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工業大學 許艷,梁旭光,孫海峰,郝哲,趙昱喬
當前,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作為治標之策的“不敢腐”已初見成效,如何推動全面實現“不想腐”的治本目標成為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高校作為未來人才培養的搖籃、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的主要載體和孕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陣地,對優秀文化起著重要的傳承與引領作用。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下,準確把握廉政教育的科學內涵及新的要求,推進高校廉政教育的系統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是新時代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課題。
高校肩負著國家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加強高校廉政教育,對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全黨、全社會營造清明廉政的政治生態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關鍵要加強廉政教育,營造全面從嚴治黨的良好政治生態氛圍。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場所,一直被人們視為心目中的象牙塔,但由于管理的人、財、物數量巨大,近年也屢屢出現腐敗行為。因此,加強高校的廉政教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于預防腐敗尤為必要和緊迫,這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大學生是我國未來人才的基礎和中堅力量,是黨的年輕干部的重要來源,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高校廉政教育,對培養青年大學生的精神品質,規范大學生的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塑造健全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避免大學生畢業后走向貪污腐敗道路的前瞻性舉措,是黨和國家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重要措施,因此,廉政教育的有效開展,是關乎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根本問題,是事關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關鍵。
加強對高校師生的廉政教育,提升高校教職工隊伍素質,以良好的校風引領優良學風,有利于凈化高校政治生態、為學生營造清明的學習和成長氛圍,這是應對新形勢下高等教育公平發展、內涵發展的有力手段,是增強人民對高等教育公平發展信心的重要途徑。
高校是推動科學進步與社會發展的主渠道,是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加強高校廉政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清正廉潔的品格、健康高尚的人格,這種品格會伴隨大學生的一生,在畢業生走出校園后,會把清明廉潔的文化融入社會,會用自身的言行影響帶動周圍的人,有利于發揮對社會的榜樣引領作用,推動整個社會風清氣正。
當前,高校積極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越來越關注廉政教育,但還存在著對廉政教育主體定位不清、方法簡單、內容單一、缺少相應的制度保障等問題。
在高校,黨員干部、教師和學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同時他們也是接受廉政教育的主體。對于他們開展廉政教育的目標和重點不同,廉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不同。當前高校廉政教育中存在著對廉政教育的對象認識不全面,對教育對象分層分類教育開展不夠均衡的情況,許多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設過程中往往只在黨員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上發力,而忽略了教師、學生群體,造成教育面太窄,受眾不均衡。
對高校廉政教育概念和內涵的理解上,目前還存在著認識不清的情況,將廉政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與大學精神、師德師風建設、校風學風建設等大學文化、大學制度區分開來,沒有將廉政教育融入高校自身文化中來,沒有把廉政教育與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緊密結合,廉政教育的影響教化功能有待提高。
在廉政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仍有部分師生把廉政教育簡單理解為學習文件、聽取報告、觀看展板,沒有意識到廉政教育是以文化為媒介,內容上要具有多樣性、豐富性,形式要具有參與性、互動性,因而需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利用新媒體等手段,豐富廉政教育形式和內涵,不斷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廉政教育資源整合不到位,未形成合力,與校外廉政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關系不夠緊密,教育形式單一。
高校廉政教育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相關規章制度和師生行為準則來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從而助力高校營造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但是,當前,不少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高校廉政教育常態化、系統化機制還未形成,僅依靠紀檢監察部門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使得廉政風險防范意識不足。
高校的廉政教育要結合高校自身文化特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立德樹人的中心任務,以價值涵養為根本,以制度建設為重點,以載體創新為路徑,發揮教育的啟迪、浸潤功能。
要從黨和國家、高校立德樹人事業發展全局高度理解和把握高校廉政教育的要義,深入思考把握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構建高校廉政教育體系的新要求。針對不同群體,因勢利導,循序漸進,與思想道德教育、素質教育、師德教育、警示教育、大學精神緊密結合,不斷夯實清正廉潔思想根基,夯實廉潔奉公文化基礎,培養廉潔自律道德操守。
要將廉政教育融入學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總體部署,把廉政教育要求列入學校黨建的各個環節,滲透到基層黨建的各項學習活動中,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堅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為黨組中心組、黨員學習日以及“三會一課”學習的重要內容,引導黨員干部切實強化廉潔自律意識。
充分發揮學校德育教育主課堂、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在教學工作中融入廉政教育內容,充分挖掘、利用廉潔教育資源,使學生在學到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受到廉潔文化的熏陶。以廉政教育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增進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和教學相長,加強學校校風、學風、教風建設,推動全校形成崇廉尚潔、弘揚正氣的良好風氣。
注重發揮文化的魅力和特色,建設富有個性和特色的廉政文化。在廉政教育過程中要依托各單位特點,營造有部門特色的廉政文化氛圍,把廉潔自律的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增強教育的時代性、參與性、互動性,培育自身的廉政文化品牌。
高校要明確把廉政教育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融入學校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體部署,貫穿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各個環節。將廉政教育要求融入黨的建設各項制度規定、大學章程的各項管理制度中,使廉政教育具體化、常態化。明確學校黨委和各基層黨組織在推進廉政教育的責任主體地位,將廉政教育情況納入學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年度考評之中。完善監督機制,延伸廉政教育開展的監督范圍,形成責任清晰、上下聯動的廉政教育監督格局,科學合理地評判高校廉政教育實效。
在準確把握高校黨員干部、教師、學生等不同層次的人員廉政教育側重點、適用的方式、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構建高校黨員干部、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廉政教育體系,開展分層次、分類別的廉政教育活動,增強高校廉政教育的實效性。
1、對領導干部加強廉潔從政教育
對高校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要堅持高要求,重點是明晰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著力提升政治站位。督促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四個服從”,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廉政教育過程中要注重與領導干部的培養、選拔、管理、使用等工作相結合,與黨委理論中心組的學習教育相結合,與領導干部述職述廉相結合,督促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廉潔自律。廉政教育的內容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鑄魂,以常態化廉政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歷次全會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堅守職責定位,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黨規黨紀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學習教育,深化對理論的理解,并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增強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結合各類違紀問題案例,開展紀法教育專題學習培訓,強化領導干部紀法意識和程序規范意識。
廉政教育的形式上,通過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史學習”等專題教育活動,加強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校院兩級理論中心組學習、黨校培訓、業務培訓、警示教育大會等載體,以專題學習、座談會、自學、討論、參觀實踐等形式,及時學習傳達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系列文件精神和上級黨組織的指示要求。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組織收看警示教育片,常態化開展“以案明紀”。采取多種方式適時發送廉政提醒,緊盯重要時間節點發布紀律提醒,加強廉政防范風險對策與措施。推動關口前移,堅持抓早抓小,結合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開展日常談話提醒、領導干部廉政談話、誡勉談話,明確領導干部落實“一崗雙責”。
2、對教師加強廉潔從教、廉潔從業教育
對高校教師注重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加強對教職工的職業道德教育,正確行使公權力意識的培養。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增強教師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教師在開展廉潔教育中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弘揚淡泊名利、學為人師、行為示范、廉潔從教的優良教風。
廉政教育的內容堅持以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品德修養為目標,通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師德師風案例教育等方式,對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廉潔教育、誠信教育和職業倫理教育。開展家風教育活動,教育引導教師嚴格家教家風,為人師表。加強對行政管理服務崗位教師的廉潔從業教育,重點開展對重要崗位、重點部位工作人員的反腐倡廉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反腐倡廉方針政策、相關法律法規、財經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明確崗位職責、履職權力、工作流程,樹立遵紀守法觀念,增強拒腐防變意識。堅持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結合、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學習廉潔榜樣,剖析違紀違法案件,防止發生違反廉潔從業規定和違紀違法的行為。
廉政教育的形式上,依托新教師崗前教育培訓、入職教育培訓、輔導員沙龍、紀法課堂等形式開展廉政教育;深入開展師德建設考核,組織開展“師德標兵”“三育人標兵”“黨員先鋒示范崗”評選活動,引導廣大教師愛崗敬業。通過網站、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中央、省、市紀委監委曝光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例,定期推送高校教師違紀典型案例,向教師傳遞廉潔信息,做到警鐘長鳴。
3、對大學生加強廉潔修身教育
對高校大學生的廉政教育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將廉潔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法制和誠信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信念,不斷增強大學生的道德自律意識,潛移默化地滲透廉政思想,讓大學生牢記廉潔做人、做事的忠告,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廉政教育的內容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開展符合各年級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的廉潔教育活動。一年級注重開展誠信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積極分子培訓、新生入黨啟蒙教育中加強學生思想品行的引導;二年級注重開展道德情操教育,對大學生黨員進行黨員干部廉潔教育,嚴肅各級學生干部換屆紀律,強化其在行為處事作風方面的自我約束以及對于普通學生的引領作用;三年級加強對黨和國家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學習和理解,增強政治意識和紀法意識;四年級注重開展廉潔從業、愛崗敬業的職業觀念教育,不斷完善個人品格,使廉潔教育貼近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實際需求和思想特點。
廉政教育的形式上,依托學校德育教育課堂舉辦大學生廉潔教育講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滲透“敬廉崇潔”思想,融入廉潔教育內容,使學生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營養,從革命文化中挖掘教育資源,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凝聚思想共識,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引導教育。教育過程中要讓他們更多看到、聽到、感受到社會上的光明和健康,做到正面引導、循序漸進。
設立校園廉政文化宣傳專欄,及時傳遞廉政要聞,宣傳相關法規制度和廉政文化,報道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積極營造廉政文化氛圍。搭建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活動平臺,舉辦各類廉政書畫、海報、攝影作品征集活動,開展廉潔微電影、微視頻及小品小戲作品征集大賽,善于運用“互聯網+”的思維,強化“寓引導于服務”的理念,構建新媒體矩陣,師生在哪里,廉政教育宣傳就在哪里,使廣大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獲得洗禮、得到熏陶,培養師生員工廉潔理念,營造“崇廉尚潔”校園文化氛圍,有的放矢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夯實治本基礎。今后,高校應進一步豐富廉政教育內涵和形式,圍繞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教師廉潔從教、學生廉潔修身這根主線,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廉政教育體系,為高校立德樹人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