人員應將彈性管理理念融入企業員工的日常工作中,以彈性管理為基礎,增強企業管理效率的同時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最后,企業管理人員需要高度重視經濟彈性管理工作,轉變企業當前的發展理念。企業經濟彈性管理的主要管理理念是以人為本,企業實行經濟彈性管理主要是推動企業在穩定與創新方面共同管理,更加重視管理的平等性,并尊重員工、鼓勵員工創新。根據競爭性合作、信息整合與共享等方式,將隱性優勢轉變為顯性優勢提高企業競爭力。在經濟彈性管理中,重視資源整合的同步、企業發展中變化與穩定的同步,確保經濟彈性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發揮出作用,并將其落實到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經營與管理過程中,其組織結構通常是由領導層、管理層與基層組成,企業管理層是整個企業組織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領導層與基層之間的紐帶與橋梁,同時也是領導層的助手,主要負責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銷售等方面的工作。基于此,在實行經濟彈性管理的時候,需要建立與之相匹配的組織結構,促使企業經濟管理效率的提高。首先,企業管理者在實行經濟彈性管理時,應確保組織結構朝著扁平型方向發展,避免管理人員過度集權而出現獨攬大權的現象。需要將管理權力分散到基層中,確保基層人員積極參與到企業管理中,激發基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職業責任感,確保員工在享有相應的權利時,能夠履行好各項義務,最大化實現員工價值,促使員工為企業發展奉獻力量。其次,精簡組織結構中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建立多元組織結構。在彈性管理下,企業領導人員需要將決策權利下放,可以通過股份制讓員工享受決策權,確保每個組織成員與下屬單位能夠具有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組織成員的創造性與主觀能動性。可以制定職能制組織結構,根據不同職能劃分不同崗位職責,確保管理人員與基層人員專業化分工,并各自履行一定的管理職能,有利于領導人員對企業進行嚴格把控。或者制定直線職能組織結構,以直線制為基礎結合上述兩種組織結構的優點,直線領導人員按照統一命令原則對各級組織行使指揮權,職能人員按照專業化原則從事各項職能管理工作,不僅可以確保集中指揮效果,還可以發揮各種業務管理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重中之重,高素質高水平的人力資源有利于推動企業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同時促進企業優化轉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處于優勢地位。在企業實行經濟彈性管理過程中,加大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程度,發揮出人力資源的最大化效能。首先,完善招聘流程,嚴格考察應聘人員綜合素養。企業獲取人力資源的主要渠道是招聘,企業管理人員需要根據企業的崗位需求嚴格考察應聘人員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尤其是在招聘對企業實行經濟彈性管理起決定作用的財務會計人員時,嚴格考察財務會計人員的資格證書、法律道德素養、從業能力等,以此提高企業人力資源整體綜合素養。其次,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對內部員工加強專業培訓,完善內部員工晉升機制與發展空間。針對企業不同崗位需求制定出合理的培訓方案,需要對該崗位的最新市場動態、先進技術等加強培訓,以便確保員工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能夠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將員工的最大化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并滿足員工晉升需求,拓展員工的發展空間。通過培訓拓展員工知識視野,構建豐富與完善的知識體系,提升員工的整體綜合素質,構建優質且高水平的人力資源團隊。最后,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廣泛吸納高級人才。在當前市場競爭中知識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對人才要求不斷提升。在企業實行經濟彈性管理中,還需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激勵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加入企業發展中,并制定各項優惠政策,提高薪資待遇,廣泛吸納高級人才,為企業提供更多優質的人力資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實行經濟彈性管理還需要加強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建設,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將各種管理模式相結合,發揮出各自的價值與作用。基于此,在完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過程中,需要確保企業經濟管理制度與時俱進,能夠符合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在了解企業發展情況與市場經濟變化情況的前提下,對企業經濟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加強企業內部經濟控制制度建設,完善各種內部控制措施。同時,建立相應的監督制度,確保控制管理落實到位。不斷完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在實際生產經營中,確保制度能夠協調好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另一方面,企業需要建立統一、透明的管理模式,對員工進行統一管理,確保管理的民主性、公平性與公正性,為企業順利實行經濟彈性管理提供制度支持。通過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從根本上避免各種職權不清的現象發生,針對每項工作需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并協調好生產部門與經營管理部門之間的工作,加強各部門的監督管理,確保企業經濟彈性管理有序開展。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提升競爭優勢,還需要通過企業自身的管理模式來實現。在企業實行經濟彈性管理時,有利于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與忠誠度、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穩定客戶群與提高經營效率。在明確經濟彈性管理的重要性基礎上還需要通過完善經濟管理制度、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重組組織結構與重視經濟彈性管理等途徑加強經濟彈性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并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